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作品展示(3)</p> <p><br></p><p>葫芦岛家电大厦楼下最近多了一个摊位。</p><p><br></p><p>摊主是一位年近五十岁的外地男人,他在地上铺了一块白色宣传布,上面印满了我国早年发行的硬币、清朝的古币等图案,下面标着价格,旁边立着一个长方形的硬纸板,上面醒目的6个大字:“天价收购钱币”。</p><p><br></p><p>这一天,张顺骑自行车给儿子交补课费,路过家电大厦门前,看见围观的人群,好奇心驱使他蹦下车子,挤进人群中。 </p><p><br></p><p>张顺眼睛一下子盯到宣传布上,只见上面写着:收购“1955年发行的2分钱可兑换现金1000元,5分钱2000元”。往下看“1953年发行的1分币2000元,2分3500元,5分8000元”。看到这里,张顺心里开始“扑通、扑通”地跳起来,他害怕自己看花了眼,使劲用手揉揉眼睛。</p><p><br></p><p>往下看,张顺有些站不住了,“清朝乾隆年间古币收购价一枚3万”。张顺再也看不下去了,他挤出人群,推上自行车就要往家里赶,他要把媳妇接过来看看这个好消息。</p><p><br></p> <p><br></p><p>这时,摊主的声音隔着人群传了过来:“各位想发财的兄弟姐妹,你们不要着急往家里赶,币种这么多,你能记清楚吗?到我这里拿份资料,找起来又快又方便啊!”</p><p><br></p><p>张顺放回自行车,又重新挤进人群,只听摊主继续说:“由于我的资金有限,我只能限量收购,请大家一定多拿资料,发动亲属一起找,我只能在葫芦岛收购3天。发财的机会就在你自己手里,想发财的好好把握吧!”</p><p><br></p><p>摊主话音刚落,大家的手一起伸向他,摊主表情为难地说:“我给你们无偿发资料,我也发不起呀?请大家准备好零钱,10元一张。”</p><p><br></p><p>“这么贵呀?”人群中有人发出不解的声音。</p><p><br></p><p>“这还贵呀!”摊主抢白说。“你没看见这几张纸里面的商机呀?已经改变了多少穷人的命运,几张纸就有机会让你做富翁,大家还在乎这几块钱吗?”。</p><p><br></p><p>“大家快点动手吧,我收购的数量有限呀…”摊主扯着嗓门叫喊着。</p><p><br></p><p>“兄弟,快拿吧!别错过机会!”摊主冲着张顺喊着。</p><p><br></p> <p><br></p><p>张顺见摊主盯着自己,心跳也越发加快了。</p><p><br></p><p>张顺是一个工人,每天朝九晚五的日子和每月拿回家的有限钞票,让他感觉在媳妇和儿子面前总是没有自信。</p><p><br></p><p>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单位效益不好,他两个月没有拿回家一分钱了。面对媳妇的白眼,他也恨过自己,恨自己无能,恨自己没出生在富裕家庭里,恨自己不是老板、大款。</p><p><br></p><p>私下里,他常想:“《水浒传》里的浪里白条叫张顺,可人家有本事,能把几百斤重的李逵扔下水,被人称为英雄。自己也叫张顺,却连媳妇和儿子都快养不起了,一样的名字,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p><p><br></p><p>上月,儿子学校组织到学生培训基地冬训,就120元钱,可张顺愣是拿不出来,儿子没吃饭哭着鼻子摔门走了。张顺心里不是滋味,他走进工友家,看到工友忙里忙外照顾着瘫在床上的老母亲,到嘴边的话让他硬给吞下去了,他没法开这个口。</p><p><br></p><p>张顺休息的时候不敢在家里呆着。为了生存,会缝纫手艺的媳妇接了不少零活。媳妇很能干,天刚一亮,就忙开了。缝纫机有节奏地“嗒嗒”声让张顺坐立不安,他心里隐隐作痛。两个月了,就靠媳妇这点手艺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他感到活得窝囊。</p><p><br></p> <p><br></p><p>看着眼前的摊主,张顺的心一阵紧一阵紧的。</p><p><br></p><p>他知道,家里存有半水桶硬币,都是1分、2分、5分的,只要他去找,一定能找到价格昂贵的那些。到那时,1枚硬币8000元,半桶硬币加起来,说不定超过一百万呢!张顺再也不敢想下去了。</p><p><br></p><p>张顺终于明白了那句古训:“风水轮流转啊!”看来自己这回真的要转运了,想到这里,一向花钱谨慎的他大方地掏出10元钱,要买一张资料,可摊主却说:“兄弟,就买一张哪够啊?你家硬币要是多,就多买几张,发动亲戚朋友帮你找,商机无限啊!”</p><p><br></p><p>“马上就要成为富翁了,还在乎这点小钱吗?”摊主还在自言自语。</p><p><br></p><p>张顺的手已经伸向贴身内衣口袋里,他哆哩哆嗦地摸出500元钱,这是儿子的补课费,也是媳妇起早贪晚忙来的酬劳。</p><p><br></p> <p><br></p><p>张顺用自行车驮回了这些珍贵的钱币资料。</p><p><br></p><p>他在家里铺了一大块塑料布,又找来一大帮亲戚朋友,就连患眼疾的老爹他都给找来了。他得意地指挥着大家,一枚一枚地找,一枚一枚地核对。他终于可以直起腰板说话,就像电视上指挥工程的工程师一样。</p><p><br></p><p>一个小时过去了,整整一天过去了。张顺的脸几乎贴在硬币上,可资料上标明的天价硬币他一个也没找到。</p><p><br></p><p>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家电大厦楼前,他要向摊主问个明白,可等了一上午,连个人影都没等到。</p><p><br></p><p>张顺沮丧地往回走,突然,一张报纸飞到他面前。他捡起来打开一看,是一张《葫芦岛晚报》,一篇题为“高价回收硬币实则卖宣传单”的文章吸引了他,他急不可待地读着读着,身子一软倒了下去……</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发表于《葫芦岛有色报》2009年2月27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摄于唐山世博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