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到猛禽雕鸮。前天和好友驱车到山西河北交界的岔口镇拍摄了雕鸮。一晚一早两次拍摄甚是过瘾。贴上分享给大家。

g葫芦娃

<p>你看,雕鸮展开翅膀时像不像老鹰展翅?体型很大,高足有六七十公分。</p> <p>这是太行山的一个小村庄。却能引来雕鸮栖息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山洼里的地形,正好创造了条件。旁边是山。这个鸟棚选择的非常适宜拍照。</p> <p>鸟主说最多时一天有70多人拍摄。现在三四十人正好。等候拍摄时人们大气不敢出,整个鸟棚安静的如无人之境。</p> <p><br></p><p>网上介绍。雕鸮【diāo xiāo】:亦称雕枭。属夜行猛禽,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耳孔周缘有明显的耳状簇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胸部体羽多具显著花纹。</p><p>据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网上介绍里没有这样的表述。</p> <p>多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密林中,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全天可活动,飞行时缓慢而无声,通常贴着地面飞行。食性很广,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也吃兔类、刺猬、狐狸、豪猪、野猫、鼬、昆虫、蛙、雉鸡以及其他鸟类,有时甚至会捕食有蹄类动物。叫声深沉。雏鸟晚成性。遍布于大部欧亚地区和非洲,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直向东穿过西伯利亚到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往南一直到亚洲南部的伊朗、印度和缅甸北部,非洲从撒哈拉大沙漠南缘到阿拉伯半岛。</p> <p>雕鸮栖息于山地森林、平原、荒野、林缘灌丛、疏林,以及裸露的高山和峭壁等各类环境中。在新疆和西藏地区,栖息地的海拔高度可达3000-4500米左右。</p> <p>雕鸮通常远离人群,活动在人迹罕到的偏僻之地。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密林中栖息,缩颈闭目栖于树上,一动不动。但它的听觉甚为敏锐,稍有声响,立即伸颈睁眼,转动身体,观察四周动静,如发现人立即飞走。飞行慢而无声,通常贴地低空飞行。听觉和视觉在夜间异常敏锐。白天隐蔽在茂密的树丛中休息。不能消化的鼠毛和动物骨头会被雕鸮吐出,丢弃在休息处周围,称为食团。雕鸮在夜间常发出“狠、呼,狠、呼”叫声互相联络,感到不安时会发出响亮的“嗒、嗒”声威胁对方。以各种鼠类为主要食物。被誉为“捕鼠专家”。也吃兔类、刺猬、狐狸、豪猪、野猫、鼬、昆虫、蛙、雉鸡以及其他鸟类,有时甚至会捕食有蹄类动物。</p> <p>我们一晚一早这两次都是拍了三组。所谓三组,就是鸟主在洼地的三个墩上分别放置一只小鼠,活的。雕鸮飞来都给吃了这算一组。共重复三次,我们也就拍摄三组。下午顺光,早晨逆光。</p> <p>雕鸮飞来飞去时的形态是最棒的。</p> <p>它嘴里叼着小鼠,眼睛却是一直盯着对面,我们——这些不速之客。</p> <p>在墩上停留的时候,它会左右前后的扭头看。非常机敏。</p> <p>抓拍它在空中飞翔时的瞬间比较难,我的设备不给力。那些定焦头的专业打鸟的朋友们拍的一定非常棒!</p> <p>像俯冲下来的苍鹰。</p> <p>看它的翅膀就知道它要飞走。好像短跑运动员听到预备的口令后的瞬间。</p> <p>飞起来了,几乎贴着地。</p> <p>看它两只有力的爪子摁住了还在挣扎的小鼠。</p> <p>叼住了小鼠。</p> <p>又是一组瞬间。</p> <p>它站在那里巡视时的样子很是威武。</p> <p>有时它叼着小鼠飞到旁边的山上再吃。</p> <p>这是用慢门儿拍的,想追求翅膀忽闪时的动感。</p> <p>每一张飞翔时的片子我都舍不得删除。</p> <p>这是叼着小鼠离开了。</p> <p>飞到旁边的山石上。</p> <p>比较远,好在用600端还可以拍到,但清晰度不够。</p> <p>吃完了再飞回来。</p> <p>这是第二天早上拍的逆光的片子。感觉不如前一天拍的。</p> <p>凶猛的飞来抓住小鼠。</p> <p>逆光下的翅膀展开挺好看。</p> <p>刚起飞的瞬间。</p> <p>看它的两只爪子多么用力。</p> <p>在初升的太阳照射下,飞的比前一天下午要多些。</p> <p>抓拍了几张还算成功。</p> <p>不到一个小时,三组就拍完了。很快的经历。有了好设备再加上能迅速捕捉时机就可以拍到好片子。</p> <p>鸟主说这里共有三只雕鸮,两大一小,应当是一家子。能够长期在这里栖息,他们下了很大功夫,必须坚持喂它们,不然就飞走了。在太行山能拍到雕鸮,我们感觉很幸运。有的影友为了拍它得专门去沈阳。</p> <p>来去两天,专程拍摄的雕鸮,值了。这次拍摄,让我又认识了大自然中的一种猛禽。爱鸟护鸟是人类必须要坚持的,特别是打鸟的人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