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8月2日中午,我乘坐西宁开往拉萨的Z6801次列车,沿青藏铁路一路向西南,开启期待已久的第一次藏地之行,于3日中午抵达拉萨,在西藏共度过了难忘的6天,8日晚乘机返回西安并作短暂停留。因第一次进藏担心出现高原反应,故未敢像以往出游一样在当地租车自驾旅行,只是在拉萨报了林芝三日的旅游团,游览了林芝巴松错、雅鲁藏布大峡谷、鲁朗林海、卡定沟、加定民俗村,后又报了纳木错的一日团。在拉萨的其余时间游览了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和终日弥漫在香火中的佛教圣地大昭寺。因休假时间不多,日喀则、珠峰大本营、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万山之祖”阿里等向往已久的地方这次未能如愿,美丽的羊卓雍措(羊湖)也在我的纠结中最终被纳木错PK掉了。另一大遗憾是,进藏的列车都是夜间经过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唐古拉山、可可西里、长江源头沱沱河等这些中国地理学上的著名标记物都没有看到,而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从拉萨再乘火车返京,则整个白天都在路过这些地方,可以一览雪域高原这些神秘的“生命禁区”。</p> <p>青藏铁路是我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全长1956公里,分两期建成:西宁至格尔木段为一期工程,1984年即已建成通车;格尔木至拉萨为二期工程,2006年全线通车。从西宁到拉萨21个半小时,列车在过格尔木后即开始供氧,因此人们所担心的列车爬上青藏高原后会出现高反、需要提前准备氧气瓶等都是多余的。</p> <p>列车从西宁出发后不到一小时即进入青海湖景区,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也是国内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铁路修建不能靠湖面太近,因此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我们都只能在火车上望见远远的地方时不时会出现那么一片开阔的湖面,因天空阴沉,湖面并不像前两次来所看到的那么湛蓝,而是几乎与天同色、水天相连。铁路旁经过的则是一片片盛开的油菜花、一条条流入青海湖的大小河流,以及一片片湿地、高原草甸。</p> <p>青海湖鸟岛站。鸟岛坐落在青海湖的西北隅,因岛上栖息数以十万计的候鸟而得名。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三面绕水,环境幽静,水草茂盛,鱼类繁多,是鸟类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p> <p>列车过德令哈市不久,即进入我国第三大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内部有许多低山和大片流动沙丘。“柴达木”蒙古语即盐泽之意,盆地中央有我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盆地因处于干旱区,降雨稀少,呈现出一派荒漠景观。柴达木盆地南缘则矗立着雄伟的昆仑山脉。</p> <p>青海第二大城市格尔木。格尔木蒙古语即“河流汇聚的地方”之意,市区海拔2800米,是连接内地和西藏的战略要地。格尔木市号称世界最大城市,行政区域总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比江苏省的面积都大,略小于俺的家乡山西省。但户籍人口还不到14万,平均1平方公里才1个人多一点,真正称得上是地广人稀。</p> <p>列车离开格尔木已晚上9:20,天这时也才完全黑了下来,过格尔木不久,即开始爬坡进入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进入昆仑山则意味着进入真正的雪域青藏高原。昆仑山脉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又被称作中国第一神山、玉山。地跨青海、四川、新疆和西藏四省,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被古人称为中华“龙脉之祖”。巍巍昆仑山脉,如果此行能看到它那该是多么令人激动和难忘! 2001年11月14日曾发生了昆仑山8.1级大地震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陆内部的第二大地震,仅次于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的8.5级地震。由于发生地点人迹罕至,这次强烈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p> <p>列车夜间跨过了著名的昆仑山口、五道梁、唐古拉山口,天亮时进入了西藏那曲市的安多县一带。这里属于羌塘高原的东南部。羌塘高原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面积近60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近1/4,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地区的寒旱核心区,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羌塘的无人区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著名的可可西里即属于羌塘高原的一部分。残酷的自然条件使羌塘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未被人类开发利用的角落,但其“生命禁区”的这份神秘未知、野性荒凉却增加了人们对它的无限向往:变幻莫测的天气,一望无际的草原,星罗棋布的湖泊,连绵洁白的冰川,绽放自由生命的野生动植物……</p> <p>青藏铁路旁一路相依相伴的是青藏公路(109国道),未来还要再在铁路旁建设一条青藏高速公路,拉萨到那曲段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青藏公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但地势起伏平缓,是目前通往西藏里程最短、路况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如果驾车沿着青藏线行驶,一路上的草原、盐湖、戈壁、高山、荒漠等自然景观定会让您美不胜收,但前提是身体必须适应高海拔气候,否则到了前面提到的昆仑山口(海拔4768米)、五道梁(海拔4636米)、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等地方恐怕很难坚持下来。</p> <p>那曲火车站</p> <p>列车经过21个半小时的行程,终于到达拉萨火车站。</p> <p>极具藏族特色的拉萨火车站</p> <p>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后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即为布达拉宫。</p> <p>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寺内供奉有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p> <p>八廓街又名八角街,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拉萨一个古老而神圣的地方,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p> <p>拉萨城区东西主街道北京东路。</p> <p>打车去布达拉宫的路上路过西藏自治区测绘院,倍感亲切,赶紧抓拍一张。</p> <p>藏餐厅</p> <p>藏式火锅,上面盖着许多牦牛肉片和牦牛肉丸子。</p> <p>牦牛肉饼,这类似新疆囊的饼硬得跟石头似的,实在啃不动。</p> <p>到西藏的第二天一大早,跟团沿着林拉高速去林芝。西藏的高速公路都是免费的,因此旅行社的车一般能走高速则走高速,但高速上能拍出好照片就不那么容易了,这一路河谷里的许多优美风景都很遗憾没能拍下来。</p> <p>去林芝要途经墨竹工卡县和工布江达县, 这是拉萨市的郊区县墨竹工卡县, 藏语意为“墨竹色青龙王居住的中间白地”。县城里北京市援建的房子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很漂亮。</p> <p>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米拉山是拉萨市与林芝市的分界山口。在这里我们遇上了从江苏骑车过来的两个小伙子,他们从云南香格里拉进藏后一路沿着318国道骑行到这里。米拉山是沿318国道到拉萨的最后一座高山,翻过此山对他们即意味着胜利在望,几十天的艰难万苦即将化作成功的喜悦。我的一位67岁的表哥,也是今年5月底从成都出发,一个人独自骑行23天,最终骑到拉萨的。俺今年来西藏,也是受到表哥的“蛊惑”才下的决心的。</p> <p>过了米拉山口后,车子一直沿着林拉高速在尼洋河峡谷里行驶,沿途风光十分秀丽。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五大支流之一。发源于米拉山口西面的拉木错,全长286 公里,水量在雅鲁藏布江诸支流中仅次于帕隆藏布,居第二位。</p> <p>午餐后游览巴松措。巴松错又名错高湖,湖面面积约27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700多米,位于距林芝市工布江达县50多公里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也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湖心扎西岛上有措宗工巴寺,建于唐代末年。</p> <p>去林芝的路上常常碰见一群群的犏牛。犏牛是牦牛与黄牛杂交的一代种,其肉、乳生产能力、役用能力接近于牦牛,但奶质跟牦牛相比较差,产肉量比牦牛要高,但肉质也差于牦牛。</p> <p>藏香猪是西藏、川西高原、云南、甘肃甘南等藏区特有的一种古老畜种资源,林芝是藏香猪的主要原产地。“喝泉水、吃山珍”长大的藏香猪正成为藏族饮食文化的一个品牌。</p> <p>尼洋河和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p> <p>林芝三日游的第一天下午路过林芝市区,但车子没有停留,因为当晚要住在雅鲁藏布大峡谷里的索松村,所以车子出了尼洋河峡谷,又紧锣密鼓地往雅鲁藏布大峡谷方向赶路。</p> <p>左边五角星是索松村所在的位置,右边则是此行奔波的目的地最主要的景观——南迦巴瓦峰。</p> <p>雅鲁藏布江边上时不时出现一些树洞。</p> <p>闻名于世的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是我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经墨脱县巴昔卡村出中国境。水能蕴藏量丰富,在中国仅次于长江。雅鲁藏布江从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海拔3000米)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这段形成了壮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全长504.6千米,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5382米,最窄处72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p> <p>著名的雅鲁藏布江马蹄形大拐弯。因那个地方不通公路,此行我们到不了那里。</p> <p>傍晚时分过了派镇,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远远望见远处黑黝黝的山后头冒出个白色的尖尖,猜想可能就是心仪已久的南迦巴瓦峰。车子转过一个弯,南迦巴瓦一下子全部展现在我们面前,车上的人不觉一片惊呼。只见南峰从左至右七座山头依次越来越高,右边最高的山峰被少许云雾环绕着,美若海市蜃楼。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处,海拔7782米,是林芝市最高的山,也是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一座山,同时还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因此也被称为“羞女峰”。据当地人讲整个7月份南迦巴瓦也就仅在26日短暂绽放了一下它的真容。我们这次十分幸运,从傍晚一直看到了第二天上午,可是把南迦巴瓦看了个够。</p> <p>当晚住在峡谷里的派镇索松村,旁边就是波涛汹涌的雅鲁藏布江。村子不大,但建了许多的藏式客栈。</p> <p>正逢农历六月十五,晚上在村里竟然第一次看到了月出。</p> <p>江边的农田里分布着一棵棵粗壮的桃树,4月桃花盛开时这里应该是最美的时候。远处是海拔4500米的多雄拉山。</p> <p>清晨遛弯,站在客栈的顶上即可一览暂时还没有被云雾遮盖的南迦巴瓦峰。</p> <p>大峡谷风光。</p> <p>丹娘佛掌沙丘。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近雅鲁藏布大峡谷,因形如双手合十的佛掌而得名。佛掌沙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但实际形成原因是这个地方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强风口地段,秋末至春末期间劲风如飓,沙丘前后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经年复一年地吹送搬运并堆积,便形成了这一地貌景观。</p> <p>像不像一头巨狮?</p> <p>比翼鸟</p> <p>猪八戒</p> <p>林芝游的第二天翻越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口,观赏鲁朗林海。色季拉山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林芝东部与中西部的分界带,尼洋河流域与帕隆藏布江流域的分水岭。在山口即可观无际的鲁朗云海,远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p> <p>色季拉山口附近的318国道。</p> <p>林芝市八一镇,现在改名巴宜区,林芝的主城区。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这两条巨大的山脉由西向东平行伸展,在东部与横断山脉相遇,形成群山环绕之势,林芝就静卧在这三大山脉的怀抱之中。在大多数人眼中,西藏给人的印象是高寒、干旱、广袤、苍凉,但林芝地区绝对是个例外。林芝号称“西藏的江南”,平均海拔3100米,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地方,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水汽沿着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个通道一路北上,带给这个区域丰沛的降雨,形成了林芝地区特殊的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因而这里植被茂盛,空气含氧量很高,这也就是大多数游客到林芝后很少出现高反的原因。</p> <p>林芝城区</p> <p>到林芝市区的当天晚上,旅行社安排了一顿大餐鲁朗石锅鸡。</p> <p>林芝城区主干道夜晚灯火通明。</p> <p>林芝市展览馆。</p> <p>这是林芝城区周边的加定民俗村的藏族人家。1994年以来各省市对西藏采取分片对口援建的方式,广东和福建负责援建林芝地区,市区内许多建筑和藏族村寨里的房子都是统一援建而成的。林芝市区一些街道和公园也分别命名为广东路、福建路、福建园等。 </p> <p>是否能看出一盏酥油灯?卡丁沟景区地处尼洋河畔,距八一镇20多公里,海拔2980米,是典型的峡谷地貌,沟内奇峰异石古树参天,山崖天然形成大佛、女神、观音、护法、如来佛祖、喇嘛颂经、神龟叫天、神鹰献宝、酥油灯,以及藏文"六字真言"佛字等。</p> <p>林拉高速上的百巴服务区。</p> <p>“天湖”纳木错和临近的念青唐古拉山。纳木错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形状近似长方形,湖面海拔4718米。纳木错被称为世界上最高最美的湖泊之一,纯净的湖水蓝得让人心醉,远处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如同一列威武的武士守卫着圣湖。纳木错原为西藏最大湖泊,然而在本世纪的前10年内,具有“魔鬼湖”之称的色林错湖面急剧上涨,并与邻近的雅根错连成为一个整体。而同期纳木错的湖面上升趋势缓慢且平稳。截至2010年,色林错面积已达到2300多平方公里,超过2000平方公里的纳木错,一跃成为西藏第一大湖,成为仅次于青海湖的中国第二大咸水湖。</p> <p>去往纳木错的路上最美的风光当属念青唐古拉山风光。</p> <p>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海拔7162米。</p> <p>去往纳木错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那根拉山。</p> <p>通往纳木错的必经之地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p> <p>山口的玛尼堆上挂满了经幡,因为在藏民心中,每个山口都是神圣之地,挂经幡代表了对神灵的敬畏。</p> <p>白云都快给大地当棉被了。</p> <p>圣湖纳木错。</p> <p>这俩哥们从广东一路骑行到这里,为他们点赞。</p> <p>结束愉快的西藏七日之旅,从拉萨搭机场大巴奔赴60公里以外的贡嘎机场,沿途再一次经过雅鲁藏布江。</p> <p>飞机上远瞰青藏高原,群山莽莽,绵延不绝。</p> <p>飞机一路向东北方向飞行,起飞不久即可望见的这片雪山,俺判断应该就是离拉萨不远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下次再见,伟大的雪域高原!扎西德勒,美丽的西藏和勤劳的西藏人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