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你我暮年,闲坐庭院。云卷云舒听雨声,星密星稀赏月影。花开花落忆江南,你话往时,我画往事。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p><p> ——杜甫</p><p><br></p><p> 这是杜甫的诗吗?还真无从知晓,古诗仿佛应从少年时就该启读,而我们那时整天在背老毛的诗句……。中高时的语文课本,学了几首古诗,好像有白居易的《卖炭翁》,李白的《白帝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全都是愤世嫉俗的风格啊?哪有如此的浪漫的诗句?</p><p><br></p><p> 你我暮年,闲坐庭院……。简直就是描述我们的现在哦!但也不完全准确,虽暮年已至,可闲坐的庭院多是缩小或不见了。</p><p> </p><p> 说起这庭院,让我想起了小时住过的院子。</p><p><br></p> <p> 因为想起了这些,随手画了这张图,发到朋友圈,果然,是住过这个院里的朋友都看懂了我画的是哪里?甚至都说出是2号楼和3号楼之间的东立面及洗澡堂和理发室呢!</p><p><br></p><p> 真就是应了这诗句里的“……你话往时,我画往事,”</p><p> 不过 现在还没人跟我话往时呢,只好我先画往事。凭着我的记忆,加上其他朋友们的补充,我画出了我们机关大院的平面图……。</p><p> </p><p> </p> <p> </p><p> 这张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平面图(草图)。简称为“计量院”,计量院的宿舍区会被我们称之为“我们院”。</p><p> 当时,和平里这一片儿有好几个部委大院,什么煤炭院,化工大院,化研院,林业部大院等。还有中央乐团及民族歌舞团的宿舍区……。</p><p><br></p><p> 建国初期,国家在这片乱坟岗子的地方建起的科技新区,就相当于那时建的中关村。</p><p> 和平里位于东城区北部,</p><p> 据百度里介绍——和平里是为纪念1952年在北京召开的“亚太和平会议”而命名。1955年设和平里街道和渣子坡街道,1958年合并为和平里街道……。后来因街道及人流的增加,又划分出和平街、小黄庄等区域,范围由一区到十四区(?)。小时没怎么出过11区的范围,具体有多少区还真不清楚。</p><p><br></p><p> 我们计量院在十一区,宿舍划分1、2、3、4号楼、小平房。当然,计量院还有一部分院儿外的宿舍,比如马燕家的21号楼的东单元,和平街商场那边的某栋楼及和平里104路对面的那片楼群里,都有计量院的家属们居住。对了,我小时的幼儿园也在那边。</p><p> 我们一直习惯称十一区的这片计量院的地盘为院里(计量院)和我们院儿(院外)。</p><p> </p><p> </p> <p> 先来说说我们院吧。</p><p> 宿舍区域的2-3楼的建筑风格都是苏式的,楼道宽绰,房间高度很高,都是3层,只有1号楼和4号楼的楼层不一样。</p><p> 1号楼,最开始是单身宿舍,仅为那些各科室的青年未婚人士住的地方,也有已婚但家属在外地的那种人。5层楼高?(计量院的子弟们看后纷纷指出1号楼是4层,哈哈 )只有东西两侧开门,长长的走廊,公用卫生间和盥洗间。</p><p> 也因为没有家属,楼内外没那么纷乱,周边特别是楼南的区域长满了高高杂草,是我和美国佬小时最爱去的地方,可以在那里逮蚂蚱、虭螂(螳螂)、蜻蜓、蝴蝶,秋天可以摘野葡萄、麻籽吃,还有一种青草会夹带着一种草灰(黑色的)也很好吃,还有草茎,也能嚼……。唉,小时候得多缺零食啊,害得我们吃这些……。院里一个整天叫我“刮风倒”的尤拉叔叔(苏联混血),曾到我妈那里用他那卖羊肉串的腔调告状,大惊小怪的说我在吃草!哈哈!</p><p> 其实还有可以吃的花,1号楼的东边有棵大槐树,春天的时候会有香气四溢的槐花,可以吃哦!但没有4号楼后面的槐树花多,至今那里的槐树们的子孙还在,花开的时候走在树下,让我立马想起小时候……。</p><p> 2号楼,是我们楼,我家住在中单元一楼3号。</p><p>我们楼的前后都有绿化。楼前种有枣树、桃树、国槐(有吊死鬼的那种)、柳树(不是垂杨柳)。楼后靠院东大门那边与一号楼之间的路边有几棵桃树,其中一个是开白色桃花的……。</p><p>看来我喜欢桃花就是那时种下的草吧。</p> <p> 现4号楼后的槐树</p> <p> </p><p> 我应该是打出生时就在中单元居住。听我妈讲最早住在三层的艳红家旁边,但我记事时已经是在一层的3号了。</p><p> 我的那些发小,美国佬,艳红,王浩,戴黎明等都是后于我搬进这个单元的……。</p><p> 这个单元的结构用现代的名词是一梯两户,每户里又分三室(东门多了一个套间)从一层到三层全部都是这种格局。</p><p> 其实按苏联人的设计,应该是一户人家的使用功能,一个客厅一个卧室一个儿童房或保姆房,一个厨房一个厕所还有一个洗澡间,很完美的搭配。可让中国人来使用,生生变成三家人居住,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洗澡间多是放杂物的地方,我家有个大澡盆在里面,小时洗澡是在那里面……。</p><p> 这种的居住环境也造成了我喜欢热闹的嗜好。每天做饭时间,三家人同时在厨房里操作,是大人们闲聊的时候,聊院里、聊孩子很是热闹呢,我会凑到那儿听三个妈妈的聊天……。 </p><p> 那时的邻里关系才叫好呢。一至三楼,艳红家、美国佬家、隔壁王浩家,随便乱串!放学后做完作业,各种游戏,过家家、藏猫猫。我们还喜欢从三楼的楼梯骑着楼梯扶手往下滑,那苏式很艺术的木质扶手很宽大结实,已经被我们这帮孩子天天用裤子磨出水浆来,即不用打扫擦拭了,锃亮光滑!当然,被大人看见了还是要被骂!</p><p> 那时,我经常会端着饭碗去三楼艳红家吃饭或者坐在单元门口的台阶上,边玩边吃!很奇怪那时咋就不在家里安生的吃饭呢?想想也许家里的桌子太小了,或者嫌菜不好吃?总之,在外面吃饭就能没困难的干完,美国佬也有端着碗下来吃的时候,她家孩子多,桌子根本坐不下,亲眼见她妈蒸的包子堆了一大摞,刚放在桌子上,一眨眼风卷残云般的见底了……。</p><p> 我在她家吃过包子,第一次吃到茴香馅,因为我家是北方人,貌似从未吃过这种菜,感觉像是在吃中草药,现在随着老北京人的习惯,已经习惯这个味道了……。</p><p> 美国佬的老妈极能干,虽然是家庭妇女在家带孩子,可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5、6个孩子也照顾的很好,要知道美国佬的几个哥哥都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龄段,多不容易啊!小时在她家玩藏猫猫,钻床下不用担心蹭脏衣服,因为那地板被她妈擦的锃亮,滑溜着呢!</p><p><br></p><p> 三楼的艳红家是我的据点,她家和美国佬家一样是一个套间,两间一样大的房间。虽然人多但怎么也比我家大。爱去她家的原因之一,是她老爸是一个很喜欢热闹的人,从没反感我们这些孩子去她家玩,脸上老是乐呵呵的(不像我老爸一天到晚绷着个脸),还经常用他那浓重的山东口音给我们讲他年轻时打仗的故事呢。</p><p> 小学的时候主要是和她玩,上中学时,才与她哥哥有关联的,因为我们同学校同年级,虽然不是一个班但我们两个班的各科老师是一样的,留的作业是一样的,所以我几乎天天都要去她家写作业。她兄妹学习都特好,小艳红和我弟是一班的,我弟小时很调皮捣蛋,经常不好好做作业懵我老爸,老爸就会让我把艳红找来对质,之后会被臭揍一顿……。</p><p><br></p><p> 同样在艳红家,我也吃过她家的饺子,她妈妈调的馅是一种食堂专有的味道,我喜欢这种味道,不喜欢我妈包的饺子,一股肉味……。</p><p> 她家的馒头才是真正的山东炝面馒头呢!做馒头几乎全是艳红揉的面。在她家的门后有个盛面粉的大缸,旁边支着一个大案板,小艳红几乎天天都要干活揉面做馒头,我们想找她玩都得等着,有时为了快点去玩还帮她揉面,反复的往面里放干面粉之后再揉,很硬,我根本就揉不动,而艳红却一直在那儿揉,直到干完活……。</p><p> </p><p><br></p> <p> 照片为张燕珍(艳红的姐姐)所拍</p> <p> 我们这几家的孩子都差不多大,所以才走的近些。我们一层也有一家有5个男孩(与我家一墙之隔),西单元也有一家5个男孩的,都是工人的子弟,打架都少不了他们家的孩子,我们与他们不怎么能玩到一起,仅限于聊天。尽管两家都有老三、老四跟我是一个班的同学。</p><p> 就我家这个单元门来说,三家的孩子里我最大,隔壁王浩家,姐妹三个(两个妹妹是双胞胎),王浩是比我小两岁比我弟大一点。</p><p> 我们平时也会在一起玩(她的妹妹们在幼儿园),记得她家靠窗户下是一个大床,紧挨着靠着墙又有一个单人床。我们喜欢在她家的大床上折腾,踩着被子在两个床之间跳跃,常把床上弄的乱七八糟的。玩的不亦乐乎而忘记家长们就要下班回家,常常是听到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乐曲时(院里下班的音乐),顾不上整理落荒而逃。而小王浩就惨了,会挨一顿揍的。想啊,家里就那么大点地方,弄成那样?谁家的家长乐意啊?就连我老妈都会家里拉根绳,警告我们不许越界!……。</p> <p> 王浩、王智、王慧三姐妹</p> <p> 小王浩是很憨厚的,我还记得从门缝里看到她靠着墙眨着眼泪汪汪的大眼睛,可怜兮兮地求饶着“~下次不敢了……”。当时我心里还是挺内疚的,她也算是因为我才挨打的呢。</p><p> 还有一次,院里的大人们都去首体开大会,多是批判大会,需要去一天呢。我想去和平里稻香春看看,兜里也就有毛八分的样子,想让王浩跟我去,王浩是被锁在家里的,我就让她跳窗户出来。其实她当时在发烧呢,没力气走路,我说走不动了我背你……。结果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在背着她走到一中南边过那个沟时(就是现在的青年沟),我背着她想顺势跑下坡再就势冲上坡时,我摔倒了,小王浩瞬间从我头顶飞了出去,再看她时,脸颊的一侧生生的擦出血痕(幸好是天冷的时候,穿的多),结果是哪儿也没去成,忘记后来她挨没挨揍……。</p><p> 她爸妈也是很好的人,从没因为由我主谋的祸事而向我老妈告状,只是谴责自己的孩子。</p><p> 张阿姨一直梳着两条大辫子,永远都是笑眯眯的,王叔叔叔身体健壮腰板儿很直,喜欢围着一条灰围脖,就像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那样……。因为张阿姨是大连人,跟我妈是老乡呢。</p><p> 后来她们一家支援三线去了成都,我再也没看见王浩姐妹,但张阿姨或者王叔来北京出差,有时间就会到我家来看看。最好玩的一次是在公交车上,我被坐对面的王叔认出来了,那时我都上班了,我们在车上聊了半天……。</p><p> 再后来她们一家又调到了保定,大概是我在成都时,有一次到计量院分院那里去探望老妈的老同事时,打探到了王浩的信息,或者是通过张阿姨的电话联系上的她?有点记不清了,总之我们之间联系上了。在2010年我在石家庄帮忙搞装修工程时,在返石家庄时半道儿到保定去探望了她们一家,还在张阿姨家住了一晚,张阿姨给我包的海蛎子馅的饺子,我在家都轻易吃不到的海鲜哦,特好吃!……</p><p> 她们家搬走了是郭琨家搬来的。</p> <p> 王浩一家人</p> <p> </p><p> 我家对门是小丁丁家。</p><p> 徐一钉,比我们小6、7岁吧。沈阿姨和徐叔叔是结婚时搬进来的,我记得还在食堂里吃到他们的喜糖(文革期间都兴革命式的集体婚礼,会在食堂里,张灯结彩地举办好几对新人的婚礼)</p><p> 等有了小丁丁时,李奶奶(沈阿姨的妈妈,李德伦的亲姐姐)来带孩子,我经常在她去晒尿布时帮她看会儿小丁丁,回来她会奖励我,那时我才知道山楂片是什么。</p><p> 他家更小,大概只有不到10平米的样子,只能放下一张大床挨着一张行军床,一套书桌椅,好像还有衣柜?书架?有点记不住了,因为徐叔叔是个有名的书呆子(高知),上厕所都要捧本书,他要一蹲厕所,我们全单元的人都得犯愁,因为他一蹲就半天,我们都争取抢在他前面上厕所的。</p><p> 小丁丁小时白白胖胖的,挺好玩的,刚会走路时,每天一早都会扭搭到我的床头叫我起床,小手拍着床边“姐姐,姐姐”的叫着,有时我想多睡会儿都不行……。在多年以后,我遇到了已经是中学物理老师的他,还问他记得小时侯的事吗?那时的他还挺爱和我聊天听我说小时的事呢……。再后来,某天在电视上看到了他,才知道他已经成了什么股评专家了或者是分析师,是金融届的著名人士了。</p><p><br></p> <p> 小丁丁家没多久就搬到对面的3号楼去了,搬来了单阿姨,也就是小沈青家,后来添的沈丽。</p><p> 小沈青上幼儿园时,我也就是上三四年级吧,每天早上上学前,我还承担送她上幼儿园的任务呢。因为每天早上,单阿姨会因为要照顾小丽忙得焦头烂额,因为沈叔叔是军人,常年不在家,只有单阿姨一个人照顾2个孩子。</p><p> 那时院里的幼儿园已经从和平里搬到二小的斜对面,从2号楼出来穿过19号楼前就到了。而我们小时上幼儿园则需要坐儿童车到2站地以外的和平里那边(和平里有三个同样规模同样布局的幼儿园)。</p><p> 那时我妈还不太愿意我做这件事,因为我本身也是个孩子,尽管我一直认为自己有跟大人一样的智商和能力。结果某天的早上,我需要早到学校,没去送小沈青,她在路上被一个熊姓阿姨骑车时撞到,胳膊被撞断了,等我放学回家时看到的是挎着胳膊的小沈青,我妈后怕的悄悄跟我说,幸好今天不是你送的……。</p><p> 小沈青小时长的很好看,小丽长得很胖很好玩。单阿姨真挺不容易的呢!有时会让我跑腿去食堂买馒头、去商店买酱油。晚上做饭时也会让我帮着看沈青她们俩跟她们玩会儿,阿姨好做饭,其实她大多是吃食堂的…。</p><p> 后来沈叔叔复员转业回杭州了,单阿姨她们也跟着去了那边。在2012年的秋天,我和同学去南方旅游,特地问老妈要了单阿姨的电话,到杭州之后联系到她,单阿姨带着小丽晚上找到宾馆来看我,我们很开心的聊了一晚上……。可惜,当时沈青在外地出差,没见到她,她对我还是很有印象的。那时我问单阿姨想吃北京的什么东西,我下次来给她带,她说就想吃北京的棒子面熬的粥,我说下次给你带,结果就没有了下次,现在也不知道她们一家怎么样了。</p><p> 她们家搬走了,是小蓉蓉一家搬来,没多久我家也搬到23号楼,从一间房间搬到了2居室……。</p> <p> 单阿姨和沈丽</p> <p><br></p><p> 我家的楼上是白小儿和周琏两家。因为白小儿的爷爷奶奶都在,所以他们家是一间大加对面那小间,周琏一家是一间(也就是王浩家的楼上)。</p><p> 我们都不怎么跟白小儿玩,因为他爷爷奶奶护犊子,谁要招了他孙子,那老头会没完没了的骂人。但白小儿他爸妈都挺好的,文文静静的。</p><p> 周琏(妹)和周庆国(哥),兄妹俩,都很老实,周琏小时因为胖,有些自卑,院里有的小孩也爱因此笑话她,所以她的玩伴不多,我算一个吧。别看我跟美国佬时好时坏,跟她们兄妹俩的关系一直还行。他们的妈妈一直有病(据说是精神病,但没见过发病什么样),有次我去找周琏,从门缝里看见过她妈的样子,脸色苍白,满头白发……。他们的父亲也是个很安静的人,瘦高的个子,每天上下班都是默默的从楼前走过。</p><p> </p> <p> 有一年,我组织我们单元里的小孩们去动物园玩,就他兄妹俩响应了。因为当年去动物园玩不太容易,要坐2趟车,要买门票,一般家里是没闲钱让孩子随便去这样玩的,我也忘了我妈怎么就答应我带着我弟还带着个小李倩去了动物园。</p><p> 有意思的是我们几个还特地在动物园狮虎山前花钱拍了照片,这在当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p> <p> 这张照片是艳红的老爸拍的,左边两个一个是延平一个是东单元的大钢,中学都是我的同年级的同学。看我弟的样子,脏乎乎的,一天到晚滚在地上玩,也不知道张叔叔怎么把他也拽上一起拍了照。那时,艳红的老爸很爱拍照片,当年拍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他的爱好,他家的老照片特多,留到现在都是很珍贵的回忆呢!</p> <p><br></p><p>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院儿的范畴,实际上就是2号楼和3号楼之间形成的空间。多是这两个楼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玩。即便是这样,也还是人以群分的,不同年龄段、不同单元的孩子们还是各玩各的。</p><p> 对面的3号楼,我们的玩伴多是中单元的夏雷、黄京华(我小学同班同学),西单元的燕娜、小义、二头儿(兄弟俩),还有二楼的姐俩(忘记叫什么名字了,后来好像也去了三线)。</p><p> 记得黄京华她们单元一层还有个胡姓的姐妹俩,姐姐比我小一岁,因为长得很媚,孩子们就给她起的外号“狐狸精”,其实那个年代里,长得漂亮的人自带罪恶感,经常是被攻击的目标。</p><p> 不过也有例外,西单元的燕娜家搬走就搬来吴莉莉的舅舅,不久吴莉莉 —— 一个漂亮的洋娃娃般的女孩也来了。她的性格挺好,和谁都能玩,不分派别。笑起来银铃般的感觉(我们那时还觉得她的笑有些夸张呢)大人小孩都挺喜欢她的乖巧。我俩也经常一起玩,一起去远处的菜市场买菜,一起去游泳。她是桂林人,在这里不能上学,我们下学后找她玩也是要等她做完家务,擦地打扫卫生、织毛活儿……。说到织毛活儿,属美国佬最能干,钩桌布织毛衣,无所不能,件件完整(我经常弄到半截儿就挂了)。</p><p> 后来她该回去上中学了,临走我们几个还去和平里照相馆拍了照,我跟她要了联系方式,一直有通信来往,直至现在……。</p><p><br></p> <p> 有一年莉莉来北京,我们四个人又去和平里照相馆重复拍了同样的照片,感觉很有意义。</p> <p> 那时,院里哪家要发生点什么,打老婆骂孩子之类的都会成为热点,跟现在的网络一样。</p><p> 记得我们楼西单元的艳梅家,她爸爸被打成右派要被发配到西北还是什么地方,她妈妈在家高声痛哭,晚上听着特凄惨无比……。艳梅、红梅姐俩年龄差距较大,艳梅比我大一岁,红梅则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呢,我的外号“曹猴子”就是艳梅给起的,</p><p> 记得有一次黄京华的姐姐,好像把饭锅蒸干锅了,让她妈妈罚一天不许吃饭,她姐坐在楼下门口的台阶上,京华陪着,她妹妹好像手里拿着吃的,黄京华还劝说妹妹把吃的给姐姐吃……。</p><p> 当然,具体是怎么回事我还不太了解,但我对这一场景记忆深刻,当时觉得家里兄弟姐妹多就是好!不像我,有一次晚上因为在楼后玩没听见老妈喊我回家,老妈大怒,把我关在单元门外,还不许邻居给我开门(我爸那天还不在)。让我孤零零地坐在单元门口的台阶上呆到深夜,看到老王的理发馆亮着灯,心里还有个依靠似的,老王去打水、锁门、消失,四周寂静和黑暗,真正的恐惧包围了我,吓的我回家敲门,还不错,大门家门都是开着的……。</p> <p> 3号楼与4号楼之间有个空场,是我们院放电影的地方,我们小时的精神财富就是在这里得到的。每次放电影的时候都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哪怕是新闻简报,那边是看过无数回的故事片,我们都是不亦乐乎的拿着板凳占地儿,兴高采烈地等待着。</p><p> 在我发平面图给我们楼的人看时,有人提醒我,1号楼和2号楼之间曾经也放过电影呐!</p><p> 对啊!我怎么忘了?可能是因为我住在一楼吧,我只记住了窗外那高高的煤堆,煤堆没有了,我们楼的人纷纷在那里开荒种地,我家窗下还有一小块菜地呢……。</p> <p> 4号楼,我们叫“新楼房”,是高干楼,都是处级干部们住的。当然也有工厂的人住,搞不清楚为什么有些人能住这里有些人要住到小平房去?</p><p> 4号楼有不少我小学的同班同学,我们二班几乎半个班都是计量院的子弟,三班是中央乐团的子弟多。</p><p> 我常去的几家有王艳家和姜虹家,王艳家在二楼,我好像在她家上过小组,姜虹家在最西边单元的三楼,我们小时一起上过体校,所以会在一起玩。</p><p> 当时我们几栋楼与小平房之间还有一道铁丝网当隔墙,所以我们管小平房那边的孩子叫“野孩子”,都拒绝跟他们玩。那里大部分都是行政口的工人,什么司机班的、锅炉房的、木工房的和工厂的工人。</p><p> 其实,上学后,我也经常去那里找我们同学,唐赛英,李淑英家我常去,当年上体校回来,晚上就资本家大楼和小平房之间有路灯,如果早,我就会拐弯到唐赛英家坐会儿,唐赛英的性格挺好的,她爸妈也特和蔼,我很喜欢她家房子矮矮的,氛围温馨,感觉特别温暖。</p><p> </p> <p>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