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民国自1912年成立,至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38年间产生了8位总统:孙文(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琨、蒋中正(蒋介石)和李宗仁(代总统)。除了正式大总统外,还有13位诸如临时大总统、代理大总统、代总统、国民政府主席等。</p><p>这一时期产生了32位总理(代总理)。</p><p>在这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乱世,人才辈出。让我们一起去盘点一下吧。</p> <p>甲午战争后,清廷认识到建立新式军队的重要性。1895年12月8日,在奕欣、荣禄等重臣联名奏请下,光绪帝正式批准袁世凯前往天津编练新式陆军。</p> <p>袁世凯到达天津后,大胆采用西方先进训练方式,聘请外国教官,强调治军从严、赏罚分明。</p> <p>模仿德国制订了完整的近代陆军制度,最终训练出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新式陆军,史称"北洋新军",成为清末国防的中坚力量。</p> <p>由于北洋新军的训练场地位于天津东南70里的一个铁路站,因此史称"小站练兵"。</p> <p>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无力调动北洋军,被迫将军政大权交予袁世凯。袁世凯一面被清廷委以重任,另一面又受到反清势力的拉拢与海外华侨的拥戴,最终临阵倒戈,以逼清帝退位的方式换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p> <p>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新历1912年2月12日,清廷颁布''退位诏书'',全文350字,诏书原文如下:</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span></p> <p>以上就是清帝退位诏书的全文。清帝退位诏书的颁布。不仅仅只是象征着清政权的倒下,与民国政权的正式建立,它更像是一个制度的终结与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p> <p>清帝颁布退位诏书之前,孙中山提出的共和思想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也就是说孙中山的概念是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恢复明朝时期的内地18省。而像东北三省,新疆,西藏等均不在新民国的范围之内。</p> <p>然而在这篇造书内,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句话:</p><p>“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p> <p>这句话是袁世凯让属下拟定清帝退位诏书时候特意加上去的,这一句话是诏书中至关重要的一句话。它维护了民族的统一,让中华民国取得了继承清朝疆域的合法性,保证了领土的完整,避免了更多内战。</p> 历任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 <p>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1912年1月至1913年10月中国国家元首的称呼。首任临时大总统是孙文,由1911年12月29日(农历宣统三年十一月初十)召开的17省代表临时大总统选举会上选出。</p><p>首次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总统府(清朝两江总督署)举行,临时大总统的就职也正式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p> <p><b>【孙文执政时期】</b></p><p>1912.1.1—4.1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p><p><b>孙文</b></p><p><b>孙中山</b>(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孙中山出生在广东香山翠亨村(今广东中山),是中国政治家、医师、革命家、中华民族主义者。其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之后转化成为后世常用的“孙中山”惯称。曾任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等职,亦为三民主义思想的创建者。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在北京逝世,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p> <p><b>【就职誓词】</b></p><p><b>孙中山: 理想主义者的治国</b></p><p><b>强国,孙中山誓词</b></p><p>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p> <p>临时大总统之权责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提出的内阁仿照美国 政府制,不设总理,分作九部,由总统提出各部总长、次长,内阁名单。</p> <p><b>【国旗】</b></p><p><b>五色旗</b>(五族共和旗),是1912年1月10日中华民国建国之初执政的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所采用的国旗,也是中华民国第一面法定国旗。 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比例为5:8。红、黄、蓝、白、黑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所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象征着这五族共和。</p> <p><b>【国徽】</b></p><p><b>十二章国徽</b></p><p>北洋时期的中华民国国徽是中国首面国徽, 名曰“十二章国徽”或“嘉禾国徽”。1912年8月,时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指定周树人(鲁迅)、许寿裳、钱稻孙三位教育部荐任科长负责研拟国徽图案,8月28日完成。三人合作设计图样,钱稻孙画出图例,说明书由鲁迅执笔。1913年2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表,该国徽正式启用(1915年,袁世凯称帝,成立了 中华帝国,该政权亦沿用了十二章国徽)。</p><p><b>设计寓意</b></p><p>国徽的设计中结合了西方纹章的布局及传统的十二章图案。图案中含有日、月、星辰、山、龙、凤、总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种吉祥物,象征国运之长久美好。</p> <p><b>【国歌】</b></p><p>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模仿西方,推出国歌。在当时特殊的背景下,政府的变换频率很快,新的政府都会推出新版本的国歌,因此导致国歌版本的变化也很快。</p> <p>下图1: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p><p>下图2:临时大总统令</p> <p>1912年1月22日,孙文发表声明表示,倘若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能宣布赞成共和体制,将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并且推举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p> <p>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溥仪逊位,清朝正式终结,孙文于是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职。1912年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出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并于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宣誓就职。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于1912年3月11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p> 民国北洋政府 <p>民国北洋政府是1912年4月~1928年6月的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北洋政府在17年间经历了《临时约法》时期﹑《新约法》时期﹑南北政府时期﹑临时执政时期和军政府时期几个阶段。其间曾出现过1916年的“洪宪帝制”和1917年的“张勋复辟”两次短暂的君主制。</p> <p>1912年 4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从南京迁至北京。临时参议院于4月29日迁至北京开院。从此时开始,直至1928年6月张作霖退回关外,北京军政府垮台,中华民国的中央政权一直掌握在清末形成的北洋军阀集团不同派系的手中,史称这个时期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其中央政权通称为北洋政府。</p> <p><b>【袁世凯执政时期】</b></p><p>1912.3.10—1913.10.6 </p><p>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北京临时政府)</p><p>1913.10.10—1915.12.12 </p><p>中华民国大总统(北京政府)</p><p>1916.1.1—3.22 </p><p>中华帝国皇帝(洪宪皇帝)</p><p>1916.3.22—6.6 </p><p>中华民国大总统(北京政府)</p> <p><b>袁世凯</b>(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p> <p><b>【就职誓词】</b></p><p><b>袁世凯:摇摆中的共和</b></p><p><b>共和,袁世凯誓词</b></p><p>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达国家于安全完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凡此志愿,率履勿渝。俟召集国会,选定第一期大总统,世凯即行辞职,谨掬诚悃,誓告同胞!</p> <p><b>【办公地点】</b></p><p>北洋军阀政府办公的地点刚开始在故宫前殿,后来是中南海。</p><p>1911年清帝逊位后,中南海被袁世凯占用,成为北洋政府总统府,袁世凯称帝时期,中南海曾改名新华宫,同时宝月楼拆外墙,更名为新华门。从此,新华门取代西苑门成了中南海的正门。此后中南海又先后被用作北洋政府的总统和总理办公地,以及张作霖的帅府。直到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大总统曹锟,总统府撤销。</p> <p><b>【国旗】</b></p><p>1912年6月8日,袁世凯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国旗,商旗适用国旗,以十九星旗(原十八星铁血旗中心增加一星)为陆军旗,以青天白日旗(此处指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海军旗。</p><p><br></p><p>1915年12月,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欲将中华民国更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原定民国五年(即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废五色旗,改为中华帝国旗。后未正式使用。而后,人事跌宕,但北洋政府却因为组织严密而不倒,五色旗伴随了北洋政府整整16年。</p> <p><b>【国歌(第三版)】</b></p><p>1915年,袁世凯政府废弃了孙中山颁布的国歌,启用《中华雄踞天地间》为国歌。</p><p>歌词是:</p><p>中华雄立宇宙间</p><p>廓八埏</p><p>华胄来从昆仑巅</p><p>江湖浩荡山锦连</p><p>勋华揖让开尧天</p><p>亿万年</p> <p><b>【黎元洪继政时期】</b></p><p>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p><p><b>黎元洪</b>(原名秉经,1864年—1928年),字宋卿,湖北黄陂人,人称“黎黄陂”,清末与中华民国政治家,中国北洋政府大总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 他清末加入海军,后担任新军协统,武昌起义后,担任湖北都督、中华民国副总统;袁世凯大总统死后他开始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民国十二年退出政坛,移居天津投资实业。民国十七年,其因脑溢血在天津去世,享年65岁。</p> <p><b>【冯国璋代理执政时期】</b></p><p>1917年7月6日-1918年10月10日</p><p><b>冯国璋</b>(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冯国璋任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其为人亦首亦尾,但聪明好学、勤奋刻苦。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又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均未上任。并联合五将军发出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的通电。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后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民国七年(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于民国八年(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10月,冯国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终年60岁。</p> <p><b>【就职誓词】</b></p><p><b>冯国璋:“和平统一”梦</b></p><p><b>统一,冯国璋就职通电</b></p><p>国璋由宁北上,曾于艳日通电布闻,一号抵都,亦经电达。目击京畿秩序,渐复旧状,商民乐业, 廛市无惊,感观之余,差堪欣慰。比即恭诣黎大总统寓邸,敦请复任,期卸代里仔肩,黎公谦退为怀,坚不见允,再四陈劝,意竟难回,国璋既摄职权,无可诿让。而本月六日,适为新任驻京比国公使呈递国书之期,各国公使,亦订于是日修觐见之礼,均已查照院部成案代行各仪。自雇藐躬,膺滋大任,虽暂时承乏,而兢惕弥深。所幸者得段总理以总其成,又有凡百职司以为之辅,从此府院一体,内外同心,意见果不涉纷歧,大局可渐臻统一。国璋但求利国,不计其他,耿耿于心,窃愿自誓,邦人君子,幸鉴斯言。</p> <p><b>【徐世昌执政时期】</b></p><p>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p><p><b>徐世昌</b>(1855年—1939年6月6日),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水竹邨人、弢斋。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今卫辉市)府城曹营街寓所,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官僚,曾任庆亲王内阁的协理大臣(副总理)。 徐世昌早年中举人,后中进士。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1916年3月任国务卿。1918年10月,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1922年6月通电辞职。 1939年6月5日,徐世昌病故,享年85岁。</p> <p><b>【就职誓词】</b></p><p><b>徐世昌:武夫时代的文治梦想</b></p><p><b>文治,徐世昌就职宣言</b></p><p>今我国民心目之所注意,佥曰南北统一,求统一之方法,固宜尊重和平。和平所不能达。则不得不诉诸武力。乃溯其已往之迹,两者皆有困难。当日国人果能一心一德以赴时机,亦何至扰攘频年,重伤国脉?世昌以救国救民为前提,窃愿以诚心谋统一之进行,以毅力达和平之主旨。果使阋墙知悟,休养可期,民国前途,庶几有豸。否则息争弭乱,徒托空言,或虞诈之相寻,至兵戎之再见,邦人既有苦兵之叹,友邦且生厌乱之心,推原事变,必有尸其咎者。</p> <p><b>【周自齐摄行执政时期】</b></p><p>1922年6月2日-1922年6月11日</p> <p>【黎元洪执政时期】</p><p>1922年6月11日-1923年6月13日</p> <p><b>【就职誓词】</b></p><p><b>黎元洪:法与刀</b></p><p><b>法治,黎元洪就职宣言</b></p><p>现在时局艰难,补救之方,以遵守法律为主。元洪谨本前大总统救国救民之意,继任职务。嗣后一切设施,自应谨遵法律办理。惟元洪武人,法律知识较浅,尚望诸公同心协力,匡我不逮,无任感盼。</p> <p><b>【高凌霨摄行执政时期】</b></p><p>1923年6月14日-1923年10月10日</p> <p><b>【曹锟执政时期】</b></p><p>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2日</p><p><b>曹锟</b>(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出生于天津大沽口(天津市塘沽),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华民国直系军阀的首领。驻军保定,被称为“保定王”。 1890年,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毅军哨官;1919年被拥为直系军阀首领。1923年6月,曹锟将黎元洪逐走天津;1923年10月5日,重金收买议员,贿选而被选举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27年移居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拒绝日本出面组织新政府的要求。 1938年5月17日,曹锟病逝于天津。1939年12月,曹锟被国民政府追封为陆军一级上将军衔。</p> <p><b>【就职誓词】</b></p><p><b>曹锟:贿选与秽宪</b></p><p><b>宪政,曹锟就职宣言</b></p><p>所私幸者,国家之成立,以法治为根基,总统之职务,以守法为要议。历任总统,皆系一时之彦,以国家根本大法未立,无所依据,未竟其施。锟就任之时适在大法告成之际,此后庶政举措,一一皆有遵循,私心窃幸遭际远过于前人也。</p> <p><b>【黄郛摄行执政时期】</b></p><p>1924年11月2日-1924年11月23日</p> 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 <p><b>【段祺瑞临时执政时期】</b></p><p>1924年11月24日-1926年4月20日</p><p><b>段祺瑞</b>(1865—1936),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 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p> <p><b>【国歌(第四版)】</b></p><p>1920—1930时期《卿云歌》</p><p>1920年段祺瑞政府教育部征集国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作曲家肖友梅将《尚书》中的《卿云歌》选作歌词并作曲,汪荣宝选词,1913年比利时作曲家哈士东(Joam Hautstone)作曲、1921年萧友梅重新作曲。全歌仅四句16字,歌词是:卿云灿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p> <p><b>【胡惟德摄行临时执政】</b></p><p>1926年4月20日-1926年5月13日</p> <p><b>【颜惠庆摄行执政时期】</b></p><p>1926年5月13日-1926年6月22日</p> <p><b>【杜锡珪摄行执政时期】</b></p><p>1926年6月22日-1926年10月1日</p> <p><b>【顾维钧摄行执政时期】</b></p><p>1926年10月1日-1927年6月16日</p> 安国军政府 <p><b>【张作霖行使职权时期】</b></p><p>1927年6月18日-1928年6月3日</p><p><b>张作霖</b>(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北小洼村(今辽宁省盘锦市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人。北洋军奉系首领,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元首。</p><p>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被清政府招安。张作霖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民国17年)6月3日,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p><p>1928年(民国17年)6月4日,张作霖所乘列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官邸后不久即逝世,享年53岁。</p> 南京国民政府 <p><b>【汪兆铭执政时期】</b></p><p>1925年7月1日-1926年3月23日(国民政府主席)</p><p><b>汪精卫</b>(<b>汪兆铭</b>,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字季新,笔名精卫,出生于广东三水,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 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p> <p><b>【汪伪南京国民政府国徽】</b></p><p>由日本帝国主义扶植的汪伪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徽亦采用青天日日之图案,但其外环添加一圈红圈以示同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区别。</p><p><b>【使用时间】</b>仅于1946年使用。</p> <p><b>【谭延闿代理执政时期】</b></p><p>1926年3月-1927年3月 代理国民政府主席</p><p><b>【谭延闿执政时期】</b></p><p>1928年2月-1928年10月 国民政府主席</p><p><b>谭延闿</b>(1880年1月25日-1930年9月22日),幼名宝璐,字组庵,或作祖庵、组安、祖安,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父谭钟麟,与陈三立、谭复生并称“湖湘三公子”,民国政治家、书法家。 谭延闿是民国初年政治人物,曾任湖南都督,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长,亦长于诗法、书法、枪法,绰号“谭三法”。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p> <p><b>【胡汉民执政时期】</b></p><p>1927年4月18日-1928年2月7日</p><p><b>胡汉民</b>(1879年12月9日-1936年5月12日),原名衍鸿,字展堂,出生于广东番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 胡汉民曾加入同盟会任书记部书记、同盟会南方支部长,他曾在孙中山领导的起义中负责筹饷运械工作,曾任南京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立法院院长。1936年在广州病逝。</p> <p><b>【蒋介石执政时期】</b></p><p>1928年10月-1931年12月 国民政府主席</p><p><b>蒋介石</b>(名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中国国民党总裁等职。 蒋介石受孙中山赏识而崛起於民国政坛,领导中国渡过对日抗战与二次大战,行宪后又连续担任第一至五任中华民国总统长达27年。其从政生涯横跨北伐、训政、国共内战、对日抗战、行宪、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及东西方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p> <p><b>【就职誓词】</b></p><p><b>蒋介石:一生未完的民主课</b></p><p><b>民主,蒋介石就职演说</b></p><p>我们必须尊重宪法,实行宪法,确立法治的基础。同时更须全体国民了解民主的真谛,向真正的民主而学习。要知道民主制度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仅表现在政治方面,也表现在经济和社会以及各种职业的活动上面,民主国家的国民,决不放弃权利,也决不推诿义务;民主是要少数服从多数,但绝不是多数压迫少数,更不容少数劫持多数。每一个公民要有自尊心,要有表达公正意见的机会,也要有接受批评和牺牲小我的精神。</p> <p><b>【中华民国国旗】</b></p><p>1928年,东北易帜后青天白日满地红取代五色旗成为民国国旗。1946年12月25日,制宪国民大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六条明定:“中华民国国旗定为红地,左上角青天白日”。</p> <p><b>【中华民国国徽】</b></p><p><b>National Embl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b></p><p>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青天白日国徽是以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为蓝本制作的 。1928年,国民政府制定《中华民国国徽国旗法》,青天白日国徽被确定为中华民国国徽。</p><p><b>【使用时间】</b>1913年-1949年</p><p><b>【国徽设计寓意】</b></p><p>青天大于白日光芒,象征天上的青天广阔无边,青天中的太阳(白日)高远,远有先人、历史意涵,代表 中华民国全体,勿忘历史之先贤先烈为民主牺牲奉献。 白日的十二条曙光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份,一日的十二个时辰。</p> <p><b>【国歌(第五版)】</b></p><p>1930始,《三民主义歌》是最广泛意义上的中华民国国歌,也是民国历史上和近代史是影响深远的国歌,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选择为世界最佳国歌。1937年6月3日,中央常务委员会批准了提案, 而在1943年, 《三民主义歌》正式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歌。</p> <p><b>【林森代理执政时期】</b></p><p>1931年12月-1932年1月 代理国民政府主席</p><p><b>【林森执政时期】</b></p><p>1932年1月-1943年8月 国民政府主席</p><p><b>林森</b>(1868年2月11日-1943年8月1日),原名林天波,字长仁,号子超,晚年自号青芝老人,别署百洞山人、啸余庐主人、凤港渔翁、虎洞老樵,福建闽县(今福建闽侯)人,近代政治家。</p><p>林森幼居福州,入英华学堂,因反清被开除,后参加反割让台湾斗争,并加入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成立时率会加盟。辛亥革命中,领导九江起义,并促海军反正,派兵援鄂、皖,稳定革命大局,被举为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此后又担任过大元帅府外交部部长,参议院院长兼宪法会议议长等职。</p><p>1928年2月,林森被选为国民政府委员,10月当选为立法院副院长,接着又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31年12月23日,接替因九一八事变下野的蒋介石而任国民政府主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林森于11月20日宣布迁都重庆,并率员于11月底抵达重庆。1941年12月9日,林森代表国民政府对日宣战。1943年8月1日因车祸在重庆逝世,葬于重庆歌乐山林园。</p> <p><b>【蒋介石代理执政时期】</b></p><p>1943年6-月1943年10月 代理国民政府主席</p><p><b>【蒋介石执政时期】</b></p><p>1943年10月-1948年5月 国民政府主席</p><p>1948年5月20日-1949年1月21日 中华民国总统</p> <p><b>【李宗仁代理执政时期】</b></p><p>1949年1月21日-1949年10月1日</p><p><b>李宗仁</b>(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广西桂林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桂系”首领,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 李宗仁在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力,在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促成北伐。李宗仁先后指挥参与了徐海会战、豫南会战等,于1948年4月当选中华民国副总统,在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国。</p><p>1965年7月回到北京。</p><p>1969年1月30日,因肺炎在北京逝世。</p> <p><b>【就职誓词】</b></p><p><b>李宗仁代总统”的三个愿望</b></p><p><b>和平,蒋介石替李宗仁拟的“继任文告”</b></p><p>总统蒋公轸念国家之艰危,顾恤人民之痛苦,促成和平之早日实现,决然引退。宗仁依据中华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代行总统职权,自揣庸愚,膺兹重任,曷胜惶恐。唯是宗仁追随总统革命二十余年,深知其处事持躬悉以国家人民为重,而对于个人之进退出处,严谨光明,心志既决,不可移易。宗仁仰承督责,不容辞谢,唯有黾勉将事,效忠国家,冀使中枢之政务不坠,而总统救国救民之志业有成。所望我全体军民抒诚合作,文武官吏各安职守,精诚团结,一德同心,本和平建国之方针,为民主自由而努力,国家民族实利赖之。</p> 历任总理 <p><b>【唐绍仪就职时间】</b></p><p>1912年3月29日</p><p><b>唐绍仪</b>(1862-1938),字少川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国民党政府官员。盛传日敌拟利用绍仪等组织华中伪政府,蒋介石下令戴笠派特务赵理君于1938年9月30日将其杀害于家中。</p> <p><b>【陆征祥就职时间】</b></p><p>1912年6月29日</p><p>陆征(徵)祥(1871年6月12日—1949年1月15日),字子欣,上海人,原籍江苏太仓。袁世凯称帝其间,曾短暂出任国务卿职务。一战结束后,曾代表中华民国率中国代表团赴巴黎参加和会。1949年1月15日病逝,享年78岁,葬于圣安德隐修院。</p> <p><b>【赵秉钧就职时间】</b></p><p>1912年8月20日 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1912年9月25日 国务总理</p><p><b>赵秉钧</b>,1859年,出生于河南汝州。他出身孤儿,家境贫寒,靠个人奋斗,成为清末民初政坛上的一代枭雄;在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期间,被提拔重用的第三位国务总理;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死在任上的内阁总理。1914年,2月26日在天津督署被凶手下毒暗杀。</p> <p><b>【段祺瑞就职时间】</b></p><p>1913年5月1日 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段祺瑞</b>(1865—1936),原名启瑞,字芝泉,北洋三杰”之一。有“三造共和”的美誉,后来因宠信徐树铮,迷信武力统一,为直系击败而下野。一生清正耿介,颇具人格魅力,号称“六不理总理”,1936年11月2日在医院病逝,终年72岁。</p> <p><b>【朱启钤就职时间】</b></p><p>1913年7月17日 交通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朱启钤</b>(1872—1964),字桂辛、桂莘,号蠖公、蠖园,祖籍贵州开州(贵州开阳),1872年11月12日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2月26日卒于北京。中国北洋政府官员,爱国人士。中国政治家、实业家、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北洋政府、民国、日伪、新中国五个历史时期。</p> <p><b>【段祺瑞就职时间】</b></p><p><b></b>1913年7月19日 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r></p><p><b>【熊希龄就职时间】</b></p><p>1913年7月31日</p><p><b>熊希龄</b>(1870年-1937年),字秉三。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由于他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辞职。1937年12月25日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当时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仪式。</p> <p><b>【孙宝琦就职时间】</b></p><p>1914年2月12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孙宝琦</b>(1867—1931) ,字幕韩,晚年署名孟晋老人。浙江杭州人。山东巡抚、北京政府国务总理。幼好学。以父荫任户部主事,后改任候补直隶道员,军机处官报局局长,曾经创设育才学堂及开平武备学堂。1931年2月在上海去世。</p> <p><b>【徐世昌就职时间】</b></p><p>1914年5月1日 国务卿</p><p><b>徐世昌</b>(1855—1939),字卜五。徐世昌深谋远虑,颇得袁世凯的器重;但他又能与袁保持距离,进退有度,在袁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辞掉总统职务后,多次拒绝日本人的劝诱。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工于山水松竹,被称为“文治总统”。</p> <p><b>【陆征祥就职时间】</b></p><p>1915年10月26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卿</p><p>1915年12月21日 国务卿</p><p><br></p><p><b>【徐世昌就职时间】</b></p><p>1916年3月22日 国务卿</p><p><br></p><p><b>【段祺瑞就职时间】</b></p><p>1916年6月29日</p><p><br></p><p><b>【伍廷芳就职时间】</b></p><p>1917年5月22日</p><p><b>伍廷芳</b>(1842年~1922年),本名叙。洋务运动开始后,1882年进入李鸿章幕府,189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签订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1916年,出任段祺瑞内阁外交总长,次年代总理,旋因拒绝副署解散国会令解职出京。</p> <p><b>【江朝宗就职时间】</b></p><p>1917年6月12日 </p><p>步兵统领代理国务总理</p><p><b>江朝宗</b>(1861—1943),安徽省旌德县江村人,寄居六安州麻埠镇,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北洋军阀中的重要人物,北洋政府时期曾任国务院代总理。抗战爆发后,投靠日本,沦为汉奸,任伪北平市长,从事卖国活动,1943年病死。</p> <p><b>【李经羲就职时间】</b></p><p>1917年6月24日</p><p><b>李经羲</b>(1859年-1925年),字虑生,号仲仙。李鸿章弟李鹤章之子,先后历任四川永宁道、湖南盐粮道、按察使、福建布政使、云南布政使等职。1917年5月起曾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三个月,但由于政治原因不敢前往北京任职,张勋复辟失败后被免职。退职后,移居上海。</p> <p><b>【段祺瑞就职时间】</b></p><p>1917年7月14日</p><p><br></p><p><b>【汪大燮就职时间】</b></p><p>1917年11月22日</p><p>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汪大燮</b>(1860年—1929年),原名尧俞,字伯唐。1917年11月22日,汪大燮代理国务总理。同孙宝琦、钱能训合称“三老”。晚年热心教育,创办北京平民大学,任董事长兼校长,并致力于红十字会等慈善事业。1929年,终年71岁。</p> <p><b>【王士珍就职时间】</b></p><p>1917年11月30日</p><p><b>王士珍</b>(1861—1930),字聘卿,号冠儒,北洋三杰之首,他凭借过人的才智和卓越的政绩,得到以袁世凯为代表的统治阶层的青睐,先后担任军政要职,直至陆军部长、总参谋长和北洋总理。</p> <p><b>【钱能训就职时间】</b></p><p>1918年2月20日 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钱能训</b>(1869年-1924年)中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内务总长。字傒丞、干臣。浙江嘉善魏塘镇人。幼承家教,博览群书,贯通经艺。1921年夏与熊希龄等发起组织华盛顿会议中国后援会,任主席,主张山东应无条件归还中国等。1924年6月5日病卒于北京寓所。</p> <p><b>【段祺瑞就职时间】</b></p><p>1918年3月23日 </p><p><br></p><p><b>【钱能训就职时间】</b></p><p>1918年10月10日 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1918年12月20日 国务总理</p><p><br></p><p><b>【龚心湛就职时间】</b></p><p>1919年6月13日 财政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龚心湛</b>(1871年-1943年),原名心瀛,号仙舟。安徽合肥人。历任清政府驻外公使馆随员、广州知府、署广东按察使、云南提法使等。民国成立后,历任安徽省财政厅厅长、安徽省省长、内阁财政部次长、代理内阁总理、内务总长兼交通总长等职。1943年12月在天津病逝。</p> <p><b>【靳云鹏就职时间】</b></p><p>1919年9月24日 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1919年11月5日 国务总理</p><p>5月14日请辞,7月2日奉准免职</p><p><b>靳云鹏</b>(1877年-1951年1月3日),字翼青,山东省邹城人历任北洋军第五师师长、中华民国参战督办事务处参谋处处长、国务总理等。是段祺瑞手下“四大金刚”之一(其余三人为徐树铮、吴光新、傅良佐)。他也拥有丰富的实业和资产,是民国年间政界、商界的一名风云人物。</p> <p><b>【萨镇冰就职时间】</b></p><p>1920年5月4日 海军总长代理总理</p><p><b>萨镇冰</b>(1859年—1952年),字鼎铭,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先后担任过清朝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等重要军职,还曾代理过国务总理。经历了前清、民国与解放初期的历史时期,是中国海军史上一位卓越的人物。大众称为“活菩萨”。生前享有隆声死后享有美誉。</p> <p><b>【靳云鹏就职时间】</b></p><p>1920年8月9日 </p><p>1921年5月10日 </p><p><br></p><p><b>【颜惠庆就职时间】</b></p><p>1921年12月18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r></p><p><b>【梁士诒就职时间】</b></p><p>1921年12月24日 </p><p>1月25日请假出京,5月5日被免职</p><p><b>梁士诒</b>(1869~1933)字翼夫,号燕孙,汉族,广东三水人。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参与袁世凯胁迫清皇室退位的活动,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交通银行总理、财政部次长、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等职务。是清末和民国初年非常活跃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p> <p><b>【颜惠庆就职时间】</b></p><p>1922年1月25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r></p><p><b>【周自齐就职时间】</b></p><p>1922年4月8日 教育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周自齐</b>(1869年11月17日-1923年10月21日),字子廙,祖籍山东省单县,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实业家。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周自齐应京兆试,科顺天乡试副榜。历任驻美公使馆参赞、领事,外务部右丞、左丞,山东都督兼民政长、中国银行总裁、 交通总长、陆军总长、财政总长、农商总长。1922年3月署理国务总理。1922年6月2日摄行大总统职务,是月11日,黎元洪复职大总统,周退出政界。1923年10月21日病故于上海,移葬于北京西门头沟的九龙山。</p> <p><b>【颜惠庆就职时间】</b></p><p>1922年6月11日 </p><p>7月31日请假出京,8月5日辞职</p><p><br></p><p><b>【就职时间】</b></p><p>1922年7月31日 司法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王宠惠</b>(1881年10月10日-1958年3月15日),字亮畴,广东东莞人,近现代中国法学的奠基者之一;曾任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长、代总理、国务总理。他是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曾参与起草《联合国宪章》,被聘为国立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p> <p><b>【唐绍仪就职时间】</b></p><p>1922年8月5日</p><p><br></p><p><b>【王宠惠就职时间】</b></p><p>1922年9月19日 </p><p><br></p><p><b>【汪大燮就职时间】</b></p><p>1922年11月29日</p><p><br></p><p><b>【王正廷就职时间】</b></p><p>1922年12月11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王正廷</b>(1882年~1961年),原名正庭,字儒堂,号子白,浙江奉化人。民国时期外交高级官员。出生在一个具有基督教背景的家庭,在同龄学子中较早接受西式教育。1922年12月11日被黎元洪任命为代理国务总理兼外长,至月底结束。</p> <p><b>【张绍曾就职时间】</b></p><p>1923年1月4日</p><p><b>张绍曾</b>,字敬舆,(1879年10月9日-1928年)。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北洋督练公所教练处总办。1916年任北洋政府陆军训练总监。1922年任陆军次长,次年任国务总理,主张迎孙中山入京协商南北统一,为总统曹锟所忌,不久去职,退居天津。1928年遇刺身亡。</p> <p><b>【高凌蔚就职时间】</b></p><p>1923年6月14日 摄政内阁总理</p><p>1923年10月12日</p><p><b>高凌霨</b>(1868-1940),直隶天津人(今天津),祖籍山东,举人出身,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曾任国务总理,并一度以内务总长兼代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是直系军阀曹锟的嫡系。抗战期间,投靠日本,沦为汉奸,出任伪天津市长、伪河北省长等职。1940年3月4日,在北平病死。</p> <p><b>【孙宝琦就职时间】</b></p><p>1924年1月10日</p><p><br></p><p><b>【顾维钧就职时间】</b></p><p>1924年7月2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顾维钧</b>,字少川(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后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等职;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1985年病逝于美国纽约。</p> <p><b>【颜惠庆就职时间】</b></p><p>1924年9月14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r></p><p><b>【黄郛就职时间】</b></p><p>1924年10月30日</p><p>摄政内阁总理,教育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黄郛</b>(1880-1936)浙江绍兴上虞百官镇人。1921年出任北洋政府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代表团顾问。1923年2月入张绍曾内阁,署理外交总长,随后又历任高凌尉、颜惠庆内阁教育总长。1924年参加冯玉祥领导的北京政变,代理内阁总理,并摄行总统职权。属被迫辞职。</p> <p><b>【段祺瑞就职时间】</b></p><p>1924年11月24日 临时执政</p><p><br></p><p><b>【许世英就职时间】</b></p><p>1925年12月26日</p><p><b>许世英</b>(1873~1964),字俊人安徽至德秋浦(今东至县)人。19岁中秀才,光绪23年(1897)以拨贡生选送京师参加廷试,得一等,以七品京官分发刑部主事,我国近代政坛上一位著名历史人物。1924年11月,段祺瑞任命他为筹委会秘书长。不久,被任命为内阁总理。</p> <p><b>【贾德耀就职时间】</b></p><p>1926年2月15日 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1926年3月4日</p><p><b>贾德耀</b>(1880—1940),字昆庭,安徽合肥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1919年8月,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晋中将衔,在担任保定军校校长的期间里,为培养新式军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1月升任陆军总长兼训练总监。1926年2月15日暂兼国务总理。1926 年3月4日段祺瑞特任贾德耀为国务总理。4月20日辞去总理职,隐居天津,从此脱离政坛。抗战时期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维持局面”,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语。1940年病逝,追加上将军衔。</p> <p><b>【胡惟德就职时间】</b></p><p>1926年4月20日 内阁摄行临时执政职,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胡惟德</b>(1863-1933)字馨吾,浙江吴兴人。曾多次担任驻外使节,后任民国外交总长兼代国务总理,参与并见证许多重大外交事件,是书写晚清与民国外交史不可或缺的人物。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p> <p><b>【颜惠庆就职时间】</b></p><p>1926年5月13日</p><p><br></p><p><b>【杜锡珪就职时间】</b></p><p>1926年6月23日 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杜锡珪</b>(1874-1933),字慎丞、慎臣,号石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海军将领、政治家、军事家,直系军阀。1926年,曾代理国务总理并摄行大总统职,后又出任福州海军学校校长。1931年,授海军上将衔。1933年11月,在上海病逝。</p> <p><b>【顾维钧就职时间】</b></p><p>1926年10月5日 财政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1927年1月11日 </p><p><br></p><p><b>【胡惟德就职时间】</b></p><p>1927年6月16日 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p><p><br></p><p><b>【潘复就职时间】</b></p><p>1927年6月20日</p><p><b>潘复 </b>(1883―1936),原名贞复,字馨航,济宁东门大街人,清末举人。到关外供职于张作霖幕府中,得与奉系发生渊源。1921年,潘复利用靳任总理之机,妄图操纵山东议会选举,攫取省长之职,因舞弊丑行被戳穿而罢手。同年底靳云鹏内阁倒台,潘随之去职,移居天津。</p>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p>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925年7月1日—1948年5月20日),是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与最高行政机关。由海陆军大元帅大本营改组,1925年至1928年与北洋政府相互对峙。北伐成功之后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至1948年改组成总统府为止)。1937年起带领中国进行抗日战争,1948年5月20日蒋中正依《中华民国宪法》就任行宪后首任中华民国总统,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政府主席改中华民国总统,进入宪政时期。</p> <p><b>广州国民政府 (1925-1926)</b></p><p>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南方各省逐渐脱离北洋政府。1918年7月,云南和两广人士退出国会,在广州成立了广州军政府,形成南北对峙。1925年孙中山应冯玉祥之请,北上商讨国事,不料肝炎复发病逝北京。为了统一全国,中国国民党政治委员会决议筹组国民政府,于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正式成立,采取委员制,以汪精卫为主席;并设置军事委员会,以蒋介石、汪精卫、谭延闿为常务委员,汪精卫为兼任主席,并取消各地方部队名称,统一称作国民革命军,计划北伐。</p><p><br></p><p><b>武汉国民政府 (1926-1928)</b></p><p>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11月8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迁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到武汉。12月5日,国民党中央正式宣布中央党部和政府停止在广州办公,各机关工作人员分批前往武汉,1927年2月21日武汉国民政府正式办公。在广州国民政府停止办公到武汉国民政府正式办公此段期间,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与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作为临时领导机构,徐谦为联席会议主席。 武汉国民政府不设主席,以汪精卫、谭延闿、孙科、徐谦、宋子文五人为常务委员。 武汉国民政府运作至"宁汉合流"。</p> <p><b>南京国民政府 (1927-1938)</b></p><p>1926年,国民革命军攻克了湖南、湖北、江西和福建的主要城市,于是广州国民政府联席会在11月决议将国民政府北迁武汉,即为国民政府。</p><p>1927年,北伐军攻克了上海与南京,蒋介石于3月抵达上海后,决定实行“清党”,并于4月18日成立南京国民政府。</p><p>1928年6月,革命军进入北京,国民政府在15日发表全国统一的宣言,12月29日,东北的奉系将领张学良通电南京宣称接受国民政府管辖。蒋介石领导的革命军北伐成功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获得国际承认为中华民国政府。</p><p><br></p><p><b>南昌国民政府 (1928-1939)</b></p><p>刚从中原大战中收身的蒋介石亲临南昌,指挥“剿匪”事宜。因此,图书馆改为“海陆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是江南五省剿匪总部,被时人称为“第二首都”。</p><p>1934年蒋介石在对中国工农红军连续发动军事“围剿”和在国民党统治区实行文化“围剿”的同时,在中国江西省城南昌发起的所谓重整道德、改变社会风气的运动。因其从改造国民的日常生活入手,所以命名为新生活运动。</p> <p><b>北平国民政府 (1930)</b></p><p>在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之后不久,国民党内各军事实力旋又再次爆发武装冲突。1930年中爆发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反对蒋介石南京政府的中原大战,战争其间汪精卫在北平召开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阎、冯、桂及汪系出席,议决在北平成立"国民政府",选阎、冯、李、汪等七人为委员,阎锡山为主席,并于9月9日上午9时9分成立。不过张学良随即表示支持蒋介石,并于9月23日进驻北平。北平国民政府一度迁往太原,并在10月提出中华民国约法草案。11月随着阎、冯宣告下野而解散。</p><p><br></p><p><b>广州国民政府 (1931)</b></p><p>1931年,蒋介石在南京汤山软禁胡汉民,同时在南京召开国民会议,通过中华民国约法草案,引起国民党内其他实力派的不满。党内胡派、汪派、桂系、孙科等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中央执监委非常会议",彷照孙中山护法战争时的做法,在广州另立政府。广州国民政府在1931年5月28日成立,汪精卫为主席。同年爆发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谋求合作,最终粤、宁两派息争,于12月22日在南京再召开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广州政府取消,由林森为政府主席,孙科为行政院长。蒋介石则宣布下野。粤、宁合一以后,上海随即酝酿一二八事变。以孙科等粤系为首的政府无论财政、军事、外交皆无法指挥,经蒋介石及汪精卫面谈后,孙科于1月24日辞职,蒋介石复出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汪精卫任行政院长。此架构一直维持至抗日战争正式开始。</p> <p><b>重庆国民政府 (1938-1946)</b></p><p>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国民政府于1938年迁都重庆,是为重庆国民政府。1940年,汪精卫在南京又另组一南京国民政府,并在上海发表。</p><p>和平建国宣言,然美国、法国等国拒绝承认汪精卫政权,直到汪精卫逝世后,代主席陈公博于1945年日本投降后宣布解散南京国民政府。1943年8月﹐林森在重庆病逝。同年9月﹐蒋介石被推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大元帅﹐并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行政院长。</p><p><br></p><p><b>南京国民政府 (1946-1948,还都)</b></p><p>国共内战期间政府迁移图抗日战争结束后,重庆的临时国民政府于1946年5月5日发布“还都令”,宣布5月5日将“凯旋南京”。1946年颁布了《中华民国宪法》,正式立宪,中国国民党一党训政时期结束,迈入宪政时期。</p><p>1948年5月20日经国民大会选举出蒋中正为第一任中华民国总统后,组建中华民国政府(包括一府五院)。国民政府主席一职也改为总统,国民政府改制为总统府,国民政府至此走进历史。</p> <p><b>汪伪国民政府 (1940-1945)</b></p><p>汪伪国民政府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内部以汪精卫为首的反共亲日派,屈服於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在日军卵翼下建立的傀儡政权。</p><p>1937年12月及1938年3月,日本在沦陷区北平和南京两地﹐分别组织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p><p>经日本策划,北平﹑南京两地伪政权取消,於1940年 3月30日在南京正式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配合日本对重庆国民政府进行诱降,妄图瓦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文化教育上,推行“新国民运动”,施行奴化教育。</p><p>在外交上,1941年11月,追随日本参加《国际防共协定》,1943年1月,对英国﹑美国宣战,号召效忠日本盟邦。同年11月,又伙同伪满洲国和泰国﹑缅甸﹑菲律宾等国的伪政府签订《大东亚共同宣言》,为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摇旗呐喊。1944年11月﹐汪精卫在日本病死﹐其位由陈公博继任。</p><p>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16日﹐伪国民政府宣告解散。以陈公博为首的一批汉奸头目先后被处决。</p><p> </p> <p><b>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结束</b></p><p>抗日战争结束后,重庆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并于1946年颁布《中华民国宪法》。1948年5月20日经国民大会选举出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就任后,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国民政府主席一职也改为中华民国总统,"国民政府"至此走入历史。</p> <p><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著浮身。</i></p><p><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i></p><p><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i></p><p><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