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骨弹鰗

子系一体

西沪港的传说故事之二<br> 脱骨弹鰗<br> 弹鰗,书名称“跳鱼”,俗名也有称“弹涂”,它是生长于近海泥涂的一种潮间带鱼类,西沪港是盛产弹鰗出了名的,成年跳鱼体长200毫米左右,侧扁,头大近圆筒体,眼小且突出于头顶之上,体蓝褐色,背鳍深蓝色,有白斑点,其肉质肥嫩,味鲜美,清人姚燮《西湖棹歌》有云:“膝骑海马似飞凫,截竹为筒插满涂,初八廿三逢小水,好研乌糯煮阑胡”。大凡沿海边的人都吃过也捕过,都说它是鱼中上品,其营养价值可与海参鱼胶相媲比,捕获后若不急于食用还可在家里暂养,遇来客时,取出作为招待宾客的首选,可见它的地位之显要。它给人们带来多少口福。可就是这个弹鰗,也曾给人们的生活蒙上阴影。 故事还得从吃弹鰗说起,相传,很早以前,西沪港沿海小村有户人家,一家数口,老俩已年近花甲,生有二子,娶妻后也各有了孙辈,三代人靠健康的身体,男勤女俭,诚实做人,与周边相邻关系和谐,日子也过得红火,终于到了一年,老人思想想,“俗话说,“树大开杈,儿大分家”,三代人住在一起总不是个办法,且手头也有点积蓄,准备造座新房。这事征得儿子及老伴的同意后,就着手建房,并请了邻村的一个匠工来,匠工听说该家造房,心里乐意接受,曾听说该户人慷慨,为人善道,待他们择定日子后就过去施工。匠工称东家叫“老板”,匠工干活是“种饭”的,即在东家吃饭,费用是含在工钱内的。开工后,匠工就开始在老板家吃饭,老板家的菜的确 很丰盛,有蔬菜有鱼肉,色鲜味美,咸淡可口,荤素适中,但当吃到一碗弹鰗羹时,整碗羹中没有整条的弹鰗,倒象是吃剩的“倒弄羹”,工匠很是纳闷,但自认为手艺人低微,将就些也就算了,日后总是会好些的,但日复一日,要么没弹鰗,有么就是没整条的,这是匠工所始料不及的,难道外名声很好的人家就是这样对待“老师等下”的?(“老师等下”是过去对木工、瓦工、篾工等手艺人的一种泛称,也是对从事该业人员的贬称),日子一天天过去,房子也即将落成,相邻及亲友陆续来看房,也有到厨房去看究竟的, 其中一个亲戚见厨房的菜很丰盛,随口说了,你们也真客气,老师等下吃也介好!,另一人随口接着说:“是啊!老师等下也是‘卖缸甏看油水的’,叫做“请进三支香,请出猪头羊”,太客气了就会“磨洋工”,象你们这样人家,肯定会是赖着不走的……,说者无意,听者生心,说话间,正好被过路匠工的小徒听到,就在师父面前添油加醋说了一遍,师父回想起脱骨弹鰗,心里顿时起了波澜,想想,这是从何说起的呢!尽管这些天来,虽心有不快,但还是铆足劲地干的,说磨洋工实在是接受不了!好吧!你不仁,也休怪我不义了,于是就拿起木斗尺,(木斗是木工用来在材料上弹线用的)在屋栋梁处画了一个符咒。房子落成了后,工钱付清,就各不相涉了。但这户人家就是高兴不起来,种田、捕鱼好象干什么都不顺心,别说不赚钱, 就是连连亏本,本来健康的身体也落得病疾缠身,从此一蹶不振,不到二、三年,这户人家犹似油灯即将熄灭,到了贫病交加的地步,老俩口整天以泪洗面。一天,造房的匠工带着幸灾乐祸的心情来到老板的家看是怎样个局面,走到门口,刚好与老板娘碰面,老板娘一见匠工到来,心里非常感慨,几股心酸涌上心头,一时哽咽两眼如泉涌,声泪俱下就与匠工说起了往事,老板娘说,想当年,我家造房,请了你们,别人说我家是三圈里也说得起的,那是人家客气,其实造房也是靠牙齿缝挤出来的,要穷自已穷,要熬自已熬,外场面还是要绷的。说到这里,工匠想,外场面是绷了,可骨子是却是另外一回事。老板娘接着又说,那时我们造房,小菜虽然不好,还总比人家好些,譬如弹鰗我是脱了骨给你们吃,别人家还没有,自已只好吃头头脑脑的,每天吃饭总让老师们先吃,吃后把稍好点的藏起来,连小孙子想吃也是下不为例的,亏匠工们赶潮落水,辛辛苦苦的,汗爬雨淋的,也给人家一个好的对待,想不到如今落到这步田地......,工匠听了,啊!原来是如此,那实在是一场误会,深感愧疚,倍感自责,再也不忍心听下去了。就回过头来对东家说,屋顶的瓦好象被老鼠翻动过了,我上去看一下,就迅速爬上屋顶,找到大梁,从腰间拔出墨斗尺,又画了一个符咒,同东家说了声,下半年我再来看你们。自此之后,这家似同薪上浇油,如火如荼,日见兴盛,东家这才方醒大悟,更知道要尊重手艺人。这则事例,说的是“下算”,用通俗的话是“下套”,据说下算这玩意儿一般的手艺人都会,自此之后,下算这个玩意儿怕误伤好人,匠工一般不再用,脱骨弹鰗也没人再做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