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驱车38公里,来到树山深深处,只为听一场诗词讲座。</p><p> 仲夏苦夜短,萤窗话诗词。</p><p> 苏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旭辉教授为我们娓娓话诗词。</p><p>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p><p> 到底是觉呢?还是不觉呢?</p><p>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p><p> 到底是知呢还是不知呢?</p><p> 平时就是死记硬背大量的诗词,却从来没有细究过字、句之间的深意。面对杨教授的问题,只有干瞪眼的份儿。</p><p> 昨天还在得意洋洋地向潘博介绍我简单粗暴的背诗过程,就是死背背,诗词群里我也不鼓励大家多讨论,只是鞭策着大家往前赶路,我说等你背完三百首,再来品头论足!</p><p> 但是今夜,津津有味地听着杨教授聊着诗话,平时熟背如流的诗句,又品味出更多的深意和趣味,回味无穷。</p><p> 同样是写落日,王维笔下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圓”;李商隐笔下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刘禹锡笔下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p><p> 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性格,便有了不同的诗,唐诗的斑斓色彩精彩纷呈。</p><p> 一首《琵琶行》,杨老师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讲到全诗的灵魂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又回头细品“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东船西舫悄无,唯见江心秋月白”……</p><p> 如此美丽的诗句,即使只是反复吟诵几遍,就是齿颊留香了,更有杨老师的精彩点评,怎一个美字了得!</p><p> 同样是归隐,王维与孟浩然的不同……</p><p> 孟浩然的平静、清雅,“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王维“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而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痛快淋漓的洒脱……</p><p> 什么?这个是李隆基在浒墅关御码头停泊时,让宦官召李白谨见时李白的回答?那么这时候李白在苏州城里?</p><p> 沧浪亭五百名贤祠中收了李白,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如果“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故事发生在苏州的话,那就不一样了吧?</p><p> 想想我只顾死记硬背也是不对的,诗词的背景直接影响到诗意的理解呢!可是,熟背诗词也是必须的呀!时间实在是不够用啊!后悔年轻时并没有抓紧时间多多读书背诗。</p><p> 赶紧把杨老师推荐的《唐诗纪事》《宋词纪事》放到淘宝购物车里。</p><p> 杨老师是按六个部分讲的,1.明背景;2.通训诂;3.?;4.声律;5.悟生活……</p><p> 预告的讲座时间是一个小时,但杨教授腹中知识实在了得,不用讲稿不用PPT ,两个小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下来,还只讲了前两点,后面四点根本没有展开来讲。</p><p> 仲夏夜的夜色中,苏州图书馆树山分馆中,我们静静地听着杨教授声情并茂的诗意解读,意犹未尽,恨不得再听两小时。</p><p> 窗外有蝉声哇声唧唧复唧唧,而杨老师说那“唧唧复唧唧”是木兰当户织时的叹息声。是啊,白居易也说“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这唧唧确实、可能就是叹息声嘛!</p><p> ……</p><p> 再次驱车从西到东穿越苏州城,来时正逢下班高峰开了整整两个小时的路程,此时只开了50多分钟。</p><p> 微信上感谢杨教授之后,又得寸进尺地申请下学期蹭听他的杜诗课,看来有希望成功!</p><p> 杨老师说他读杜诗是从萧涤非的《杜甫诗选注》入手的,他教学生时用的是杨伦的《杜诗镜铨》。我赶紧把这两本加上前面放在购物车的《唐诗纪事》和《宋词纪事》一起拍了下来。</p><p> 这样,加上我原有的莫砺锋《杜甫诗选》、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我就有四种杜诗选了!</p><p> 一定要好好读杜诗哦![拳头][拳头][拳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