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圪崂村的东南面,有一座药王庙,据说,庙始建于清初,为北方明清建筑风格。庙坐北朝南,大门是魁星楼,两扇宽约两米,高三米的大门气势宏伟,门口一对高约一米的青石狮子威武霸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庙有前殿和后殿两座主体建筑,两殿间以拱门相连接,屋顶呈弧形,恢宏庄严,屋脊上有飞禽走兽造型,山墙上贴有各种砖刻浮雕。殿门门槛很高,殿内雕粱画栋,立柱、梁枋、门窗、屏风等运用的是雕刻、彩绘、装饰等,墙壁上有许多神话故事彩绘图案,地面用大块青砖铺设,殿堂给人一种庄严神圣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就是我上学的地方一一圪崂小学,大庙里的钟声和郎朗读书声,常常在我耳畔回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1969年上学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庙门改成了王成西校长的宿舍,在西边另开了一个学校大门,校长为大门两侧写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鲜红的大字,大门里左边建了一个操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殿里的神像已被拆除,墙壁用白石灰涂抹,但原图画依稀可见。前殿被分隔成5间小房子作为老师的宿舍和办公室,后殿变成了教室。在后殿西侧有新建的六间砖瓦房即两个教室,东侧有一大庙房,叫四椽厅,房间比较宽敞,可以容纳两个班的学生同时上课。我上一年级第二学期时,就在这个教室,和新一年级学生一起上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校里古树木并不多,庙门里左侧有一棵古柏树,前殿门前有一棵茂盛的梧桐树,挂着一只座碗口大的铁钟,用于上下课 敲钟。前殿右侧紧贴山墙处,有一棵向南倾斜着十几米高的古柏树,象征着庙的古老和沧桑。与古柏树相距三四米的院子中央,有一株树冠约2米大的月季花,春天里,月季花盛开时,它象一个大花篮,花团簇拥,花香漂荡到整个校园,课间活动时,同学们围着它跳跃欢唱,常引来许多村民前来观赏……</span></p> <p>本人小学五年级时与同学合影</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1969年春节刚过,我准备上学时,我母亲用粗布给我缝了一个书包,我在村代销店买了两只铅笔、一块橡皮和一个削笔小刀,装入书包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报名那天,我特别激动,早早起来,穿着过年的新衣服,吃完早饭,兴高采烈的去学校报名。领了语文、算术两本书,小心翼翼地装到书包里,一路蹦蹦跳跳的奔回家,急忙把书从书包里掏出来,捧在手上,陶醉于新书散发的墨香气息里。然后爬在炕沿上一遍又一遍的翻看着语文书,充满了新奇和对上学的渴望。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晚上,家里人收工回家,母亲用包装化肥的牛皮纸给我包了书皮,哥哥给我写了书名和我的名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学校上学了。教室课桌是用长条木板架在泥墩子上,高约五十公分,宽约四十公分,长约5米,一排坐8个同学,共有5排课桌,可坐40名同学,坐的凳子是从自家带的小木凳。黑板是将墙壁涂上水泥,用油漆刷黑,在四周加上边框而成,老师的讲台也是用泥坯砌成的。班主任是邻村王若峰老师,长得白净,和蔼可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语文的第一课是"*****"从第二课开始依次是: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总路线万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算术是从一加一开始学习。为了学习加减法,老师让每一个学生回家做个记数器,由于我家里穷没有珠子,父亲就把扫帚的竹棍抽出来,用菜刀将竹棍截成一小段一小段,当作"珠子",然后用母亲纳鞋底的粗线绳窜起来,我上课时,把他挂在脖子上学算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纸张紧缺,我们作业本的纸质很差,练习本的纸是用麦桔做的,纸面不平整且很脆。为了节约使用练习本,我们一般都是在地上练习写字。由于粉笔很贵,用不起,一号废旧电池的碳芯棒,则是我们在地上写字最好的笔,它不仅耐用,而且象粉笔一样好写字。没有碳芯笔的同学,就用干树枝作笔在地上写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堂写字课结束,老师手提教棍,跟着学生在操场上、走廊里转悠,一个一个的批阅同学们地上的"作业"。之后,同学们用布鞋底,各自将地上的字刷掉,为下一个班学生写字留下空地。</span></p> <p>本人小学毕业照</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农村,家长们白天都在参加生产队劳动,我们小学生都是自己照管自己。夏季,为了不影响家里人下午下地劳动,学校要求学生一律到学校午睡,于是,我们吃完中午饭都去学校,在教室午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生一般都睡在课桌长板上,男生则睡在地上,有条件的男生在地上铺块塑料布,其余男生则用嘴巴把平地上的浮灰吹掉,直接睡在地上。起床时,两个小脸蛋粘着灰土,就象古装戏里的"白面书生",如果出了汗或流了口水,那直接就成了"泥娃娃",灰尘和汗渍在衣衫上印满了"地图"。按常理说,躺在地上容易生病,但是,由于我们从小习惯于夏天在地上睡觉,因此,很少有感冒的现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候,下雨天道路泥泞,特别是秋季下淋雨之际,道路水深泥厚,走路特别艰难。我们上学能穿起雨胶鞋的同学很少,许多同学穿泥屐上学(我小时候穿过的泥屐至少还保留着),没胶鞋和泥屐的同学,有的由家长背着上学,有的干脆打赤脚走泥路上学。上学路上,同学们经常因为路滑而摔跤,变成"泥人”。</span></p> <p>本人当年上学穿过的泥屐</p> <p>2018年,外孙女穿本人当年穿的泥屐。</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冬天,教室窗户没有玻璃,同学们则用老师拿来的白纸或报纸糊窗户,室内光线很阴暗,白天也需要开电灯,没电时就点煤油灯照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然,也有意外的惊喜。刚糊上窗户时,留在教室房顶上的麻雀则成了驚弓之鸟,在同学们的呼喊和驱赶之下,四处碰壁,最终因精疲力尽,无处可逃而被同学们活捉,成为玩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冬天上学,我们穿着棉衣棉裤,为了写字不冻手,家长们特意给我们做了棉护手套。但由于教室没有取暖设施,非常寒冷,写字时手被冻得红肿涨痛,甚至留脓。大多数同学的手都留下了冻疮,我手留下的冻疮直到上高中时才消失。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数九寒天上课时,寒气袭人,腿脚冰凉。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就奔向教室外向阳的地方,靠着墙角,手操进袖筒里,用身体互相拥挤、踏步,抱团取暖。男生提起裤腿玩起斗鸡游戏,女生则跳绳或踢键子,同学们以此取暖御寒。</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雪时,堆雪人、打雪仗、滑冰则是我们冬天最快乐的时光。</span></p> <p>杨庭翰老师和家人留影</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二、三年级时,杨庭翰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他不拘言笑,教学严格,我们都敬畏他。记得,每到早上上自习课,杨老师在讲台上批改作业时,常常打盹,他一点头,则将蘸水笔戳在作业本上,留下许多墨汁,这时,常常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我们才从同班同学、也是杨老师女儿杨果利口中得知,由于他家子女多且大都年幼,在生产队劳力少而年年短款。杨老师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劳力,不得不白天上课,晚上加班劳动,挣工分……后来,每当想我起此事,常常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对当年学校的民办老师们肃然起敬!</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杨老师在老师中写毛笔字是一流的,其字柳骨颜筋,他是我写毛笔字的启蒙老师。记得我写毛笔字时,为了模仿杨老师字体,把笔画写细致,曾可笑的把毛笔用小刀刮细,被杨老师严厉地教训一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此想到,那时候老师们写好毛笔字是基本功,即使字写得出众,也不敢轻易称之为书法家。当年,我们武功县公认的书法家也仅仅只有四大家。相反,当今社会,人们学写毛笔字则称学书法,刚学会写几句名言、条幅就自称书法作品,当作商品进行交换。于是,所谓的"书法家" 泛滥于社会,给传统文化造成负面影响</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上小学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争当"五好学生"和加入红小兵是同学们的理想。</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红小兵是“文革”期间取代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少年儿童组织。参加红小兵组织要贯彻“阶级斗争路线”, 出身贫下中农。学习好,政治活动积极的学生第一批参加组织,家庭出身“有问题”、社会关系“复杂”的少部分小学生,很难加入红小兵组织。由于我是贫农出身,而且在校表现好,上二年级时,第一批加入了红小兵,曾经当过班长。</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段时间,红卫兵建制以年级为单位组成红小兵连(下设排、班),红领巾则换成了标志为印有“红小兵”字样、红底黄字的袖章。参加红小兵组织的小学生其外貌特征同红卫兵相似。学校的教学活动内容、形式更加配合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热衷于一些形式主义的“革命”活动,当时,人们学唱"高楼万丈平地起"等五首陕北革命歌曲,我们红小兵放学后,分小组在村里到处设关卡,挡住行人,要求随即背一段毛主席语录才放行。</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夏大忙,学校组织红小兵参加夏收保卫活动,即将数十名红小兵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大约三四个人),在村子的各个路口插上红旗,设立检查岗哨,在社员收工回家时,检查是否有将麦穗私藏起来带回家情况,红小兵还肩负着"防火、防盗、防破坏"的任务。那时我相当于排长,负责巡查村东面的四个岗哨,起早贪黑坚守岗位,"革命"热情特别高!</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更好的开展革命运动,学校成立了文艺宣传队,队长是王敏杰老师,我跟着杨俊峰老师学习吹笛子和拉二胡,美女知青余作敏给我们教唱歌,年轻漂亮的杨小荣老师给我们排练舞蹈。当时排练的节目有舞蹈《我是公社小社员》、《纺织工人》快板、相声等,我参加舞蹈《闪闪红星》节目,杨红玲同学是我的搭档。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有一次,学校文艺宣传队去张堡村北塬上,慰问"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的社员,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我们在工地带妆饱餐了一顿之后,卸妆时,用粗麻纸把油彩难以擦掉,两个小脸蛋火辣辣的疼,就这样,一个个象"花脸猫"似的回到家。</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自幼喜欢画画,是受邻居王三爷的影响和启蒙,他后来也是我小学的美术老师。上四年级以后,**村韩云腾老师一直是我的美术老师,当时,由于条件限制,我们的美术课基本以铅笔素描为主。</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我在同学中画画较出众,韩老师则经常带我画板报画,我因此而使用上了广告色(即水彩)这使我的画画兴趣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画的第一幅水彩作品,是约四尺大的一幅"高举的铁拳头",喻意着"无产阶级专政“,被贴在教室山墙的板报中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校的体育活动项目并不多,操场上有一个篮球场,篮球架是木制的,经常损坏。场地是土地面,下雨泥泞时无法打球,常被同学们用作滑泥场。前殿前有一个用水泥做的乒乓球桌,球网用几块砖头代替。那时塑胶球拍很少且珍贵,我们则用木板球拍打球,这里是老师和同学们互动的重要场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第一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原地踏步走……"随着校园高音喇叭声,同学们在操场上排队,做着课间操……</span></p> <p>赵旭老师(右)和时任副校长李源(左)合影</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上四年级以后,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我们的教室窗户装上了明亮的玻璃,坐上了木桌凳。政治运动逐渐也平淡下来,当时的校长是汪恒星,我哥李源是副校长,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抓得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班主任赵旭老师是老三届毕业生,他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语文、数学教得都好,我爱好语文的兴趣因他而起。赵老师把我们班一直带到初中毕业,他不仅给我们教知识,而且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使我们学会了做人,受益一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圪崂小学,正是由于有一批优秀的园丁,因而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我这一届前后五届学生中,先后有二十多个学生考上了大学和中专,我们小学班三十多个同学中,有两个考上了中专,五个考上了大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的赵旭老师和他的弟弟、杨朝世老师和他的两个弟弟(其中三弟杨进峰是我的同班同学)在刚恢复高考后,先后考上了重点大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圪崂村大庙走出的还有赵旭老师的父亲,解放前他是村中最高学历高中毕业,并在抗日期间参加"青年远征军",到缅甸和印度抗日,被追认为抗日义士,并在刚解放即通过高考进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成为我村第一位大学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小学同班同学张芳玲的父亲张生勇,五十年代考入西北大学,毕业后在复旦大学任教并留学法国,如今,是四医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六十年代,和我在同一生产队的韩志玺考进西安交通大学,是西安理工大学的教授,徐世娃考入西北工业大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圪崂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药王庙里的圪崂小学声名远扬……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8.30</span></p> <p>2016年春节,部分小学同学和赵旭老师、李源老师合影</p> <p><b>山泉,现就职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某研究所,文学爱好者,擅长写作诗歌和散文,用真情实感书写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有多篇诗文刊发于报刊和网络平台。</b></p><p><b>联系方式:</b></p><p><b>微信:山泉(13809183885)</b></p><p><b>Q Q:草堂怡神(260156779)</b></p><p><b>邮箱:liquan2005yx@126.com</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