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作者 中士</p><p><br></p> <p>我被眼前的旧地图震撼了。一圈高大的围墙,四周阔宽的水面,九座高耸的炮楼,一条大道从西门直通东门。好一个森严壁垒的防御体系!这是哪里的古城堡?送地图的吴先寿先生告诉我,这不是城堡。是距鬱林州西城门不足一公里外,却在古代负责拱卫鬱林西城门的村庄一一吴屋寨。</p> <p>广西玉林市古称鬱林州,吴屋寨现为南观社区攀龙里。</p><p>穿越西街,很快来到了攀龙里。只见右侧被施工护栏隔着,护栏内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p> <p>这是玉林市雄伟的计划,把这片城中村改造升级为城市商业中心。让古老的西城区重新煥发青春活力。</p> <p>这是一片四面环水的土地。北面是阔宽的上、下湖广塘,西面是开阔的黄泥塘和上、下车路塘,南面的西头是深遂湛蓝的逢塘,东头是碧波淼淼的吉墩塘。吉墩塘中心有一块高出水面的印形石头,名为吉墩。此地便以此得名吉墩塘。风水先生称为“宝鸭穿莲”宝地。</p> <p>逢塘、吉墩塘的南面越过一小片水田便是浩浩荡荡南流江。</p><p>南流江云龙桥(老南桥):</p> <p>明末清初,唐、吴、陈、张、谭、林各姓陆续迁居此地。从此六姓人和和睦睦共同建设这片家园。</p> <p>嘉庆年间经官府批准,六姓集资沿四周塘边修建村墙,同时在四角和要害位置共建立了九座高耸的炮楼。经官府批准,村庄命名吴屋寨。</p> <p>村墙沿四周塘边而建,高3.1一4.3米(从塘底起高6.3米),厚0.7—0.9米,每隔6米留一枪眼。在东、西两头各设一个门楼,门外均设两门生狗(土炮)。东门为双层门搂,西门为单层门楼。每天晚上头更时分(7一9时)所有门楼上笼子(门柱),只留一人进出的空隙。二更时分(晚9一11时)彻底封锁不准任何人出入。在南面逢塘与吉墩塘间的塘埂处留有一小门,方便本村农民白天到南流江畔的田地耕种,天黑便上锁不准出入。每天早上卯时(5一7时)开门通行。</p> <p>1939年7月面对日寇南进的紧迫形势,广西省国民政府命令全省各地拆除城垣。于是,一座千年的鬱林古城墙和一百三十多年的吴屋寨村墙同时被拆除。这在玉林人民心里,留下了永远抺不去的伤痛!</p> <p>每天来自船埠及西面的人货络绎不绝,从吴屋寨西门进来沿青石板铺设的道路往东走,出了东门再经过西街便进入了鬱林州西城门。</p><p>吴屋寨既是古代从西面进入鬱林城必经的商贸通道,也是拱卫鬱林西城门的军事要地。</p> <p>吴屋寨的主道上,喧闹的人流、嘎吱嗄吱的鸡公车(独轮车)车流,从早到晚熙熙攘攘闹腾喧哗,只有晚上关锁门楼后才能安静下来。为此州府衙门每天专派四名兵勇到吴屋寨的主道维持治安,从此主道称为通州大道。村里每晚还安排更夫打着灯笼巡夜。说来奇怪,虽然喧哗不亚于西街,除了几个小饮食店外远没有西街商铺林立的繁华景象。这故然与西城门稍远有关,也与本村居民的家承传统有密切关系。</p> <p>吴屋寨在清代及民国时期仅有人口约900人,现在己经繁衍至3000多人。</p><p>吴家文武传家;</p><p>张家诗书传家;</p><p>陈家商读传家;</p><p>谭家工读传家;</p><p>唐、林两家食品制作传家。</p><p>其中,各姓中也有少部分人以种田为生。合作化时与西街、南街、朱紫里务农者组成垌口6队。如今务农的居民生活安逸,玉林市占地面积最大的的南桥菜市场,便是由垌口6队的社员们建造和经营管理。</p> <p>古代房屋的摆设都有其独特的涵义:吴家老屋的大门上的“文魁”牌匾告诉我们,此门第中过举人。</p><p>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吴弘建中广西桂林乡试第25名举人。实授广西兴安县知县。《吴弘建故居》即为他所建,现为玉林市文物保护点。</p> <p>掛在二进的“进士”牌匾告诉我们,此门第出过进士。吴家本来有三块“进士”牌匾,每块牌匾刻有中进士的年份。可惜,另两块己不幸被毁。仅保留下乾隆年间这块进士牌匾。</p><p>吴家在清一代出过三名进士:</p><p>吴秉德(康熙五十五年)</p><p>吴京瀚(乾隆四十一年)</p><p>吴念祖(乾隆五十八年)。</p><p>父子、公孙三代及第,一时传为佳话。</p> <p>按清例只有五品以上且政绩卓著的文官,方可受朝庭诰封大夫官阶。吴氏家族在清代获封大夫官阶者共九人。吴家老屋掛“大夫第”牌匾名至实归。</p> <p>大门外的一对圆形石鼓(称为抱鼓石)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武学世家。走进了这样的大门,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文臣武将兼备的门第。</p> <p>吴家习武的传统源自清道光年间,16岁少年吴元华与14岁的弟弟吴元恒到福建甫田南少林学习武艺。五年学成归来,在村里带领青壮子弟习武。清光绪年间,又聘请少林十虎洪熙官的徒孙陈殿标到来传授洪拳。自此吴屋寨武风益盛,投军建功保家卫国的家风至今尤存。</p> <p>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在即。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朝庭保荐文武双全的从三品游击将军吴懿琚(后人尊称报之公)参战,朝庭随即任命为澎湖列岛统领。正当吴懿琚将军在澎湖列岛整军备战时,传来海战失败消息。更令人不堪的是,朝庭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吴懿踞愤而掛印辞官。回到家乡吴屋寨,督办新学作树人计。</p> <p>据《鬱林州志》记载,“光绪戊戌(公元1898年),年岁饥馑土匪为乱”。几千叛兵乱匪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突袭吴屋寨。猝不及防的门楼很快被攻破。壮士吴晓楼挥舞双刀,率领各姓氏练丁,拼死节节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他们从西门一步步退到石龙社(土地庙)。吴晓楼不幸中弹牺牲,年仅45岁。在他们掩护下,村民得以迅速退入鬰林西城门内。並在吴懿沐带领下,与城内兵勇民众一起坚守城池共38天,终于等到了援兵解围。此乱,各姓人口死伤惨重,财物被刧掠一空。平乱结束后,朝庭颁授《共固金城》、《承德第》牌匾,以示褒奖。</p> <p>2020年2月3日,玉林市公布的第一批《玉林市区历史建筑》共五座,攀龙里占了两座。《吴弘建故居》为其中一座,还有一座便是隔邻的《攀龙里张宅》。</p> <p>当我们移步张宅时,远远看见大门上高高掛着大红的《文魁》牌匾。</p> <p>进了大门,屏风上又掛着一幅“进士”牌匾。我想,这是一个世代传承的书香门第。</p> <p>没想到,当九十二岁的张熙源老师拿出古老的线装《张氏支谱》打开第一页时,我大吃了一惊。原来,从张家的来祖说起,张家才是正宗的武将世家。</p> <p>《张氏支谱》的第一句:“公讳应受字兆熊,敕授威烈将军”。说的是张家来祖张应受公,朝庭诰封威烈将军(正三品武官),相当于当今的军长级别。</p> <p>读下去我明白了,张家祖先“张应受公原藉湖广武昌府”。明洪武七年,奉旨率军到广西。洪武八年因粮草不足,奉旨屯垦龙州府以资军用不足。洪武十七年奉调鬱林州屯垦。在屯垦中,张家军为岭南大地带来了长江流域先进的耕作技术。</p> <p>洪武二十二年,龙州发生叛乱。张应受奉旨平叛,临行前留下次子张怀国留守鬱林。自此张家便在郁郁葱葱的广西鬱林定居下来,开枝散叶繁衍生息。</p> <p>鬱林大地的淳朴民风,太平岁月的优悠浸润,让习武传家的张家从第四代开始,遂渐走上了读书求功名之路。</p><p>清道光十年,张翰雕殿试赐三甲进士。攀龙里张宅便是张翰雕所建。</p><p>同治元年,张萃奎中广西桂林乡试第60名举人。</p><p>十几代人过去了,张家成了鬱林州知名的书香门第。至今全族人依然在教育界和医学界施展才华报效国家。</p> <p>我们离开了张家,走在古老的通州大道上,古代铺设的青石板早己被水泥复盖。大道两旁伸延出一条条小巷。每条小巷规定宽度不少于一米。如今这种规整划一的小巷,正显示着一种沧桑的美感。我们穿行小巷时,碰巧遇到一群摄影爱好者在古巷里拍照。古老的攀龙里,最近竟成了网红打卡之地。</p> <p>陈、谭、唐、林四姓就分布在通州大道两侧。</p> <p>陈家聚居在湖广塘旁“三让莊”一带。据《陈氏族谱》记载,清顺治年间从东街(现东明社区)迁居此地。现正在进行改造升级的第一期工程。</p> <p class="ql-block">在辛勤节俭和薄利多销的运作下,陈家逐渐在鬱林商界闯出了一片天地。鼎鼎有名的果然大酒家,宏聚、和聚、富聚、广聚等大型商场都是陈家的产业。</p><p class="ql-block">民国时代鬱林地标性建筑果然大酒家:</p> <p class="ql-block">陈家在商界大展宏图的同时,也不忘激励子弟读书上进。上世纪三十年代,陈隆桂就读于玉林高中的前身鬱林五属中学。自朱锡昂(中共广西特委书记)任校长以来,玉林高中己成革命大熔炉。陈隆桂和周季新(八十年代为玉林高中党支部书记)等同学组织革命小组,传阅革命书藉,参加战时工作团、活剧团、歌咏队等革命活动。很快,他们成了地下党的一员。</p><p class="ql-block">鬱林五属中学教学大楼:</p> <p>鬱林高中的巍巍钟楼:</p> <p>中共地下党吴屋寨联络站设在陈隆桂家中。联络站负责人为陈隆桂爱人余伟林同志。地下党的负责人李云蒿、张熙和、黄辛波等同志,经常在陈隆桂家碰头商量工作。</p><p>陈隆桂负责印刷革命传单、搜集情报、筹集活动经费等工作。余伟林则经常夾着菜篮进城传递印好的传单,这是一个中共地下党的堡垒户。</p> <p>1940年,陈隆桂受党组织委派到博白县龙潭中学任语文教师。做了大量宣传革命,发展壮大革命力量的工作。同时为中共粤桂边区游击队,做情报搜集和传递工作。</p><p>广西博白县龙潭镇位于博白、北海和廉江三县交界处。龙谭中学同样是广西有名的革命熔炉,源源不断为革命和建设输送人才。</p><p>龙潭中学教学大楼:</p> <p>1944年冬,日军二次入侵广西。面对国民党消极抗战,广西大部分县市陆续沦陷的危急关头。广西地下党毅然举行桂东南起义,建立抗日根据地。</p><p>桂东南起义纪念塔:</p> <p>陈隆桂奉命率领博白龙潭的起义部队赶往兴业,与李云蒿、张熙和的抗日自卫军汇合。不料在玉林大平山,听到了兴业起义失败且部队己撤到葵阳傍山村的消息。同时,所率领的龙潭部队不幸遭遇伏击而溃散。陈隆桂在组织安排下,辗转到都安县中学潜伏,直至解放后方返回玉林参加政权建设工作。</p><p>李云蒿、张熙和等同志被捕后,忠贞不屈在玉林城区被杀害。黄辛波同志在解放前夕的玉林城被捕遇害。正气贯长虹,碧血写千秋!</p> <p>我们离开陈家祖居之地,谭大全先生带我们游览了近三百年的谭氏宗祠,又穿过一条小巷来到了一座古老的大屋。</p> <p>在谭家老屋的外墙上,精美的纹饰依然清晰可鉴。大门上掛有一块饱经沧桑的牌匾《钦给世爵第》,纪录了谭家一段光耀的历史。</p><p>在咸丰年间的一次兵乱中,本屋的谭永智壮士义无反顾上州府城墙协助防守,不幸殉难。朝庭颁发此牌匾以示褒奖。谭家虽然是工读传家,但男儿血性不让他人!</p> <p>据《谭氏族谱》记载,雍正年间谭氏祖先从广东肇庆府迁来。刚来之时做家俱木工活为生,因手艺精致大受欢迎。当积累了一定财富后,后代便转为读书上进之路,也曾中过5名秀才。别小看秀才,鬱林州三年一科考才有7个秀才名额,比如今的研究生金贵多了。当今,谭家大学生占人口70℅以上。大部分人在从事教育等文职工作。但出于对祖宗尊敬,依然自称工读传家。</p> <p>攀龙里的六个姓氏中,唐姓和林姓是玉林著名的食品生产家族。唐姓擅长制作娶妇嫁女的凤饼,中秋团圆的月饼,大小年节的方糕、白散、薄脆、米饼,滋补养颜的圆肉及四季时令的果脯小吃等等。</p> <p>每逢婚姻嫁娶的旺季和大年大节,唐家大院车挤人拥门庭若市。</p> <p>林家是玉林响当当的品牌“糖黏林”。三百年来,林氏家族聚居的双桂莊一年四季糖香四溢。家家户户心灵手巧新品叠出,调制食品甜而不腻芳香诱人。</p> <p>制作的品种有搓米、千堆、马蛋、冬瓜糖、莲藕糖,芝麻糖、花生糖、柚子糖等等,都是玉林人过年节必备的时货。陪伴了一代代玉林人儿时甜蜜的回忆。远在梧州、南宁、贵县、合浦、廉江等地的食品商人都纷纷前来采购。“糖黏林”成了玉林几百年不倒的著名品牌。</p> <p>几百年前的老祖宗,留下的制作糖黏所使用的冲臼和古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吴屋寨村民踊跃投军参战,用青春和热血报效国家。</p><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淞沪会战,参战的国民革命军38军173师大部分是玉林藉战士。他们舍身报国奋勇杀敌。此伇,吴屋寨的吴先勇、吴先镇不幸壮烈牺牲。</p> <p>淞沪会战中,吴屋寨的战士缴获日寇军官的指挥刀:</p> <p>1939年11月,侵华日军为了进一步封锁中国沿海,发动了钦州湾登陆战役。李云蒿、张熙和奉命率领玉林学生军,前往武鸣县增援守军阻敌北犯。陈隆桂担任《战工团报》记者随军出征。直至昆仑关战役结束方才凯旋归来,义无反顾慷慨赴国难!</p> <p>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出版的《战工团报》:</p> <p>1939年12月昆仑关大战,榴弹炮营营长吴先贵,指挥炮兵用猛烈的炮火直轰日寇阵地。隆隆的炮火命中敌指挥部,击毙敌酉岡村正雄,为昆仑关大捷立下了汗马功劳。立功喜信传回家乡,吴屋寨锣鼓喧天一片欢腾。</p> <p>在昆仑关战役中,黄埔二期生时任国军团长陈治功,指挥部队勇敢作战。当陈治功穿着缴获的日军大佐的军服胜利还乡时,轰动了整个吴屋寨。</p> <p>解放后,陈隆桂和陈治功在攀龙里每次见面倾计(聊天)时,一谈起昆仑关大捷都眉飞色舞兴奋不已。他们都为保卫国家贡献了力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千年古城鬱林城和吴屋寨获得了解放。鬱林州改称为玉林地区现为玉林市,吴屋寨改称为攀龙里。历史的篇章揭开了新的一页。</p> <p>解放初期,陈隆桂留在玉林县委投入政权建设工作。余伟林带领征粮队参加征粮、反霸、土改的战斗,艰苦卓绝一言难尽。陈隆桂曾任玉林县委秘书长,人代筹委会负责人。余伟林任街道委员会主任。</p><p>参与了新中国政权建设的还有,玉林地区副专员、玉林市政协副主席吴先彰。</p> <p>1954年,平地一声雷响彻了攀龙里。党中央发动的手工业合作化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在清朝和民国时代,吴屋寨的手工业作坊已星罗棋布。开办有碾米工、熟盐厂、屠宰店、蒸酒房等。但最多的还是纺纱织布,簌簌机声响遍各家各户。</p><p class="ql-block">据“鬱林年鑑”记载:“民国时代,鬱林土布远销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及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p> <p>解放后,吴恒元、吴先智从广州、柳州引进机器织布后,织布业更是兴旺发达。当党中央合作化号令发出后,各家各户争先恐后把纺纱机、织布机搬到厂房来。热热闹闹的成立了前锋织布厂,吴先智为首任厂长。</p> <p>玉林前锋厂是玉林市轻工企业的一面旗帜。成立之初,攀龙里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有人在厂里工作。前锋厂不断地发展壮大,产品远销美国、欧洲、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71年出于扩大生产需要,搬到了玉林市人民东路新厂房。原址成立玉林针织厂,现为恒顺小区。</p> <p>合作化时,林家、唐家加入了玉林糖果饼干厂,成了技术骨干。其中,最享盛名的饼干厂月饼,冬瓜糖等成了拳头产品。</p> <p>新中国成立,攀龙里青年踊跃参军保家卫国。考上军校者有数十人之多。军中展翅的雄鹰有:</p><p>解放军总政治部上校吴承福,</p><p>率领部队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团政治部主任吴先益,</p><p>南海舰队舰长吴启,</p><p>陆军中校吴承腾,</p><p>玉林县武装部政委吴先能,</p><p>玉林县武装部副政委,五次三等功获得者吴继冬,</p><p>等等。</p><p><br></p> <p>玉林号护卫舰:</p> <p>解放后,攀龙里在各条战线上湧显了不少杰出人材。</p><p>玉林教育界知名度很高的张熙福校长,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师承国画大师潘天寿。张熙福曾任玉林县二中校长,玉林地区文联副主席。他创作的雄鸡图栩栩如生,雄鸡报晓声哄动了整个玉林城。</p> <p>在各条战线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士还有:</p><p>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桂江造船厂总工程师陈大权,</p><p>贵港糖厂高级工程师陈大福,</p><p>玉林县医院著名中医师谭治平,</p><p>著名骨科医师吴幼海,</p><p>著名心血管内科医师吴先球,</p><p>等等。</p> <p>改革开放后,攀龙里湧显了许许多多企业家,其中佼佼者有:</p><p>花园国际大酒店董事长林业春,</p><p>联美东明电器公司董事长吴贡先,</p><p>永上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玉华,</p><p>等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采访中,我与攀龙里各姓氏的居民轻松愉快随意的交谈,听到的都是对自已祖先奋斗史的骄傲和对当今生活的满足。勤奋诚恳善良淳朴,始终洋溢在每个攀龙里人的脸上。攀龙里的古老建筑古朴大气。很多记者专家已经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就不再狗尾续貂了。攀龙里的悠久的历史和人文情怀,己让我得到了满满的收获。</p> <p>当我即将告别攀龙里时,一曲悠扬的电子琴音乐在耳边响起。我看见了一座崭新靓丽的幼儿园耸立在眼前。</p> <p>走进幼儿园,整洁敞亮的教室,天真可爱的孩子,和蔼可亲的老师,一切充满了明媚的阳光。</p> <p>我聆听了攀龙里下一代云雀般的歌声。看着一张张笑容可掬的小脸,我感受到了攀龙里灿烂的明天!</p> <p> </p><p> 2020年8月15日</p><p><br></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