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翻膝一例,病案分享

白桦林

<p>膝外翻(X型腿病例)</p> <p>外翻膝定义为解剖外翻角度大于10°,外翻膝畸形通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有股骨外侧髁发育不良的骨性关节炎、创伤后关节炎以及一些代谢性骨病,通常合并屈曲挛缩。根据国外文献报道,不同的医疗中心所给出的外翻膝手术效果的结果差异较大,这可能与适应症选择和手术技术有关。</p> <p>本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下肢,或病变仅限于一侧下肢,外观类似“K”形,故又称“K”形腿,其实是x型腿的一种特殊类型。膝外翻的危害  </p><p>第一:超过5岁后,x型腿会引发很多并发症,有必要及早进行矫正。天长日久,还会引起膝关节行走时疼痛,关节活动也受影响,进而易导致骨性膝关节炎。  </p><p>第二,是身体两侧的S型曲线被破坏了,原本到膝关节内收的弧线太过分了,成为向内凹陷的曲线,非常夸张,视觉上就缺乏那种玲珑之美了。  </p><p>第三,是由于x型腿的人,大小腿都是骨骼内侧肌肉多,外侧肌肉少,这样导致下肢内轮廓线更加内收。显得小腿特别弯。  </p><p>第四,x型腿由于肌肉分布不匀称,腿失去了笔直曲线,整个人也少了几分挺拔。  </p><p>第五,x型腿的人,两条腿之间过度的“纠缠”,在视觉上非常不美观。  </p><p>第六,x型腿的人,由于小腿膝关节下面向内收缩特别严重,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小腿很短。</p><p>第七,x型腿的人,由于大腿曲线变化,从正面看,显得腿短,上下肢比例失调。</p><p>第八,x型腿的人,由于身体重量过多集中于膝关节外侧,随时间推移可导致软骨面破坏,加剧膝关节疼痛,在行走时,不易保持平衡,步态难看。</p> <p>这是我科近期收治的一名患者,右侧外翻膝。 </p> <p>与内翻膝相比,外翻膝无疑对医生和患者而言是一种更具挑战的病变类型,其临床病例数量也远远低于内翻膝,在所有膝关节置换手术中所占比例不足10%。因此多数医生对外翻膝置换手术的熟悉程度往往低于内翻膝置换手术。</p><p><br></p> <p>术前摄片</p> <p>可见外侧平台明显塌陷,关节腔游离体形成,关节退变明显。</p> <p>针对外翻成因,术中外翻畸形的处理原则包括:松解外侧挛缩的软组织,使其与松弛的内侧结构平衡;若内侧副韧带过于松弛,则考虑采取内侧紧缩技术,减小内侧间隙,以实现内外侧软组织平衡;严重的骨缺损可使用金属垫块恢复骨面高度;在假体选择方面,必要时应考虑使用髁限制性假体提供冠状面的关节稳定性。</p> <p>手术中见股骨髁软骨磨损严重。股骨内侧髁及内侧胫骨平台严重骨质疏松,外侧髁及平台硬化。</p> <p>内侧副韧带松弛,外侧副韧带及软组织过紧。术中进行内侧软组织保护,外侧副韧带及软组织松解,进行关节平衡处理。</p> <p>术后摄片,见下肢力线恢复正常。</p> <p>术后进行内外侧方应力试验均为阴性。</p> <p>外翻膝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的难度在于以下几点:</p><p><br></p><p>在人体膝关节中,相比内侧而言,膝关节外侧可供医生松解操作的软组织结构更为有限。</p><p>人体腓总神经绕腓骨小头后方,行走于膝关节外侧,在外侧操作过程中或因软组织大量松解而拉长,容易导致腓总神经损伤。</p><p>许多外翻膝关节本身存在着股骨发育异常或严重骨缺损,在术中无论是外翻角度的判定还是外旋位置均会影响力线的准确定位。特别是股骨后髁结构异常,因此在术中使用后髁连线定位外旋的方法会出现明显偏差。</p><p>多数外翻膝存在髌骨外侧支持结构挛缩,术后的髌骨轨迹容易出现异常而导致膝前区并发症。故推荐使用通髁线作为股骨外旋截骨定位的参照。也可以使用计算机导航来完成手术。</p> <p>谢谢观看。我科擅长于髋、膝、肘、肩关节置换,技术相当成熟,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正常,并且擅长各种创伤、各种四肢骨折及各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p><p><br></p><p>罗平县关节创伤外科</p><p><br></p><p>科主任</p><p><br></p><p>张羽&nbsp;&nbsp;电话:15924868686</p><p><br></p><p>副主任</p><p><br></p><p>许永康&nbsp;&nbsp;电话:13097471968</p><p><br></p><p>护士长</p><p><br></p><p>冯粉竹&nbsp;&nbsp;电话:13769749985</p><p><br></p><p>医生</p><p><br></p><p>朱昆&nbsp;&nbsp;电话:15987401069</p><p><br></p><p>周志涛&nbsp;&nbsp;电话:15188055297</p><p><br></p><p>廖佰华&nbsp;&nbsp;电话:13466123570</p><p><br></p><p>高俊&nbsp;&nbsp;电话:13529882407</p><p><br></p><p>李增&nbsp;&nbsp;电话:18183597480</p><p><br></p><p>张奇欣&nbsp;&nbsp;电话:18987410150</p><p><br></p><p>陈刚&nbsp;&nbsp;电话:1846913309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