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老兵 铭记历史 <p>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记</p> <p><b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8月16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父母的陪同下,驱车前往平利县正阳镇龙洞河村探望革命前辈——安康老英雄曾思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曾思友,1919年生,汉族,陕西省平利县正阳镇人,国民革命军第96军177师。青年参军,曾在中条山,平陆,芮城,河南霸王城,湖南长沙与日寇拼杀,右腿负过伤,现存残片于体内。作战英勇,不惧牺牲。抗战胜利后回山区耕地砍柴,清贫一生。在一个柜子里面,我轻轻的读着一首诗:“夜宿丰溪近镇坪,白云深处觅老兵。谁知壮士当年勇?暮守穷庐对清风。”无限遐想便从心中飞荡而出。</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曾思友,1919年生,汉族,陕西省平利县正阳镇人,国民革命军第96军177师。青年参军,曾在中条山,平陆,芮城,河南霸王城,湖南长沙与日寇拼杀,右腿负过伤,现存残片于体内。作战英勇,不惧牺牲。抗战胜利后回山区耕地砍柴,清贫一生。在一个柜子里面,我轻轻的读着一首诗:“夜宿丰溪近镇坪,白云深处觅老兵。谁知壮士当年勇?暮守穷庐对清风。”无限遐想便从心中飞荡而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直起腰背的老人,一副庄稼人的模样,皱纹深刻如刀痕,面容和善如沐春风,没有想像中的军人的高大威武,但军帽下那张清瘦的脸和挂着不同年代勋章绿色军衣内裹着的瘦弱的身躯,却透着军人的凛然。让人肃然起敬,看着老人,我仿佛看见有一段历史,老人站立在历史的年轮里,清晰而深刻,威武而勇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老人的房间内,我们安安静静的阅读老人的故事,有的陈列在墙上,有的珍藏在柜子里,一段段历史慢慢放映着。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早就听说廖氏兄弟们在外革命的17岁青年曾思友,带着对革命的憧憬和一腔热血,报名参了军,被编入革命军第96野战军177师。星夜兼程,曾思友和一批血气方刚的青年来到县城训练,3个月后,被分配到529步兵团2营5连1排尖兵班,奔赴黄河岸参加黄河保卫战。1938年3月,529团作为先头部队,奉命攻打被日军侵占的霸王城,“日本人在城门外挖了土沟,大约八九尺宽,在里面灌上水,我们跨不过去,又没有战斗经验,只好硬拼。在爬楼梯上城墙时,我被城墙上的日本兵击中右腿,被战友救回阵营。在和敌人战了一天一夜后,我们死伤惨重,三个营打到最后只剩下了一个营。后来,我们被迫在新乡休整,而我的战友们在后面的激战中一个个倒下,只有我和另一个伤员幸免于难。太惨了,太惨了!”······曾经年轻的生命穿过枪林弹雨、曾经火热的青春浴血奋战沙场,硝烟散尽,他们脱下戎装,深藏功与名,选择回归平凡,甘于寂寞。</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和老人合影留念,存于历史,存于记忆。站在英雄的身边,老人的身影愈发显得伟岸起来。在这里,我体味到一种蔓延的爱国情怀。望着老人沧桑的容颜,禁不住泪花盈满,一时无语凝噎,在这个偏僻的山村,我感觉到一种刻骨的抗战精神。</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抗战老兵不仅仅是一个老兵,他更是历史的一部分!不论处在什么境况下,从不怨天忧人,没有牢骚,没有怨言,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乐于清贫,甘于寂寞,甚至为当年不被鬼子打死,能活到今天,还心存庆幸和感激,苦中有乐,乐在其中,知足而乐。这就是抗日老兵的精神世界,是他们人性本质最闪光的,最本质的,深藏不露的金子般的可贵之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告别老英雄,我们相约登山,去感受攀登的乐趣,去领悟攀登的精神。据说欣赏彩虹瀑布能感受经历风雨,看见彩虹之趣。站在山脚下,大家信心满满,憧憬着山顶的风景。在路上,满是泥泞,满是荆棘,摔了跤,破了皮,弄了一身泥,终于到了目的地,风景尽在眼底。看见彩虹瀑布,我们欣赏的不止于风景,更甚的是战胜艰难险阻,永不放弃的我们也成为风景的一部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下山,比上山更难!终于抵达大路边,疲惫的我们依然兴奋着。</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这是有意义的体验,这是拔动心弦的一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