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的晦涩程度是我一开始没有想到的,前三本书的阅读总体比较顺畅,读完大致都能理清其中的脉络。而杜威的这本书,我总是在很多地方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障碍,以至于第一遍的阅读还是非常浅薄的理解。之前关于杜威教育思想的学习,在这本书中都有体现,比如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做中学,教育无目的论等等。在原来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来看这些部分的内容,也不会显得过于晦涩难懂了。另外杜威对于教育中对立问题的探讨以及对职业教育所作的阐述让我印象比较深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书中开篇就提到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生物是为了更新,于社会而言,要使将来的成年人不断更新、进步,让儿童从过去的经验中解放出来,塑造更好的经验和习惯,而不是重演过去,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想要更新和进步,自然离不开教育,教育就是为了促进儿童的生长。教育可以从多途径获得,在学校中获得的知识是教育,在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也是教育,但在应试教育依然普遍的当今社会,这两种教育往往产生了割裂的危险。教育并不是强制儿童静坐听讲或者一味地死读书,生活和经验对儿童来说太重要了,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需要这两者为知识增添生机,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又何来教育可言。因此,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是生活必需,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起来,教育才有意义。例如将数学题和生活中的实际故事相结合,或者教师带着学生去做一下公益活动来培养德育,这种在实际情境中获得的经验,他们往往印象更深刻。杜威认为行和知是良好的伴侣,“做中学”就能很好地发挥这种效能。儿童在活动中求知,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目的。大部分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动爱玩的,拿我正在上幼儿园的表弟举例,他愿意在泥地里玩上一下午,也不愿意呆坐着学习几分钟的枯燥知识,即使幼儿园的书本是五颜六色生动可爱的,也很难吸引儿童对书本的专一。儿童在动手尝试的时候,他甚至能学到更多不在成年人预期以内的知识。杜威提出的“教育无目的论”也并非没有任何目的,他只是没有外在的目的罢了。比如让儿童“做中学”,不是让他们特定地学会某些知识,而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促进他们本身的内在生长。在杜威看来,儿童的本能、兴趣所决定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过程之外没有目的。因此,为了促进教育,兴趣就是儿童的学习原动力。成年人会因为社会压力放弃自己的兴趣,但未成熟的人一开始他们总会奔着兴趣的方向,兴趣驱使儿童从生活中获得经验,从学校中获得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解决很多教育问题上都非常有效,教育也就是为了解放个体,找到兴趣,朝着恰当的个人和社会目的不断生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师生关系上,存在这样一种恶性环境,教师树立起来的威严往往使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不能完全做自己的事。学生在学校的学校不像是积累经验和知识为了自己的生长,相反,取悦老师才能获得肯定,说出对的答案才能得到表扬。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那些教师想传授给你的知识和经验,活动被静坐代替,学生只要获得了好成绩,那么就是一个好老师。在杜威看来,如果所有教师认识到教育成长的标准是学生心理过程的质量,而不是提出一些正确的答案,那么教学上发生的变化,不下于一场革命。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那样只会重演过去,教育是为了辅助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就应该像在社会中通过活动获得经验一样,而教师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以及准备好能够让学生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兴趣驱使下自主地、有条不紊地解决这个问题。得到答案或解决方法或许可以加速,但是过程强制不了,过程的成熟需要时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杜威认为,教育上存在着种种对立,比如劳动和闲暇的对立,理论和实践的对立,身体和精神的对立等等,但是他们最终都表现为职业教育和文化素养的对立。纵观我们当下的教育现实,好像隐隐约约意识到教育领域确实存在着这两种观念默默对抗着。我们国家也存在着专门的职业教育学校和以文化为主的高等教育学校,社会普遍认为普通高校的学生文化素养较高。但是,无论在哪个学校,在踏入这个学校时就要开始选择职业。在我们国家,“十二年寒窗苦读”只为考上理想的大学,当真正拿到成绩开始选专业的时候就开始迷茫了,我也是如此。我高考结束时看着五花八门的专业,不知道从哪下手,看着都很厉害,但都只知其形,不知其内里,所以只能随着自己的想像来挑选专业。大多数学生也会随波逐流地选择那些热门专业。大学毕业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很多,因为只有在大学中真正接触到了这个专业,了解了他的本质和内容,才能逐渐发现自己的喜好,选对了是幸运,选错了就是耽误青春。书中有一句话:天下最可悲的事莫过于一个人不能发现自己一生的事业,或未能发现他已随波逐流或为环境所迫陷入了不合志趣的事业。的确,事业是一个成年人一生要为之奋斗的事,但往往会被“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谁都想多挣钱,于是能挣钱的专业被认为是好的专业,大家一窝蜂地往里钻。杜威也指出:“以挣钱为目的的职业使得从业者丧失对本行业的兴趣,认为工作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享受。”但是,在社会的种种因素压力下,比如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等等,许多成年人并没有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似乎从小学开始,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了取悦成年人或者自尊心而追逐好成绩,当真正走出学校,想要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的时候却迷茫了,因为我们没有尝试过那些能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自然不会知道自己的喜好。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为一个学生,也能身在其中地感受到一些变化,学校开设了很多选修课,让学生跟着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想选的课程,其中也不乏一些有意思的活动课。但是,这种变革哪有这么容易,一方面学校要面临着升学压力,文化课才是决定成绩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提前接触一些职业为将来的选择奠定基础。在这种文化和职业的矛盾,又有多少人关心学生的就业爱好,往往会选择取其重。很多选修课的开设就成了一些表面功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杜威认为,倘有一个社会,它的全体成员都能以同等条件,共同享受社会的利益,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生活的互相影响,使社会各种制度得到灵活机动的重新调整,在这个范围内,这个社会就是民主主义的社会。这种社会必须有一种教育,使每个人都对社会关系和社会控制有个人兴趣,都有能促进社会变化而不致引起社会混乱的心理习惯。这是杜威眼中民主主义社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本书最终也是为了揭示这两者之间如何相互促进发展,但我还没有深入理解这种关系,所以这本书仍然值得我反复去品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