我和我的男人 <p> 一九六六年的夏天,将要小学毕业的我,站在教室门前,望着沟那边通往太钢三校的上坡路上,一个年青男子骑着自行车奋力前行,我知道他是三校的老师,但人家姓甚名谁并不知晓。</p><p> 下学的路上也常看到他和几个同事结伴去三十一食堂吃饭,一路上谈笑风生。</p><p> 印象最深的是庆九大的欢庆队伍中,他率领的那个方阵,不说一个字,哨子一吹,手臂一挥,队伍就变幻成不同的阵容,实在令人震撼!</p><p> 只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几年之后,月老的红线竟将我们紧紧地拴在一起,让他成了我的丈夫、我的爱人、我的男人。</p><p> 我六六年小学毕业后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学校都停课闹革命,无法上学。终于等到六九年,学校陆续开学。当时工宣队进驻学校,我的父亲正好是三校的一名工宣队员。三校的初中班较于我原来的学校开学早,于是早已盼望上学的我由于父亲的关系成了三校的初中生。</p><p> 第一次正面与他接触是我将要上学的前一天。我领着小弟弟去学校看看。刚上了二楼,就看到他将车子停在小楼对面的一排办公室前,然后提着一个灰色的包的一角向楼上翩翩而来……</p><p> 开学了,他带我们的物理课和英语课,那时我才知道他姓王。他的课幽默风趣,他的管理也是严格的,学生们既敬他也畏他。</p><p> 学校成立了宣传队,他是负责人。他让我担任宣传队队长,其实我既不会唱也不会跳,只是朗诵得还可以,这之后,宣传队每次演出,我就成了主持人(那会儿称报幕员)。</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是宣传队的一张合照</p> <p> 一九七0年,太钢二中成立,各校的初中班都被合并到二中,他也随着我们一起到了二中。那时我父亲也回了厂里,他们几个年青教师和我父亲相处得很好,那段时间,他们经常下班后去我家看望我父亲。</p><p> 初中沒上多久就毕业了,当时我们面临的选择是:到峨口,去铁建,下农村,上高中,读师范。我自己想到峨口,早点工作,帮家里分担点。他们几个则多次去家中劝说,希望我读师范。父亲本就爱看书,又在学校和老师们相处过一段时间,再加上他们几个苦口婆心地劝说,最终决定:上师范。</p><p> 当时的师范班就在二中设立,因此,下课后几个同学常结伴去他的办公室聊聊。当时也沒觉得怎样,师生相处久了,总是说话自在了些。</p><p> 不久,听说要成立太钢三中,师范班将是太钢三中的第一届学生,校址远在新建南路。</p><p> 他可能觉得这一走就不大容易见面了,有一天放学后,他交给我一封信。看完信后,我吓懵了,那是一封情书。尽管那一手漂亮的字,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在吸引着我,我仍然慌了,不知所措。因为我从未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犹豫再三,我还是把事情告诉了父母,父亲了解他,知道他的家庭出身不好,那个年代,政治条件是第一位的。思忖许久,仍是不能同意。我把家里意见告诉他,他随我到家中,母亲反复强调孩子还小,考虑婚事太早,他一再地道歉,说他不该提这样的要求。我在旁边听着,看着,不由得心中泛酸。在他告辞走出家门,将要拐弯之际,我终于忍不住出声:你愿意等我吗?他听后一楞,即而回道:愿意!等多久都行。就这一诺,就是我们的一辈子。</p><p> 我是一直敬佩着他的,因着他的多才多艺,他的聪明智慧,他的开朗大度……</p> <p> 记得他送我的第一件礼物是一支钢笔,那支笔售价三块五,这个价格在如今看来实在是毛毛雨了,但当时他每月工资只有三十六块五,买这样一支笔也够可以的了。我非常珍惜这支笔,随身携带着,但终是不小心弄丢了它,我急坏了,顺着自己走过的路寻找着,这一幕被他的朋友看到,告诉了他。他急忙赶来,劝我别再找了。第二天,他又买了支一模一样的笔给我。至今这支笔我仍然保存着。</p><p>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瑞午节将至,母亲买不到粽叶。他一早骑着自行车到晋祠路上买了粽叶,送回我家还未误了上班。可想他几点就起来了。事情虽小,却足见他情意深重。</p><p> 点点滴滴,他用他的行动感化了我的家人,父母本就挺喜欢他,又见我们俩心意不变,于是,一九七四年,我们结婚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就是我们当年的结婚照</p> <p> 结婚了,首先遇到的就是称呼问题。两人是师生关系,结婚了,再叫老师不合适。叫名字,也叫不出口。灵机一动,就叫男人吧!夫妻之间这一定是独一无二的称谓了。所以,男人——这就是我对我的丈夫,我的爱人的称谓。结婚后,我们生活得很幸福。他事事包容着我,关心着我,许多情况下,我不说,他总能知道我想要干什么。就这样,被他宠着惯着,越发得觉得理所当然,有时候他也会说句:你怎么总是长不大。我却理直气壮地讲:你永远比我大,所以你就永远得让着我!现在想来,自己真是不懂事,为什么不去体会他,理解他,为什么不多关心关心他……</p><p> 他心灵手巧,我们家的第一代单、双人沙发、茶几、写字台、书柜都是他自己亲手打造的。家里的水电暖、器具、物品的修补,都是他亲手完成。总之,家里的这些鸡零狗碎的事,都是他在默默地做着。</p><p> 他特别会持家,我们家的财政大权握在他手中,我的工资卡发下就交给了他,至今我不会用银行卡。早早的我们就买了一台九英寸的电视机,那时还沒几家有电视机。因此,我们家热闹极了。一到晚上,客厅里就挤满看日本连续剧《望乡》的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都是市面上刚有,他就想办法买回来了。尤其是买了绞肉机,他就经常做饺子,而且他统筹学运用得极好,别人家的饭还未做好,我们家的饺子已出锅了。我和两个女儿在他的精心呵护下,甜蜜地生活着。</p><p> 每年暑假,他一般有两个安排:一是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二是领着我们去旅游。在大家还沒有旅游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已经跟着他上北京,去天津,登泰山,游青岛……</p><p> 我们俩都是班主任,回了家也有聊不完的学生的事。我的学生,他认得。他的学生,我能叫上名字。那时教育处每学期都要到学校检查工作,听课是必须的。而学校总要让我讲。怕给学校丢脸丢分,我就认真地备课,之后先讲给他听。他听后提出修改意见,我才敢从容地走上讲台。在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我逐渐成长了!</p><p> 他自己工作得也很出色,记得太钢总公司举办文革后的第一次表彰先进大会,他就是那先进之一。我们结婚,校长破例腾出一间办公室为我们做新房。二中门口盖了太钢教育处的第一座宿舍楼,我们是住进去的最年轻的一户。教育处第一次举行全处统一考试,统一阅卷,他所带的班级各科均分、总分都名列这个年级六十多个班的榜首,从此,无论他带哪个班,哪个班的班容量就无法控制了。</p><p> 他对我的家人特别好,一九八八年,父亲生病,听说昆明有一种药不错,他连去带回五天五夜,为父亲买回了药。那时哪有卧铺可坐。母亲几次生病住院,岀院后我总是把她接回我家休养,那时我和弟妹们都上班,而他已经退休。他沒有二话,陪着母亲聊天,天天换着样给母亲做饭,他做着我都做不好的事情。</p><p> 就这样,他一个人把家里家外的大事小情都担了起来,让我放心地沉醉在自己的工作中。</p><p> 结婚二十五年时,在两个女儿的撺掇下,我们拍了一组照片来纪念我们的银婚:</p> <p> 但毕竟年华已逝,青春不再。当时已有电脑合成相片的技术,我们便用自己两张年青时的照片合成了一张结婚照。</p> <p> 二O一八年,我终于放下工作的担子回归家庭。我们就抓紧时间外出旅游,可这时,他因为打羽毛球打到七十岁还要参加国家、省、市的老年比赛,且又要强,还要争夺名次。冠亚军的奖牌倒是获得不少,但膝关节损伤严重,腿疼不能多走路。我说,我推着你走,我去哪儿,也不能落下你。我们就买了一辆简易的小推车,随身携带。这两年,我们去了欧洲、俄罗斯、韩国,到过东北,最远去了漠河。看过青海湖、胡杨林,今年还准备去几个地方,却被疫情拖住了脚步。</p> <p>巴黎凯旋门</p> <p>巴黎圣母院</p> <p>奥地利小镇</p> <p>威尼斯</p> <p>俄罗斯</p> <p>二战纪念广场</p> <p>哈尔滨</p> <p>漠河</p> <p>青海湖畔</p> <p>青海湖畔</p> <p> 今年五月,因为疫情,小外孙在家上网课,姑娘工作忙。我们也闲着沒事,决定去上海。</p><p> 到了姑娘家后,我陪着外孙上网课,他负责做饭。每天他起得早,五点多就出去,先在公园里锻炼,然后去买菜买早餐。日复一日,倒也过得和美快乐。六月初,上海小学全部复课,我们都获得了解放。姑娘觉得我们辛苦了,安排了十天的旅行,定好了车票和酒店。我们先去了南京,酒店正好定在夫子庙附近,我俩可是把夫子庙逛了个遍,白天的景,晚上的景,秦淮河上景,我们都欣赏到了,他的早锻炼也是在夫子庙景区进行。第二站去了苏州,姑娘给定的酒店就在拙政园附近,我俩流连在留园、狮子林中。他拍了不少园林美景,也让我给他拍了好多照片。这是他留给我珍贵的礼物!</p> <p>和张藉握握手</p> <p>这几年他也和朋友们相约去过一些地方</p> <p>当年参加二中运动会的教工项目</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老战友相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加各类羽毛球比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学生欢聚一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多高兴呀!</p> <p>他的六十岁生日是学生为他过的</p> <p>为师者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常生活的美好时光</p> <p>第一次去北京</p> <p>带着孩子们回家乡</p> <p>真正的园丁</p> <p>在单位主持竞赛</p> <p>学生聚会时为他偷拍一张</p> <p>女儿出嫁时</p> <p> 这些美好的生活都是他努力营造的,我会永远铭记在心。</p><p> 男人,当年你在情书中承诺:海枯石烂心不变;我在这里回应:一生一世一双人。</p><p>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丈夫,我的爱人,我的男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