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贤故事

雪润清韵 梁大智

北贤故事 <p> </p><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卜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时晋国人,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之一。他曾来到魏国的西河讲学,这就是有名的“西河设教”。当年子夏和他的学生段干木、田子方在汾河一带讲学,贤人讲学地方的南、北分别有村庄,后来南边的村子就叫成南贤,北面的就叫成北贤。且南贤有了田氏家族,北贤有了段氏家族,这也许与子夏学生田子方、段干木有关。</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一</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北贤村有南北两条街,村中心有正街,村东有条郭家街。当时郭家街的东面住宅就很少。东西有四条街,南头街、五道庙街、十字街、北头街。</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村里正街南面有座影壁,供有观音;村东南有文昌阁,村外有临汾庙;村东北有观音堂,村里人也叫三间庙;村正街北面是关帝庙;西北有影壁,村外有真武庙;村中还有五道庙。</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关帝庙山门内外均有牌厦,两边有钟鼓楼,山门对面是戏台,庙内正殿三间,供奉着金脸关羽神像,关羽神像东侧是王甫、赵累,西侧是周仓和关平。在大多关帝庙中,关羽的形象大都是红脸、长须、卧蚕眉、丹凤眼,正襟危坐,夜读春秋的样子。而北贤关帝庙中关羽却是金脸,关于金脸关羽,佛家和道家的说法不一,其实,不管关羽红脸也好,金脸也罢,人们之所以敬重他,是敬重他“忠义仁勇”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炎黄子孙的道德,是华夏民族的品格,是堂堂正正做人的楷模。</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村里有西南社(也叫太阳社),以杨、陈姓为主;东复社、丁字社,以杨姓为主;高家社,以高姓为主;郭家社,以郭姓为主;婆婆社,是高、武、闫、胡等杂姓社;西北社,以贾、边、马、武姓为主。在正街五道庙南有杨家祠堂,村东北有高家祠堂,正街南头路东有陈家祠堂,另外,贾、边、郭、闫等姓均有宗祠。</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二</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历史上的汾河流经北贤的村西,至今北贤村西地名中还有许多与汾河有关:沙滩地、二道河、河楞上……在村北有桃园地,村西南有枣涧地。</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传说,有一年发大水,北贤汾河段一夜之间聚集了许多木材,木材已经开了卯窍,一看就是修庙的材料。大家议论纷纷,这是神选择修庙的地方吗?木材越聚越多,这种规模的庙,靠北贤一个村显然是不可能修起来的。消息传到十里八村,有人出主意说,何不我们几个村合伙修呢?周边的村纷纷响应,最后确定这座庙有“七村八社”来修,即:北贤、南贤、朱家堡、东堡、大象、东城、东庄。南贤当时因为河水从中间把村子冲成两个,所以南贤按两个社,其余每个村一社。</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宏大的一座临汾庙就坐落在北贤村东南之地。山门两侧是钟鼓楼,进去是戏台,再里面是座东岳大帝殿,供奉着黄飞虎神像。东廊房塑有招魂太尉,南有一间单独塑有一匹骏马,西廊房塑有十帝阎君。北面正殿五间,供奉着三霄娘娘,三霄娘娘是为云霄仙子、琼霄仙子、碧霄仙子的合称,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她们居住在三仙岛三仙洞,采天地灵气,集日月精华进行修炼,还拥有师父通天教主赐下的两件宝贝,一件是金蛟剪,一件是混元金斗。凡是神、仙、人、圣、诸侯、天子等,不论贵贱贫愚与否,降生都要从金斗转动。从前信士求儿女,都要拜三霄娘娘,所以现也有人称三霄娘娘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殿内供奉有三霄娘娘,头戴饰宝珠凤冠,身着华丽服饰,面容丰润慈祥,各持宝物,文雅端坐。正殿两侧有耳殿,西耳殿是龙王殿,供奉着龙王。在庙的东面有一大院是僧人住处。</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传说,临汾庙的西廊房在塑完十帝阎君后还有一块空的地方,正在雕塑者构思补上个什么样的雕塑时,外面下起了暴雨,一农夫急急忙忙跑进西廊房避雨。只见他头戴草帽,一双鞋别在腰带里,赤着双脚,挽着一条裤腿,拄着锄头站在那里端详着十帝阎君。雕塑者立即有了灵感,就塑了个拄着锄头看的农夫。塑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农夫回家后一场大病去世了,有人说是让把魂招去了,也许是淋了暴雨又在阴冷的地方呆久了才病死的。</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三</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临汾庙临近汾河,庙四周全是水,像是护城河。但庙内从来没有积存过水。临汾庙建成后热闹非凡,每年三月二十五要赶七天会,唱七场社戏。社戏是由七个村的八个社轮流唱,三月二十三就必须开唱。十里八村的人都来看戏。</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有一次,知县路过临汾庙,在庙内看了半天,又在庙和村子之间来回走了两次,然后问村长,村子和庙之间这块地是谁家的?村长说是村里的。知县连声说好。村长说,知县大人要看上的话就送您好了。知县没有吭声,也没有拒绝。从此,北贤去县里办什么事情都很顺利,有时还能减租减税。村里人觉得那块地在野外不好,不如也圈到护村堰内。为感激知县对村里的帮助,便动工把那块地与庙之间筑了条护村堰,和村里原来的护村堰连了起来。</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过了一段时间,知县来看那块地,村里人都觉得这下知县更开心了。谁知,知县看了非常生气,一甩袖子走了。从此,知县和北贤也疏远了,北贤再没有得到知县的关照。原来,临汾庙南是一条祁县到文水的官道,北通大象大寺,南达南贤八角寺;而临汾庙北还有一条路,这样,这块地就像个轿子,庙和村子通过这两条路抬着这个轿子。村里围起来后,堰压在了轿杆上,把这块宝地给破坏了。后来这块地被武家买走,有过一些悲欢离合的故事。最终,这里成了村里的打谷场。</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四</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每年正月初一,各宗祠都进行祭拜先祖活动,而正月十五,则按各社社闹红火。后来一度时期出现了四大镇守,村东头的杨猪生,南头的杨二魔,西头的杨老六,北头的高占鳌。他们在本片区有影响力,有的甚至在当地邻村也有影响,也就自然形成了负责本片区民间事务。高占鳌就是位很有影响力的人,他曾担任北贤村村长,有时候邻村唱大戏、寺庙开光等都会请他当总管,高占鳌也会热心地去帮忙。特别是朱家堡,经常请高占鳌过去帮忙,民间就流传了这么一段顺口溜:“高占鳌,没营干,去了朱家堡当总管;朱文是个卜来来,跟上高占鳌当拐拐。”这里所提朱文,当时是朱家堡的村长。</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北贤高氏据说从夏祠迁来,始祖高成振。村长高占鳌还是武秀才出生,在考试时,兵法和武术考过之后,最后一项是骑马射箭。其实,高占鳌很少骑马,马跑开后一时还没明白过来已经跑出了射箭范围,他只好搭箭拉弓,转身胡乱放了一箭,结果只听得掌声一片,原来这一箭正中靶心,武秀才也就水到渠成。</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村里有个文秀才,叫杨生霖,据说他的文章一般,但书法极好。阅卷先生一看这气韵生动、流畅舒展、刚柔结合、风格秀媚的字,早已陶醉了,那秀才的名分也顺理成章了。</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在高占鳌正街路东的二进四合院的大门里,有一块村民赠的大匾,上书“正直可风”。而在此院北的另一个大院大门里,也挂着一块“热心公益”的大匾,每块大匾上都有近百个村民名字。这两块大匾正是村民对高占鳌当村长的褒奖。大匾的书写者就是文秀才杨生霖。巧的是,后来武秀才高占鳌之女,就嫁给了文秀才杨生霖的弟弟。</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五</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杨家自从大槐树迁移此地,繁衍生息,不断壮大。始祖杨文保,后杨家出了拨贡,留下了两处旗杆院。南头街路北有座三进制四合院,砖雕垂花街门两侧有石狮子和旗杆石,进去是个场院,西有三间厢房,二街门进去中院东西厢房各三间,三街门进去正房七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里面两门均为砖雕垂花门,有砖雕和木雕的各种图案。在西南头路北,是一座杨家二进四合院,圆大门在院子的东南侧占一间,大门西有倒座南房四间,大门两侧有石狮子和旗杆。外院东西厢房各三间,二街门砖雕精美,匾额题“毋不敬”。有仪门,门上画有大狮子和一群小狮子。里院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民国期间,杨映封、杨映溪二兄弟,在交城水峪贯开粮油店,母亲“敢大娘”在村里经营土地,经常亲自监工割麦。兄弟二人生意越做越大,挣了不少钱,便在村里置房买地。在村东南修起了两座组合三进四合院,大门进去是一个共同的场院,有一排十间南厅,场院北有东西两门,构成东西两座四合院,分别进去是二院,均为东西厢房各三间,分别通过三街门进去里院,均为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四间。东四合院是杨映溪院,西四合院是杨映封院。在场院南侧还有牛房院、磨坊院等。渐渐地,兄弟二人购置了七、八百亩土地,大概占全村土地的四分之一,并且打了五眼井,还配备了水车。先进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注入让北贤人和邻村人大开眼界。杨氏兄弟也是开明人士,邻里也用他的井水浇地,给村里的秧歌剧团购置服装道具,后来根据民主政府的建议,把一部分土地捐赠给政府,分发给穷人。</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杨成泰、杨景泰兄弟祖上在祁县开有“三和园”粮油店,之后,杨成泰当上了祁县渠家在太原“书业诚”掌柜,杨景泰在村里当了村长,其子杨春亨娶了祁县乔家的闺女。</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村里杨学商随父在北京干果铺学徒,又练得一身好武艺,进入山西保金公司,这一公司主要由文水练武人组成,维护民族企业的正常运行,抗日战争时期回村一直在村里做书记员。当时村长杨生霖、副村长陈荣祖、村公人杨喜则、民兵队长陈茂。八路军的张工作员经常在村里活动。一次,敌人得知有八路军在北贤,便包围了村子,一户一户搜查后,把村民都集中起来,架起机枪,一个一个点名过关。结果点到最后一个也没有留下,只好撤退了。原来,张茂的弟弟张盛因伤寒刚刚去世,村干部让张八路装扮成张盛与张茂和母亲一起过了关。随后,日本军把村干部全部抓到县城。杨生霖的本家兄弟杨生梅的妹妹嫁在县城,院子里住过日本人。杨生梅通过妹妹找了关系,才把村干部们解救出来。</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六 </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北贤陈氏据说从河南迁到文水,陈家兄弟四人其中一人定居土堂,其余三兄弟陈维封、陈维府、陈维平来到北贤。陈维封与其子陈荣祖在永和县城开“恒益公”杂货铺,经营粮油、布匹等,生意兴隆,回村后买了一处四合院,正是那座西南头路北的旗杆院。</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郭氏家族有习武的传统,几代人在祁县一带护村巡田。曾有当地人不服,要和郭家比试比试。郭达元手持白蜡杆,对方用双钩把白蜡杆一段一段地削去,最后只剩下手握一段了。正在对方得意之时,郭达元挥手将一截白蜡杆飞出,正中对方一臂,瞬间动弹不得。对方单膝着地拜郭达元为师。从此,郭家名声大涨,一听说北贤郭家,都说厉害。</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北贤的高家铜匠很有名气。原来村里高双全跟着本村马师傅在孝义当铜匠,学的一手铜匠手艺,修锁子配钥匙样样在行。</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闫鼠则是位画匠,经常给庙里画一些壁画,关帝庙耳殿里的壁画就是他画的。</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村里还出了一批走出去的学生,边慰、杨茂秀、高佑等,都是在外学习深造的文化人。边慰山西国民师范毕业后在云周西、南徐等地任教,后来回村里任学董;杨茂秀学的是理工,也当过教师;高佑是学法律的,曾在五区当助理。</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七</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北贤爱好秧歌的人很多,他们不仅喜欢听,还喜欢唱。他们成立的秧歌演出剧团,经常请交城西营的秧歌名家“圪泯壶”来指导。周边村都知道北贤有个秧歌剧团,每当农闲时,便请他们去演出。主要演员有:杨修道、杨修忠、杨修业、杨修成、杨宝林、屈二牛、高林全、陈荣贵。其中,杨修业演老旦,杨修道是当角,高林全是丑角。</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他们演出的《大挑菜》《劝吃烟》《开店》《回家》《算粮》《打冻漓》《二娘写状》等,深受当地人们的喜欢。 </span></p><p> 有时候,他们在关帝庙的戏台上演出,村周围流水潺潺,庙里歌声绕梁,空谷传声。院内是附近各村的村民,特别是“七村八社”由临汾庙联系起来的人们,真是一番娱心悦目,舒坦愉快。仿佛贤人再世,仙风在野。</p> <p>临汾庙示意图(边晋贵 绘)</p> 参加采访座谈人员:李建杰、边晋贵、陈文秀、杨荫万、高瑛、郭兆孝、贾秀英 写作目录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乡村记忆》(以写作时间排序)</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康家堡 2泉泉寺 3前周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4北辛店 5温家庄 6孝子渠</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7神堂村 8小南峪 9南徐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0前庄村 11开栅村 12北徐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3上贤村 14胡兰村 15李家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6保贤村 17百金堡 18狄家社</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龙泉村 20大象村 21梁家堡</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2徐家镇 23上河头 24岳 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5桥头村 26西社村 27南安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8旧城庄 29土堂村 30南街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31北街村 32西旧村 33上段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34南张村 35马 村 36章多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37桑 村 38平陶村 39宜儿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40北贤村</p><p><br></p> 北贤拾趣 采访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