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8月10日—16日,2020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市县信息化培训团队培训班在沙县举行,经过五天的学习、研讨、交流,我们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明晰了市县区培训团队的职责,领悟了提升工程2.0更深层次的内涵,“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精准测评、注重创新”,赋予每个学校、每位教师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变革、促进有效教学的担当。</p> <p> 莆田组8位参训者虽然年龄跨度大,有临近退休两鬓斑白但依然激情不消的前辈,也有刚毕业的研究生老中青搭配,不同学科,不同岗位,配合默契,其乐融融。</p> <p>一、读懂2.0,教育信息化的再认识</p><p> 提升工程2.0关注教师个人信息能力学以致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常规教学各环节中,实现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目标;以校本研修为主渠道,立足课堂,注重创新,精准测评,发挥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促进教师全员参与研修实践,实现提升工程2.0的整校推进、全员参与的目标要求。</p><p> 提升工程2.0关注四个应用点、三个提升点、二个递进点和一个融合点,即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力和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力;从个体学习到整校提升,技术助力教学到技术助力导学;实现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p><p> 开班仪式上,福建教育学院理科研修部副教授曾世杰省首先为开班式致辞,并且提出此次研修考核的要求,福建教育学院培训管理处副处长曾广林讲解《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解读及实施过程》。什么是2.0?2.0工程目标、要求是什么?如何实施?曾处长都为我们一一做了解答。同时,曾处长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希望在座的各位,在推进信息技术2.0工程中,可以潜心研修,结合县域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自己特色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案,整校推进,县域推广,打造一支懂的应用信息技术、善于应用信息技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p> <p> 教育信息化不再是技术的叠加应用,而是将技术作为脚手架,发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技术应用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的负担,而是应用的自觉行为养成过程,并逐渐走向常态化应用。</p> <p>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院长闫寒冰在线为我们解读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的意见》。首先,闫老师通过对比分析1.0工程与2.0工程之间的区别:1.0工程关注的是个人能力的发展,而2.0工程更加关注学以致用以及学校的发展。接着,老师分别就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精准测评、注重创新这5个关键词对文件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通过系统的解读,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p> <p>12日上午,珲春市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主任王树国为我们带来讲座:《如何设计与制定区域提升工程2.0规划》。首先,老师先讲解了与2.0工程相关的一些概念,然后就区域提升工程2.0规划与制作展开详细讲解,主要从理解和提升工程2.0政策文件、SWOT分析和鱼骨图分析、掌握提升工程2.0规划编制要素、应用操作模板做好规划四个方面让我们系统掌握规划方法。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在制定规划前需要有充分的分析,借助SWOT或鱼骨图工具,对本区域信息化教学基础现状进行分析,使得规划设计思路更清晰。承接上级文件要求基础上,根据实际,对信息化应用环境建设、微能力点应用过程进行合理性的计划,以求信息化课堂融合创新,突出区域特色。</p> <p>永吉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王希贵作《县区“整校推进”工作机制设计与实施》讲座。首先,老师先介绍了自己学校的基本情况。接着,老师分为四个模块展开讲解。一是抓团队建设,强化组织管理;二是抓制度建设,强化过程管理;三是抓标准建设,强化考核管理;四是抓实践研修,提升应用能力。通过此次学习,我们切身体会到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整校推进工作的意义。未来,我们应该在机制建设上做探索,在实施过程中强化过程管理,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从而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单一使用幻灯片的局面。</p><p><br></p> <p>13日上午,南关区教师进修学校侯玉丹主任讲解案例《南关区“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设计与思考》。首先,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自身学区的基本情况。南关区在提升工程第一周期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以校为本、以评促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为提升工程第二周期工作思路,以“微能力助力教与学变革”为主题,突出“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这一核心。接着,老师讲解了相关的文件,希望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文件,领会要求,掌握重点。在了解相关文件后,我们要进行科学分析研判,确定提升工程的发展方向。然后,在确定方向后要把握关键环节,务实整校推进取得成效。最后还要注意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注意构建适合校情,关注过程,成果导向的精准测评体系。</p> <p>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蒋少军详细介绍了《前郭县校本应用考核方案设计与实施》。要注意避免2.0工程误入1.0工程轨道,做到统筹规划,减少教师负担。依据信息化指导思想,做好“三案一标”。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信息化发展愿景,有了要做什么从而制定符合本校方案的发展措施。接着,蒋校长给出了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模板以供各校参考。最后,蒋校长提出自己的希望,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改进,能够切实感受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价值,从而达到促进县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提升的目标。</p><p><br></p> <p>14日上午,由福州市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黄煌主任作《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思考与策略》的讲座。黄主任首先从目标任务、主要措施、考核实施方案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方案进行解读;然后通过微信制作以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大赛等几个案例,说明信息技术在进课堂的时候应该注意的要点,不应该只注重技术,而应该关注学生是否有效学习。同时,黄主任通过现场提问、点评与学员交流,充分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让大家都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当中。最后,黄主任通过展示数据在教学中的作用,用数据辅助教学决策,聚焦学习数据,变革课堂教学。</p><p><br></p> <p>群组讨论并完善区域整校推进规划设计与校本应用考核方案。</p> <p>老师们在详细讨论各个县区的基本情况后,开始着手制定工程2.0方案。</p> <p>老师们认为在设计前应该明确职责。作为市、县、区培训团队成员,要以信息化教学为重点,开展培训活动;深入学校一线,指导校本方案制定、校本研修开展及信息化教学具体应用实践;采用伴随式数据采集进行过程性评价,考核校本应用情况。</p> <p>微演讲环节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黄玉霞老师从学习感悟和愿景期待方面代表莆田组做了微演讲分享。</p> <p>互动环节</p> <p>15日上午,吉林省工程办副主任郑世忠在线直播《“微能力点”深度理解与案例分析》。首先,我们要清楚信息技术2.0工程中的能力不是指技术的能力,而是指教与学的能力。它是基于课堂的,不是纯粹的技术。学习是在学校发生的,这是一个基于校本的岗位研修。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革命期,信息时代的教学、理念、模式和当前的理念有很大的差异,作为管理者,郑主任推荐大家学习《重塑学校》等书。接着,老师就什么是微能力,如何应用微能力,如何考核能力点,校本应用考核的组织与实施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解。最后,老师讲了研修预计标志性成果有信息化各类教学制度汇编、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等系列方案。</p> <p>成果展示分享交流会。</p><p>每个小组纷纷拿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迫不及待地同各位同仁交流、分享。整校推进县域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未来,仍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努力。希望老师们在给自己充电的同时,也能够用理论来武装自己的管理理念,用心做教育,用爱筑未来!</p><p> </p> <p>秀屿区进修学校徐顺兴老师代表莆田组做学习成果分享,他从市域现状分析、目标任务、进度安排、实施指导意见和策略建议几个方面汇报了市域整体推进的方案规划。</p> <p>二、明确职责,信息化培训的新思路</p><p>作为市、县、区培训团队成员,要以信息化教学为重点,开展培训活动;深入学校一线,指导校本方案制定、校本研修开展及信息化教学具体应用实践;采用伴随式数据采集进行过程性评价,考核校本应用情况。</p><p>通过研讨,我们对设计制定本区域提升2.0规划有新了的思考,对本区域信息化教学基础现状进行分析,使得规划设计思路更清晰。承接上级文件要求基础上,根据实际,对信息化应用环境建设、微能力点应用过程进行合理性的计划,以求信息化课堂融合创新,突出区域特色。</p> <p>本次培训有所获有所思,收获将成为信息化应用实践继续前行的动力,思考将让我们更有信心把握信息化常态化应用、智慧学习环境、大数据分析带给教育教学的新机会。</p> <p>三、创新实践,信息化应用的新路径应</p><p>着眼现在,立足长远。规划前要全面了解区域、学校的信息化硬件配置,清楚区域教师的信息能力基础,全面分析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以微能力选择切入,关注教师、学科的差异,一校一策制定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纳入校本日常研修,促进教师常态化应用。</p><p>围绕学校特色发展,创新实践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做到会用技术、善用技术、用好技术,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信息化应用活动,如跨学科学习的课程综合活动、创新项目实践、融合创新课堂等,探索信息化应用的新路径,实现信息技术推进学校新发展。</p> <p>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对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有了新的认识,几位专家细致的讲解,让我们对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融合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有了可实施的参考方案。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其带给我们思想上的进步,理念上的革新,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及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p><p>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因此,我们应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以及优秀的案例,取其精华研究行动方案,积极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信息技术融合工程,从而不断推动福建省教育教学的发展。</p> <p>想清楚,从现在开始都是机会!</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