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春秋一一淮上文明探源之九

尚凝寒

<p>固始春秋——淮上文明探源之九</p><p>文/余长城</p><p>0</p><p>信阳是早期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北伟32度,南北地理分界线,淮河上游,豫南山地向豫东平原延伸。在信阳境内又有这么一块地方,山地较少,几乎全是平原,而又处在淮河上游的最末端,这块地就是固始。</p><p>在这么一块地上必然河流众多,水草丰美,适合渔猎、养殖和种植业。在众多的水草中,有两种比较常见,一种是水蓼,一种是蒋草。在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就有两个国家以蓼、蒋为国名。后来又有番国。在这些国家灭亡之后,那些怀念故国的遗民,以国为氏,于是就有了廖、蒋、潘三个姓氏。</p><p>1</p><p>根据《左传》的相关记载,结合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确定固始县境内在春秋时期曾有蓼国、蒋国、番国,但是在夏、商时期,固始县境内是否就有古蓼国,仍是一个值得研究和争论的话题。</p><p>有一种观点认为,固始县境内的春秋东蓼国,是南阳市唐河县南部的西蓼国被楚国灭亡后迁过来的;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固始县古蓼国在夏、商时就已存在,是与黄国并存的夏朝时信阳境内两个方国之一,也是与黄国、息国并存的商朝时信阳境内三个方国之一。</p><p>显然,春秋东蓼国是西蓼国迁来的说法是一种“大胆”推测,某种臆断,是错误的!这种臆断非常可怕,它可以掩盖一个国家的历史,而让我们不再去探寻蓼国古老的岁月,这种臆断常带有一种地域偏见。</p><p>首先,西蓼国灭亡于公元前639年,东蓼国灭亡于公元前622年,在这么极短的17年中,西蓼国的遗民何德何能,竟能重建一个具有庞大故城遗址的国家?其二,到公元前639年时,楚国已是相当强大,论武力还在晋国之上,远超齐国;西蓼国作为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左传》编年中甚至都没提到它是如何灭亡的,其有何实力不被楚军团灭?《左传》唯一正式提到西蓼国的,是在公元前701年,陨国联合蓼、绞、州、随五国伐楚。但在《左传•哀公十七年》中,楚国大夫子谷回忆历史,称率领楚军灭亡州、蓼二国并让随、唐二国臣服的是鄀国俘虏观父丁,鄀俘观父丁被任命为楚国大夫,申俘彭仲爽被任命为令尹。第三,到了公元前639年,周王朝的版图上还有一块无主之地吗?即使有这么一块可供容身之地,西蓼国若想东迁到信阳固始,必须经过楚国占领的地盘申县、息县等地,其时信阳境内的弦国、黄国已被楚灭,南阳北部有楚国所建的方城,信阳北部有楚国军事重镇负函城,莫非西蓼国遗民插翅能飞?</p><p>仅仅是上述第三点原因,便可知信阳东蓼国与南阳西蓼国完全是两回事。春秋时期,同名之国甚多,如虢国有二、鄫国有二、徐国有二,这些国家都是同时并存的。</p><p>2</p><p>《左传》称六、蓼二国是皋陶之后,《史记》称“(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事实上英、六、蓼、舒四个同姓春秋之国在地理位置上彼此相邻,都在大别山鄂豫皖边区。</p><p>那么,夏朝时有没有蓼国?我们知道夏朝有将近五百年历史,在五百年中,皋陶的后人必然产生多个分支,至少在商朝时期,信阳境内应该就已有蓼国。但是,商王朝将居住在淮河边的的方国、部落统称淮夷,唯有黄国被单独称为黄夷。商王朝多次征伐淮夷,这些淮夷多是皋陶、伯益的后裔。</p><p>其实,戎、夷、蛮、狄的产生是与中原王朝的统治戚戚相关的。《尚书•禹贡》指出,禹定九州,明定各州纳贡的物产。那么,这些物产由谁纳贡?必然是由被中原王朝册封的方国纳贡。而在夏、商、周三朝,都有许多具有国家形式的小邦国,不愿向中原王国朝贡,也得不到中原王朝承认,故被称为戎、夷、蛮、狄。在《竹书纪年》,几乎全部被称为夷、戎,而在《左传》中,则有了狄、蛮。夷狄因为不向中原王朝纳贡,所以就形成了敌对关系。商王朝多次征伐夷、戎,就是因为夷戎不朝贡。周王朝多次征伐荆楚、西戎,就是因为荆楚、西戎不朝贡。不朝贡就是不臣服,臣服就得朝贡。春秋时期,小方国还得向晋、楚等大国朝贡。</p><p>在商王朝时期,淮夷是远离中原王朝的,所以自帝武丁到帝辛,一直都在征伐淮夷。帝辛最终因为征淮夷而失国。商王朝自帝武乙开始将征伐西戎的任务交给周国,导致周国坐大,帝文丁封姬(季)历为西伯,帝辛更是封姬昌为侯。</p><p>到了周国灭商之后,周王朝大封姬姓之国到全国各地,以便加强对各处土地及各异姓方国的控制。信阳境内就有了息国、蒋国两个姬姓封国。</p><p>西周时期,固始境内只有蒋国、蓼国两个方国,没有番国,番国是春秋初期迁来依附楚国的,是楚国的同姓之国。蓼国与番国在固始境内是一种前后关系,而非一种并存关系。</p><p>3</p><p>蓼国、黄国既然是信阳境内最老牌的方国,那么其都城必然也是最大的,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一点。</p><p>蓼国故城遗址,是信阳境内古国都城遗址中面积最大的,和番国故城遗址几乎一样大。可惜,蓼国被灭后番国在其地盘上存国118年,导致蓼国故城址是信阳境内古国都城遗址中保存最差的,同时番国故城址却是保存最好的。楚国在灭了蒋国后置期思县和期思邑,故而蒋国故城址还算保存较好。</p><p>蓼国、番国故城址不仅是信阳境内最大的城址,同时也是拥有内、外两重城的城址。蓼国、番国故城外城都是周长13.5千米,内城周长分别是6.3千米、6.5千米,蒋国故城没有外城,周长约4.3千米。最小的是赖国故城遗址,周长仅有0.45千米。黄国故城址周长6.67千米,息国故城址周长2.532千米。而城阳城北城、南城周长分别是2.768千米、1.879千米。</p><p>从城址规模分析,蓼国及后来的番国是春秋时信阳境内最大方国,其次是黄国、蒋国、息国,最小的是赖国。赖国更像是迁来的小国,依附于楚国。弦国没有故城址被发现。</p><p>固始县是河南省人口第一大县,其人口密度也几乎是信阳境内最高的。春秋时期,偌大的蓼国被灭后,一些遗民逃了舒国,故而舒国也称舒蓼。</p><p>楚国的县域较大。结合历史文献和信阳地图可知,楚之息县当涵盖今天息县、罗山县及光山县西北部,期思县当涵盖今淮滨县、潢川县及商城县北部、固始县西部,番国在固始县东部、北部一带。商城县北部古称雩娄,孙叔敖曾修水利工程期思陂,以灌雩娄之野。潢川学者认为楚国曾置弋阳县,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固始县因番国之故又称楚之番乡,陈叔敖葬于固始县南部寝丘。寝丘在今陈淋子镇一带。</p><p>公元前504年吴国灭了番国后,固始之地多属吴,但仍有部分属楚,所以固始县被称为“吴头楚尾”。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经考古确认为吴太子夫差的夫人勾敔夫人之墓,其出土的一件青铜簠上有“有殷天乙唐孙宋公辔乍其妹勾郚夫人季子媵簧”的铭文。</p><p>蒋国故城址考古发现有楚国金币“郢爰”及大量楚国铜币蚁鼻钱等,这是因为蒋国故城被楚国设为期思邑之故。今固始县境内有蒋家集乡,离淮滨县期思乡不远,同属古蒋国。考古发现蒋国故城在淮河南岸白露河入淮处偏南地带,今为期思乡期思集(村),墓葬群在城南郊。</p><p>4</p><p>番国始封地原不在信阳境内,考古学发现认为番国始封地应在河南温县,其迁入信阳地区西部信阳县境内时间约在西周末期至春秋初期,我则认为必在春秋初期。</p><p>番国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有番生簋、番生壶、番生鼎、番妃鬲。“番生簋”铭文:“丕显皇祖考穆穆克哲厥德···番生不敢弗帅型皇祖考丕显元德,用申恪大命,屏王位···王令司公族、卿事、太史寮。” 卿事寮、太史寮是西周王朝所设的两大部门。</p><p>《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卿士,番维司徒。”据考证,该诗作于周幽王六年,即西周灭亡前六年。也就是说,西周灭亡前,番君仍为周幽王司徒。周平王东迁定都洛邑后,将温地收回作为畿内之地,史书记载郑庄公曾于周桓王时割王畿温地之麦。春秋初期,信阳县境内仍为周王朝领土,域内并无方国,淮河北边有周平王宜臼曾住过六年的太子城,是故番国极可能被迁至此。</p><p>1974年春,信阳县长台关乡甘岸村出土带铭文“番子伯酓”匜一件;1979年3月,信阳县吴家店乡杨河村出土带铭文“番昶伯”铜鼎2件、铜盘1件、铜匜1件;1986年,信阳市平桥西5号墓出土带铭文“番叔?龠”铜壶 1件。1979年,潢川县彭店乡出土带铭文“番君伯龙”盘1件,同年南阳地区淅川县下寺8号楚墓出土铭文有“番妃”的“上鄀公”簠1件。这些铜器都是春秋早期的,不仅证明番国在春秋早期位于信阳县境内,同时也说明番国与黄国交好,与鄀国有姻亲。</p><p>另外,西周中晚期的番国青铜器在信阳县一带发现也较多,且成组出土,这些青铜器都是番国迁国时带来的。春秋时番国君主既称番伯,也称番君。称君为子爵,称伯可能是死后加封。</p><p>2004年5 月,南阳李八庙村出土春秋中期带铭文“番子”的铜鼎2件,再次证明番国在春秋时为子爵国。信阳地区固始县侯古堆春秋大墓陪葬坑曾出土一套编钟(九枚)上铸有“番子臣周”铭文,本为番国重器,为吴太子夫差所夺。伍子胥攻入郢都后,吴太子夫差将六、蓼之地夺去,灭番国,故其夫人葬于侯古堆。</p><p>自公元前622楚灭蓼,番国迁入固始县境内,依附于楚。前504年番国被夫差所灭后,信阳境内再无方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