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作为旅游,去过的地方,我一般是不愿再去的,但四川有个地方,光旅游我就去过三次。说起这个地方,以前可能没多少人知道,知名度不是太高。二零零八年的汶川大地震,它也算是震中,除了汶川,他的破坏最为严重,在电视中曝光最多,全世界人民都在为它揪心。地震后重建,整个县城异地重建,成为最美丽,最有特色的县城,成为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它,就是北川。</p> <p>北川,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州区,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面积2867.83平方公里。距绵阳市区42公里,距省会成都160公里,是中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2016年总人口24万人(其中羌族8.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6%,占全国羌族人口近三分之一)。北川县有“中国米黄大理石之乡”、“中国大禹文化之乡”、“中国羌绣之乡”等称号。2017年12月14日,北川羌族自治县获评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县级城市。</p> <p>北川有悠久历史,它建县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置北川县,因县西北有北川城而得名。唐朝,贞观八年析北川县地置石泉县,唐高宗永徽二年,并北川县入石泉县。北宋,徽宗政和七年于石泉县置石泉军,辖石泉、龙安、神泉三县,隶成都府路。1914年,因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且彼县设置在先,乃复名北川县。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境内建立两个县苏维埃政府,红军在千佛山与川军对峙72天,保证了红军西进道路畅通。1950年1月,北川解放,隶剑阁专区。</p> <p>2008年5月12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治所曲山镇因“5·12”大地震夷为平地。5月22日,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县府在安县安昌镇天龙宾馆挂牌设立临时办事处。11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通过北川新县城选址,定于安县安昌镇以东大约2公里处。2009年2月6日,民政部同意将安县的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曲山镇迁至安昌镇。此次调整后,北川羌族自治县面积增加215平方千米、人口增加7.8万余人。</p> <p>北川新县城选址到安县,也是实事求是,无赖之举。因县境大地构造为扬子准地台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结合部。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大致以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境内插旗山的最高峰海拔4769米,最低点香水渡海拔540米,相对高差4229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密布的溪流分别汇集于湔江、苏保河、平通河、安昌河,顺山势自西北向东南奔流出境。全县地质都不太稳定,实在不适合建设新县城,按照科学规律,而不是蛮干,为今后县城的长远发展和安全提供良好的基础。</p> <p>而新县城选址,地质条件好,远离地震断裂带,可利用建设用地充足,有利于推进北川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促进山区人口疏解。正因为如此,2008年11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审查通过了北川新县城选址,确定新县城位于安昌镇以东约两公里处;2008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川慰问灾区群众时为北川新县城取名为“永昌”,寓意永远繁荣昌盛;2009年2月,民政部批复同意北川、安县新的区划调整方案;2009年11月,省政府同意将黄土镇的常乐等6个村析出,设立永昌镇。</p> <p>“永昌”,它建立在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与信心基础上,我们谁都能看到灾区人民的自强、自立、自救,坚强、坚定、坚韧,谁都能看到各级党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冲破重重的精神压力,吃苦在前,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模范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抗震救灾过程中形成的凝心聚力已经转化为灾后重建的决心与信心,这是一股强大的重建动力。“永昌”,它建立在改革30年来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单靠决心信心是无法完成重建任务的,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使之能夠顺利建设。</p> <p>北川新县城刚建好,我就来过,这里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当时只是基本完工,新县城除了最有特色的巴拿恰附近修建完成外,很多项目都还在建设。进入新县城,首先到达的是禹王桥,它是一座横跨安昌江的大桥,与巴拿恰一街之隔,是北川灾后重建的标志性建筑物。 禹王桥分上下两层,不过不通车,而是一座商业休闲步行桥。禹王桥位于北川新县城景观轴线西端起点,横跨安昌河,西连安昌河西岸的安北公路,东接巴拿恰商业步行街,是步行进入北川新县城的大门。工程由山东省青岛市援建。工程于2010年9月竣工,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禹王桥是北川新县城一处重要的旅游服务设施,建筑内设有特色旅游商店和休闲观景茶馆等设施。</p> <p>禹王桥桥型为三孔钢筋混凝土连拱桥,单拱跨度最大为80m,达到全国同类型廊桥跨度之最,桥梁全长达204.2米。桥面以上为体现羌族风情、大禹文化的石木结合的建筑。设计中融入了传统羌族的索桥、笮桥、碉楼形式,桥身外观采用了当地出产的传统青片石贴面,楼阁部分模仿地方特色的木构穿斗坡顶建筑,最外侧一排装饰木构架采用了大禹治水工具的形式。将羌族风情、大禹文化和现代气息都进行了充分的展现。成为北川新县城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和门户景观。</p> <p>走过禹王桥,就达到丁北川新县城巴拿恰特色商业街,是山东省援建的重要旅游服务业项目,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北川新县城作为震后唯一异地重建县城,经过山东援建者和北川人民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一座新城拔地而起。新北川把民族与现代融为一体、古典与时尚汇于一城,成为了“城建工程的标志、抗震精神的标志、文化遗产的标志”,成为集中展示灾后重建质量与速度的一个样板。</p> <p>“巴拿恰”是羌语,意为“做买卖的地方”。北川巴拿恰位于新北川县城城市文化中心轴上,西接禹王桥,东接抗震纪念园,全长582米,宽130米,占地7.46公顷,总建筑面积7.56万平方米,有27栋单体建筑,9座碉楼和1个大型广场,是北川新县城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北川新县城的门户,同时还是四川最大的特色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北川巴拿恰以羌族建筑风貌为特色,基本形成以“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主体,游客可以在商业街探访北川的羌绣、水磨漆、奇石、山珍、药材等店铺,精选心仪产品,品尝羌族美味佳肴。这里已经被评为国家五星级旅游景区。</p> <p>这里的建筑以羌族民族文化风格为主,由于是地震后新修的,所以现代商业气息还是比较严重的。但它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又吸引着各地游客对它慕名而来。整个商业街宽敞、干净,商店错落有致,装修风格统一。商铺多以羌族手工艺、特色产品为主。这里也有羌族特有的建筑碉楼,虽然是一个商贸街,但面积不小,甚至比一些古镇面积还大,这里的消费都是大众化消费,商品价格不高,属于正常消费水平。今年五一去时,由于疫情影响,与前两次去相比,人要少很多,很多商店都没有开门营业。</p> <p>巴拿恰采用的建筑材料是片石和原木,充分体现了北川羌族的建筑风格。走在巴拿恰的石板路上,两侧商铺林立,羌族气息扑面而来。巴拿恰:以假日经济为主 解决北川上千人就业。在巴拿恰商业街,北川老腊肉深受游客欢迎。因为这个地方地理位置不是特别有优势,所以周一到周五可能人流量会相对来说少一些。特别是北川的羌历年,客流量就非常旺成立了,人流量可以达到了日均十万人左右,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假日经济。</p> <p>北川古羌族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民族,由于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北川羌族逐渐形成了对羊的崇拜,羊头装饰随处可见。北川羌族先民在对羊崇拜过程中,逐渐将羊注入了人类特有的血缘和亲族的观念,羊开始显示出它从来没有过的神圣性,羊伴随着羌族人部落集团自身来源的传说、种的繁衍活动以及人们的社会组织和制度而发展起来,羊逐渐成为羌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继而演进到了一个独特的崇拜时期——羊图腾崇拜阶段。北川羌族自古以来对羊就有着特殊的感情。以羊祭山是古羌人的重大典礼,在一些羌人活动地区,羌民所供奉的神全是“羊身人面”,视羊为祖先。</p> <p>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著名,巴拿恰的羌碉,为讲究功能实用,与真正的羌碉,还是有所不同。羌语称碉楼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自唐朝来,羌族人民因各种原因向西北迁移,到了西藏和青海,所以现在,羌族碉楼也被称为藏族碉楼。羌族一般在向阳、背风,有耕地和水源的高半山或河谷地带筑屋造房,由几户或几十户形成自然村寨。建筑大致分为两类:碉楼与碉房。</p><p><br></p><p><br></p> 碉楼属古代建筑遗存,汉代称“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是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多矗立于关口要隘或村寨附近及中心,以石砌筑,外观雄伟,坚固实用,楼体呈四角、六角或八角形,上细下粗,棱角突出,结构严密,内有六七层,最高的达十三四层。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p>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并且,早在1988年的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了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仍保存完好。</p> <p>在一些保存完好的原始山寨,还有正在使用的碉楼,一般作为羌族民居的一部分,存储粮食使用。碉楼根据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功用,共分为家碉、寨碉、阻击碉、烽火碉四种。家碉在羌峰寨最为普遍,多修在住宅的房前屋后并与住房紧密相连,一旦战事爆发,即可发挥堡垒的作用。古时,羌峰寨还有这样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谁家若生了男孩就必须建一座家碉,同时要埋一块铁在建碉的地基下,男孩每长一岁,就要增修一层碉楼,还要把埋藏的那块铁拿出来锻打一番。直到孩子长到十八岁,碉楼才封顶。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仪式时,将那块锻打了十八年的铁制成锋利的钢刀送给他。在当时,如果谁家没有家碉,那儿子连媳妇都娶不到。可见羌族的建碉风气早已深入人心。</p> <p>寨碉通常是一寨之主的指挥碉(也常祭拜祖先用)。阻击碉一般建在寨子的要隘处,起到“一碉当关,万人莫开”的作用。烽火碉多在高处,是寨与寨之间传递信号用的,同时也能用于作战。羌峰寨建设碉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有石、泥、木、麻等。他们将麦秸秆、青稞秆和麻秆用刀剁成寸长,按比例与黄泥搅拌成糊状,便可层层错缝粘砌选好的石料。它那金字塔式的造型结构决定了它稳如泰山般的坚固,加上精湛的工艺,坚固耐腐的材料,素有“百年碉不倒”之说。即使在冷兵器的年代里,用火炮轰也难以伤它筋骨。一般建一座军事碉楼至少耗时两到三年。</p> <p>每座碉楼的门都设在离地面数米高的地方,门前放置一活独木梯,供人上下;一旦抽走独木梯,攻者想要进入碉楼,那可比登天还难。碉门十分矮小,成人也须躬身出入,门板坚实厚重,亦有多道带机关的门闩(木制门锁)。碉内分有若干层,每层都有碉窗(用作近距离作战时投掷巨石打击敌人)和枪眼。居高临下,远可射,近可砸,敌在明,我在暗,以守代攻,游刃有余。当年乾隆皇帝打大小金川,当地头人就是凭借高耸的碉楼,作为军事堡垒进行抵抗。乾隆调集大军,一时也无法取胜,足足打了好多年,才征服了当地的少数民族。</p> <p>现在羌族碉楼虽能见到,但比以前少了很多,不少地方也新修了一些碉楼,多为观赏用。在一些保存完好的原始山寨,还有正在使用的碉楼,一般作为羌族民居的一部分,存储粮食使用。关于羌族碉楼的产生,目前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汉羌两族在岷江河交汇,文化抵触发生战争,碉楼是战争的产物。其二认为,碉楼是羌人用来祭祀的建筑。另一种观点则说,羌人汉代还没有来到岷江河谷以前,那里的土著已有建碉楼的历史。然而,无论羌族碉楼的产生是什么观点,在今羌族聚居区内遗存的大量碉楼中,作为一种极特殊的空间形态。</p> <p>巴拿恰的尽头,是一个大广场。广场邻近巴拿恰处,有5·12汶川特大地震科普体验馆。前两次来时,还没有完工,现在戴上口罩,就能入内参观。地震馆占地面积3550平方米,建筑面积3062平方米,陈展面积1530平方米。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互为补充,重在向人们普及地震知识,体验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表现了“感受地震、传播知识、关爱生命”的主题。全馆分为时空隧道、灾难现场、解密地震、穿越断裂带、震前防御、应急与救援六个部分,充分运用了拟真场景、LED视频、互动投影、白膜投影、U型影院和4D动感影院等现代最新科技手段,突出了展览的观赏性、参与性和互动性,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学到知识,整个展览给您带来全新的感受。可惜疫情期间,4D动感影院没有开放,只有看看外面的图片。</p> <p>地震馆的造型,还是很有特色的,据说是当年竞赛确定的方案。方案命名为“闪电",表现地震发生时,天崩地裂的一瞬间。从广场上看,地震馆平地上升,呈一个斜面,冒出的建筑裂开,有“闪电"的意思。地震馆入口,形成个小小的下沉广场,空间感还是很强的。地震馆的另一个立面,是高出地面的。一进馆的入口,要登身份证,如果有疫情,好进行追踪。一进馆,有大的电子显示屏,播放五一二地震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地震现场指挥救灾的场景。显示屏下,是北川新县城的模型,其它馆内以图片为主,进行宣传。里面有个球型空间,据说在里面可以模拟体验地震,高科技感十足,但没有开放。</p> <p>广场正中的纪念碑和雕塑,体现五一二地震的主题。纪念碑是汉白玉的,不是方方正正的那种,由下到向有收分,顶上直接呈三角形向上,看上去比较,活泼,很有向上的气势。纪念碑有浮雕,上面是个身强力壮的小伙,下面雕塑是一个羌族母亲牵着小孩。虽是地震纪念碑,给人精神一振向上蓬勃的感觉,不是那种悲悲切切的压抑氛围。纪念碑周围有喷水池,由于人少,可能有好久没开了,池中水都干了。</p> <p>广场还有大禹的塑像,与汶川的形象有所变化,我前两次来,这座塑像都没有,是近来才增加的。下面还有香炉香灰,可能为了旅游,才搞了祭祀活动没多久,遗憾的是没有赶上。</p> <p>广场边上有很大一片文化建筑,有影剧院等,建筑面积不小。建筑造型中规中矩,与周边的其他建筑相比,谈不上有好大的特色,但实用。我们第一次来北川新县城时,看见很多人往里面走,我们认为是有演出活动,也跟着往里走。坐下后,才知道是开会,原来是当地居民,地震后分配新居。其中就有分配巴拿恰商业街的,旁边的人还问我,要了多大的面积,我不是当地人,那有那个资格。</p> <p>正对广场的这组建筑,应该是北川县最有特色,标志性的建筑。它就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中心,位于北川新县城中心轴线的东北尽端,向西与抗震纪念园相对,由图书馆、文化馆、羌族民俗博物馆三部分组成。设计构思源自羌寨聚落,以起伏的屋面强调建筑形态与山势的交融,建筑作为大地景观,自然地形成城市景观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城市背景获得了巧妙的联系。开敞的前庭既连接三馆,也可作为各族人民交流聚会的城市客厅。建筑以大小、高低各异的方楼作为基本构成元素,创造出宛如游历传统羌寨般丰富的空间体验。碉楼、坡顶、木架梁等羌族传统建筑元素经过重构组合,成为建筑内外空间组织的主题,并强调了与新功能和新技术的结合。</p> <p>说起它的设计者,更是大大有名,是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崔恺先生。他年龄并不太老,但如今在建筑设计领域,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人,是工程院院士,这个建筑也获奖无数。这组建筑最主要的是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2平方米。该馆由澳门基金会投资1亿澳元援建,按国家二级博物馆标准设计建设,民族特色鲜明,风格独特。馆内展览以实物形态和大型场景复原相结合,并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展示不同时代、地域、民俗特色,重点突出羌族民俗文化特点。该馆是集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是继承和弘扬古羌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2009年10月,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与中国民族博物馆签订协议,成为中国民族博物馆北川分馆。</p> <p>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来时,博物馆外观虽然差不多完工了,但内部仍在布展没有开放。旁边的图书阅览馆倒是有人,由于下雨,去看旁边未完工的建筑,脚上有泥,怕弄脏室内,没好意思进去。这次到是整个都完成了,又碰上疫情,所有室内展览都不开放。据介绍,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分为三大板块,即“历史篇”、“社会篇”和“文化篇”。“历史篇”和“社会篇”共享博物馆二楼空间,“文化篇”则独占三楼全部展厅。“历史篇”向观众讲述了羌族宏大的历史背景,并让人们明白:羌族是一个不断为中华大家庭输送血液的伟大民族。该板块以雕塑、壁画、多媒体沙盘、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反映“炎帝始祖”、“大禹治水”、“羌人南迁”、“羌戈大战”、“红军过北川”等羌族历史细节。</p> <p>“社会篇”,该板块系统地阐述了羌族的社会生产、社会关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和宗教信仰,向观众全景展现了羌族的社会形态。“文化篇”,除了展示羌绣、羌笛、口弦、羌族歌舞、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外,还有一个特别吸引人的环节——声控羌语学习区。因为现在会说羌语的人不多,为了让羌语这门古老的语言被更多人熟悉和掌握,博物馆专门开辟了这个羌语学习区,吊顶上有诸多字词条块,观众随便踩一下与某块字词对应的地板,马上就能听到这个字词的羌语说法。</p> <p>目前,博物馆展出了100余件文物,300余件民俗实物,涵盖了战国时期、汉朝、明朝、清朝等各朝代的陶器、羌绣,也有近现代的羊皮鼓和猴头帽,还包含了红军长征在北川战斗时使用的刀枪。博物馆3楼的文化篇羌绣展区里,展出着一幅曾经在上海世博会引人注目的帐帷。帐帷以白色土布打底,配上多幅蓝线手绣的图案,既有骑马戴帽的知县,也有正在博弈中的麻将牌局,还有花鸟与清代建筑。这幅帐帷,是2008年底高泽友在北川青片乡一位70岁高龄的老太太手中觅得。帷帐,是老太太祖母的嫁妆,代代相传到如今。</p> <p>北川还是革命老根据地 ,北川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进入县境,在县内相继建立了两个县级苏维埃、5个区苏维埃、28个乡苏维埃,119个村苏维埃政权。苏区人民筹粮运粮,修路架桥,男女青年踊跃支前参军。为红军打通北川峡谷通道顺利西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北川参加红军运送物资西进未归者达3000余人。7月,红军离境,接踵而至的川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恶霸地主反攻倒算,杀人如麻。北川人口减少近半。北川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1953年11月,四川省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将北川确定为“革命老根据地”。</p> <p>北川新县城,地震后新建,其标准较一般的县城来讲,标准更高。中国有句话,叫再穷不能穷教育,在其他地方怎么样,不好说,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北川中学校园的占地面积,建筑标准,可能是一般县级中学不能比拟的。</p> <p>由于一次规划,一次建成,整个城市风貌的协调性更好。建筑也更强调地域性,历史文化的传承。政府机关各部门的建筑造型,外部空间营造,还是很有特色的。</p> <p>“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第一第二次来时,真还有人在吹羌笛。对于今日的北川来说,羌笛有多少人会吹,至今还是未知数。而会吹羌族乐器羌笛的一名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现在羌族中会吹羌笛的仅剩几人。历史上,羌族从甘肃、青海等地迁移到石泉(今北川),至今四川安县以北基本上都是羌族人,北川约10万羌族人在地震中遇难了3万人左右。由于羌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均靠年长者口授身传来传承。会羌语的长者、通晓羌族历史文化的“端公”等对羌文化的记述和传承至关重要,地震导致大量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羌族人遇难,对羌族文化的传承影响巨大。</p> <p>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民族语言为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北部和南部方言。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平武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和石阡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少数分布在公路沿线各城镇附近,与藏、汉、回等族人民杂居。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羌族总人口数为309576人。</p> <p>“羌”,把这个字拆开就是羊和人,意思是牧羊的人,原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羌人的活动中心。史书记载,殷商时期,羌为其“方国”之一,有首领担任朝中官职。他们有的过着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有的从事农业生产。《诗经·商颂》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反映了古羌与殷商密切的关系。甲骨文卜辞中有关“羌”的诸多记载,表明羌人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十分活跃。</p> <p>周时,羌之别种“姜”与周的关系密切,大量的羌人融入华夏。春秋战国时期,羌人所建的义渠国,领域包括今甘肃东部、陕西北部、宁夏及河套以南地区,是中原诸国合纵连横的重要力量,与秦国进行了170多年的战争。以羌人为主要成分的诸戎逐渐为秦国所融合。而居住在甘肃、青海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处于“少五谷,多禽畜,以射猎为事”的状态。在《后汉书·西羌传》中,有秦厉公时羌人无弋爰剑被俘,逃回家乡后教羌民“田畜”,自此羌族开始有了原始农业生产,使其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记述。东周时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p> <p>现在的羌族,与古代文献中的羌,差别很大。那时的羌人,游牧民族都是。秦汉以后,羌人进一步发展和分化。《后汉书·西羌传》载:“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旄牛种,越嶲羌是也;或曰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这一时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p> <p>汉代羌人分布很广,部落繁多。为隔绝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设有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四郡,建立了地方行政系统,设护羌校尉等重要官职以管理羌人事务。同时,归附的羌人大量内迁,从地域上分为东羌和西羌。进入中原的东羌附居于塞内而与汉族杂居、通婚、融合,从事农业生产,私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步进入封建社会。未进入中原的西羌大部分散布在西北、西南地区,有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的婼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发羌、唐牦、西南地区的牦牛羌、白马羌、青衣羌、参狼羌和冉駹羌诸多羌人部落。</p> 其中,牦牛羌,初分布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汉源县九襄镇),后继续南下至越嶲郡(今四川安宁河流域及雅砻江下游)。白马羌,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北部和甘肃武都市南部。青衣羌,居住在今四川西部的雅安市一带。参狼羌,主要在今甘肃武都市,特别是白龙江一带。冉駹羌则分布在岷江上游和四川西北部的广大地区,《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冉駹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说明羌人在其中占有较大比例,各部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大部分尚处在氏族部落阶段。 <p>魏晋南北朝时期,氐人苻坚建立前秦政权,南安羌人姚氏建后秦政权。后秦政权势力处在北魏之南,东晋之北,统治羌人及中原各族达33年。之后,还有几个羌人部落相继兴起。即陇南的宕昌羌,川、甘边境和岷江上游的邓至羌,二者存在了140多年。从东汉到西晋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汉族之中。隋唐时期,活动在甘青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羌人部落有党项、东女、白兰、西山八国、白狗、附国等,其中,西山八国系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各部的统称。他们处在中原王朝和吐蕃势力之间。有的同化于藏族,有的内附中原王朝,或同化于汉族,或在夹缝中生存,在唐蕃长期和战不定的局势下,得以单独保存和发展。</p> <p>宋代以后,南迁的羌人和西山诸羌,一部分发展为藏缅语族的各民族,一部分发展为现在的羌族。羌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叙事诗《羌戈大战》中记述:远古时候,羌人曾生活在西北大草原,因战争和自然灾害被迫西迁和南迁,南迁的一支羌人遇到身强力壮的“戈基人”,双方作战,羌人屡战屡败,正准备弃地远迁,却在梦中得到神的启示,他们在脖子上系羊毛线作为标志,用坚硬的白云石和木棍作武器,打败了“戈基人”,终于得以安居乐业,并分成九支散居各地。这段传说,反映了羌人迁徙的一段历史,与史书文献及考古资料结合,印证了羌族的来源。</p> <p>明末清初时,一部分羌族由四川迁往贵州铜仁地区,至此,羌族的分布格局基本形成。1840年之后,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和全国其他民族一样,羌族也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为此,羌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人民一道,曾经向帝国主义、反动官府和封建统治阶级进行过英勇不屈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p> <p>羌民族定居北川,传说是远古时期的羌人被异族驱逐追杀,走投无路的时候,天神化为一只公羊带着部落中的男女老少来到了北川这个大山之中的避难所,从此羌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这就是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羊头的原因。据文献资料记载,早在公元前310年,秦朝在岷江上游和湔江上游地区设有湔氐道。汉时,置汶山郡以管辖这一带的“六夷、七羌、九氐”部落。隋唐时代,朝廷实行“羁縻州”制度,在茂县及周围地区设有茂州都督府及多个羁縻州。五代时期,前蜀设有茂州,辖汶山、汶川、石泉和通化四县;设维州,辖保宁、小封二县;范围主要在茂县和汶川县以南,理县以东地区。宋时,基本上沿袭唐代的“羁縻州”制度,设茂州、威州,各辖两县、十几个羁縻州。</p> <p>元时开始推行土司制度,设茂州,辖汶山、汶川两县。委任土官治理地方,设有安抚司、千户所、万户府。今平武县境内设置了龙州三寨长官司,管理“白马、木瓜和白草”三寨。其中,白草即北川羌族。明代土司制度进一步完善,在茂县等地设有董姓静州长官司、坤姓岳希长官司、何姓陇木长官司、温姓牟托土巡检、水草坪巡检、苏姓长宁安抚司、叠溪郁姓长官司、实大关长官司,以及杂谷安抚使司、瓦寺宣慰司等。北川县境中西部的开坪、坝底增设两个小土司,俗称艾林土司和坝底土司,负责对周边羌寨的管理。此时,羌民基本被悉数管辖,同时,在土司之下,各寨设有牌头和寨首。朝廷在这些地区均建立了一套较为严密的军事治安体系,设置了大量的关、堡、墩台,驻兵防守。</p> <p>清初,今北川马槽、白什一带的“下五簇”羌寨被分别划归艾林土司、坝底土司以及茂州的陇木土司和叠溪大姓土司、小姓土司管理。乾隆年后,羌族地区逐步实行“改土归流”,以流官代替了土司政权,羌族地区进入流官统治时代。清政府对北川羌族采取了特殊的管理措施,即设置若干既懂羌语又会汉话的人作“通司”,负责向羌民传达县地方官员的指示,反映羌民的意见,羌寨的刑狱诉讼案件由知县办理,日常事务由羌寨自行办理。实行地区包括今开坪、小坝、桃龙、片口、墩上、坝底、青片、禹里等乡的全部或部分地区,这一地区在当时被统称为“番寨”。直到辛亥革命前夕,这一区域才被划归县地方政府直接管辖。</p> <p>民国初年,四川军阀的防区制逐渐形成,二十八军将松、理、茂、汶一带作为防区,在羌族地区设置了“屯殖督办公署”。1935年底,国民党政府将羌族地区划入“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管辖,专署即设在茂县,并实行保甲制。而北川全境因“改土归流即为汉”,许多深居大山的羌民由此被视为“汉人”。行政建制将羌族地区纳入了历代中央政权的统治,使羌族地区和祖国内地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羌、汉两族人民之间的亲密往来更是从未间断。早在公元前三世纪,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有不少羌人参加。这就是北川羌族的历史。</p> <p>北川还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夏王朝的创立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唐代以前,县境就建有众多的大禹庙,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涎辰举行祭祀活动的民间习俗延续至今。到境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已成为华夏子孙访古探幽的圣地。1991年落成于禹里(原县城治城)的仿古建筑大禹纪念馆,已成为人们凭吊大禹功绩、缅怀大禹精神的重要场所;由全国各地大禹及夏文化研究院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就设于此。</p> <p>传说中的大禹,史籍记载为夏后氏、姒姓,名文命或禹,字(高)密。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伏羲、黄帝比肩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九州 、奠定夏朝。后人称他为大禹。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大禹的纪念地。传说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p> <p>传说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 (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 )。出生地在北川的石坳(另一说在汶山石纽地区 ) ,母亲是有辛氏(今山东曹县)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 。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 。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接着禹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 。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 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p> <p>禹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p> <p>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 。帝夏禹王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p> <p>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 。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说苑》记载大禹“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禹在位的第十年东行,到了会稽后去世(竹书纪年载为四十五年 ),皇甫谧认为禹享年一百岁左右 。禹去世后,其子启继夏朝天子位 。</p> 夏建立后,大禹在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礼毕之后,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大家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p>涂山大会之后,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即青铜),后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就准备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几个大鼎。后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铸成,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p> <p>古代关于大禹故里有三说,分别为大禹出自中原、出自东夷、出自西戎 。与禹王同时代的出土文物及商朝甲骨文中尚未发现关于禹王的记载。所能找到的最早提到禹王的文物是约一千年以后西周的遂公盨,此外还有齐侯钟、秦公簋。顾颉刚经过考证,认为“禹”这个字的字源与龙有一定的关系,但被人夸张成“禹是一条龙”。这种观点在当时受到史学家柳翼谋等人的指误。禹生于西戎的传说后来占据主导传说,主要得于晋代的一本奇书,《华阳国志》。这本书虽然记载有古蜀国的传说史,照我看,更类似于《山海经》的书一样,更多的相当于神话,与真正的历史相差甚远。</p> <p>禹出生在西戎,主要论据是春秋以前就有“禹生于羌”的记载。中华民族主要发源于黄河流域,夏朝的疆域,也是在河南山西一带。依据古代的交通条件,特别是在大禹时代,从“难于上青天”的四川,要去到河南山西,几乎是不可能的。就是到战国,战车还是牛车,更早以前,马还不是主要交通工具,就连孔子周游列国都还是牛车,更没有飞机高铁,连直通的路都没有,怎么能从四川到河南山西交界的夏朝国土?至于大禹治水,也应该是治理夏区域内河流,至于现在传说中国境内主要河流都是大禹治理的,大禹分的九州遍布现在的国境,更不可信。但“禹生于羌",还是有几分可信的。夏的部落后被商部落打败取代,就像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其族人被赶到广西贵州,甚至老挝越南,夏部落的人,被赶去西北,成为羌人,还是有可能的。</p> <p>至于羌族部落,也是一步一步的迁涉到四川北川和阿坝州茂县汶川一带的。大禹时代的四川,还是蛮荒一片,化外之地。至于后来传说,黄帝的妻子螺祖就是四川人,可信度极低。改革开放前,即是今天的大山深处的婚姻,距离也不会太远,一般出不了公社。后来发掘的三星堆文化,与中原的炎黄文化,相距甚远,而这时己经相当商周时期了。至于说三星堆文化的后人那里去了,多半被洪水冲没,流血战争灭族了。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全世界,只有中华文化,是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了五千年。世界古代四代文明,其它三个,在它的土地上,主人早就换了好几茬了。远的不说,有清一代,乾隆皇帝打下准葛尔部落,这个民族,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就是最好的例证。</p> <p>现在关于大禹的故事,更像神话。传说他与妻子女娇举行了婚礼之后,在家中仅仅停留了4天,就外出治水去了。女娇追随大禹,也在附近的安邑安了家,以便于照顾大禹的饮食起居。那几天工程正处于关键时期,为了早日结束原始居民的哭声,赢得打通轩辕山战役的胜利,将奔流肆虐的洪水引人大海,大禹不得不衣宵食旰,吃住都在工地。于是大禹便与女娇约定,为了抢时间,在工地上设张鼓,女娇听到鼓声就来送饭,否则就不要来。不料有一天,大禹不小心碰落了一块山石,石落击鼓。女娇听到了,就连忙带着食物去工地送饭,远远地却看见自己的丈夫大禹化作一头巨大的黑熊,一爪操钎,一爪执斧,专注地开凿着轩辕山。原来自己的丈夫竟然是一头面目浄狞的大熊,女娇不禁大惊失色,扔下手中的食物,惊惶地奔逃而去。</p> <p>大禹见状,急忙追了上去,他想向妻子解释清楚。可是由于心中急切,他居然忘了要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他边追边喊,可是他越喊,女娇就越不敢停下来。就这样,女娇跑到了嵩山之下,终于力竭而止化成了一块大石。由于自己的疏忽,自己的妻子女娇竟然变成了一块石头,大禹为此心急如焚。大禹的部属闻讯赶来,也都禁不住唏嘘慨叹。然而细心的伯益却发现,女娇的石像中传来空洞的声音,原来女娇已经怀孕了。大禹看到自己的妻儿俱化为石头,更是悲痛不已,他对石头喊道:“还我儿子。”石像的肚腹应声而开,一个男婴就此降临人世。由于是启出生了, 天赋异秉,他的名字便叫做启,他就是未来中国第一个奴 隶制王朝的开创者夏启。</p> <p>这些河流,除济水后来 改道而成为黄河的一部分外,其余大河至今仍然奔流不息, 滋养着灿烂的中华文明。禹即天子之位以后,曾两次会盟诸侯,所选的盟址一次是涂山,另一次是在会稽山。禹之所以将第一次诸侯会盟大会的地址选在涂山,就有报答妻子部族之意。为了纪念女娇夫人,至今嵩山南麓依然建有启母阙。</p> <p>但后来历史记载,夏桀灭后,商汤王封夏王室姒姓一支贵族于杞国,以奉祀宗庙祖先。“杞在商时,或封或绝”。周武王灭商为王后,封禹王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如果按此说,大禹后裔封在杞国,在河南山东一带,那“禹生于羌",又有几分真实呢。大禹王祭祀历来为国家祭祀。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公元960年,宋太祖颁诏保护禹陵,开始将祭禹正式列为国家常典。明清两朝的祭禹仪式和制度最为完备,典礼也最为隆重,明清两朝大祭禹陵各达20多次。清代康熙帝、乾隆帝都亲临绍兴祭禹。1933年,禹庙再度修复并举行了隆重的祭禹活动。道教中禹为水官大帝,诞日为十月十五日下元节。</p> <p>坐在椅子上发古思幽,看看时间还早,干脆去北川老县城的地震遗址。刚地震后,我们院为查工程在地震后破坏情况,就到过北川老县城。那时老县城存在安全隐患,不允许入内,只能在县城对面的山头上考察。接待我们的是建设局的干部,地震来临时他正在为公室,马上往外跑。大地震动很厉害,根本就站不稳,正好身边有根柱子,紧紧抱住,才没有被甩出去。大地震动没那么厉害,赶紧找下楼的楼梯,发现下去的楼梯不见了。他在二楼办公,居然己经变成一楼了,幸好上部建筑还没有垮。赶紧跑了出去,才躲过一劫。没想到到老县城的路居然走错了,地震遗址己经看过几个,映秀地震遗址,汉旺地震遗址都看过,不去了。吉娜羌寨号称第一羌寨,干脆就去那里。</p> <p>吉娜羌寨系北川县擂鼓镇猫儿石村一社、二社范围内羌族居民聚居的村寨,寨子左边是花椒坪、右边是厚皮山、正背面是扎口寺。这里的山比较大,山色风光很有特色。在吉娜羌寨,有浓浓的羌族情,可以观神奇建筑,赏民俗风情,品特色美食,品佳酿美酒。 吉娜羌寨是从绵阳进入北川的第一个村庄,被誉为“北川第一村”。这里原名为猫儿石村,大多数村民是羌族人。5·12大地震中损失惨重,羌寨七十一户人家有六十九户房屋倒塌,二十六人遇难。2008年二百八十多名原羌寨居民已全部搬回新寨,迁入新居。</p> <p>吉娜羌寨也是地震后最早建成的羌族寨子----吉娜羌寨。吉娜羌寨被称为“北川第一村”。地震后重新修建的院落,仍然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幽邃伟岸的碉楼傲然挺立,碉楼外墙淡雅素洁,房顶上,白石兀立,插着各式羌字旗。家家户户大门上方披着羌红,挂着羊头骨。篝火广场上,用青石垒砌的两座10多层的灰白色碉楼,成了苍山绿水间一道美丽夺目的风景吉娜羌寨,原名猫儿石村,新羌寨起名“吉娜”,是羌族传说中最美丽女神的名字,寓意为“最美好”“最极品”。</p> <p>地震中,寨子里90%的房屋倒塌。山东济南市对口援建,仅仅6个月,到2008年12月底,灾后重建的羌寨在废墟上神奇般地重现,69户居民顺利搬入新居。当年温家宝总理走进羌寨 ,受到羌民热烈欢迎。重建过程中,擂鼓镇政府召开灾后重建动员大会,大多数村民支持统规统建,确定了政府平均每户发放住房补助2万元,县财政贴息每家贷款5万元的“政府补贴、无息贷款、居民自己出资、援建单位统一修建”重建总体思路。按照“原则是每人30平方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家重建房的面积”的原则,寨子里的村民大多数都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家家户户都修得很宽敞。十多年过去了,建筑已经有乱搭乱建,外观受到了破坏了。</p> <p>本来想写一篇游记,但景点的确不多,没想到写成这个样子。反正我不是作家,管它的,就这样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