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嵩山游记之-嵩阳书院

董林啸

<p>中国古代有四大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露洞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这次到嵩山旅游,终于见到了我心仪已久的、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地方----嵩阳书院。</p> <p>嵩阳书院因位于嵩山之南而得名,它背依嵩山主峰峻极峰,面对清澈缓流双溪河,东傍林泉深幽的逍遥谷,西望如凤飞舞的少室山。景色清幽、环境宜人,确实是一个修身、读书、著书、讲学的好地方。</p> <p>嵩阳书院的前身叫嵩阳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是一处佛教活动场所。隋朝时期更名为嵩阳观,开始被道教占据。五代时期,天下大乱,社会动荡,许多有识之士为保儒家思想不至没落,把办教育、传授儒学为己任,纷纷聚集于嵩山开课授徒,嵩阳观逐渐成为一个儒家思想传播场所。</p> <p>北宋之后,著名学者吕蒙正、程颢、程颐、朱熹先后在这里聚徒讲学、传播儒家理学思想,这里成为程朱理学的诞生地,宋仁宗亲赐匾额更名为嵩阳书院。王安石变法之后,许多的大臣与王安石政见不和,便退居离开朝廷,云集于离开封不远的嵩山脚下,著书立说、传徒授艺,嵩阳书院名噪一时,范仲淹、司马光、杨时等均在此执教,司马光的伟大巨著《资治通鉴》其中9至21卷就是在这里写就的。“程门立雪”的典故,也发生在北宋时期的嵩阳书院内。</p> <p>明朝末年,嵩阳书院毁于大火,清朝重修书院,四方求学者不远千里而来,重新恢复了往日书声朗朗的场景。</p> <p>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是中国教育史上重要的儒家思想研究和传播基地。</p> <p>经过近历朝历代的衍续发展,嵩阳书院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它既是古代教育教学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关,实行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盛行“会讲”制度,讲论学术,不尚形式,惟求实效,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开展辩论,百家争鸣;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吸纳全国各地士子前来受学,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大多采用问难论辩形式,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不仅以其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品德气节感染学生,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不难想象,这些注入了人格魅力、极有弹性的教学方式,已经很近似现代的西方教育了。</p> <p>现在的嵩阳书院,基本保留了清朝修复后的建筑主体原貌,占地近1万平方米、分五进院落,共有古建筑106间。庭院从南到北依次为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多为硬山滚脊灰筒瓦房,与中原地区众多的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的寺庙建筑截然不同。没有雕樑画栋,却在简洁中不失雅致,古朴中尽透书香。游走其间,似乎还能听到当初大师们的声音,触摸得到大师们的思想和智慧。</p> <p>这是大唐碑,国家级文物,是河南省最大的一块石碑,素有“嵩山碑王”之称。全名叫“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刻立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高9米多,宽2.04米,厚1.05米。碑文由唐朝宰相史上的大奸臣李林甫撰写,上刻唐代著名书法家徐浩的八分隶书。碑文记载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用道士孙太冲炼的九转仙丹治好了病的故事。</p> <p>这是魏碑亭。嵩阳书院藏有一块刻立于东魏时期的一块石碑,也是嵩山地区保留下来历史较早的石碑之一。石碑上有许多佛教造像,保留有北魏时期造像“曹衣带水”的风格,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和人为破坏,许多造像已经面目全非。上面的文字是典型的魏碑体,字体刚健、笔力圆阔,是魏碑书法的上品。</p> <p>书院两侧是碑廊。这里的碑刻记录了嵩山地区各个时期的历史片段。日久年深,很多石刻的字迹很难辨认了。印象最深的是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真迹诗碑。</p> <p>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这段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将永远载入史册。</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