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970年到2020年,七〇届的我们,走过了人生最丰富、最精彩、最珍贵、最留恋的五十年!化机文艺宣传队,曾像一块强力的磁石,引吸了热爱文艺的我们:她稀释了劳动的枯燥,拓展了生活的内涵,激活了向美的天性,升华了理想的追求。</p><p> 五十年的风雨,五十年的情怀!宣传队老友们写下的深情寄语,奉上的珍藏照片,无不记录着他们走过的风风雨雨,涌动着他们的炽热情感,表达了他们对宣传队群体、宣传队生活,以及对那段激情岁月的深深怀念!(序:殷崇文) </p> <p><br></p><p>周建敏——<br></p><p>化机厂原棉纺分场络筒挡车工、工会干部(1970.6-1982.10);化机宣传队舞蹈演员、队长。</p> <br> 我的童年梦,残留着自然灾害的异境;我的少年画,充满着动乱年代的伤痕与“文化大革命”的血色;我的青年诗,在50年前的夏日开篇,为自己——一名纺织女工而吟诵;我的中年书,沉积了为事业奋斗、为生活忙碌的深深足迹与太多的人生感悟;我的老年哲学,仿佛已是曾经沧海后的平静,洗尽铅华后的宽容。由是我感叹:什么年龄干什么事,什么阶段做什么梦吧。<div> 感谢宣传队队友们50年的挚爱!音乐让我们陶醉,舞蹈使我们愉悦;高雅脱俗印刻在每个人的脸上。愿我们友谊长存,永远在一起!(文:周建敏)<br> </div> <div><br></div><div>金郁玉——<br></div>化机厂原棉纺分场维修工(1970.6 -1978.8);化机宣传队大提琴手。 <div> 50年前的6月25日,我第一次走进了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化机厂前身)的大门,成为一名快乐的纺织女工。宣传队的生活,给日趋沉闷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一群志趣相投的年轻人,在一起吹拉唱跳,好不热闹,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为我们的人生留下了珍贵的回忆。</div> <p> 1981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洪流,我求学于大洋彼岸。波士顿的校园生活,贝尔实验室的lT探索,为我打开了步入高新科技领域的大门。2002年,在祖国发展崛起的春风中,我回来啦!我回到了北京——为了走时的理想!</p><p> 从16岁到66岁,50年如白驹过隙;而人生又能有几个50年呢?朋友们,让我们快乐地享受我们的金色年华!</p><p>(文:金郁玉)</p> <div><br></div><div>宋新生——<br></div><div>化机厂原卫生所检验师(1970.6-2004.6);化机宣传队独唱、舞蹈演员。</div> 弹指一挥间,<br>匆匆走过五十年!<br>从十六七岁相识,<br>到六十六七团圆。<br>往事历历,梦回当年:<br>化机文艺宣传队,<br>在纺织系统,名扬声远! 记得晨光中楼顶的琴声,<br>记得深夜礼堂的排练场;<br>记得金编导的《纺织姑娘》,<br>记得苏音足尖上的疯狂。<br>记得晓林嘹亮浑厚的歌声,<br>吸引八方涌来的观众;<br>记得高丽和我的重唱,<br>出自王敏的自编自创,<br>更凝聚着集体的力量!<br>啊——<br>太多太多的“记得”,<br>让我回到当年的时光,<br>怀念那纯真灿烂的模样,<br>——年轻,真棒! 如今,已白发苍苍,两鬓秋霜,<br>还在为儿女们奉献着余光。<br>细想想,还是要活出自己的模样!<br>携手踏青,共沐夕阳,<br>难舍五十载不弃的情长。<br>我们要抓紧余生的时光,<br>继续我们的爱好,<br>继续我们的疯狂!(文:宋新生) <div><br></div><div><br></div> <div>金国强——<br></div>化机厂原设备科焊工、工会负责文体宣工作(1970.6-2007.5);化机宣传队长笛手。 <p> 自1970年步入社会,至今已50年了!这50年的人生,充实丰富,美丽多彩,无怨无悔!</p><p> 我在学生时代,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1970年6月25日,我被纺织科学研究院选中,分配到棉纺实验厂,当上了一名清花挡车工。——我的青春小舟,也从这里扬帆起航!</p><p> 我参加了厂文艺宣传队,参加了纺织系统的职工汇演和节日演出;我参加了足篮球队,参加了区级的多项比赛。我喜欢摄影,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我的摄影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还在厂里成功举办了个人影展。</p> <p> 1970年12月,我调到设备科,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成为了一名高级焊工。1997年,我调到厂工会,负责文体宣的日常工作;成立便民三产后,我担任了经理工作。尔后的五年,我在鸿利德餐厅任经理,后又回到了工会工作,直到退休。</p><p> 50年的时光过得真快啊!往日劳动与生活的片段,就像一串串饱蘸了糖稀的糖葫芦,那迷人的酸甜,将永远烙在我的是我优秀完美的人生过程,也是让自己扬起余生风帆的动力!(文:金国强)</p> <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张福成——<br>化机厂原棉纺分场络筒挡车工;化机宣传队报幕员、舞蹈演员。 <br> <p> 我喜欢这首充满温馨又略带伤感的歌:“当你老了,头发白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是啊,当下的我们,不已经都是“奔7”的银发一族了吗?!</p><p> 5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对于人生旅途来说,却承载了太多的印迹、回忆与情感。</p><p> 1970年6月25日,300名花季的我们,齐集在纺织科学研究院的门前,走进了工厂,也走进了人生的全新时期。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新奇:厂房,车间,集体宿舍;师傅们手把手地传授各种生产技能——我的纺织女工生活,就这样拉开了序幕。</p> <p> 在化机厂的这12年中,我最感荣幸的,就是参加了文艺宣传队!每到“五一”、“十一”之前,总盼着早一点集中排练,盼着我们的节目能参加节日演出。这些美好时光,注定成为我毕生的快乐回忆!</p><p> 愿青春友谊长存,愿老年友谊常新!愿我们的欢聚,再过五年!十年!二十年!(文:张福成)</p> <div><br></div><div><br></div>谢宏君——<br>化机厂原棉纺分场细纱挡车工(1970.6-1982.12);化机宣传队小提琴手。 <p><br></p> <p>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五十年过去了!我们从一群懵懂的少男少女,走过青葱时代,走过不惑之年,到如今已是满头花发了。我们怎么能不感慨光阴飞逝,岁月催老呢!</p><p> 回想这五十年,是共同的爱好把我们聚在了一起。我们在一起唱歌、跳舞、排练、演出,使我在繁重、枯燥的体力劳动之余,得到了心灵的慰藉,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本应属于那个年龄的无限快乐与憧憬。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关爱、帮助、指导过我的朋友,是你们让我懂得并热爱上了音乐,还喜爱上了小提琴。</p> <p> 回想这五十年,我非常幸运地结识了各位,并能与你们成为一生的朋友。“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期待着和朋友们共度人生相识的六十年、七十年……愿朋友们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开心每一天!</p><p>(文:谢宏君)</p> <div><br></div><div><br></div>高丽华——<br>化机厂原棉纺分场细纱挡车工、一金车间铣工(1970.6-979.12);化机宣传队歌舞演员。 <p> 50年的人生经历,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回忆,尤其是我在化机厂这9年;挫败与伤痛,是年轻的同龄人难以承受的,也改变了我曾向往的美好人生。</p><p> 一个16岁的青春少女,学校的优等生,怀揣着梦想,初入社会,走进本应属于她的光彩人生。然而,无知的冲动导致一切都改变了。公众评判的落差,理想憧憬的幻灭,对于一个花季少女,能怎样面对两难决择和严酷考验呢?当时,我就像一个“坏孩子”,像一个染上瘟疫、人见人躲的病人;宿舍不让住了,遣送回家,上下班只能跑来跑去。那时的宣传队,所有人都是白天排练晩上演出;只有我,是白天劳动,晚上表演独唱、独舞。即便如此,到最后也索性不用我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啊!</p> <p> 我从小就很喜欢唱歌跳舞,梦想着能走上艺术人生之路;而这个理想,童年未能实现,“文革”无法实现,化机厂又不让实现了!</p><p> 回想过去,我也应该感恩人生中的每一次坎坷、挫折与伤痛。是化机厂锻炼和塑造了我,使我尔后的人生更加充实、丰富、多彩!</p><p> 感谢化机宣传队的各位亲们!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还是留有很多美好回忆的。愿我们友谊长存!(文:高丽华)</p> <div><br></div>王群英——<br>化机厂原棉纺分场络筒挡车工、原喷丝板车间电火花工(1970.6-2004.3);化机宣传队舞蹈演员。 亲爱的队友们:大家好!<br> 到6月的25日,咱们就已经相识50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咱们就从青葱岁月的少男少女,变成了满头花发的“奔7”老人了;真要感叹时光飞逝,快得都来不及回忆了!<br> 想起刚到纺科院的时候,我和爱唱爱跳的小伙伴就一起参加了宣传队。每到重大节日,咱们就集中到礼堂,不分昼夜地排练献礼节目;那时大家在一起,觉得特别开心!如今,大家都已是祖父祖母级的人了,但只要聚到一起,总觉得咱们还年轻,还能蹦能跳;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几周不见,彼此牵挂;见面聊上半天儿,烦恼一扫而光……这就是咱们年轻时结下的友谊!这也许就是我的精神寄托吧!<br> 队友们,等到疫情过了,咱们一定再好好相聚。期待着这一天!祝大家健康长寿,青春永驻,友谊长存!(文:王群英) <div><br></div><div>马桂春——<br></div>化机厂原棉纺分场细纱车间挡车工(1970.6-1979.5);化机宣传队舞蹈、伴唱演员。<br> <p> 今天是6月25日。50年前的今天,纺织科学研究院的门口来了一群欢蹦乱跳、叽叽喳喳的少男少女,那就是我们——怀揣梦想,准备为国家做一番贡献的七〇届学生!从那时起,原本安静的厂院,到处流动着年轻的身影,充满了欢笑与生机。在这里,经过学习和培训,我们成长了,我们成人了。</p> <p> 在我的记忆中,有两次最难忘的经历:</p><p> 第一次是学农,在水稻田里挠秧,班里的杨艳萍突然大叫一声“蛇”,一下子就倒在了水里。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她拖到田边再看,原来只是条泥鳅,虚惊一场。</p><p> 第二次是宣传队去农村演出。独唱、笛子独奏、快板、舞蹈等节目演得都很出色,但最后一个合唱《英雄赞歌》,由于领唱者卡壳,没能完成任务。大家都很沮丧。更难忘的是,宣传队的男生们下河摸了许多蛤蜊煮着吃了,结果个个闹肚子。至今想起来都忍不住要笑!</p><p> 在化机厂、在宣传队的这段时光,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这段回忆,也是最温馨的!我爱大家!祝朋友们永葆青春,永远健康!(文:马桂春)</p> <div><br></div>曹瑞亭——<br>化机厂原棉纺分场络筒挡车工(1970.6-1982.12);化机宣传队舞蹈演员。 <p> 5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而在我们的人生中,它昭示着我们人生的上半场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归途。</p><p> 遥想50年前,16岁的我们,风华正茂,有幸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中的一员;那时的我们,是何等的自豪,何等的骄傲!</p> <p> ——这50年,我们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一颗红心,忠于党,忠于人民。</p><p> ——这50年,我们经历了拨乱反正,投身于伟大祖国的建设中。</p><p> ——这50年,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阵痛:转岗,下岗,失业,再就业;每个人的身上都留下了时代的印记。也正是这50年,培养了我们的坚强意志,初心难忘。</p><p> 5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青春年少的我们,都已成为雪染双鬓、孙辈绕膝的老者,岁月的流痕刻在每个人的脸上,人生的下半场已然开启了。</p><p> “夕阳无限好”!让我们珍惜这美好时光,相拥在夕阳里,快乐生活,幸福安康!(文:曹瑞亭)</p> <div><br></div>章玲玲——<br>化机原棉纺分场细纱落纱挡车工、组长(1970.6-1982.12;化机宣传队舞蹈演员。<br> <p> 尽管岁月的风雨带走了我们的韶华,但往日共度的美好时光,却依然闪现在我们未老的心中——</p><p> 那里有我们青春的激情,</p><p> 那里有无悔的理想飞歌,</p><p> 那里有我们曾经的彷徨,</p><p> 那里有不竭的寻梦渴望!</p><p> 回忆往事,历历在目——</p> <p> 那时,我们的歌,歌唱劳动与生活,虽不是最美的,但我们的情是炽热的。</p><p> 那时,我们的舞,跳出了纺织女工的美,跳出了《白毛女》的芭蕾,虽不是最棒的,但我们的心是欢畅的。</p><p> 那时,我们的乐队,虽不是很专业,但弦乐、管乐、打击乐、手风琴等,已经小有阵容了。</p><p> 年轻!美!快乐!——</p><p> 这是人生最留恋的时光!</p><p> 这是人生最温馨的回忆!</p><p> 这是夕阳人生中最能抚慰心灵的阵阵晚风!</p><p> 祝大家身体健康!美美哒!</p><p>(文:章玲玲)</p> <div><br></div>曹 静——<br>化机厂原棉纺分场细纱挡车工(1970.6-1982.10);化机宣传队舞蹈演员。 <p> 1970年6月25日,我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参加了工作,步入社会,有幸参加了化机厂的文艺宣传队。如今,一闪而过五十年了!那涂满晨曦的青春岁月,一幕一幕,是多么令人回想啊!</p><p> 在宣传队,我结识了不同工种的小伙伴。在那个充满欢乐的环境中,我们排练了《纺织女工》《白毛女》《江山万里》等许多歌舞;我们的节目,也从厂里演到局里,从节日的舞台,演到拉练途经的田间山村。每一次成功演出,都凝聚了领导、老师的心血和大家的辛勤汗水。经过不断历练,我们也从幼稚变得日臻成熟!</p> <p> 岁月如歌!这些至今令我时常回想的生活片断,正是我青春岁月的真实记录。</p><p> 我们的昨天,那些曾经的荣耀、掌声与磨砺,正是我们欢度余生的永恒话题;大家朝夕相处而结下的真挚友情,让我们更加珍惜五十年后的幸福相聚。</p><p> ——因为,这是我们今世无法割舍的缘!(文:曹静)</p> <div><br></div>王春萍——<br>化机厂原棉纺分场迸条工(1970.6-1978.9);化机宣传队舞蹈演员。<br> <p>宣传队的老友们,大家好!</p><p> 我们是在十六七岁的花样年华相识、相聚在化纤机械厂的。我记得,我们是300个人一起去报到的。当时的化机厂,是纺织科学研究院;报到前我就想,我什么都不会,还去搞什么纺织研究呢?</p><p> 我一生和舞蹈结缘,不管跳得好坏,就是喜欢跳。进了宣传队,因为共同的爱好,我又和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p> <p> 年轻人总是充满青春热情的。那时,每到佳节,有了演出任务,大家就欢快地聚到一起,在礼堂里天天排练,表演了《我们是草原的红卫兵》《采茶舞》等很多舞蹈。芭蕾舞蹈《窗花舞》是最经典的:我们五姐妹穿上真正的芭蕾舞鞋,天天在台上练着,笑着。芭蕾舞鞋穿在脚上,看着风光;但鞋前有铁头,又要不停地旋转,脚常常被磨出血,排练后经常要去医务室上药,裹纱布。对这段生活,我至今记忆犹新,姐妹间的情感也终生难忘!</p><p> 回忆是甜美的,生活是快乐的!祝愿每个朋友一生幸福!(文:王春萍)</p> <div><br></div><div>殷崇文——<br></div><div>化机厂原供销科大五金库库管员(1970.12-1979.2);化机宣传队小提琴手。 </div> <p> 从1970年我步入社会算起,至今已经50年了!仔细想想,生命真的很短;人生中,有意义、值得回忆、能称得上“生活”的50年,一生也就只有一个。我的回忆,就常常定格在化机宣传队那段热情如火的青春岁月。 </p><p> 因父母去了干校,在化机厂这8年中,我是每个周日都在食堂吃饭的个别人之一。我因孤独而自悲过,也因孤傲而自负。正是参加了宣传队的活动,结识了一群志趣相投、心地友善的小伙伴,我的生活才由此充盈了色彩与歌声!在这个环境中,我唱过,笑过;爱过,也被爱过;我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萌发了对未来的憧憬,也坚定了“何叹人生无灿烂,舍我谁能补苍穹”的自信! </p><p> 回眸这50年,有风有雨,但也如诗如歌,是值得礼赞的!正是:“豆蔻春芳任褪去,笑看飞霞染暮峰!”</p><p>(文:殷崇文) </p> <div><br></div>李有杰——<div>化机厂原棉纺分场辅助工、原供销科大五金库库管员(1970.12-1983.12);化机宣传队小提琴手。 </div> <p>化机宿舍,1977年,范力平摄影。</p> <p> 回顾自工作以来的50年,我没有什么特别“高光”的时刻,却有过一些挫折与坎坷—— </p><p> 进入化机厂最初的6年,我努力工作,追求进步,但终因出身不好未能入团。记得有一年,我参加了国庆节的文艺排练,但临到演出却被通知“政审不合格”。 </p><p> 改革开放后,我开始注重文化学习并系统地学习了摄影技术;1989年,我大专毕业并被评为“自学成才标兵”;1991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工会文化干部”。90年代,我多次参与了政府部门的大型展览和多部画册的照片拍摄工作;还担任了《北京东城文物建筑》一书的副主编并完成其中的大部分摄影作品 …… </p><p> 时光飞逝,人生易老,一晃50年了!50年前进入化机厂,我结识了几位小提琴琴友和宣传队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是我一生的荣幸!宣传队的青春记忆,也承载了我的悲伤与快乐;大家对我的影响、关爱和帮助,更值得我用一生去感恩!</p><p>(文:李有杰) </p> 编后记:<br> 2020年,本应是我们七〇届欢庆步入社会五十年的重要年份;然而,2020年,又恰逢六十年轮回的庚子年:“新冠”肆虐,水患频生,怎能不令人扼腕叹息,仰天长啸!但是,为记住这五十年的风雨与情怀,我们还是团聚了,欢庆了!同时,用美篇这一艺术形式记录下了我们认为最珍贵的那些画面与文字!<br> 让我们一起,祝福所有七〇届老友以及所有的朋友晚年幸福!<br><div> 2020年9月5日<br></div> <p>文字编辑:殷崇文 照片编辑:李有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