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千年古村——</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松林寺</b><b style="color: rgb(1, 1, 1);">,</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终于有了中心广场。</span></p> <p> 广场,是村落走向小康的标志,是居民生活进步的需要,是我们松林人久久的期盼。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政府政策的硕果,是热爱集体,和睦邻里,勤劳奉献,积极进取的多数优秀邻居们辛勤汗水的结晶。</p><p> 广场铺完水泥,又装上美丽的栏杆。组长会计还有计划,准备在广场东侧建一座小屋,以供办亊做饭或平时储存公物所用。在广场南边太阳能路灯旁建个公共厕所。</p><p> 我们的广场现在还是黄毛丫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等着瞧吧,<b>松林中心广场</b>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必将成为走进寨沟村后,惊现第一眼的靓丽风景!</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两三年的漫长酝酿准备,去年,组长张卿率全组群众在火神庙至公路边的空地上,拉石,垒堰,垫成了六百多平方米的广场雏形。本月中旬,在村委资助水泥20吨的基础上,组长张卿和会计杨永辉,走村串户发动乡亲捐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4</span><b style="font-size: 18px;">人捐款11100元,名单如下:</b></p><p><b style="font-size: 18px;"> </b>李海军5000元</p><p> 李海亮1000元</p><p> 孙全义300元孙玉强300元杨明明300元</p><p>常宁娃300元</p><p> 杨永辉200元杨昌昌200元杨宽心200元杨宝坤200元常占强200元张宁子200元张云轻200元吴继武200元王自峰200元王晓玉200元赵小兵200元</p><p> 杨强强100元 赵建忠100元 杨莹莹100元</p><p>张红伟100元 赵鹏飞100元 赵建忠100元</p><p>赵胜利100元 孙全国100元 赵战利100元</p><p>张留轻100元 张建伟100元 赵小翠100元</p><p>王 彪100元 张进峰100元 张书堂100元</p><p>吴中娃100元 张 平100元</p><p><b style="font-size: 18px;"> 其中有两个出门在外的松林闺女也为老家基建工程捐了款,一个是赵小翠,一个是杨盈盈。多好的闺女,松林父老乡亲们将永远记着她们</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近日组长会计忙里忙外,雇人用车备沙石料,组织二三十个关心集体的热心自愿者,历经数天的出力流汗,终于让平整如镜的水泥广场巍然显现在松林地理位置的中央。</p> <p> 打广场期间,积极主动出力流汗的有: </p><p> (按记工多少为序)</p><p> 张 平25分(两人)</p><p> 杨永辉23分(两人)</p><p> 李志民20分(两人)</p><p> 常宁娃17分(两人)</p><p> 李 群15分 张云轻15分 王晓玉15分</p><p> 杨宝坤15分 杨宽新15分 杨玉成15分 </p><p> 常占强15分 杨立娃15分 杨彦坤15分</p><p> 李国涛10分 李英歌10分 张书堂10分</p><p> 杨 宝10分 赵小兵10分 孙全国10分</p><p> 张六六5分 张少娃5分 王成现5分</p> <p> 国、省、市、县、乡、村、组,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日,不同处境,都会让人产生不同程度的亲切的家的感觉。</p><p> 人是群居动物,具有社会属性,一个人再有本事,离开别人,一个人独自生活都是很难维持的。</p><p> 二百多口人的自然村,人老几辈都生活在这里。刚解放时,八十几口人,分成几个互助组,农忙时,一家农活,全组劳力集中轮着干。公社化后不仅出工收工,劳动分配,全队劳力都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还曾一个大锅做饭两三年。</p><p> 即是土地实行承包的今天,单干成主流,但是我们这个自然村的人,大自然赠给我们的,老辈人给我们留下的,很多方面的亊物都是难分你我而共同拥有的。广场,更是松林这个大家庭的共同财富。</p> <p> <b style="font-size: 20px;">远亲赶不上近邻,近邻赶不上对门</b>,<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山不转路转</span>,今天用不着的邻居,你可以看不起他,你可以不搭理他,你可以背地里说他的坏话……可是,亊情常常就会那么巧,过后的不定哪次关键时刻,你还真少不了他对你的帮助。所以,任何时候,对任何人,说话都不可太满,办事都不可太绝!</p> <p><b> “兔子不吃窝边草”</b>的古传惊句,很多人都听说过,有些人却不曾深究过这句话的含义。</p><p> 兔能,兔能,兔子的这一点就是能,野兔为了保护它的窝,为了保护它的后代,都知道保护窝边的草。</p><p>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比作一只兔子,自己的家就是窝,别的家,别的人,就都是自己窝边的草。如果你能尊重邻居,爱护邻居,常给邻居做贡献。如此帮着我们窝边的草长得旺旺的,一旦遇到危险和困难的时候,就会有人帮,有人护,我们就可以安然无恙,顺利通过难关。</p><p><b> “众人捧柴火焰高”,“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b>,一个小小自然村,实在经不起七扭八圪料的折腾,最珍贵的就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团结</span>,就是亲如一家的团结。看不起周围邻居,今天骂东家,明天骂西家,今天坑这个,明天坑那个,今天占私人的便宜,明天占公众的便宜,为了芝麻粒大的小利,竟能厚着脸皮让全组人看不起的人最好一个别再有。</p><p> 谁家风水好?其实就是人缘好的人家风水好,不好的地方也能住好。<b>“众人眼里有杆秤”</b>,今天你把邻居当傻瓜,明天你就可能失去众人的尊重,这样的人住在组里再好的地方,风水也不会有起色,好运也不会送上门,日子一定会过得一天不如一天。</p> <p> 国难当头的战乱时期,人们都能理解有国才有家的道理。现在祖国强盛,每个华夏儿女都享受到了平安和幸福,所以人们都把国说成国家。</p><p> 我们没有把“组”说成“组家”,但是,这个<b>家</b>的确切意义却是真实存在的。</p> <p>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暴发,1938年我刚满18岁的叔父李汉臣,随国民党75师赴厦门对日作战。由于国民党军队组织涣散,指挥不力,5月战败,士兵溃散。因交通阻断,叔流浪福建、江西一带,靠担货郎挑谋生,后感染黑热病,脾脏肿大,骨瘦如柴,要饭度日。1945年日本投降,1946年交通恢复,叔才辗转回到大南沟我的家。</p><p> 他受尽了“没国就没家”的苦。解放后他无限的爱党爱国爱集体,处处公心为上。无论去东湾、陆浑修水库,去龙池漫、白云山的林场伐木,去杨山林场看守山林,还是后来回乡务农,不管是爬坡上岭春种秋收,或是春天育红薯苗,冬天看守红薯屋窖,他都竞竞业业,一丝不苟,就连自己家里修建住处,也是抽零星时间,独自进行,从不因家里小亊耽误队里亊。很多时候,队里委派让人难放心的活时,总爱找他,他是队长最信得过的社员。</p> <p> 叔父因患癌症,于1976年6月去世。当年三四月他已卧床不起,听说通销粮拨下来了,担心队里没钱,无法买,怕群众挨饿耽搁农活,让我妈去问问队长会计,如果队里实在弄不下钱,就把我给他准备的土板先卖了,换些钱先把统销粮买回来。等队里有钱了再买土板。</p><p> 他已命在旦夕,还替干部操心邻居们吃饭的亊,我妈执意不去。</p><p> 星期六下午我从学里回到家,听见我的声音,他就喊我到床前,诉说我妈不关心集体,气得嘴手都发抖。看着他那危在旦夕的身体,听着他那艰难而且激动无比的声音,我敬佩,我可怜,他怎么就没想想自己呢!我几乎是没加思索的对他说:“回来时刚好在东沟口碰见会计赵周娃,我问他统销粮的亊,他说队里有钱了,明天就组织人去买。”这一说,他气消了。实际上,那是无奈情况下我对他的一次欺骗,实际上,我没见着队干部。</p> <p> 因接受学校十多年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更受叔父高尚品格的熏染,我自幼就蒙生为松林人服务的愿望。学校毕业返乡,我就自发组织赵修斌、吴山成、赵修惠、孙更申、王保军、吴石娃等十六七岁的失学青年,成立思想文化补习夜校,一边学文化,一边强化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松林的思想意识。学员的精神面貌迅速变化着,受到了队长的好评和支持。</p><p> 1964年,公社领导因我办夜校效果显著,便把响应中央号召,创办耕读中学的任务硬生生压在我一个人头上。我舍不了夜校,但又不得不为大局所屈服。</p> <p> 松林是我家,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虽然我已八十高龄,虽然松林组作为寨沟村的一员也已整体脱贫,但是,我对松林还是有很多期望。</p><p> 特别期望我的松林亲人们多多学习党的政策,多多继承老祖宗的优良传统,多多亲近咱们的松林邻居们,热爱集体,多做贡献,少损人利己,少一点勾心斗角,爱说别人不是的恶习改一改,加强团结,都来教育我们的后代,争取世世代代人人都来热爱这个永远分不开的大家庭。</p><p> 我还期望松林人中,私心重得连兔子都不如的人一天少一天,期望松林人中孝敬父母的人一天多一天……</p><p> 期望,期望,期望松林的美好景色更灿烂,期望松林人未来的生活共甘甜!!</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说说松林寺</b></p><p> 现在的火神庙是2003年众人集资,将原来破烂不堪的火神庙拆除后重建的。</p><p> 原庙是清朝前期,在明朝末年被毁的松林寺原址上建造的,石头砌的三面墻,前面门两侧是木条方眼大亮窗,樑檩全是本地松木,房上覆盖小青瓦</p><p> </p> <p>我家1963年在庙台西侧盖房时,在庙旁的乱瓦堆里还捡到几个原寺院的大青瓦,除了我珍藏的一个外,其他几个已不知用到什么地方去了。</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原火神庙内有以三头六臂的火神为中心的大小数尊</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泥塑神象,</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还有大寺院里和尚们念经时的敲击乐器</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铁罄。</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铁罄高约25公分,厚接近1公分,外周以粉丝般粗细的线条,阴刻着精美的花纹,上口直径约30公分,底部中央铸有紧挨的四个两公分小园孔,中部大肚直径约35公分。以硬质细棒敲击特殊合金制作的铁罄,清脆悦耳的声音,即刻颤悠悠的传向四方,能让聆听者很容易体会到僧人念经时的幽静和出家人与世无争的衷肠。解放时庙内神象被推倒,铁罄被弄到上沟小学当钟敲。可惜的是,1958年大办钢铁时,精美的铁罄被人们砸烂回炉炼成了铁圪塔。</span></p><p> 松林寺建在以寺院为中心的,大片古老的白皮松林子中,隋、唐、汉、宋、元、明,各朝各代香火一直甚旺。寺内和尚十数人,有一盘和尚专用的八方八齿<b>和尚石磨</b>,文革前还在庙旁,后来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p><p> 还有和尚们专用的<b>石碾</b>一盘,至今还在庙前,解放后一直为群众所用,近些年食品结构变化,石碾才刚刚闲置起来。</p><p> 庙台上现在的光缆线杆处原有一棵三人合抱的“<b>古柏</b>”。听老人们说,春天柏树扬花季节,有时浓浓的白烟常从树中升天,有人在县城就曾看到。解放后这棵老寺院的古柏树,被木植街的农会主席吴振昇伐掉,为他父亲做了一付四独柏木棺材。</p><p> 据传说,松林寺是在明朝末年,李自成因妹妹失踪而遍毁嵩南寺院的时候被烧掉的(是否属实,无从可考),和尚被杀后被附近百姓埋于马家岭。六几年松林生产队在马家岭烧砖瓦,在砖瓦窰北面挖土时,曾挖出很多人骨,据说那就是<b>和尚坟</b>。</p><p> 日后一旦松林被开发,恢复松林寺,恢复松树林,必定成为议亊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