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东昌红色记忆之十六,张炉集镇张庄村,团省委书记宋占一

不忘初心

<p>宋占一 (1906—1931)字子贯,后改名宋魁甫。聊城县小张庄(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张炉集镇) 人。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革命烈士。</p> <p>宋占一,1906年10月2日生于山东省聊城市张炉集乡小张庄一个中农家庭里。宋占一的父亲是一名开明的私塾先生,他幼年就随父读书。9岁时父亲不幸病故,他又考入邻村邓院读初级小学。1920年春,宋占一入聊城“东临道立模范小学”读书,1922年冬毕业。</p> <p>1923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开始学习白话文,接受“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思想。在三师”求学期间,宋占一勤奋学习,成绩优良。图为省立三师大礼堂。</p> <p>宋占一,开始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逐步确立了爱国主义的思想。</p> <p>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宋占一积极参加了当地的反帝爱国活动,并和其他进步师生组织了“爱国十人团”,与学校的国民党右派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p> <p>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共产党人惨遭杀戮。曾在黄埔军校学习的共产党员赵以政、王寅生等人相继回到聊城,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发展党的组织。同年10月,宋占一在三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 <p>入党后,宋占一积极按照党的指示,在进步师生中传播革命书刊,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发展党的外围组织。中共鲁西县委在聊城成立后,宋占一被补选为县委委员。</p><p>图为鲁西县委,赵以政家。</p> <p>阳谷坡里暴动旧址</p> <p>1928年1月14日,中共鲁西县委在阳谷坡里发动了农民武装暴动。农民武装很快发展到300多人,建立了鲁西地区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政权——东临地区革命委员会。宋占一在暴动的第二天,赶赴坡里,参加了起义军领导小组,负责宣传工作。</p> <p>农民武装占据教堂,开仓放粮,周济贫民。</p> <p>成立东临地区革命委员会</p> <p>“东临地区工农革命委员会”发布《告民众书》。宣布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农民自卫军,建立工农革命政权”等政治主张,在鲁西北平原地区树起了第一面革命红旗,并召开群众大会,开仓放粮,动员参军,农民自卫军很快由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p> <p>组织宣传队到打谷场演讲,控诉洋人和反动派的罪行,宣传党的主张,鼓励人民斗争,参加革命队伍。</p><p><br></p> <p>1928年1月19日建立了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部队——农民自卫军(韩建德和曹万年为正副司令,实际领导权由聂子政总揽全局,签发政令。申兰生任宣传科长,郭庆江任谍报科长,孙大安任党员队长,宋占一在宣传科工作,林梦白在谍报科工作,青年共产党员构成起义军的领导核心)</p> <p>打击地主阶级的嚣张气焰,振奋贫苦百姓的斗争勇气,起义军当场枪毙为地主阶级和反动政府企图和谈,收编起义军而当说客的地痞盛思本。</p> <p>组织武装工作队,到周围村庄发动农民斗争恶霸地主,收缴枪支,分粮分款。</p> <p>东昌道尹陆春元闻知暴动消息,大惊失色,连忙调集军警及地方民团四五千人包围了教堂,结果被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双方从此进入了20余天的对峙攻守阶段。</p><p>1月27日又调来张宗昌的警备旅,用大炮进攻起义军。陆春元见久攻不下,遂向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求救。张宗昌派出一支配有钢炮、迫击炮、机关枪等先进武器的2000人队伍赶赴坡里。</p><p>1928年2月7日,聂子政、杨耕心等起义军由教堂西北角突围撤出坡里,到堂邑冠县一带打游击,于黎明前经堂邑到达冠县县境,遭到直隶军务督办褚玉璞部的堵截。轰轰烈烈的坡里暴动失败了。</p> <p>坡里暴动是党领导的山东最早的农民暴动之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在鲁西和山东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鲁西地区和全省武装斗争的开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极大地震慑了反动统治阶级,使饱受欺压的劳苦大众看到了希望。</p> <p>坡里暴动失败后,宋占一由阳谷经冠县辗转回到聊城,到其舅父家暂避。宋占一的舅父出于爱怜之心,对宋占一进行劝慰、开导,要他多加珍重。宋占一乐观地对舅父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经一失,不长一智。正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了国事,为了争脱黑暗,我永远不打退堂鼓,永远要吹冲锋号。”</p> <p>不久,宋占一遵照党组织的指示,辗转济南,先后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团省委工作,任团省委秘书长、团省委书记等职务。1929年初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图为山东省委旧址。刘一梦(1928年4月,任山东团省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1928年12月,原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王复元和其兄王用章叛党投敌,大肆捕杀共产党人。1929年3月,团组织所办《晓凤》周刊被敌人破坏。邓恩铭、宋占一、朱霄、杨一辰、刘昭章等同志相继被捕入狱,关押在济南普利门外山东省监狱。</p><p class="ql-block">图为国民党监狱用具。</p> <p class="ql-block">两任山东团省委书记 ,被捕入狱。《晓风周刊》因叛徒出卖而被发觉。1929年4月中旬,叛徒派张玉弟以访友为名,到《济南日报》印务处侦查,适值“晓风社”送稿人韩大华入内,张即在报社门口守候。不久韩大华走出,张便尾随其后,盯至馆驿街,第二日将韩逮捕。韩是《济南日报》记者,并非共产党员,但敌人从他口中得知了团员李天钧的线索。</p><p class="ql-block"> 李天钧系济南院后街八旗会馆小学教员,是“晓风社”撰稿人的联络员。按约定,每周二下午二时,在齐鲁大学西郊外墓地与刘一梦接头。李天钧被捕叛变,答应以照常接头方法暗引敌人诱捕刘一梦。</p><p class="ql-block"> 当时原团省委书记刘一梦已准备调往上海,由宋占一继任团省委书记。因宋与李天钧之前无直接关系,刘一梦便与宋占一商定,在接头处向宋办理移交,同时介绍宋与李天钧接头。接头时,李天钧照旧坐于墓地一墓丘之上。一会儿,化装为商人的宋占一乘车到达,当即被埋伏在这里的王复元带领的“行动组”所捕;刘一梦后到,发现情况异常,便急忙穿过铁丝网进入齐鲁大学宿舍逃脱。当刘一梦跑回机关,打算把文件销毁再行转移时,敌人由叛徒的线索指引,追至团省委机关所在地——— 四大马路三里庄。刘一梦前脚刚到机关,敌人后脚赶到,刘一梦当场被捕。</p> <p>刘一梦被捕不久,山东党组织遭到多米诺骨牌般的破坏,刘晓浦被中央派往山东任省委执行委员兼秘书长。七八月间,因叛徒出卖,刘晓浦和省委书记刘谦初夫妇等六人一起被捕。</p> <p>图为山东任省委执行委员兼秘书长刘晓浦 山东团省委书记刘一梦。</p> <p>刘一梦(1905—1931)原名刘增容,又名刘大觉。蒙阴县垛庄村人。作家。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p> <p>刘晓浦(1903—1931)原名刘昱厚,化名刘小甫、石玉河、刘太和。蒙阴县垛庄村人。中共山东省委执行委员兼秘书长。</p> <p class="ql-block">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邓恩铭(1927.8)、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刘谦初(1929.4)、山东临时省委书记吴丽实(1930.1),团省委书记宋占一(1929年初)、省委秘书长张廷焕(1928年),省委秘书长雷晋笙(1930.1)杨一辰、何志深、王永庆、纪子瑞、刘昭章、武胡景、李宗鲁等20余人均在此监狱关押。他们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学习政治文化,为改善待遇,争取自由,在狱中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绝食斗争。</p> <p>邓恩铭(1901年1月-1931年4月5日),字仲尧,出生于贵州荔波,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邓恩铭是山东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五四运动中,他曾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1927年8月回山东后,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曾组织领导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曾被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1931年4月于纬八路刑场就义。</p> <p>吴丽实(1899-1931)江苏省沭阳县人,汉族。1923年2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10月,到哈尔滨开展党的工作,组织成立了中东铁路三十六棚总厂青年协进会和中共中东路第一个支部。1925年11月,任哈尔滨特支书记。1926年初,任中共北满地委书记。1927年9月,任中共满州临时省委组织部长。1928年9月,成立中共满州省委,仍任原职。1929年,中共山东临时省委被敌破坏,他被党中央派到山东工作,1930年1月组建起新的中共山东临时省委并任书记。1930年2月被敌逮捕。1931年4月5日,在济南英勇就义。</p> <p>刘谦初,原名刘德元,1897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县。五四运动爆发后,因积极宣传爱国思想被反动当局勒令退学。1922年考入北京燕京大学,与李大钊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了秘密联系,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首倡成立“燕大沪案后援会”,被选为燕大学生运动负责人之一。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夏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p><p>  1929年2月被党中央调到山东工作。到济南后,以齐鲁大学助教身份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4月重新组建中共山东省委,任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7月,省委机关又遭破坏,不幸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同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并以惊人的毅力,在阴暗的光线下,翻译了《反杜林论》。组织狱中同志学习马列著作,把“监狱当学校,法庭变讲坛”。参与领导绝食、越狱斗争,并运用巧妙秘密的方式写信给党中央和省委,汇报狱中斗争情况。。</p> <p>雷晋笙(1898-1931)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人,汉族。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后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春,回到西安开展党的工作。12月,组织成立西北晨钟社团支部,任书记。1925年秋,任中共西安特别支部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到河南工作,任中共河南省委秘书长。1930年1月到山东工作,任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2月被敌逮捕。1931年4月5日,在济南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宋占一入狱后,虽屡遭严刑拷打,但始终不失一个共产党人的气节,对敌斗争的信念更加坚定。宋占一还参加了狱中党组织领导的为改善待遇争取狱中自由的两次绝食斗争。</p> <p class="ql-block">1929年,军阀陈调元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狱中党组织对当时的时局进行认真分析,决定利用日本从济南撤兵和国民党接收济南之际,组织越狱。越狱定在4月19日进行,宋占一与其他18位同志参加了越狱斗争。由于组织工作不充分,举事仓促,越狱的只有一人杨一辰获得自由,宋占一和其他同志均被捕回。</p> <p class="ql-block">1930年9月,韩复榘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狱中党的同志为了回到党的怀抱,又组织了第二次越狱。这次越狱,共有18名党员参加,有武胡景、何志深、王永庆、李宗鲁、蓝志政、孙秀峰(后来叛变)等6人脱离虎口,宋占一和其他11人又被捕回。</p> <p>刘晓浦的哥哥刘云浦依然忘不了关押自己兄弟和侄子的“第一模范监狱”情景:地势低洼,与世隔绝,阴暗潮湿,蚊子、臭虫、蝎子、蚰蜒满地爬,夏天酷热,腐臭熏人,冬天寒冷,暗无天日。</p> <p>1930年冬,宋占一的表弟张道一去监狱探视他,并告诉他:外面正设法营救。</p> <p class="ql-block">事隔两三天后,宋占一给表弟写了封信,信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这句古诗,你可能读过吧,你能体会到它的真正含义吗?流泪是懦弱者的表现,只有丧失灵魂的人,才会在强暴者面前哭泣流泪,乞求可怜。”</p> <p class="ql-block">在给舅父的信中写到:“我是一个革命的乐观主义者,为追求真理,将用尽毕生心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宋占一狱中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天下真理有一个,马列主义是正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笃信共党干革命,老天实现万众乐。</p> <p>宋占一的哥哥宋魁一,曾为宋占一请了一位律师,准备在受审时为他辩护。宋占一在信中拒绝,并指出“国民党反动派视民为草芥,毫无公理可言”。</p> <p>1931年初,军阀韩复榘以“山东省临时军法会审委员会”的名义,判处宋占一死刑。</p> <p>1931年,和蒋介石矛盾重重的韩复榘,为保存实力,不愿出兵给蒋效劳,声称山东也有很多“共党”要剿,便匆匆从狱中提出政治犯22名,于4月5日在济南纬八路刑场全部杀害。其中,除了刘氏叔侄,还有邓恩铭、刘谦初、宋占一等共产党员。</p> <p class="ql-block">1931年4月5日,国民党反动派将团省委书记宋占一与省委书记邓恩铭、省委书记刘谦初、省委书记吴丽实、省委秘书长雷晋笙、团省委书记刘一梦、省委秘书长刘晓浦、宣传部长党维蓉、省委秘书于清书、济南特委书记李敬铨、青岛书记陈德全、青岛常委孙守诚、学联负责人朱霄、省工运特派员车锡贵、工运领袖纪子瑞、团执委委员王凤岐、曹县党员孔庆嘉、蓬莱党员赵鸿功、昌乐党员李华亭、曹县任守钧、长山县党员王锡三等21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省委妇女委员会书记郭隆真被枪杀于监狱)押至济南商埠纬八路南首侯家大院杀害,时年仅25岁。</p> <p>宋占一烈士墓1931年建。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张炉集乡张庄村东南500米 处。</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19年4月5日,在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宋占一烈士的墓葬迁移到位于闫寺办事处凤凰集村的东昌府区烈士陵园,重新刻治了墓碑,烈士遗迹得以保护,烈士精神得以更好的传承。</p><p><br></p> <p>习近平总书记说,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亲切会见了于都县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他动情地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当年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凭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最后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变好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p> <p>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我们要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回顾历史,重温历史,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聆听革命传统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新时期加强党员教育的客观需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气节血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