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海军的缘分

帆同志🇨🇳🇩🇪🇷🇺

<p>最近几天在家收集照片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几张2014年在青岛海军博物馆拍的照片。时光飞逝,六年过去了。其实我最早并没有想当海军的梦想,但今年的疫情让我萌发了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的梦想,我希望我能像海军战士一样,保卫祖国的疆土,在奉献中成就自己。</p><p>后来我回忆并梳理了一下,我曾经游览过的军港城市,还不少,只不过有些军港城市我去的时候,都还是不懂事的小学生 ,没有什么太大印象。</p> 三亚 <p>在2011年夏天,我去了三亚,当上我准备上三年级,还不太懂事,只知道三亚是电影《非曾勿扰》的拍摄地和海南的度假旅游城市,后来读高中后我才知道,三亚也是一个军港城市,如果军舰要去南海诸岛,就要经停三亚的榆林港。榆林港也是远东最大的潜水艇停泊中心。在三亚还没有太出名之前,三亚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军港城市,只有旁边的崖州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而闻名。</p> <p>三亚榆林军港</p> 大连旅顺 <p>2012年夏天, 准备上四年级的我到访了旅顺和大连。旅顺口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军港,世界闻名的不冻港。虽然旅顺附近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人居住,但旅顺真正走上世界舞台,是在动荡的近代中国。“一座旅顺口,半部近代史。”从洋务运动李鸿章在旅顺开始建设北洋舰队的军港,到甲午战争后日本,俄国对旅顺控制权的明争暗斗,到日俄战争后日本正式控制旅顺及大连(日属关东州),最后到二战结束后历经十年苏军的占领旅顺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旅顺的历史绝对不平凡。虽然当时我才9岁,但听长辈们的谈话我也对旅顺的历史略知一二,我记忆最深的是旅顺标志性建筑—的白玉塔,当时我还在白玉塔下面拍了几张照片,只不过由于年代较为久远,我已经找不到了。</p><p>后来由于我父亲的工作原因,我2013年和2014年夏天都呆在大连,但我却没有机会再次拜访旅顺了。</p><p><br></p> <p>远看旅顺军港</p> <p>旅顺博物馆</p> <p>旅顺军港</p> <p>近看旅顺白玉塔</p> 青岛 <p>2014年夏天,我随父母与同学从大连渡海到烟台,在烟台郊外的栖霞市短暂停留后第一次来到了青岛,这座位于黄海之滨,崂山脚下的山东城市。</p><p>作为北海舰队司令部的所在地,青岛是我国最重要的军港城市之一。正因为青岛胶州湾作为军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1897年后,德国租借了胶州湾,设立了德属胶澳青岛市 ,是为青岛建市的开始。1914年一战爆发后,日本从德奥联军手中夺下了青岛,正因如此,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就是反对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胶州青岛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这场运动则是近代中国革命的转折点。青岛市的标志性景点五四广场,就是为了纪念这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p><p>当时我还特意参观了青岛的海军博物馆,准备上六年级的我已经是个“小历史迷”了,因此在参观海军博物馆时也格外激动。因我在海军博物馆拍有拍照片的那部手机在济南丢失,所以我在海军博物馆也没有留下特别多的照片。</p><p>后来听说海军博物馆要扩建,占地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016年和17年我也是因为父亲的工作原因多次来到青岛,但终究没能再去参观扩建后的海军博物馆。</p><p><br></p> <p>与朋友在海军博物馆门口的合影</p> <p>停靠在青岛海军博物馆外码头的人民海军的退役军舰</p> <p>位于青岛黄岛区的海军公园,是中国首座海军主题公园(但很遗憾,本人未能前去参观),以下图片来自网络</p> 威海刘公岛 <p>早在没有到访刘公岛之前我就听说了刘公岛的大名。“刘公岛,不仅仅是一座岛”,这句央视的山东旅游广告的台词,我早已烂熟于心。于是在2016年夏天,我拜访了山东威海的刘公岛。</p><p>到了刘公岛,我才真真正正体会到那句广告词。的确,被誉为“永不沉没的战舰”的刘公岛,在作为一座岛屿的同时,承载着中国近代海军走向深蓝的梦想,见证了北洋舰队的兴起与覆灭。又经历了被英国占领32年的历史。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威海卫(刘公岛)作为闻一多先生笔下的“七子”</p><p>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但历史的回声却时时刻刻回荡在刘公岛上空。中国人追求海军强国的梦想,一刻也没有停止过。</p> <p>刘公岛上的中日甲午海战博物馆</p> <p>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p> <p>英租威海卫的旗帜</p> 福州 <p>因为我二叔定居在福州,所以从2012到2019年 我曾先后到过福州三次。在2019年的国庆节,我还特意参观了福州的船政文化园。虽然今天的福州早已不是特别重要的军港城市,但福州却是中国人近代海洋梦想开启的地方,因此福州也被誉为“东方的塞瓦斯托波尔”。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意识到建设现代化海军的重要事,于是在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郊外的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学堂。沈葆桢为第一任船政大臣。从1866年到1907年,船政学堂走过了最辉煌的41年。短短的四十一年间,船政学堂培养出了近代中国许多大名鼎鼎的英雄豪杰:魏翰(造船专家、民国时任海军造船总监、福州船政局长)刘步蟾;邓世昌;严复;罗丰禄;詹天佑;林永升;林泰曾;叶祖珪;萨镇冰……</p><p>船政学堂的师生们在“一穷二白”和清廷保守派与英法等国的阻挠等情况下,白手起家,攻坚克难,创造出了中国近代海军史上多个第一: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航空业的摇篮…1884年清法战争爆发,法国海军在闽江口大败清朝福建水师,随后将军舰开至马尾附近炮轰了船政学堂附近的马尾造船厂,学堂本身也损失严重。战后,船政学堂的师生们不气垒,不灰心,重建了马尾造船厂。而像“平远号”这样优秀的、自主研制的战舰,正式在这种背景下打造出来的。</p><p>船政学堂的中国工匠曾用自己的智慧,独立打造出“平远号”铁甲舰,其性能不比清廷从英、德两国“氪金”来的“远字号”战舰差,且这艘战舰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北洋海军总查琅威理都对这艘战舰称赞有加。在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中,“平远号”击中日舰“松岛号”鱼雷室,威震敌军。威海卫失陷后,“平远号”被日军接收,收编至日本海军,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平远号”在大连金州湾附近触俄国水雷沉没,结束了它16年的“生命”。</p><p>船政学堂中的“船政精神”,至今依然影响着许多中国海军军人。现代中国在独立设计并建造核潜艇,航母的过程中,依然能看见一个多世纪以前“船政精神”的影子。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积极进取、迎难而上的实干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崇尚科学、对外开放的理性包容精神以及以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依旧是我们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p> <p>船政学堂生产的中国第一艘木质巡洋舰“扬武”号(模型)</p> <p>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p> <p>船政从1866年到1907年造船工业的三个发展阶段</p> <p>民国时期福州海军军官学院(船政学堂的后身)学员的毕业证</p> 小结 <p>如今的中国海军,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走向世界。也门撤侨、亚丁护航、第一艘自主研发的航母“山东舰”……这些成就无不在展现着新时代中国海军的自信心与使命。</p><p>但往昔沉重的过往也让我难以忘怀:126年前,黄海海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在最后一刻驾驶着“定远舰”高呼“撞沉吉野”,在日舰的炮火中悲壮的与战舰共存亡;92年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海军部长陈绍宽构建了建设“航母强国”的蓝图,却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天方夜谭”,当时的中国,对于航母,也只能是望洋兴叹;83年前的淞沪会战中,面对强大的日本海军,羸弱的中国海军以“自沉”这种悲壮的形式,用时间与血肉之躯抵挡日本海军即将深入长江的“铁蹄”。(江阴自沉)曾何几时,新生的人民海军是如此弱小,以至于被吐槽为“黄水海军”,但我们却坚定地拒绝了苏联在中国建设海军长波电台和建立中苏联合潜艇舰队的建议,表明了人民海军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的决心,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骨气。46年前的西沙海战,中国人自近代以来第一次在海上战胜了外敌,中国海军第一次扬眉吐气。32年前的赤瓜礁海战再次彰显了我们中国人坚定维护在南海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决心。中国海军的发展史,完全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p><p>纵观一百多年中国海军的发展史,可以证明—没有什么事情是中国人办不到的!</p><p>本人开始高三的学习生活已有一个星期了,这篇美文也是我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写的。高三的生活会很苦很累,会有做不完的题,会有背不完的书,会有数不清的荆棘…但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与我相伴,我就不感到孤单与难过。我的志愿(如果可以)是考上海军的军官学校,我想用我的实际行动投入到建设强大海军的大潮中,报效祖国,为国尽忠。虽然我是一名文科生,但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海军也需要学文科的人才。希望我的才干能为海军的建设添砖加瓦,不辜负我名字中的“帆”字—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这样我才能告慰用生命捍卫中国海军尊严的英雄前辈们—这个盛世,如你们所愿。</p><p>愿“中国号”这艘巨轮能再民族复兴的征途中走得更远;</p><p>愿中国人民海军的明天,像军港黎明时火红的朝霞一样更加灿烂美好。</p><p>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