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暑假期间陪小外孙写作业,翻看了他们的《明朝那些事》一书,对南京明孝陵产生了兴趣。我这个生在南京,长在南京的南京人对明孝陵了解的并不多。为此我几进明孝陵和明孝陵博物馆,走遍了孝陵遗址,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制做了此美篇与大家分享。</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朱元璋,别名朱重八,1328年出生于安徽濠州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因生活贫困,幼时他给地主放牛,17岁时父母、大哥都死于瘟疫,不得己入寺庙为僧。1352年,24岁的朱元璋投奔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因他作战英勇,机智灵活,受到郭子兴的赏识,把他视为心腹,并将养女马氏嫁给他为妻。 </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356年朱元璋带兵攻下南京,将其改名为应天府,1364年自立为吴王。1368年他击败各路农民起义军和元军平定天下,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恢复了汉族的统治地位,在应天府(南京)称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由平民得天下的皇帝,他走出了一段极具传奇色彩的历程。</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368年正月初四,40岁的朱元璋在奉天殿举行了登基仪式,定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成为明王朝的开国皇帝。</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朱元璋登基后,便开始着手计划修建陵寝。为什么古代的皇帝在自己年纪轻轻时就要为死亡做准备啦?原来自秦汉时期开始,丧制规定皇帝不管年龄大小,即位一年后,就可开始营造陵墓。他们认为陵墓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帝王死后必须隆重安葬。朱元璋也不能脱俗,他令刘伯温考查选址,最后选中了钟山的阴宅风水——独龙阜玩珠峰。</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帝王心目中,陵寝要与高贵的身份相适应。为此,他们不加计较的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营建身后的极乐世界。朱元璋虽然出生贫寒,但他由贫苦农民成为一国之君后,也同历代帝王一样,为自己建造规模宏大的陵墓,追求奢侈豪华。</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381年陵墓开工兴建,从地下玄宫建起,工程规模浩大。朱元璋为此招募数万名能工巧匠,并征调10万军队和囚犯服役参加施工。</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382年陵墓建造的第二年,皇后马氏病逝,九月入葬玄宫。因皇后谥号"孝慈",朱元璋将这座正在营建的陵墓命名为"孝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398年6月朱元璋病逝,入葬孝陵玄宫,与马皇后合葬。此时,孝陵主体建筑已完备。1413年朱棣为其父修建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完工,标志着明孝陵建筑全部结束。至此,孝陵工程经历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前后延续32年。</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马坊是明孝陵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为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坊额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字,批示进入明孝陵的官员必须下马步行,以保护陵区的肃静和对朱元璋的尊崇。</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马坊向西北前行750米,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展现在眼前。大金门坐北朝南,有券门三孔,明代门上装有朱红漆大门。整个建筑采用砖石砌筑,下部为石质须弥座,顶部为单檐金黄色琉璃瓦。在太平天国战火中,大金门受到严重破坏,屋顶完全被毁。现在朱漆大门、屋顶、琉璃瓦己无存。 </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只有束腰处的雕花依然线条流畅,花纹清晰。</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这座庄严华丽的大金门,曾是明清皇家陵寝大门的典范,也曾是一个令百姓望而生畏的地方,外人未经允许,擅自入内罚杖一百。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六百年风雨沧桑,让百官下马的道路早已湮没,孝陵圈围的皇墙也早已不见踪影。只有这座早己退去华丽外衣的大金门,依然在默默的守望着孝陵。</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进大金门,来到明孝陵的第一座主体建筑——孝陵神功圣德碑及碑亭。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它的建成标志着明孝陵整体建筑完工。这座建筑也是明清皇家陵寝中同类型建筑体量最大的一个。</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碑亭因建筑平面为正方形,被南京人称为四方城。四方城四面各开一券门,顶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太平天国战火摧毁了明孝陵地面的木结构建筑,碑亭顶部被毁。多少年来阳光、雨雪、风霜,直接与古老的文物相接触,侵蚀了的神功圣德碑和四壁墙体。2012年5月,为了保护文物,恢复四方城的历史原貌,文物部门对四方城进行了修缮和加顶,还原了它的真面貌。</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方城内放置着朱元璋第四子,明成祖朱棣为纪念父亲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碑刻。碑文由朱棣亲自撰写,共计2746个字,记述了朱元璋的生平功绩,表明了明成祖朱棣对父亲的敬仰、怀念和爱。 碑座、碑额、碑帽工艺精湛,气势雄伟,是明初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朱棣登基后即下令为父亲朱元璋开凿神功圣德碑。他将数以万计的工匠集中到南京东郊阳山,碑的雏形凿出后,高达78米,重达3万吨,堪称天下第一碑,但最终因无法运出而被朱棣放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朱棣为什么要积极的为父亲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也许是他忤逆了父亲之意,通过不正当手段篡取了父亲亲自定下的帝位而心怀罪恶感,心中内疚。为了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忠心,他大力赞颂朱元璋的开国功绩,修建神功圣德碑,表示自已对父亲的孝忠。</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碑座是只石龟,称为龟趺(fū),也称为赑屃(bì xì),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特别能负重。这只高2.08米的龟趺,传说原为一对双胞胎兄弟,一天弟弟说出门找点吃的,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来。哥哥望眼欲穿,每日以泪洗面,但依然没有盼回弟弟的身影。600年来它对兄弟的思念从未中断过,泪水日复一日的流淌,至今龟趺的眼脸内都是湿润的。它那痛苦的表情,忧郁的眼神,让人不忍久看。</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方城石雕须弥座及被侵蚀的砖墙</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孝陵有3条天然河道用于排水,眼前的红桥便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御河桥,也是明孝陵第一道排水通道。过了御河桥就是陵墓的神道。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孝陵神道非常独特,在历代帝王陵中绝无仅有。600年前朱元璋修建明孝陵时,东吴大帝孙权的陵墓挡住了神道的去路。有人提议铲平孝陵宫前的孙陵岗,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为我守门吧”。孙陵岗的保留,成了孝陵一道天然屏障,形成了蜿蜒曲折的神道布局,它犹如北斗七星,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完美。孝陵神道改变了明代之前神道短而直,和陵寝的主体建筑在同一条中轴线上的规制。</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东西向,称为石象路。石象路长615米,路两侧分列着6种12对24只石兽,每种4只,两蹲两立,分别是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所以它首当其冲的站在第一位 。</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獬豸(xiè zhì)是一种神兽,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之人。把它放在陵前,取"正直不阿"之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陵前放置骆驼是明孝陵的首创。骆驼是沙漠的象征,代表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条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麒麟为传说中的“四灵”之首(麟、龟、龙、凤),是只有帝陵才能放置的御用品。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是明代皇帝仪卫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古代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神道上的石兽全部为整块石头雕凿而成,最大的象重达80吨。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工匠们在冬季将路面洒水,待结冰后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用人力一路推滚到明孝陵。据说石兽均为雄性,寓意以阳守阴。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00多年来,这些萌萌的石兽,敦厚地注视着过往行人,从皇家禁地到游人如织,他们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变迁。</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石象路的尽头,神道开始改变方向,由东西向改为南北向,穿过前方的望柱进入第二段神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望柱在唐宋时期,通常作为神道的起点。但明孝陵的望柱却置于神道的中间,将神道一分为二,一边是石像路,一边是翁仲路。有一种说法认为:朱元璋对传统帝王陵寝制度进行革新,他认为石兽的作用是驱妖除怪,石人则为警卫侍从,两者功用不同,所以用望柱将其分开。</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望柱,高6.25米,呈六棱柱形,下粗上细,采用整块白玉石雕成。望柱顶端为双层圆柱形冠,改变了唐宋以来神道石柱顶部莲花式的造型风格。</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白色的六面柱体上雕刻着云龙纹,自上而下连成一气,显得格外雍容挺拔、高耸雄伟,这种别具一格的造形是明初石雕艺术的精品。</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两根望柱的下部都有圆形的凹洞,这是怎么形成的?我问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她的答复是古人自己抠的。后听一位老先生说,古人将望柱上的石粉抠下后给孩子吃,可治百病保健康。不知真假?真是不可思议。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人将望柱看成生殖器官,求子者长年累月用手摸出来的。</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神道的第二段称为翁仲路。为什叫翁仲路,翁仲是何人?历史上真有翁仲其人,他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名干将,名叫阮翁仲。相传他身高一丈三,英勇无比,敌人见了闻风丧胆。翁仲死后,秦始皇便把他的形象塑成铜像,立在咸阳宫司马门外,敌人远远见到铜像,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后来的帝王沿习秦始皇的做法,把立于陵墓前的石人称为“翁仲”,让他们像翁仲一样忠诚地守护着自己的陵墓。翁仲路由此得名。</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松柏掩映下,八尊身高4米的翁仲分成四组,相对而立。两对武官身躯魁梧,身披甲胄,手持金盾,威风凛凛。两对文官头戴朝冠,手持朝笏,神情肃穆。600年来他们 岿然不动的屹立于此,忠实地守护着陵墓。“石马嘶风翁仲立,犹如子夜点朝班。"便是对他们的写照。</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两对文武官员中,均为一对有胡须、一对无胡须,分别代表老年、青年。有意思,看来老中青结合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神道的尽头是棂星门,也称龙凤门,是孝陵神道上一处最重要的礼仪性建筑。棂星门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只剩遗址。2006年经考古清理,使用部份原物复建,重现历史原貌。</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过棂星门折向东北275米,即到御河桥,也称金水桥。</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金水桥,明孝陵的第二道排水通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金水桥又称五龙桥,它原为5座桥粱,与文武方门的5孔陵宫门对应。据说五座桥象征着孔子提倡的五德,即仁义礼智信。正中的桥梁称为御路桥,专供皇帝行走;左右的为王公桥,供宗室亲王及皇室成员行走;最外面的叫品级桥,供文武大臣行走。金水桥毁于战火,清代同治年间改修为三座。</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至此,明孝陵的建筑开始按南北中轴线设置,直至地宫。</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武方门,明孝陵主体建筑的正门,进入文武方门 就进入了明孝陵陵寝。明代的文武方门为五孔门洞,毁于太平天国战争。清同治年间将其改建为一孔门洞。1998年恢复了明代时的五孔门洞原貌,正门上方悬挂着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四个鎏金大字。</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站在文武方门前,可以见到一块不太起眼的"六国文字碑",这是清朝政府为保护明孝陵文物竖立的特别告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清朝末年,国门打开,慕名而来的国外游客越来越多。一些人在明孝陵的建筑和石刻上乱涂乱画,令当时的地方政府非常困扰。 宣统元年(1909年)两江洋务总局和江宁知府在文武方门前竖立起特别告示碑,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告诫世界各国游客不要在此乱涂乱画。碑文的大意是“鉴于明孝陵内御碑及附近古迹历年遭破坏、受损情况严重,端方总督大人下令竖立围栏对其加以保护。游人越栏参观或者可能对前述御碑及陵区古迹造成损坏之行为,一律禁绝‘’。可见保护文物任重道远,责任重大。</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红墙黄瓦的方城、兽目怒睁的门环、9x9的黄色门钉,都威严霸气的显示着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进文武方门,原左右两侧各有一东西井亭。但东井亭的井与亭都己毁损无存,只有西井保存完好。2005年后按原貌进行复原,重建西井亭与古井相伴。</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卜树,树龄120年。</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向北前行,便是碑殿。它原为明孝陵的中门,清朝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后在中门的基础上改建为碑殿。殿中石碑上"治隆唐宋"四个大字为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御题。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此碑由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刻立。 </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治隆唐宋”碑左右两侧为清朝乾隆皇帝的诗碑,地上东西方向各摆放卧碑一块,分别刻载着康熙帝第一次和第三次谒陵纪事,但因战火碑己损坏。</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康熙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到明孝陵谒陵。当朝皇帝为什么对前朝皇帝的陵墓如此感兴趣呢?据载康熙是满清统治中原后的第二任皇帝,当时清朝的根基还没有完全站稳,汉人不服满人统治,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来对抗清朝政府。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康熙深知光靠高压政策不行,还须依靠汉人。而对朱元璋陵墓的保护和祭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满汉之间的仇恨,消除民间怨言,以此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享殿,原名孝陵殿,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成,是供奉灵位,祭祀亡灵的地方,也是举办大型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太平天国时期毁于一旦,清同治十二年重建,但规模比原来的孝陵殿小很多。殿的前后各有踏垛三道,上为“二龙戏珠”,中为“日照山河”,下为“天马行空”,均为浮雕图案</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龙戏珠”浮雕图案 </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遗留在地上的56个明代孝陵殿地基的大型石柱座,可以想像当年这座殿宇的规模是多么宏大。</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孝陵享殿四周,汉白玉的三层须弥座历经600年的沧桑,虽然战争的烟火摧毁了它,日晒雨淋侵蚀了它,但它依然透着帝王的傲气,英姿勃勃地站立在这片土地上大放异彩,将精美展现在世人眼前。</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螭首,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属于一种没有角的龙。因嘴大、肚子能容纳水,在古建筑中常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螭首在古代是皇家建筑上的专用构件,也是中华龙文化的典型代表。</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雕刻着祥云的望柱柱头</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角枫,树龄115年。</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用于焚烧祭祀用品的神帛炉。</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享殿左右的东西配殿,是孝陵重要的祭祀配套建筑,主要用于存放祭祀用品和喇嘛念经。因毁于战火,现仅存地基石柱座。</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下孝陵享殿,来到内红门。内红门也称阴阳门,过了这道"阴阳门",就意味着阴阳两界相隔,所有的一切都灰飞烟灭。俗话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朱皇帝也抗拒不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规律。这道门将陵寝分为“前朝”和“后寝”,后寝”是朱元璋及皇后亡灵的安息之地,由少数守陵太监在内部守护,除皇帝和经特许的大臣以外,一律不得入内。</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朱元璋“前朝后寝"的帝陵制度,前方后圆的陵宫布局设计,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建筑形式,开创了中国明清帝王陵寝建设规制的先河。此后500多年,明清帝陵都是依照南京明孝陵的建设规制而建造的,因此被誉为中国帝陵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穿过内红门,沿甬道前行,来到明孝陵的第三道排水通道——御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宽大气派的大石桥架在御河上,桥长57.5米,宽26.6米,相当于现代城市8车道的宽度。两侧石栏上镂空的望柱柱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通透,螭首虽多己残毁,但仍可看出做工细腻。当年这座高、大、上的桥梁,堪称明初桥梁建筑中的杰作。</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石桥也称 升仙桥,连接方城明楼。朱元璋灵柩由此过桥入葬,寓意逝者升仙,故而得名。</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站在升仙桥上,抬头仰望古老的方城明楼,顿感它的高大恢宏,庄严神秘。方城明楼是明孝陵宝顶前的核心建筑,它前高16米,东西长75米,南北宽35米。下部用砖石砌成的长方形墩台为“方城”,上部重檐歇山顶的为"明楼"。</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楼建造在方城之上,是明孝陵建筑的最高点。清咸丰年间,楼顶毁于兵火,仅剩砖墙四壁。2008年6月,明孝陵方城明楼加顶保护工程开工,修缮后的明楼重檐九脊,金黄色琉璃瓦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辉煌、华美。</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方城外部均用巨型条石建成,底部为石刻须弥座,在束腰部位刻有绶带文和方胜纹。</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方城底部须弥座,浓缩了建筑基座的标志性艺术。历经600年的风雨洗礼,花纹清晰依旧可见</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方城两侧各有一道黄顶红墙的影壁与方城相连,由于它特别的形制,因此也被称为八字墙。这道气势磅礴的影壁起到屏障作用,让你难以见到朱元璋与马皇后埋葬灵柩的圜丘。</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影壁的精美在于它的色彩和砖雕艺术。墙体在红黄两色的映衬下,显得富丽堂皇,彰显出皇家的权力和财富。墙壁四角、中间、底部的砖雕精细活泼,饱满圆润,被视为明代前期砖雕艺术的代表作。</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东西影壁文物</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方城正中为高大的拱门,拱门内是深长的隧道。拾阶而上,登上54级台阶,隧道出口迎面便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寝地宫——宝顶(也称为宝城)。</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宝顶上绿树成阴,郁郁葱葱,宝顶下部南面的条石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清未年间,国门打开后游人增多,来此的游客都会寻问朱元璋葬于何处?民国初年有人在此写下这七个字,出自谁人之笔无从考证,至今都是个谜。谁能看出这七个字中的另类。</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朱元璋到底有没有葬于此地?民间传说很多。1381年朱元璋驾崩,为了防止后人盗墓,出殡当日南京13个城门同时开启,在同样的时间,以完全相同的车马仪仗从13个城门出殡,让人难分真伪,不知哪辆马车运载着朱元璋的"真身"。所以,一直以来关于明孝陵地宫是空的传说不绝于耳。</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7年,文物工作者采用无破坏性的精密磁测等高科技手段,对明孝陵进行了长达6年的考古勘探,最后证实朱元璋、马皇后合葬于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朱元璋与马皇后感情至深,马皇后去世时,朱元璋放声大哭, 只有这样才能发泄心中极度的痛苦。这是他一生最爱的女人,此后他再也没册封过皇后。当年建孝陵时朱元璋极为用心,耗费了惊人的人力物力,他既是为了马皇后,也是为了自已,所以他死后也不会丢下心爱的人,一定要和马皇后合葬在一起。他们遵守了自己当年的承诺:无论贵贱生死, 永不相弃</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登上明楼</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楼上的墙砖,均为明朝时期的工艺。为保证质量,每块砖上都打上了烧制的州府、县及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不合格一律退回重做,甚至治罪。可见600多年前在产品质量上就有了追溯的理念,责任落实,严格之极。</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明孝陵博物馆得知,古建筑屋脊上的小神兽在使用数量和排序上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最高等级为10兽(不含跨风仙人、鸱吻),故宫太和殿是唯一有10兽的建筑,明孝陵的明楼上为7兽(当时应该己属之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龙生于水行于天,是天子的象征。凤是百鸟之王,是皇后的象征,龙与凤又寓吉祥如意;天马、海马,一个能飞天,一个可入海,是吉祥骏兽;狮子和狻貌勇猛威武,可镇妖辟邪;押鱼有鳞、有角、有脚,能飞会泳,可兴云降雨,灭火保平安。</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帝王陵一直是盗墓者眼中的宝地,被盗者为数不少。明孝陵地宫是否被盗过,几百年来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谜,各种猜测纷纭。1997年,经过长达6年的考古,查明了明孝陵地宫就在圆形宝顶下面。地宫建筑面积竟达4000多平方米,几乎是已发掘的北京定陵地宫面积的3倍。最终证实孝陵在历史上确实没有被盗掘过,所有内部设施至今保存完好 。</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孝陵地宫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是因为明孝陵的特殊防盗措施和历史机缘及地理位置共同决定的。(一)横凿山体。明孝陵所在的独龙阜是一座坚固的石头山。明孝陵是横向凿入山体,从内部掏空建成玄宫。这种横穴式的方法虽然工程浩大,但十分坚固。(二)墓道偏移。明孝陵墓道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在正中间,而是偏在一边,这种反常规的设计让许多盗墓贼无从下手。(三)鹅卵石封土。明孝陵宝顶的封土堆下有厚厚一层圆润的鹅卵石,用于防盗。类似于古代的流沙防盗法,当盗墓贼挖开一个洞时,鹅卵石就会从四面八方滚落下来把洞填满,很难再找到挖掘的痕迹。(四)虽然明代以后南京城屡经战火,但每个新政权无一例外地对明孝陵加以保护。清军入关后,对北京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都有明文规定——盗墓者杀无赦。(五) 明孝陵离南京城太近,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城里立即就会知道,这让盗掘活动不可能延续太长时间,只有无功而返。</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孝陵自下马坊至宝城,纵深2.62公里。虽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许多木结构的建筑已不存在,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宏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这与历朝历代政府的维护、管理是分不开的。国家致力于古建筑的保护,几十年来投入大量资金对明孝陵进行保护性的维修和环境改造,使这座古老的建筑更加光彩夺目。如今,明孝陵己成为南京人的大氧吧和后花园。2003年7月,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照片:大金门、方城明楼。</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照片:孝陵殿原貌</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照片:神道上的神兽和文武大臣。中为清朝未年用围栏保护的石像。</span></p> <p> 注:老照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