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风花雪月”,洱海是四景之一,洱海外形如同耳朵故而得名“洱海”。在古文献中被称为洱河、叶榆河、叶榆泽、弥河、昆弥川、昆明池等名。由此洱河塌陷形成高原湖泊,虽面积没滇池大,但由于水位深、蓄水量比滇池大,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泊,面积约256平方公里,蓄水量为30亿立方米。</p><p>早在隋唐时期洱海地区居住着大量汉族移民,才出现这种南方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也反应了边疆与祖国内地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p><p>湖泊为什么称为海,据明朝时期,为了开疆拓土从南京起兵到了云南,士兵们习惯把小土坑和湖称为“海子”。在后来的一些文献上的一些论点也表明,在云南的方言中喜欢把湖叫成“海子”,云南地处内陆,不靠海,但对海有莫名的感情,所以称为洱海。</p> <p>洱海孕育着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首先以白族居多,金花、阿鹏更是美名扬天下!苍山洱海、山水相依、肥沃的黑土地、优良的水质、是个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p><p>春暖花开时节的马久邑村、大弯庄村的沿途洱海边,景色抚媚多姿,风起云涌、潮起潮落、枯枝嫩芽,绚丽多彩。</p><p><br></p> <p class="ql-block">夏季的洱海一派生机盎然,也是人们出行环海游览的好时光。特别是年轻人自由骑行,老年人也不赖,已成为一种时尚,享受阳光、海水中嬉戏、逛逛湿地、清凉一夏。</p> <p>金梭岛如同一把梭子,为洱海一景。岛上村民以捕鱼为主,如今多数是搞旅游业。坐船上岛观赏海岛风光,也可品尝全鱼宴,到农家品茶小歇一下。</p> <p>海边的“才村湿地公园”,是我徒步常去的地方,有林荫小道、芦苇、水草 、游泳、倒影,也可坐在芦苇下的石头上乘凉、观景、发呆。随着季节的变化,周围树木、水草、海面上的飘浮植物色彩都在不断变化着。</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洱海水质,已搬迁拆除了距离海边五十米内的民房、客栈,打造出了一条沿海的海西环海生态廊道,骑行公路,村庄、湿地、树木花草。徒步、骑行于此道上,风光无限,心旷神怡。</p> <p>在炎热的夏天走在湿地公园的海边,伴着凉凉的海风,赏着苍山、云彩、湿地、倒影。治理洱海已初见成效,水质慢慢变清,海面上飘浮着消失已久的白色海菜花,很是欣慰。</p> <p>此视频是我同学的同事拍摄的,把苍山洱海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同一幅水墨画,可称为“苍山无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p> <p>“富美邑村”的海滩,本地人自称为“小三亚”,有沙滩延申至海水的深处。假日去玩的人很多,是孩子们的天堂,平时去是不错的选择。</p> <p>“三圣岛”上听海浪声、踏浪,小树林、湿地更是趣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龙龛码头”的海边浪漫、惬意,让你为它留住脚步。</p> <p class="ql-block">洱海的秋季,秋高气爽,天是格外的蓝,云也是出奇的美,树叶、海草也再偷偷变换着色彩,正是银鱼捕捞的季节。江尾村的洱海湿地犹如一幅幅油画,小关邑村的海边树林,新建成的环洱海生态廊道也颇感惬意。</p> <p>冬季的洱海,从初冬开始色彩斑斓,树木水草、芦苇已泛黄、湿地及海边的一片片水杉艳丽多姿,整个环海西路生态廊道,风光无限,也是最美的季节,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让你为之惊叹。冬末的苍山顶上皑皑白雪映入海中,全是一幅幅彩色的画卷,构成一章章最绚丽的山水诗篇。</p> <p>金梭岛远景是环海路上的一个主要拍摄景点</p> <p>三圣岛的逆光照,很有特点。</p><p><br></p> <p class="ql-block">“小普陀”是洱海中的一座美丽的袖珍盆景小岛,上建有观音庙,护佑着大理百姓的平安。冬季的小普陀海面上,每年都有如期而至从西伯利亚飞来过冬的“小精灵”红嘴鸥,人鸟和谐,场面很壮观,也是一个重要的景点。多数海面上都有成群的海鸥,特别红了的水杉有着海鸥的陪衬更是美暴了。</p> <p>西洱河畔是洱海的出口,是一条绕着下关城区的一道风景线,也是海鸥喜欢来的地方,早、晚都有来此锻炼的人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