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脂肪肝,这些事儿要知道!

消化小兵That's ok

<p>  肝脏是身体重要的排毒和代谢器官,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肝脏对疼痛不敏感,所以有时候它出现了问题,人们很难察觉。随着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体检,很多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就被检查出来了,比如——脂肪肝!</p> <p>  脂肪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已赖上你,你却对它一无所知。只有了解相关知识,科学防治才是硬道理!</p> <p>  脂肪性肝病是以肝细胞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组男女均可发病,以40~49岁的发病率最高,我国成人患病率为15%~25%之间,近年有上升趋势,并且患病年龄日趋提前。</p> <p>  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p> <p>  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伴随的胰岛素抵抗,造成肝脏脂质代谢的合成、降解和分泌失衡,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异常沉积。</p><p> 酒精里的乙醇对肝脏有害,经常饮酒会使肝脏的代谢能力减弱,导致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引起肝细胞膜破损。</p> <p>  加班熬夜、久坐不动的人也是脂肪肝青睐的对象。人的肝脏在晚上11时至凌晨3时活动能力最强,这也是肝脏的最佳排毒期。如果此时熬夜,肝脏得不到休息,肝脏的血流量相对不足,势必加重肝脏的负担。同时,熬夜的人多半晚餐进食较多,并且晚餐后没有运动,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贮存于肝脏中。久而久之,肝脏的脂肪含量就会超标,导致脂肪肝。</p> <p>  瘦子就不会得脂肪肝吗?</p> <p>  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长期营养不良、缺乏某些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虽然瘦弱,也可能患营养缺乏性脂肪肝。所以,脂肪肝,不是胖子的专利!!</p> <p>  脂肪肝的危害有哪些呢?</p> <p>  长期慢性肝损害,有导致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风险,甚至发展为肝癌!</p> <p>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p> <p>  了解了这些关于脂肪肝的常识,那么我们要如何防治脂肪肝呢?</p> <p>  以下四点建议,请您牢记在心:</p> <p>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是治疗肥胖相关脂肪肝的最佳措施。因体重下降过快,可能会加重肝损伤。故减肥过程中应使体重平稳下降,注意监测体重及肝功能。不宜乱服药,在服降血脂药物期间,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p><p> 2.注意纠正营养失衡,控制糖和脂肪的摄入量,不吃或尽量少吃动物内脏;</p><p> 3.禁酒,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关键。酒精性脂肪肝,戒酒4~6周后脂肪肝可停止进展,最终可恢复正常。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需要良好的营养支持,在戒酒的基础上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饮食,并补充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C、K及叶酸)。</p><p> 4.如已经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肝功能损害,请及时就医,规范诊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