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品鉴

葛民

<p>毛泽东诗词古朴典雅、对仗工整、抑扬顿挫,是运用旧体诗词形式反映现实斗争和现代生活的光辉典范。正如毛泽东对作家梅白所说:“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们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句,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造,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哀而不伤,温柔敦厚嘛!”</p><p> 毛泽东诗词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厚土壤,蕴涵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从文化名人到历史典故,从民间故事到神话传说,从哲学思维到日常习俗,字里行间,俯拾皆是。毛泽东诗词中反复使用的意象,比如日月江河、风雪云雾、苍松腊梅、旌旗鼓角、炮声弹洞等,要么是历代文人骚客借以托物言志的传统物象,要么是现代作家用来描绘战争风云的常用素材。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诗坛上,很少有人能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地体现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民族特色,产生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p> <p>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是最具中国气派的创作原则和价值导向。毛泽东始终致力于使中国古典诗词大众化。毛泽东诗词深入浅出、明白晓畅、雅俗共赏。</p><p> 毛泽东一向反对使用古奥偏典,故作艰深晦涩。他借用的典故都是广大人民群众颇为熟悉的,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牛郎神女、吴刚嫦娥。毛泽东引用或化用的名人诗句,如“一枕黄粱再现”“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唱雄鸡天下白”等,即使不注明出处、不进行解释,也不会产生歧义。</p><p> 毛泽东特别重视人民群众的生活语言,新鲜质朴、生动活泼。“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是行军路线、道路状况的真实描绘。“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是对敌我双方态势的分析判断。“当年鏖战急,弹洞千村壁”是战争遗址今昔对比的客观纪实。这种语言,经得起行家里手咀嚼玩味,普通读者也一看就懂。“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取自谚语“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来自湖南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面山,离天三尺三”。而“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等,则是日常口语直接入诗。《八连颂》通过“全军民,要自立”和八个“不怕”总结出“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堪称是用群众语言写就的经典文献。</p> <p>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p> <p>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是毛泽东倡导的文艺创作原则。前者强调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再现,后者主张既表明对现实的态度又体现对未来的渴求。毛泽东诗词是“两结合”的光辉典范,既弘扬了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p><p> 毛泽东诗词蕴含着充满激情的理性,炽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重温20世纪中国历史的波澜壮阔与沧桑巨变,追溯毛泽东跌宕起伏的奋斗足迹和心路历程。毛泽东诗词又洋溢着充满理性的激情,深沉而浓郁,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毛泽东诗词想象独特、语言奔放、亦真亦幻、意味深长,在平淡中彰显神奇,在黑暗中出现光明,在困难中看到前途,在曲折中展现刚毅。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诗词读来使人荡气回肠,能够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p><p> 毛泽东把充满激情的理性和充满理性的激情融合得出神入化,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浑然天成。每首作品都既是现实的又是浪漫的,只是不同作品各有侧重而已。以《七律·长征》为例,它是现实主义力作,也是浪漫主义精品。就纪实长征这一重大事件而言,它是现实主义的;从抒发红军不畏艰难困苦的英雄气概而言,它是浪漫主义的。每一句诗都概括了长征的某种特征,都再现了长征史诗的局部面貌,都赞扬了红军的钢铁意志和豪迈情感。真实的感受、磅礴的力量、澎湃的激情使《七律·长征》成为千古绝唱。</p> <p>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在《致陈毅》中写道:“诗要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毛泽东反复强调“诗要形象思维”,要借助形象表情达意,力求情浓缩而含蓄,景生动而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正因为如此,他在《沁园春·雪》的自注中写道:“‘雪’反对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p><p>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也就是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美学范畴。毛泽东诗词情景交融、意境高远。《沁园春·长沙》上阕把江南秋景写得宏伟壮阔、绚丽多彩,与下阕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相匹配。“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化静为动,赋予雪山雪原以生命活力和人格意志,雄浑气概跃然纸上。“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毛泽东移情入境,使意与境融为一体。</p><p> 毛泽东在意境创造方面,既源于古人又高于古人。《采桑子·重阳》是咏秋之作。毛泽东一扫“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悲秋情结,称颂战地黄花的馥郁芳香,讴歌革命战争的壮美崇高,赞美秋日风光的苍劲寥廓。毛泽东诗词魅力无限,不仅因为毛泽东功底深厚,更在于精神崇高,诚如清代沈德潜《说诗碎语》所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p> <p>毛泽东说过:“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豪放派气势磅礴、意境雄浑,婉约派婉转含蓄、缠绵悱恻。除《虞美人·枕上》纯粹属于婉约,毛泽东诗词明显偏重于豪放格调,包涵寰宇、贯通古今,凸现出大国气象和伟人气度。</p><p> 毛泽东的豪放笔法,恰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他描绘的事物总是境象阔大、宏伟壮观,而他笔下的时间纵贯古今、时空交错。《沁园春·雪》大笔写意,寥寥数语,就把幅员辽阔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几个人物,就把错综复杂的中国历史娓娓道来。</p><p> 毛泽东胸襟博大,志存高远,把个人情感和人民悲欢相融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联系。毛泽东诗词中有指点江山的激扬,有秋收暴动的霹雳,有众志成城的炮声,有万里长征的凯歌,有残阳如血的壮烈,有横扫千军的畅快,有天翻地覆的慷慨。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跌宕雄浑,所展现的精神世界浩瀚豁达,所抒发的主观情感热烈奔放,所承载的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令人震撼、给人鼓舞。</p> <p>公木说:</p><p>毛泽东诗词美学思想,一个最根本、最关键的出发点,就是以整个世界——天、地、人——作为他的诗词所描绘和表现的对象。“只有以整个世界——天、地、人——为对象的诗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而这样的诗人,一方面他的心灵空间必然是“三维空间”,由天、地、人三个坐标相交在一个“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心灵之点上;另一方面他必然脚踩在诗与哲学的交界线上,因为仰观宇宙之奇,俯察万物之理,是诗人和哲人共有的气质与情怀。毛泽东以诗人兼哲人的独特禀赋,既继承了我国古代整体化自然哲学的合理内核,又汲取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思想,从而对由太空天体系统、地球物质系统、地表人类系统组合而成的天、地、人巨系统,即自然、社会、历史综合体,拥有很深的透视力、很高的洞察力和很强的思维力,终于达到了我国梁代著名诗论家钟嵘所说的“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的至高境界。</p> <p>从诗歌美学史的角度来考察,我国历代诗歌美学家都对诗人以天、地、人为对象有所论述,特别是清代诗歌美学家刘熙载,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基础上,一方面从诗歌的本质特征上对诗人以天、地、人为对象作了新的界定。他说:“《诗纬》《含神雾》曰:‘诗者,天地之心。’文中子曰:‘诗者,民之性情也。’此可见诗为天人之合。”所谓“天人之合”,就是自然与人相通,自然与人合一,在诗歌创作中,能达到这种境界,就取得了自由。对毛泽东诗词来说,这种自由,不仅表现为对诗词创作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而且表现为对天、地、人这一整体结构的理性思辨与艺术把握。在毛泽东看来,天、地、人作为一个对象化、客体化、人格化了的哲学范畴,它同时是认识、实践、自然、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客体,它的完整形态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实践与历史的统一。而真正的诗,也就是自然与社会、历史与人生相交融的图画。</p> <p>众所周知,毛泽东是一个博览群书而又十分尊重我国诗歌优秀传统的人,早在青少年时代,他就曾以与宇宙万物为友、以人间哀乐为怀的胸襟与气度,用诗的语言发出了“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战斗呐喊。参加并领导中国革命后,正如美国R•特里尔在其所著《毛泽东传》中所说:1935年的毛泽东,就已是一个与大地谈心、与高山交流的视野开阔的诗人。同时,他还从《沁园春•雪》这首词里正确地看到了毛泽东从大自然的壮丽转向自己理想志愿的壮美。</p> <p>毛泽东以其高大、壮美的形象,屹立在传统的基地上,并从天、地、人这个审美对象出发,把他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邃密考察与深沉思索,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熔炼和凝铸了自己炽热的灵魂与血肉,注入到自己的诗词创作中去,才使这些传世的杰作,具有永久放射光芒的黄金的素质。</p><p> ~~~~~公木</p><p><br></p> <p>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评价过毛泽东的一幅诗词手书:“主席并无心成为诗家或词家,但他的诗词却成了诗词的顶峰。主席更无心成为书法家,但他的墨迹却成了书法的顶峰。”</p> <p>人类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读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能为你指方向、点迷津、提供箴言、鼓舞士气。</p> <p>在这方面,毛泽东诗词堪称人生的教科书和座右铭。</p> <p>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使人树雄心立大志,增强民族和人类的忧患意识;读“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使你顿生爱国豪情,甘愿为祖国富强奉献一切;读“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便你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读“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使你在与困难作斗争中感到乐趣;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使你以史为鉴,正确处理暂时胜利与长远胜利的关系;读“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使你能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读“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能使人正确对待不顺心之事,保持健康的心理态势;“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更是正确处理军民关系的金玉良言;读“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使你感到人生的有限性与时间的无限性;读“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使你感到老当益壮、雄心不减……</p> <p>历史上的优秀诗篇,都为读者提供了有益的人生格言,但以诗人个体而论,为人类奉献的格言如此之多、鼓舞人心如此之大,还没有一个超过毛泽东的。</p> <p>诗品出于人品,人品制约诗品。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哲理内涵,完全是由作者的伟大人格决定的。正如清人沈德潜所说:“有第一等襟袍,有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说诗晬语》)</p> <p>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高亨调寄《水调歌头》,热情颂扬毛泽东诗词的思想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引起世人的共鸣:</p><p><br></p><p>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唤起蛰龙飞起,扫灭魔炎鬼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p><p> 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p> <p>诗坛上走来的毛泽东,怀着诗人特有的浪漫情怀,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诗人,在这里完全可以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然而,毛泽东又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他拥有诗人的感性和激情,还有着评论家的辨证思维。他提出"诗要形象思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诗词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这种倡议的带领下,当代诗坛涌现出无数优美的诗篇! 能够指点江山而又能够指点文字的,古今中外唯有毛泽东!</p> <p>凡是读过毛泽东的诗词的人,无不被他那宏伟的气魄、昂扬的激情而折服!他的诗词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 诗人是多情的,古往今来,太多太多的诗人走不出自身悒郁的情感。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忧天下之所忧,痛人民之所痛。却将希望寄托于楚怀王,希望破灭之后他不惜以生命殉国;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也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由于仕途屡屡受挫,他只有放情于山水,醉酒人生;毛泽东既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寄情山水,但更多的是壮志抒怀;他不寄希望于别人,敢于自己/担起历史的重任。因为毛泽东是以天下为己任,早已将自己的忧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他的诗更像铁锤、像镰刀、像钢枪、像号角......</p> <p>遥看历史的星空,浩瀚的中国诗坛群星璀璨,流光溢彩。一篇篇俊美的华章,像一朵朵流云辉映古今,又像一束束月光感天动地。灿烂星河中,一颗巨星光焰夺目,他就是毛泽东! 早年的毛泽东离开家乡,到湘乡县东山高小读书。入学考试的作文题目是"言志"。毛泽东挥笔写下一首《咏蛙》。他写到:"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年少的毛泽东将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表明了自己立志救国的革命抱负和扭转乾坤的雄心。 十四年后,在《沁园春 ·长沙》中毛泽东又写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再一次表明了自己坚定的立场,敢于担起"主"中国革命"沉浮"的历史重任! 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一场大雪以及遥远的一抹春光,让毛泽东顿生豪情,他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沁园春·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用自己的经历写下了一篇篇千古绝唱,不用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不用说"秋风萧瑟今又是,换了人间";也不用说“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p> <p>毛泽东诗词里有蓬勃的青春意气,有婉丽的爱情悲欢;这里有谁主沉浮的浩歌,有霹雳暴动的风烟;这里有残阳如血的壮烈,有战地黄花的灿烂;这里有临海而迎潮博浪的激情,有登山而倚天抽剑的呼喊;这里有风流人物的慷慨,有人间正道的沧桑;这里有鲲鹏展翅的恢宏遐思,有乱云飞渡的从容气象;这里有宏图惊世界,更有腊梅傲雪霜;这里有坐地巡天的浪漫华章,更有闲庭信步的击水新唱。 昆仑之巅,长城之墙,仿佛是他胸中的笔;华夏大地,高天厚土,仿佛是他笔下的纸;黄河的水,长江的浪,仿佛是他纸上的墨。炮声隆隆,千里莺啼,是诗人诗中的平仄和韵脚;万丈长缨,百舸争流,是诗人诗中的遣词和意境;屹立山顶的松,扎根原野的草,翔飞中天的鸟,游弋江湖的鱼,还有那一年四季无比绚丽的花,从南到北迎风招展的旗,这千般风情,这万种生灵,便是跳动在诗中的字符。 每一首诗,似乎都成为了一次事件,一段岁月,一种激情,还有他的理想的形象见证;每一首诗,似乎都洞开一扇窗户,往里看,那里有风骚独具的个性情怀。</p> <p>毛主席诗词是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毛主席的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最耀眼的奇葩!</p> <p>柳亚子《沁园春》</p><p><br></p><p> 次韵和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p><p> 廿载重逢,一阙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p><p>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