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全椒

彩霞

<p>因为疫情的影响,今年暑假本没有出行计划。8月初,他问我愿不愿意一起去全椒看看,“很近的,住一宿就回来”。之前我已经拒绝了他一起去九华山的提议,这次还是乖乖地跟着他走吧,把女儿一个人丢在家里想必乖巧的她也能理解。其实我是喜欢跟着他出去转的,完全不用操心,兴高采烈地逛吃逛吃,美滋滋呀。</p><p>这些邻近的城市、省份其实和南京、江苏一样,早就警报解除,恢复平静祥和的气氛,人们正常地工作、生活,只是防疫的弦儿还一直没有松懈下来而已。</p><p>下高速,朋友已等在路边,我们相跟着径直去拜访“吴敬梓”。说吴敬梓以一人之力成就了一座全椒城简直都不算过分,古往今来这样的文学大家搁在哪儿都是那里的骄傲啊!全椒全新的宣传语是“儒香全椒,乐享太平”,其中的“儒香”,大概和吴老先生脱不了关系。</p><p>“吴敬梓纪念馆”是一座青瓦白墙的中式古典庭院,沿着长长的回廊参观一间间纪念室,其中一间罗列了《儒林外史》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版本的图书,也有翻译成外文版本的介绍,其中一本书名为“The Scholars”,让人忍俊不禁,又有原来如此的恍然。</p><p>参观“吴敬梓故居”的感觉可以用震惊来形容:原来这才是豪门的书香世家、官宦人家,真正的庭院深深深几许!虽然目前复原的故居只是从前吴家老宅的1/4,已然让我惊叹得目瞪口呆,果然是见识少限制了我的想象!</p><p><br></p><p><br></p> <p>午饭后我们去参访神山寺和龙山寺。</p><p>全椒正在打造慢城形象。相较于高淳慢城,全椒有自己的优势。全椒四面环山,青山绿水,人口稀少,环境优美。去神山寺的一路就是游览慢城的一路。车开在彩虹路上,两边鲜花和森林围绕,远处青山连绵,妥妥的氧吧。</p><p>神山寺始建于唐朝,复建于清乾隆年间,我们参访的是现存的古寺部分。古寺古色古香,雕梁画栋,苔痕深深,历经岁月沧桑,依然寺宇庄严。</p><p>寺里的大师父一路陪同解说,我却不是个好听众,忙前忙后地拍照,又跑到寺前的森林里寻林间小道探幽,却不料深山里的蚊虫凶悍泼辣,在脸上耳边眼前横冲直撞,吓得我赶紧回头。想来若是春天或深秋来此,依这古树名木,古寺梵音,定是洗涤心灵、沉静心神的妙处。</p> <p>从神山寺出来,我们又赶往龙山寺。</p><p>龙山寺原名宝公庵,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由梁武帝年间国师神僧宝志公创建,迄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崇尚佛教的梁武帝曾“三幸龙山寺”。宝志公也就是民间“济公和尚”的原型,他一生有颇多灵异之事。唐天宝年间,“画圣”吴道子绘宝公像、“诗仙”李白作像赞、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并刻在同一块碑上,史称“三绝碑”,永久纪念宝志公。</p><p>在我看来,龙山寺并不大,但居深山幽谷中,有仙风道骨,有历史渊源,有爱情传说,有特有的树种青檀(院子里两棵千年青檀,剥一小片斑驳的树皮轻嗅,檀香扑鼻),有深幽的龙洞(当地人告诉我他们小时候常到龙洞里玩,深达几十米),特别是我们到达时正是日落时分,阳光给山林大地寺院镀上了一层金色,更有一份庄严。</p> <p>傍晚驱车来到大墅镇龙山旅游度假村,还是因为疫情吧,度假村里并没有客人。这里的度假村好特别哦,房子全是之前村民的老房子,重新设计装修,大大的客厅,舒服的房间,整洁的厨房卫生间,朋友们一起租上几家房子小住几天,应该是很有趣的体验。村子里还有水库、小池塘,远处青山如黛,大风车呼呼地转,城里人来此会大呼过瘾的吧。</p> <p>晚上入住的酒店旁有高大的吴敬梓塑像,想来应该和南京新街口的孙中山塑像一样,是纪念是自豪也是个新地标吧。</p><p>第二天上午游南屏山笔峰塔,走太平桥。</p><p>朋友说来到了全椒,太平桥一定要去走一走,走过太平桥百病消,一生平安。其实全椒的民俗是“正月十六走太平”桥呢,届时走过太平桥可保平安,再来到太平井旁投硬币祈祷财运亨通,而襄河岸边有景观路可供人们游玩赏景。</p> <p>和朋友告别回宁。朋友邀请以后常来玩,他问南京到我们这儿是不是特别近?我们坐飞机都去南京,路上不堵的话,40分钟就能到禄口机场。哈哈,果然是“南京的全椒”,简直比从我家到机场还要快呢。</p>

全椒

太平桥

龙山寺

吴敬梓

神山

慢城

宝志公

度假村

古寺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