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渔夫老师的讲解如下:</p><p>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讲义中的基本概念,怎么样运用好起承转合,立意的结合,现给大家看绝句的起承转合是怎么写的。因为绝句和律诗的要求是一样的,希望大家细心的看看再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关联的。这样完成的诗,不会跑题,也不会断裂,每个词的出现不会平白无故的,都应该是从题目。起,承。转。来的!</p> <p>今天我们的公开课,主要围绕把诗句“写通”的问题,讲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什么现代人写诗,会出现各种“不通之句”或“似通非通”的语言;二是诗句不通的六种常见表现一、为什么现代人写诗,会出现各种“不通之句”或“似通非通”的语言。</p><p><br></p><p>从诗词审美或鉴赏的角度来说,很多人往往喜欢从诗词的艺术手法,诗词中所表现的情感、境界入手,去“高屋建瓴”地分析。以至于总是强调诗词创作,需要诗人有深厚的学养,崇高的境界,深厚的情感,丰富的阅历等等。似乎只要这些具备了,诗就自然而然写好了。但是对于写作者,尤其是初学者而言,一味昂着头去望高处的“风景”,而忽视脚下的路,这是很危险的。</p><p><br></p><p>诗词创作,最终要达到精彩绝妙的水平,绝不可一味好高骛远,而忽视最基本的东西。最近,我有一位诗友调侃说:“诗词写作,就像工地施工一样,要打好基础。还是多研究古人的字三法不牢固,往上盖楼容易出问题。我现在就是返工再搞基础建设。”</p><p>诗词创作的原理,就像搞建筑一样。从基础建设到上升为艺术美,必然要经历很多阶段,一环扣一环,综合各方面来考量。建筑师对于建筑的设计,不可能任意放飞自己的想象,每一处建筑的设计往往要兼顾社会实用、工程技术和艺术审美。作为欣赏者,我们可以忽略基础设施的建设,单纯从艺术审美的层面来看。但是对于设计者或建筑工来说,则不得不把每一处基础部分的科学性、可行性考虑到位。</p><p><br></p><p>现代搞诗词创作的人据说有数百万之巨,但是我们随便从网上、刊物上、朋友圈里看到今人所作诗词,总是会出现各种“不通之句”或“似通非通”的语言。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看看搜韵上所收集的古人诗词作品,数量那么庞大,而罕有不通之句。今人写作诗词,不通之语在在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有人会觉得我是“厚古薄今”,戴着有色眼镜在看今人作品,实则绝非如此。我只是在陈述事实。</p><p>古人创作诗词,不管写得好与不好,最起码“基础建设”打得扎扎实实。你的诗句可以不出彩,但是不能整出一堆硬伤来,不能拿故作高深而又似通非通的语言来糊弄人。写诗从炼字、选词、造句再到章法结构的安排,这是基础中的基础,而我们很多人在创作时,连这一基本功都不具备,却在侈谈写诗要有深厚的情感、寄托,要有崇高的境界。试问,你连句子都写不通,那些情感、境界等等,能表达出来、能表达到位吗?</p><p><br></p><p>因为对基本功的匮乏,很多人在写诗的时候,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诗句是不通的,反而觉得自己的诗句高妙无比,并解释得头头是道。这种现象在懂诗的人看来,是很滑稽的。搜韵有一篇文章叫《一篇文章了解如何学习写诗词》,有一段话讲如何阅读,讲得极好:</p><p><br></p><p>拿到一首诗词作品,字斟句酌,逐字细抠,搞清楚每个字的准确含意和用法、搞明白作者大概的用意、通篇的构思,仔细辨别字词的好坏,做到锱铢必较、字字吃透。这个过程想想就知道累,去菜场买菜都没这么计较这么心累过。而这个过程本应该像特级厨师的刀功一样劝退很多想要学做菜的人。很多人学做菜,看完教学视频觉得做菜不难,但当自己去实操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连切菜都做不好——因为刀工不行啊。</p><p><br></p><p>阅读是如此,创作何尝不是如此?在创作的过程中,字斟句酌,逐字细抠,搞清楚每个字的准确含意和用法,仔细辨别字词的好坏,做到锱铢必较、字字吃透。炼字、选词、造句,一步一个脚印,一层一层的打牢,先做到通,才能进一步求好。语言是一切的载体。再有高妙的构思,深远的寄托,而没有对语言的驾驭力,一切都是空中楼阁。</p><p><br></p><p>很多写诗不通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诗是不通的。因为很多人创作诗词时,他们的写作导向发生了偏差。这一点很重要。对于很多初学者,或者一般的写作者来说,他们能意识到的首先是格律规则很难,在创作时束缚了他们,但是他们也明白绝句、律诗必须合格律,否则就不能成为绝句、律诗,而丧失了绝句、律诗这种形式,他们不知道还能往哪些方向努力了。因此,他们在创作的时候是格律导向型创作,一切字词造句都是为格律服务。</p><p><br></p><p>因此,很多人在创作时,只要是为了符合格律,其他方面都可以牺牲。因为格律主导了他们的创作导致了他们没有明晰的写作思路,就胡乱下笔,为了平仄押韵对仗不惜一切代价、不顾一切汉语的基本语法要求,不顾任何写作常识,从而延伸了以下六种问题。他们忽视了,诗词创作应该是思路导向型,而非格律导向型创作。写诗词,符合格律固然重要,但是把句子写通,保证创作思路贯通,更为重要。</p><p><br></p><p>因此,我们的创作不应该为了符合格律,而把其他方面都牺牲掉,这样会导致各种句子不通的毛病。在我看来,写诗不通的问题,比偶尔不合格律的问题还要严重。因为格律好改,但是不通之句难改,尤其养成积习后,那是越发难改的。故而希望大家以后创作诗词,要以思路型导向为主,兼顾格律,同时一定要注意思路贯通,意脉的连贯性。</p><p><br></p><p>以下关于今人出现的诗句不通的六种问题,前两种属于格律导向型创作所导致的典型问题,后四种属于创作思路不明晰导致的问题。但这两大类问题又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具体来看一下。</p><p><br></p><p>二、诗句不通的六种常见表现。</p><p> 这里先声明一下。我这里举例,会列举到一些现代人乃至学员的句子。但我会把名字隐去,只针对句子进行分析。我这里并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主要是为了讲解时便于分析,便于掌握。如果有不当之处,我先在这里致歉。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现代人写诗,导致诗句不通的六种常见表现:</p><p><br></p><p>(一)生造词</p><p> 写诗词使用生造词,是初学者经常犯的毛病。我带过二十多期诗词基础班的学员,基本每一期都会有学员写诗使用生造词的现象。“生造词”,往往是写作者临时造的词,不合汉语要求,会很生硬。诗词的创作,对于词语的使用,要求是非常严谨的。尽量要有依据,要么从前人的典籍中来,要么从生活中来,绝对不能为了符合平仄,自己造词。</p><p><br></p><p>初学者写诗经常会出现为了符合平仄,而自己造词的现象。把生造词写进诗里,经常会造成诗句不通的现象。这其实是水平不足,不能兼顾表达与意思,硬凑的情况。我随便举两首古人的五绝:</p><p>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p><p><br></p><p>大家看这两首诗,每一句里的词语,红豆、南国、采撷、此物、相思,天下、伤心、劳劳、送客、春风、不遣、柳条等等,都是前人的书中或者生活中见过的词语,没有一个是作者自己生造的。今人写诗凡是有生造语、生造词,往往都是不成熟的表现。</p><p><br></p><p>不过问题是,很多人写完句子之后,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词语是生造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好在网上或者搜韵输入这个词,看能不能查到这个词,有没有这个词语的解释,以及前人有没有用过这个词。</p><p><br></p><p>我们看几个例子:</p><p>1.十载寒窗似铁窗,正值勺蔻好时光。(《高考有感》) 这里的“勺蔻”一词,我没有查到,不知何意。可能有人会觉得是指豆蔻年华,但是用“勺蔻”一词,是没有依据的,属于生造词,故而第二句不通。</p><p><br></p><p>2.石岩云殿梵山峋,层岭恒屏绿为邻。(《鸡足山寺》)</p><p>这里的“恒屏”一词,我也没有查到。大概是说鸡足山寺位于鸡足山上,有层层山岭作为屏障。但不知道为何用“恒屏”一词,莫非是说层层山岭像永恒的屏障?然而,“永恒的屏障”并不能缩写为“恒屏”一词,压根没有“恒屏”的说法。因此,第二句是属于不通之句。</p><p><br></p><p>3.寒,孤夜偏居望雪颜。青灯下,林叟枕衾眠。(《十六字令》)</p><p>这里的“雪颜”,我乍一看不知道什么意思。就问作者,回答是“白色的雪”。这种其实是属于生造了。古诗词中有“冰雪颜”一词,要么是指女子的美貌,像“洛阳佳丽本神仙,冰雪颜容桃李年”;要么是指高人逸士的风貌,像“青天荡荡海月出,照见先生冰雪颜”,从来就没有“白色的雪”这样一种意思。这是根据自己的臆想,生造出来的词,不合汉语要求。</p><p>古诗词里,形容雪色,可以用“皓”,比如“庭户皓已盈”;可以用“皑皑”,比如“皑如山上雪”;可以用“积素”,比如“积素广庭闲”。而关于雪的替代词,可以用“琼花(琼英)”、“玉屑”、“玉蝶”等等。</p><p><br></p><p>这里的第二句“孤夜偏居望雪颜”,孤夜、偏居、雪颜,语感都很不好。那么,怎么把这一句改好呢?我觉得写雪色,不太好写,可以换一换思路,写雪多,“雪漫漫”、“雪满山”等等。可以试着把“孤夜”改为“永夜”;“偏居”改为“幽栖”;“望雪颜”改为“雪满山”,这一句就改为这样:永夜幽栖雪满山。全词就写成:</p><p>寒,永夜幽栖雪满山。青灯下,林叟枕衾眠。(《十六字令》)</p><p><br></p><p>(二)缩写不当。</p><p>因为近体的律诗绝句,要么每句五个字,要么每句七个字。有的人写诗为了压缩字数,经常会想当然的缩写,从而导致句子不通。这种也是很常见的弊病。</p><p><br></p><p>比如有一个人写诗,有一句叫:“黄鹂邀眉探春色。”这里的“邀眉”,我是怎么也看不懂。就问作者是何意,结果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这一句的意思是:黄鹂邀请画眉鸟一起探寻春色。——他把“邀请画眉鸟”,缩写为“邀眉”,这肯定是不通的。画眉鸟,怎么可以简称为“眉”呢?邀请画眉鸟,简成“邀眉”,这不是闹笑话吗?这种想当然的缩写,是很有问题的。</p><p><br></p><p>比如还有一位朋友,写过两句诗:“夏日炎炎何纳凉,云山隐隐紫薇旁。”其实,她这里的第一句,我倒能看明白,大概是说:夏日炎炎,该向何处纳凉呢?但是“何处纳凉”,缩写为“何纳凉”,这是不合语言表达要求的。此外,这里的“何纳凉”,也有歧义。因为“何”有“何处”之意,还有“如何”之意,“何纳凉”也容易让人理解成“如何纳凉”。因此,这种表达也不严谨。</p><p><br></p><p>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关于连绵词的用法问题。连绵词是双音节语素的一种。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有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一般在近体诗对仗句里,连绵词要对连绵词,比如陈与义的“前冈春泱漭,后岭雪槎牙”,泱漭对槎牙,二者都是连绵词;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潋滟对空濛,二者都是连绵词。</p><p><br></p><p>前面提到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因此,连绵词不可随意拆开只用一个字。举个例子,我们表达情感不顺、孤寂的时候,可以用“情怀落寞”。这个落寞,是个连绵词,结果有人写诗,这样来写:“孤灯照客情怀寞”。这样可以吗?当然不行,落寞是一个连绵词,你把它拆开,为了凑成七个字,只用一个字“寞”字。这叫生造,不尊重汉语规范,想当然去缩写,就不对。</p><p><br></p><p>这种情况,在初学者中是屡见不鲜的毛病。我这里举两个例子:</p><p>1.日照波光潋,风拂柳色新。(《春湖晚步》) 上句想写太阳照在水面,波光潋滟的情景。但“潋滟”是一个连绵词,作者硬把它拆开,为了凑成五字句,只用一个“潋”字,这样是不妥的。</p><p><br></p><p>2.石岩云殿梵山峋,层岭恒屏绿为邻。(《鸡足山寺》)</p><p>这个例子,其实前面提到了,第二句的“恒屏”是生造词。但第一句也有问题,“梵山峋”,梵山是有佛寺之山,这里指鸡足山。她想写鸡足山嶙峋巍峨,突兀高耸的样子。但是“嶙峋”一词是连绵词,不能拆开只用一个“峋”字。因此,“梵山峋”,其实也是不通的表达。</p><p><br></p> <p>(三)交代不明。</p><p> 因为诗词的语言讲求凝练性,再加上初学者有时想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而又囿于五字、七字的限制,会出现过度压缩,而导致交代不明的情况。我在批改学员作品时,经常会有一些句子看不懂,等到我问学员这句诗的意思时,他能解释得非常丰富,似乎这一句诗表达了很丰富的内涵。实则,这种“丰富的内涵”只存在于你的解释中,并没有表现在你的诗里。就是说,你的诗句并没有表达出你想表达的内容,反而由于这种表达过于想当然,而往往写得不通。</p><p><br></p><p>我们看两个例子:</p><p>1.借榻竹楼近翠篁,清幽静谧垂丝凉。(《竹林野趣》) 第二句的“垂丝”一词,我一直没有看懂。后来,就问作者“垂丝”是指什么。她说是指“雨丝”。下雨之时,细雨悬垂如丝,用“垂丝”形容细雨,倒不是不妥。但是,你在题目既没提到“雨”,前面的内容也没点到“雨”,直接就说“垂丝”,读者可看不出来是写雨。即便读者能猜出来是写雨,但在表达上,仍属于交代不明的情况。</p><p><br></p><p>杜甫曾有一首五律《雨》:</p><p>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轻箑烦相向,纤絺恐自疑。 烟添才有色,风引更如丝。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 这里的第六句“风引更如丝”,也是以“丝”形容雨。然而,他的诗题就是“雨”,首句也点到“甲子雨”,你便知道这是写雨丝。</p><p><br></p><p>这里的第六句“风引更如丝”,也是以“丝”形容雨。然而,他的诗题就是“雨”,首句也点到“甲子雨”,你便知道这是写雨丝。</p><p>还有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p><p><br></p><p>末句说“沾襟比散丝”,以“散丝”指雨丝。但他在题目交代了“暮雨”,首句也说“楚江微雨里”,有这样的交代,你就知道这里的“散丝”是指细雨。倘若没有这样的交代,这样写便是不妥的。因此,我们写诗一定要把一首诗看成一个整体,要俯仰上下,兼顾前后。</p><p><br></p><p>2.细雨烟波岛色新,龙潭浮翠绝空尘。荷悦耳,柳藏身。悠悠一棹伴闲人。(《渔歌子》)</p><p>像这里的“荷悦耳”三字就有问题。第一句提到了“烟雨”,这里提到了“荷”,因此他想表达的其实是细雨打在荷叶上,这种声音听着很悦耳。雨打荷叶之声悦耳,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单单一个“荷”字悦耳,这是有问题的。荷怎么会悦耳呢?这属于交代不明的情况。</p><p><br></p><p>(四)逻辑意思不清楚,搭配不当</p><p>有的人写诗句子不通,是因为逻辑搞不清楚,词语搭配不当造成的。我们看诗词,创作诗词,起码对基本的字词使用要有简单的分析能力吧。不能浑浑噩噩地看,糊里糊涂地写,感觉像模像样就可以了。这样肯定不行,诗词具体到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精准使用,极其重要。因此,要培养对每一个字词使用的敏感。</p><p>先看这首小词:</p><p>1.渔歌子·世外桃源 曲径通幽五柳堂,溪前竹后菊争芳。晨薄雾,晚残阳,蛙声一片响清塘。 这是学员作业。我在批改的时候,说末句“蛙声一片响清塘”的“响”字不雅。结果她改为“蛙声一片脆清塘”,觉得“脆”字很雅。因为青蛙在池塘里鸣叫,声音很清脆,由此觉得“脆”字极佳。——其实不是这么回事,“蛙声一片脆清塘”还不如“蛙声一片响清塘”。因为“蛙声一片响清塘”,只是不雅而已,句子还是通的;但改后的“蛙声一片脆清塘”,句子完全不通了,哪有“脆清塘”这种说法?“脆”字怎么能跟“清塘”搭配呢?</p><p>那应该怎么修改呢?有的人碰到这种情况,往往会换成其他字,像“蛙声一片噪清塘”、“蛙声一片聒清塘”、“蛙声一片闹清塘”等等。其实,“蛙声一片闹清塘”还略微好一点。但改诗之法,有一字一词不妥,有时候并不是非得只改那一个字一个词。因为这种改法往往不奏效,有时候需要把整句换掉,换一种表达的思路。比如古人形容蛙声,经常以拟声词“阁阁”形容,你就可以改为“蛙声阁阁满池塘”。像“阁阁”这种典雅的词语,看诗的时候要留心积累,否则你写成“蛙声呱呱满池塘”,那就不是诗了。</p><p><br></p><p>再比如这首小词:</p><p>2.南柯子·游舍夫沙万蓝镇 小镇风情妙,游人兴意忙。蓝墙烛暗半疏窗。星落枕边、轻袅入诗乡。 这里的末句“星落枕边、轻袅入诗乡”,有两处问题:一是逻辑有误,“星落枕边”,星怎么会落枕边呢?就算你躺在床上,倚着枕头,望着星辰,感觉星辰离自己很近,以至于感觉“星落枕边”。但直接这么写进词里,就会很突兀,让读者觉得逻辑有问题。二是词语搭配不当。“星落枕边、轻袅入诗乡”,注意“袅”字,可以形容烟,可以形容丝,可以形容声音,但是不可以形容“星”。因此,这个搭配是有问题的,故而末句是不通之语。还有这一首七律《寄夜读临窗探月》,颔联写道:“金乌日日随芳草,桂魄遥遥就玉筝。”首先,这诗的题目,我没有看懂,不知该如何断句。而“金乌日日随芳草”一句,也似乎大有问题。“金乌”是指太阳,因为古代神话传说太中有三足乌。那么,太阳如何日日随着芳草这是何意呢?殊难理解,感通。我觉得像这种逻辑意思不清楚,搭配不当的问题,作为创作者,自己要有简单的分析、判别能力。因为这种问题显而易见,只要稍加分析,就能发现,从而避免这种不通之语。</p><p><br></p><p>(五)意脉衔接不连贯</p><p> 诗词创作,意脉衔接或意脉贯穿,是重中之重。意脉是内在的,文辞是外在的,意脉靠文辞来体现。元人杨载曰:“凡作古诗,……文脉贯通,意无断续,整然可观。”一句之内,意脉贯穿,整句诗才通畅、连贯;一篇之中,句与句之间意脉贯穿,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成为完整的有机体,是活络的。一句之内,要做到意脉贯穿,则必须处理好词与词之间的衔接关系。一篇之中,要做到意脉贯穿,则必须处理好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关系。</p><p>初学者,往往不注意这个,字词胡乱搭配,句子东拼西凑,导致凌乱不通。我们举个李白的例子——《秋下荆门》,来简单说一下这首诗的关系处理,意脉贯穿:</p><p>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p><p>首句说,“霜落荆门江树空”,秋来霜落,木叶零落,荆门一带的江树就变得极为空疏了。这句子看起来简单,但是多少人连这种简单的关系都处理不好。</p><p>首先,这一句的“霜落”,照应到题目的“秋”字;“荆门”二字,扣到题目所交代的“荆门”地点。正是因为,霜落荆门,有秋霜侵袭,江树叶落,才会有“江树空”的现象。</p><p>首句交代“霜落”、“树空”,说明已是秋季,次句趁便交代出“秋风”,自然而然的衔接。“布帆无恙挂秋风”,诗人乘船东下,布帆高挂,安然无恙,秋风吹拂,极为顺畅。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按《晋书·顾恺之传》记载,顾恺之从他上司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借到布帆,驶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风,他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李白借来形容自己旅途平安、快然自适的样子。本来很平常的意思,但由于巧妙地结合了典故来表达,就多了几分趣味和底蕴。</p><p><br></p><p>我们再拿内容与题目对应来看。题目说“秋下荆门”,首句点到“秋”、“荆门”,次句写乘船挂帆出发,扣到题目的“下”字(乘船而下)。三四句是虚写发挥,一反一正来写,而且极巧妙地用了典故。但是,我们在创作中要解决的问题是,由实入虚,如何以严谨的意脉衔接,同时又显得不着痕迹。你看李白的手段,第三句“此行不为鲈鱼鲙”,李白说,我这次外出旅行,不是因为喜欢吴地的鲈鱼美味。</p><p>很明显,这是用张翰“莼鲈思归”的典故。按照《世说新语·识鉴》记载,西晋的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思念故乡吴地的菰菜、鲈鱼鲙的美味,就辞官回乡了。李白此行,沿途向东,必然会到吴地,所以用了这个典故。</p><p>那么,你看李白由实入虚的衔接,起码有两处关联的意脉,值得注意:第一,次句交代“布帆挂秋风”,沿江东下,第三句顺势联想到吴中的鲈鱼,乃是自然而然;第二,次句交代出“秋风”的意象,第三句由“秋风”联想到张翰见秋风思鲈鱼之典,也很自然。本来张翰是见秋风起而思念莼羹、鲈鱼鲙的。由秋下荆门,引出吴中;由“秋风”引出“鲈鱼”。你看这种意脉的衔接、转换,真是浑然天成。第四句说:“自爱名山入剡中。”前一句反面来说,“不为鲈鱼脍”;这一句正面来说,说自己是因为喜爱剡中的名山胜水,才一路东下的。《广博物志》:“剡中多名山,可以避灾。”“剡中”属会稽郡,按《世说新语》记载:“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 顾云:‘千巖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世即以“千岩万壑”形容会稽或剡中山川之美。那么,你看三四句的衔接痕迹,“不为”,否定来说,“自爱”,肯定来说,从关联词上,有一种承接关系。</p><p><br></p><p>落’、‘树空’等字,已为次句‘秋风’通气。次句写舟下,趁便嵌入‘挂秋风’字,暗引起第三句‘鲈鱼《诗法易简录》评论说:“首句写荆门,用‘霜脍’意来。第三句即以‘此行’承住上二句,以‘不为鲈鱼脍’五字翻用张翰事,以生出第四句来,托兴名山,用意微蜿。”你看李白虽然是快手,但是诗的意脉、关系处理不含糊,一层一层写下来,非常严密。</p><p>首句由“霜落”、“树空”,暗伏“秋风”的意象。次句顺势交代“秋风”,写乘船而下;第三句转笔,由乘船而下,接到吴中,由“秋风”联想到“鲈鱼”。但以否定出之,为第四笔正笔写“托兴名山”张本。——环环相扣,如流水而下,虽有迂曲,但不断流。很多初学者,在创作中经常会出现词与词之间关系处理不当,意脉衔接不上的情况。比如这首作品:</p><p>1.南歌子 紫竹藏茅舍,红薇压槿篱。碧瓜香蒂蔓枝稀,微雨水田白鸟、喜秧齐。 我们单说末句,“微雨水田白鸟”,这是写景,细雨蒙蒙之中,可以看到水田中有白鸟。可是,“白鸟”后面怎么能接“喜秧齐”呢?白鸟怎么会“喜秧齐”呢?白鸟跟喜秧齐之间,有何衔接关系呢?——这就是关系处理不当,意脉没有衔接起来。</p><p>那么,可以怎么修改呢?可以说,细雨迷蒙之中,漠漠的水田之上,有白鸥在飞——“微雨水田漠漠、白鸥飞”。“微雨”跟“水田漠漠”是衔接的;而在“水田漠漠”之中,有白鸥飞过,“白鸥”跟“飞”是衔接的。整个句子意思就贯穿起来了。</p><p>也可以说,细雨迷蒙之中,有一双白鸟,向着田间飞去——“微雨一双白鸟、望田飞”,“微雨”跟“一双白鸟”是衔接的,“白鸟”跟“望田飞”,也是衔接的,整个句子意思也是贯穿的。</p><p><br></p><p>再看这一首小诗《相思》:</p><p>郎子不辞别,痴情泪雨涟。衣裳青鬓乱,欢伯一相怜。 这首诗有何问题呢?首先第一句,作者把“不辞而别”,缩写为“不辞别”,这是不恰当的,没有这种缩写法。其次,第三句“衣裳青鬓乱”,词与词之间关系处理不当。你既然提到“衣裳”,后面就应该是衣裳怎么样了呀。后面怎么会突然接“青鬓乱”呢?“衣裳”跟“青鬓乱”之间,丝毫看不出有何衔接关系。这也是不通之句。</p><p>看古人,屈大均的“衣裳清露滋”,衣裳怎么样呢?衣裳被清露打湿了。“衣裳”跟“清露滋”之间,是衔接的。张窈窕的“衣裳浑卖尽,羞见嫁时箱”,衣裳怎么样呢?衣裳差不多卖尽了。这也是衔接的。</p><p><br></p><p>3.除了词与词之间关系处理不当,还有句与句之间关系处理不当的。像这首七绝《苦念》:</p><p>古往今来事渺茫,怎知村妇不凄凉。 碧桃真有相思泪,呼女心伤愁断肠。 首先,这里的第三句“碧桃真有相思泪”,有问题。碧桃是桃树的一种,又名千叶桃,碧桃怎么会有相思泪呢?这个逻辑关系,反正我是理不清。后来,作者解释说,桃树有桃胶,圆圆的像泪珠。——那你应该先交代出桃胶,再说它像相思泪。没有提到“桃胶”,而直接说碧桃有相思泪,这个属于交代不明。</p><p>其次,第三句提到碧桃有相思泪,第四句女心伤愁断肠”,碧桃后面怎么会接“呼女”呢?三四句之间是如何衔接起来的呢?反正,我是着觉得这样的句子,意脉衔接有问题,贯穿不起来。</p><p><br></p> <p>(六)前后矛盾</p><p>有很多初学者,因为笔力有限,并不能真切地描摹现实,往往刚开始写诗,会采取虚构写景的方式来写。但即便是虚构写景,起码写出来也要让人感觉真实吧。有的人写诗粗枝大叶,顾前不顾后,或顾后不顾前,导致前后内容矛盾。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p><p>1.比如这首《闲居江南》:</p><p>寄宿江南客,闺深月透纱。闷听檐下雨,闲看院中花。 静虑无浓酒,清神有淡茶。夏炎虽煎烁,心定亦为家。 第二句说“闺深月透纱”,提到月光透过窗纱;第三句紧跟着“闷听檐下雨”,听着屋檐下滴答滴答的雨声。既有月,又有雨,这难道不前后矛盾吗?到底是晴天还是雨天呢?这一首内容前后矛盾的情况,还比较明显。</p><p><br></p><p>2.再看这一首七绝《叹别》:</p><p>草色渐深花欲尽,万般无计待君留。 今宵离后何时聚?且听秋蝉诉别愁。 这一首,可能很多人就看不出有何矛盾之处。我们先看第一句“草色渐深花欲尽”,草色渐渐地深了,花儿也渐渐落尽了。这是什么季节的风景?这是典型的暮春之景。春天刚到来,草色初生,花儿初发。而暮春之时,百花凋残,草色渐深。可是后两句又说“今宵离后何时聚,且听秋蝉诉别愁”。作者这首诗是写一次离别,第一句说是在暮春,末句又说“秋蝉”,是在秋天。那么,这次离别到底是暮春还是秋天呢?这难道不前后矛盾吗?</p><p><br></p><p>3.还有这一首《惜春》:</p><p>满园春色尽芬芳,艳丽怜人有异香。 取次花残秋露至,惜伤把酒入愁肠。 首先第二句有问题。“艳丽怜人有异香”,首句说花朵芬芳,那么次句的“艳丽”、“有异香”肯定都是指花朵,可是“艳丽”后面怎么会接“怜人”呢?花朵艳丽,应该是人怜花朵,怎么会是“怜人”呢?这是属于词与词之间,关系处理不当。</p><p><br></p><p>第三句也有问题。“取次花残秋露至”,此花乃是春天的花朵,花残是暮春之景,暮春之后,怎么会“秋露至”呢?这是一句之内,前后矛盾。</p><p>不过,如果让一般的创作者来分析这首诗,恐怕又会先从格律分析一通,确定格律无误;再从情感来说,说出一大堆自己的见解。但其实情感的表达,要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因此先要做到没有硬伤,保证诗句贯通,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的“取次”,有人可能会觉得不合适。其实“取次”用在这里是可以的。明末清初的沈谦,词中有一句:“园林取次花残。”写园林花朵逐渐落尽的情景。也有人会觉得“惜伤”不合适,“惜伤”一词意思上不见得有硬伤,但语感和表达效果上逊色了一些,是可以斟酌改掉的。</p><p><br></p><p>当然,南宋的姜夔,写过一首《淡黄柳》,下阕说:</p><p>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p><p><br></p><p>有人可能会说,这里的“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也前后矛盾呀。实则并非如此。这首词作于寒食前一日,作者来到此处,还有依稀残存的梨花,作者就打起精神欣赏着梨花。生怕明日寒食,风风雨雨,梨花落尽之后,一切萧条之况尽呈眼前,春色不再,眼前便与秋色无异了。这“梨花落尽成秋色”,是极好的思维。有人会疑惑,梨花落后不是夏天么,怎么会是秋色呢?</p><p><br></p><p>这一句是从李贺的诗句化用而来。李贺写过《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其中第三首有两句:“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李贺的锐感很强,他能感受到常人不能感受到的细腻方面。“梨花落尽成秋苑”一句妙就妙在“成秋苑”三字。姚文燮说:“流水落花,心伤春去,闲庭萧寂,情景如秋。”梨花落后,并非真是秋苑,然而诗人心伤春去,感觉眼前之萧条寂寞,一如秋色,故而如此写道。姜夔化用得也妙。这种句子就是“无理而佳”的妙句。</p><p>因此,像李贺(梨花落尽成秋苑)、姜夔(怕梨花落尽成秋色)这里,写梨花落后,如同秋色一般萧条寂寞,乃是基于强烈的锐感与精深的思力写出来的,绝非前后矛盾。而前面那一首的“取次花残秋露至”,则是明显的硬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