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命名60周年之际,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人大社区党总支部,居委会筹备举办了老照片回顾展,使凝固的黑白照片再现学校,社区发展变化,回顾为此付出辛勤汗水艰苦奋斗的老一辈教职员工,学习他们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为人民大学所做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图为艺术学院小展厅。</p><p class="ql-block">2010年9月我提出筹备一个老照片回顾展,并积极在社区里宣传征集老照片,最终选出1949年至1969年期间的老照片54张,其中含我家里珍藏的老照片10张,在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下12月份完成了展览前的准备工作,看着老照片我心情激动,时光已过,时代依旧,它给人们以心灵的慰藉和思念,褪色的画面,泛黄的照片,富有时代特色的校园建筑,老一辈的人的无私奉献,使我们刻苦铭心,一张老照片,一个故事,一份情感的凝结。</p><p class="ql-block">老照片展出期间许多关心社区工作的领导前来观看,给予我们巨大的鼓励,可惜没有留下影像资料。</p><p class="ql-block">今年是筹备展出老照片10周年的日子,特将回顾展展出时的照片资料以美篇的形式再一次发表,让人们记住那个年代留给我们的历史故事和成长的记忆。</p> <p>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余浩老师来到展览现场。</p> <p class="ql-block">图为与前来参观的后勤集团党委书记范民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图为学校有关部门领导贾铁英老师来到展览现场。</p> <p class="ql-block">图为后勤集团副总经理张国增在展览现场。</p> <p>老照片展吸引着一大批怀旧人员前来观看,寻找过去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图为展览现场。</p> <p>在老照片里寻找自己同事,寻找远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图为展览现场。</p> <p class="ql-block">图为同学发小结伴而来到现场观看着老照片总有说不完的话。</p> <p class="ql-block">图为海淀区街道宣传部摄像人员现场采访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为学校退休职工,社区居民在展室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图为居民在认真的观看老照片,仿佛又看到过去的年代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图为参观人员看的如此认真入迷。</p> <p>看到西保育院小朋友合影照片格外激动。</p> <p class="ql-block">老一辈人大人,老一代建筑,铭记在心,永不忘记。</p> <p class="ql-block">图为孙女看到奶奶,心里格外激动同时十分想念。</p> <p class="ql-block">图为人工湖畔“奶奶与孙女”的照片最受来者喜欢,照片中的老奶奶也是本文作者的奶奶。</p> <p class="ql-block">图为一对老夫妻携手一起来看老照片,驻足不前,仿佛时光又回到了那个年代。</p> <p class="ql-block">图为一位老者在老照片前看的如此认真。</p> <p>参观人员在老照片里看到自己已逝去的亲人时心里一阵酸痛,一阵激动,感谢居委会为大家付出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图为前来观看的退休职工在老照片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图为学生认真观看展出的照片。</p> <p>认真观看展出的照片及照片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图为左一老师身体不好坐着轮椅来到展室观看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为原财务处的孙姐和老同学在观看老照片时笑的闭不上嘴。</p> <p>老同学忙里偷闲也来的展览现场认真观看每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为研究生院高老师夫妻一同来到展览现场,寻找儿时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图为大院里长大的发小也来看老照片并在回忆着照片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图为大学生同学来到展室,可以从相片里了解到更多的人民大学历史校园风貌。</p> <p class="ql-block">图为老人家看的如此认真。</p> <p class="ql-block">图为主办者在向参观的来宾介绍老照片的里讲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图为主办者在向参观的来宾介绍老照片的里讲述的故事。</p> <p>一张照片,一个故事,参观人员在诉说过去的故事。</p> <p>一位离休老人在讲述照片中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故事。</p> <p>拍下一张照片,留下永久的记忆。</p> <p>艺术学院的老师来到现场认真观看从照片中详细了解人大的历史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图为大学生同学抽出时间来看展览。</p> <p class="ql-block">图为老照片展览现场。</p> <p>经学校工会领导的建议和安排,5月9日在科研办公楼(崇德楼)后的学校展览图窗里进行了二次为期一周展览。</p> <p class="ql-block">图为学校图窗前人们认真观看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为骑车人下车认真观看图窗里的老照片,勾起往日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图为行人观者驻足在图窗前认真观看每一张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校长在学校运动会上与劳模运动员代表郝建秀、杭佩兰合影留念。原校办李静提供摄于1951年。</p> <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华北大学俄文大队八班(干部班)部分同学在城内铁一号院内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左起第二排第四位为照片提供者离退休工作处离休干部王晋。</p> <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华北大学俄文大队八班(干部班)部分同学在城内铁一号院内合影留念。前排左一为照片提供者离退休工作处离休干部王晋。</p> <p class="ql-block">图为1953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周年之际,学校警卫队铁一号警卫班全体人员持枪在门口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初期,校本部在东城区东四六条办公,本科生在铁一号,专修生在海运仓,还有不少单位分散在东四北大街附近,学校警卫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保卫校领导和苏联专家及校园的安全。</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为右边第四位保卫处离休干部王振书。</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大学城内铁一号(老校区)俄语系第一批研究生与导师契维克娃教授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前排右起第三位为提供者外语学院教授离休干部宋雪,摄于1950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大学城内铁一号(老校区)俄语系第一批研究生与导师契维克娃教授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前排右二为照片提供者外语学院教授,离休干部宋雪,摄于1950年。</p> <p class="ql-block">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红一楼前俄语系第一批研究生与导师契维克娃教授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后排左一为照片提供者外语学院教授,离休干部宋雪,</p> <p class="ql-block">1952年在俄文系胡锡奎副校长(前排左二)和研究生导师契维克娃教授(前排左三)在听取系主任罗俊才讲课。可以看出冬季取暖炉子的烟囱横穿教室。</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外语学院教授离休干部宋雪。</p> <p class="ql-block">1953年吴玉章校长、胡锡奎副校长与俄文系研究生导师契维克娃教授和师生一起在灰楼(求是楼)南侧合影。</p><p class="ql-block">后排左二为照片提供者外语学院教授,离休干部宋雪。</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在灰楼前(求是楼)与外国专家合影,前排中间为吴玉章校长,前排右4为胡锡奎副校长,前排右3为俄语教研室研究生导师契维克娃教授。</p><p class="ql-block">后排左二为照片提供外语学院教授,离休干部宋雪,摄于1953年。</p> <p class="ql-block">图为1950年庶务科部分职工在东城区海运仓校址内图书馆门前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左一为作者父亲,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p> <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初期学校总务处部分干部在东大门前合影留念,可以看出路面还是砂石子铺成的道路,学校牌子还是繁体字。可以断定此照片为1956年之前拍摄的。</p><p class="ql-block">后排中间人为作者的父亲,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p> <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学校总务处部分干部在灰楼(求是楼)门前合影留念,可以看出路面还是砂石子铺成的道路,第二排中间站立人为作者的父亲。</p><p class="ql-block">照片为本文作者提供。</p> <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学校总务处部分干部在灰楼(求是楼)古松树前合影留念,可以看出路面还是砂石子铺成的道路,第二排右一为作者的父亲。</p><p class="ql-block">图为照片由作者提供。</p> <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学校总务处部分干部在人民大学校车前合影留念,该车为进口车辆,无论车辆外形还是舒适度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远处背景为灰楼(求是楼),后排右二为作者的父亲。</p><p class="ql-block">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p> <p class="ql-block">图为1960年代父亲在法律系工作时和部分老师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背景为教室大院北平房,这也是教室大院唯一保留下来的教室平房了,目前是后勤集团职工宿舍,那时教室大院有几十间教室,是学生上课活动娱乐比较集中的地方,中心有花坛,四周有柏树墙、洋槐树,东西有两个大型公共厕所方便师生。</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右三为作者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图为共青团桥留个影。</p><p class="ql-block">1957年5月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修建“共青路”(明志路)的工程正式开工,大学生共青团员主动参加义务修路劳动,“共青团”路西从南五楼东侧开始,途经六处、露天游泳池、职工俱乐部舞池、图书馆平房、教室大院与职工食堂西侧柏油路相连接,总长约为550米,宽4米。经过数天的紧张劳动,一条两边有排水明沟中间由炉灰渣子铺成的道路呈现在众人眼前。</p><p class="ql-block">工程在原四处一排平房前,当今“一勺池”的西侧修建了一座三孔砖混水泥桥,桥长10余米,桥的护栏由砖头水泥砌成,桥头水泥柱上凿刻“共青团桥”四个大字刚劲有力,它的作用是将雨季路两边低洼处的积水通过桥下面两侧排水沟向西排出学校,沿万泉庄路排水沟流入万泉河,另一部分雨水被人工湖吸纳。</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我拉着妹妹手,父亲用120相机采用自拍方式按下快门后迅速站到我们身后留下了这张宝贵的合影照片。</p><p class="ql-block">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拍摄于1959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老奶奶与孙女》拍摄于1964年春天人工湖南岸,照片中的奶奶和小姑娘则是我的奶奶和妹妹,奶奶是典型的北方人,满脸沧桑,头发梳的整整齐齐在脑后盘成一个小发籫,上身穿着斜襟棉袄,下身穿勉裆老棉裤,裤脚裹着绑腿,一双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小脚,两个天真幼稚的小姑娘勾画出一幅历史景象。</p><p class="ql-block">那时我家离学生宿舍非常近,常有学生因身体不适拿着中药锅来到家里找奶奶帮忙熬中药,奶奶总是愉快的答应,时间长了,病好了,学生还总会来家里看望奶奶,我记得一位法律系的学生成家立业后还把全家福照片寄给奶奶,80年代已身为中山大学教授的学生还来家里看望我父母,感恩奶奶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对他的帮助。如今人工湖旧址上建起了明德楼。</p><p class="ql-block">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p> <p class="ql-block">图为与军代表合影。</p><p class="ql-block">1968年“文革”后期军宣队进入学校,人民大学成立了由军宣队领导的革命委员会,军代表进驻学校各个部门,图为总务处的军代表与物资科和交通股的干部职工在交通股车库前合影留念,可以看出纪念章胸前戴,红宝书手中拿,是当时的标配。</p><p class="ql-block">图为第四排左二为作者父亲,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p> <p class="ql-block">图为1968年总务处部分职工在交通股院内和苏联生产的伏尔加轿车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1960年代学校总务处交通股(车队)除有华沙202等小型轿车外,还有当时比较先进的苏联伏尔加轿车,该型轿车无论从外形速度舒适度实数高档轿车,所以人们用无比羡慕心情与轿车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后排左一为作者父亲。</p> <p class="ql-block">1952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合作社系部分同志在鸦儿胡同校址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左二为照片提供者离退休工作处离休干部王晋。</p> <p class="ql-block">1953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生产合作教研室全体人员欢送外国专家果戈里回国合影留念。右起第一排第三位为系主任刘寿彭,左起第一排第三位为教研室主任杨枫。</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左起第四位为照片提供者离退休工作处离休干部王晋。</p> <p class="ql-block">图为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生产合作教研室全体老师在研究教学内容。</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为离退休工作处离休干部王晋。</p> <p class="ql-block">1955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生产合作教研室全体师生(研究生)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前排左一为照片提供者离退休工作处离休干部王晋。</p> <p class="ql-block">图为学校东大门紧邻颐和园、圆明园皇家御道西侧。</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50年代的学校东大门内是一条笔直的碎石道路,在今天的大门往南大约20米左右,看上去简朴又不失高雅,校牌匾上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字已改为简体字,远处尽头的松树就是灰楼(求是楼)东南角的两棵古松,可惜1967年不幸夭折了,如今这条贯通校园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取名为春华路,寓意着春华秋实,硕果累累。</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离退休工作处离休干部王晋。</p> <p class="ql-block">图为灰楼东侧大门外观。</p><p class="ql-block">1951年在此仅用了半年时间建设完工一座4800米的具有欧洲风格的教室大楼因外墙是灰色的俗称灰楼,听父辈们讲那时出西直门最高建筑就是灰楼,灰楼呈马蹄形建筑,墙体为灰色,座西朝东,地面三层,基座至窗口处为60公分的花岗岩是砌成,门窗均为红松木质,门窗的插销,门把手,楼内台阶的防滑条,水磨石地面的隔离条均为黄铜材质制成,楼顶和避风阁的抽屉檐向外凹凸的波浪形图案组成,彰显欧式风格,在当时国家刚刚解放不久,国家经济财力还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建设完成,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人民大学的高度重视,远观灰楼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给人以厚重敦实有眼缘的感觉。</p><p class="ql-block">80年代因教学用房紧张在三层的基础上又加盖一层,西侧也加盖了8个大教室和办公室等使其变成了口字型建筑。</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离退休工作处离休干部王晋。</p> <p class="ql-block">图为图书馆大门,该建筑已列为学校重点保护建筑。</p><p class="ql-block">1953年学校投入使用第一座“工”字型图书馆,整体阅览室为一层,局部办公室为二层,夏天靠电扇驱热,冬季靠煤炉取暖,值到60代初改为暖气供暖。如今已成为学生活动中心,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活动场地。</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离退休工作处离休干部王晋。</p> <p class="ql-block">1959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学校总务处组织教职工和大学生在空闲的地方进行开荒种地如种植蔬菜、麦子、玉米、白薯等农作物,还在煤场西侧(宜园1楼后)开办了养鸡场和养猪场等将全部的农作物和畜牧业收成补贴到食堂伙食里。</p><p class="ql-block">图为该张照片取景于灰楼(求是楼)楼顶由东向西北方向拍摄的,远处为大操场和教室大院平房。</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离退休工作处离休干部王晋。</p> <p class="ql-block">图为校园内人工湖。</p><p class="ql-block">1958年7月15日早上5点正式开工,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组成6个班,每个班500人,大家干劲冲天不分昼夜的进行劳动,天气下雨但劳动者提出”大雨小干,小雨大干”的口号,建成后春季可以养鱼养花,夏季可以游泳,冬季可以滑冰,一年四季可以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湖水面积5800平方公尺,挖土17000立方公尺,湖边的护坡是由花岗岩石头砌成的虎皮墙面,一条小路围湖绕行一周,一排柏树墙将湖围绕起来,湖的东西南侧则有步道台阶下到湖边,西边的步道下来湖边立着两个考证是明代的石人,南边的为文官手拿笏板,北边的为武官手拿一把宝剑,人工湖可以说是历史文物的收藏版。</p><p class="ql-block">如今此处建起了单体最大的建筑教学办公一体的明德楼。</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离退休工作处离休干部王晋。</p> <p class="ql-block">图为修建科干部、工人和大学生在建设校工厂的工地上劳动,背景为炼铁炉的方形烟囱上写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为政治服务”标语口号。</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学校本着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自力更生建设了冶金机械联合工厂,也是学生实习的重要基地,后改名为人民大学校工厂,文革后期改名为北京市青峰仪器长,如今该处已建设成为明德楼一角了。</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离退休工作处离休干部王晋。</p> <p class="ql-block">红楼1951年开始建设共建三栋,用于学生宿舍,建筑采用苏联建筑风格,楼顶为两面流水的大屋顶,楼内长长的通道,两边是宿舍,楼层间距较大,洗脸间、卫生间分别在东西楼梯内侧,现场浇筑混凝土地板坚固耐用且隔音效果好,楼道铺设没有釉面的枣红色瓷砖至今仍在使用,楼外台阶均为花岗岩条石,90年代学校将筒子楼改造成带卫生间的单元宿舍,彻底改变了红楼的原貌,至今红楼继续为学生服务。</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离退休工作处离休干部王晋。</p> <p class="ql-block">1953年法律系的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在灰楼(求是楼)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前排左二为照片提供者法学院副教授离休干部李景森。</p> <p class="ql-block">1953年法律系的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在学校东门外合影留念,可以看的出路面为砂石子路面。</p><p class="ql-block">前排中间为照片提供者法学院副教授离休干部李景森。</p> <p class="ql-block">图为学校职工运动会上拔河比赛,该项目成为学校保留体育项目。</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学校在墅园大操场举行职工运动会,大操场的南侧则是学校打靶场和两栋苏联风格的墅园家属楼,当时能入住标准非常高,据说科级以上干部和讲师才有条件入住,60年代初两栋楼房和打靶场置换出去,不在属于学校校产。“文革”后期学校解散部队进入,在墅园操场上建起五栋家属楼成为部队干休所。</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为学校处级离休干部李季。</p> <p class="ql-block">图为兄妹一家亲,照片中反映六兄妹一家人的快乐时光,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喜悦和快乐,其中两位和我是同龄人,后来也是我的同学和邻居。远处背景的楼房是两栋墅园家属楼,它的位置在人大校园最南端,北邻打靶场和墅园大操场,楼高四层,灰色外墙,两面坡屋顶,两栋楼一共可住88户,有墅园家委会负责环境卫生等工作,据说当时分配条件是非常高的,学校讲师或科长以上的人员才可入住,如今两栋楼房早已置换出去不属于人民大学校产了,目前墅园楼产权单位是北京市建工集团下属,居住着北京市第三建筑公司,北京市建筑安装公司的职工家属,社区管理单位是海淀街道立新居委会。</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为学校退休职工李洁。</p> <p class="ql-block">《姐俩好》摄于春节期间的东大门,节日的东大门搭起了高高的木质门洞,在门洞顶部插有彩旗,欢度春节四个大字格外醒目,门洞周边安装有彩色灯泡,悬挂红灯笼,呈现出一片节日景象。晚上彩色灯泡一起点亮将学校大门照的格外亮丽。照片中的小姑娘也是我的同学。</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学校退休职工李华。</p> <p class="ql-block">1953年一位年轻的老师抱着自己心爱的孩子在运动场边合影,背景左边为柏树林(百家廊),右边是职工俱乐部及露天舞池,如今黄土地面的运动场已变为国际标准的塑胶跑道运动场,露天舞池建成一座二层小楼目前为校友之家所在地。</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为原财务处会计师孙虹。</p> <p class="ql-block">图为母女俩在舞池看台上留影。</p><p class="ql-block">校职工俱乐部露天舞池位于图书馆平房西侧,四处平房东侧,舞池大约宽度约为35×35米呈正方形,有三层水泥看台五个出入口,水泥地面,舞池上方拉有彩色灯泡,每当周末夜幕降临彩灯绽开,学生铜管乐队奏响舞曲,爱好跳舞的职工和学生此时翩翩起舞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而我们则在跳舞的人群当中钻来跑去玩起捉迷藏也玩的不亦乐乎浑身流汗,每当麦子熟了的时候舞池还有一个功能便是麦子加工场地,学校院内麦地收上来的麦子都要在这里经过晾晒脱粒,麦秆垛的房檐一样高,“文革”后期部队进入校园将舞池改建为幼儿园,恢复办学后几经易主现是校友之家办公地点。</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为原财务处会计师孙虹。</p> <p class="ql-block">图为中学生在东大门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1969年“文革”期间学校的东大门,中国人民大学的牌匾已被中国人民大学革命委员会的牌子所代替,高大的毛主席画像和语录墙立在门内中央,此景早已成为历史不复存在,如今立有校训石实事求是。</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为财务处会计师孙虹。</p> <p class="ql-block">图为李明小朋友为吴爷爷朗读课文。</p><p class="ql-block">1960年吴玉章校长在百忙之中来到幼儿园孩子们身边看望孩子和老师们,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为文学院教授离休干部王振民。</p> <p class="ql-block">图为吴玉章校长在听取学校劳模、大学生汇报工作学习情况。</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文学院教授离休干部王振民。</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部分职工图书馆门前台阶上合影留念,背景可以清楚的看出取暖煤炉伸出玻璃窗外,没有暖气取暖靠一人高的煤炉供暖,庶务科在四处后面有一个供暖班和一个能存几万吨的煤场,夏天师傅主要工作是劈木柴压煤球为冬季供暖做准备,冬天则保证所有的学生宿舍,教室和办公场所的煤炉正常取暖,图书馆就是以煤火取暖的场所。</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为学校出版社会计师柳瑛。</p> <p class="ql-block">1950年代总务处庶务科的职工在铁一号灰楼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社区居民王雪松。</p> <p class="ql-block">1950年代总务处庶务科的部分职工在铁一号灰楼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为社区居民王雪松。</p> <p class="ql-block">1956年7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推广普通话训练班毕业,吴玉章校长等领导参加毕业仪式并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第三排左边第八位为照片提供者原函授学院退休干部耿生堂。</p> <p class="ql-block">图为年轻老师西服革履在校门口留影。</p><p class="ql-block">从照片上的年轻老师法律系毕业留校工作,来到校门口留下宝贵的照片,可以看出路面是砂石子路,没有围墙,门柱上的牌匾已由繁体字改为简体字。</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为函授学院教授离休干部孙占生,拍摄于1957年。</p> <p class="ql-block">1955年人民大学在西城区南锣鼓巷蓑衣胡同人大保育院院里,小朋友整齐的围着白瑞箴老师听故事,左后是姜秀敏老师,右边是马淑兰老师。</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为副处级退休干部姜秀敏。</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小朋友合影,拍摄地点在西保育院红房子平房前,保育院老师和大班小朋友合影留念,后排左边为穆淑惠老师,右边为吴桂兰老师,在今天静园20楼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图为照片提供者为吴桂兰教师,拍摄时间1950年代末期。</p> <p class="ql-block">图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进行拔河比赛。</p><p class="ql-block">1960年在学校在校园东北角新建幼儿园投入使用,提高了适龄儿童入园率,使入园难得到缓解,新址为U字型二层小楼,宽敞明亮生活学习的大教室,有可以作为演出节目的音乐教室,有露天活动平台,办公室、保健室、伙房一应俱全。</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为幼儿园退休教师吴桂兰。</p> <p class="ql-block">1957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印刷厂职工在厂内合影。人民大学印刷厂欢送李海江等三位同志下放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在厂内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为社区居民郭淑英。</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大学印刷厂职工在厂内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社区居民郭淑英。</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大学印刷厂职工在厂内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社区居民郭淑英。</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托儿所婴儿班小朋友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社区居民郭淑英,摄于1961年6月1日</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职工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社区居民郭淑英,拍摄1966年11月15日</p><p class="ql-block">感谢老师朋友提供宝贵照片</p><p class="ql-block">编辑撰写:吴亚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