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奎连书记(转载)

安妮

<h3>十年前,他从这条小路上走来,两边是土墙灰瓦,脚下是泥泞土路,小村清寂而萧瑟。 <h3>    十年后,他依旧走在这条小路上,两边是青砖小院,脚下是柏油路面,小村清新而整洁。</h3></br><h3> <h3>   十年前,他52岁,站在小村的山坡上,精神矍铄。</h3></br><h3> <h3>   十年后,他已经62岁了,旷野的风里,他的背明显有些驼了。</h3></br><h3> <h3>十年前,他放下千万资产的企业,来到小村出任村官,许多人不理解,甚至有恶语中伤,认为他有政治野心,说他是吞产圈地,他不置可否。</h3></br><h3> <h3>十年后,小村在他的率领下,产业发展,村殷民富,掌声鲜花荣誉簇拥而至,他依旧一笑了之。<br></br></h3></br><h3> <h3>人的一生究竟有几个十年?最有创造价值的十年不过三十年,他有一半的时间在这里付出了。</h3></br><h3> <h3>1970年,他和父母随大连110医疗队下放来到宁城,那时他只有15岁,在八里罕中学就读两年后他随上山下乡知青来到大城子镇鸡冠山村插队落户。1975年他作为贫下中农保送的工农兵大学生离开鸡冠山村,31年后,在老支书孙瑞和乡亲们的盛邀下,他放下千万资产的企业和大连几所大学客座教授的盛名,来到鸡冠山村。承诺奋斗八年,让乡亲们人均收入达到一万元</h3></br><h3> 怀疑、猜忌纷至沓来,作为最早走近他的记者我也曾充满迷茫,毕竟,八年对于一个即将告别中年走向黄昏的人来说该有多少个温暖而珍贵的儿孙绕膝、晨昏定省的日子啊!</h3></br><h3> 然而,他就那样走着,在乡村的土地上,在旷野的萧瑟中,坚定而执着。</h3></br><h3> <h3> 山上的苹果红了,百姓的腰包鼓了,村庄的景色美了........</h3></br><h3>最初的承诺在他艰难的跋涉中一一实现。<br></br></h3></br><h3> <h3>八年了,他没有走;十年了,他依然没有走。</h3></br><h3>       他又有了新的规划,他要引进更多的返乡下乡人员到鸡冠山创业,现第一批旅游和抱团养老项目正在招募中,宁城老窖酒业酒坊项目和赤峰三兹和旅游、养老项目签订正在进行中。影视创作基地建设项目、书画摄影工作室项目、知青博物馆建设项目、抱团养老小区建设项目等一批建设项目已经出台......    他说他要把根留在这里,让鸡冠山老百姓人均收入达到两万元。</h3></br><h3>     </h3></br><h3>   十年了,每一次走近孙奎连,我都有不同的发现与感悟。再读孙奎连,我发现,用理想和追求之类的词汇形容他似乎都不够准确,这是一个有精神洁癖的人——</h3></br><h3>用六七年代以前的人的眼光来看,孙奎连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他有着共产党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有着执着和坚强,然而,在价值多元、思想多样、功利化、世俗化的现实社会,孙奎连的行为显得有些另类,有些格格不入,有些让人不可思议,但他的确是社会的真实存在,又的确是需要我们殷切期盼、热切呼唤的时代脊梁,在他身上放射着人性的光辉和道德的力量,他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集中代表和化身。<br></br></h3></br><h3>有资料显示,人的性格是在童年时期完成的,后来的漫长人生,只不过是对其的一个整合过程。<br></br></h3></br><h3>我想我是在不断走近孙奎连的同时读懂了他: 当一个人怀揣着一个伟大目标上路的时候,理想于他应该不再是一种主观能动性,而是一种客观需求。 <h3>作者:项晓晖: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 </h3></br><h3>高级编辑、记者</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vyvCYK-PCtmX_wNzk2SyO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