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8月14日上午,河北省作协“送文学下基层”公益讲座在滦州市委党校举行。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北省作协副主席郭宝亮为滦州市的作协会员和文学爱好者作了题为“高粱为什么这样红——漫谈莫言《 红高粱》的写作艺术”的精彩讲座。</p> <p>本次活动由滦州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崔国华主持。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河北省作协基层服务部主任李磊、唐山市作协主席王家惠、唐山市作协秘书长马良、滦州市文联副主席李真理。</p> <p>会上,唐山市作协主席王家惠、滦州市作协主席董天柚(北董老师因其他工作未能到会,致辞由崔国华代为转达)分别致辞,向郭宝亮教授一行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希望我们的文学爱好者珍惜此次面对面授课和交流的机会,在郭教授的引领和指导下不断的提升自己,劬劳不舍,勇敢攀登,精心锤炼出佳作,为滦州市的文学园地增添色彩。</p> <p>讲座中,郭宝亮教授围绕《红高粱》写了什么、《红高粱》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三个问题展开深度解读。通过郭教授对《红高粱》的叙述方式、莫言写作注重的感觉崇拜、《红高粱》主题以及联系莫言个人家庭生活的状况解读其作品,在场文学爱好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而后文学爱好者就自己的写作困惑等方面问题与郭教授进行了互动。</p> <p>专注时我们总感觉时光易逝,沁人心脾的讲座更是让人如沐春风,在大家还意犹未尽中郭教授结束了本次的讲座。现场的文学爱好者们纷纷表示郭教授的讲座让人豁然开朗,并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聆听专家的声音。滦州市文联副主席李真理对郭宝亮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同时邀请省、市作协专家再次走进滦州。</p> <p><br></p><p><br></p><p>【附:郭宝亮简介】</p> <p>郭宝亮,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文学评论家。现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政府特贴专家。中国作协会员,河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首届河北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评委等。</p><p>曾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重要报刊杂志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王蒙小说文体研究》、《新时期小说文体形态研究》、《语言•审美•文化》等专著6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成果曾获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第八届河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第十一届、第十五届河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第九届、第十一届河北文艺振兴奖,首届孙犁文学奖等。</p> <p>摄影:张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