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长亭外</p><p>古道边</p><p>芳草碧连天</p><p>晚风拂柳笛声残</p><p>夕阳山外山</p><p><br></p><p>天之涯</p><p>地之角</p><p>知交半零落</p><p>一壶浊酒尽余欢</p><p>今宵别梦寒</p><p><br></p><p>情千缕</p><p>酒一杯</p><p>声声离笛催</p><p>问君此去几时还</p><p>来时莫徘徊</p> <p>每当听到这首哀婉深沉,真挚悠长的旋律,就会想起让人敬佩的李叔同,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天才,音乐天才,还是书法天才。他的书法,如婴儿般的真純。</p> <p>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夏丏尊)</p> <p>“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送别》是李叔同在1914年创作的歌曲,在中国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哪怕还有人没听过李叔同的大名,但这首歌必是听过的。</p> <p>《送别》是李叔同在俗时所作的送别歌,也是送给挚友许幻园的歌曲。</p><p>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好友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很久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p> <p>《送别》由李叔同作词,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该作品类似中国诗词中的长短句,处处透着古典诗词的文雅,但意思却能平白易懂。整个中文歌词与曲调相辅相成,浑然一体,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首重新填词的歌曲。</p> <p>李叔同不仅是中国“学堂乐歌”最为杰出的代表,而且还是较早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学堂乐歌题材的创作者。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p> <p>作为中国现代歌史的启蒙先驱,李叔同用一首首经典之作,完成了启蒙者的历史任务。他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无论是众所周知的《送别》,还是气质典雅的《春游》,亦或是中西融洽的《忆儿时》,都颇受欢迎,传唱至今。</p> <p>林海音在小说《城南旧事》中多次提到的歌曲,就是《送别》,电影《城南旧事》以及《早春二月》的主题歌和主旋律也采用了这首歌。</p> <p>整曲《送别》歌的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既有古典诗词的神韵,又通俗易懂,全歌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人在别时,听起来就倍感凄凉。</p> <p>相 思</p><p><br></p><p>唐代:王维</p><p><br></p><p>红豆生南国,</p><p>春来发几枝。</p><p>愿君多采撷,</p><p>此物最相思。</p> <p>编 辑: 雨中百合</p><p>文 字: 雨中百合</p><p>出 镜 : 雨中百合</p><p>拍摄地点:哈尔滨儿童公园</p><p>摄影师:悟 空</p><p>插图油画:十二郎</p><p>插图相思豆:北国红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