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p> 作者 非鱼</p><p> 2010年9月,在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南边村宜巴高速公路施工中,发现3000余具国军将士遗骸,由此追溯到石牌保卫战。</p><p>推开这道历史的门缝,便得以重温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诗:我三军将士浴血奋战历时一个多月,使侵华日军遭到空前惨败。从此,三峡石牌成为一个历史的记忆,一座民族的丰碑。</p><p>为了后辈们能铭记这段历史,湖北科考作家徐晓光和朋友一道开展艰辛的田野调查。在没有任何资金来源的情况下,翻山越岭,并远赴日本、台湾等地,历时五年多拍摄,十二易其稿,终于完成这部留给后人的纪录片《碧血千秋》。同时,将拍摄时的田野调查记录结集成册,取名《推开历史的门缝》,并于4月底举行新书发布仪式。</p><p>5月中旬,徐晓光及团队独家讲述了他们在探寻和拍摄过程中,所经历的、见证的故事。</p><p><br></p><p>绝不能“碧血”残存“千秋”不在</p><p>时光回溯到2010年。</p><p>当时,徐晓光正和友人商量,要把散落在历史隧道中的碎片捡拾起来,还原一部宜昌抗战的真实全景。</p><p> 正在此时,闻讯3000多具烈士遗骸的消息后,徐晓光立即赶赴南边村工地现场,那里正是当年国民革命军七十五军预备第四师战地医院的遗址地。70年时间内,频繁换做村委会办公室、村办小学,养蛇基地……</p><p> 徐晓光和友人久久难以平静。“几身老骨,誓要为抗战历史做点什么。”徐晓光说,希望在目光所及,能力担当的范围内,给先烈一个交待,以安慰在天之灵。</p><p> 以纪录片为目标、以石牌为轴的田野调查正式启程。追寻着历史的脚步,从都镇湾到天柱山、偏岩、馒头咀、木桥溪、太石桥,再到曹家畈的千人白刃战现场、浴血池,还有南边野战医院旧址,然后回到石牌的三峡人家。那些经过血与火洗礼的山川土地,如今是战地黄花分外香。</p><p> 2013年4月28日,徐晓光和宜昌市原文联主席陈宏灿到长阳馒头咀,在当地八旬老人李荣耀的指点下,在荆棘丛生的山林中几度搜寻,终于在荒草堆里找到了半截断碑,唯剩“碧血”二字,史料上说的“千秋”却不知何踪。” </p><p>正准备拍摄时,徐晓光一个趔趄跪倒在碑前石头上,顿时皮破血流,他全然不顾身上的伤口,咬牙硬撑着拍完全景。</p><p>“这一跪,应是我以我血祭英灵,起身谢罪叩拜。”徐晓光说,我们来迟了,但再难也要留下我们民族自己的记忆,决不能“碧血”残存而“千秋”不在。</p><p> 徐晓光和朋友四处寻找当年那场战争留下的战壕、地堡、残碑、碑文、公墓、陵园、野战医院等遗迹,与此同时,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p><p>“当一点点整理完一大堆来自海内外的资料时,如同打开一坛铮烈的老酒,呛得人肝胆俱裂,老泪横流。”徐晓光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千年而不倒,穿越千年而不灭,就是因为每逢民族危难之际,就有这样最后变成“数字”的勇士挺身而出,以死报国。</p><p><br></p><p><br></p><p>为烈士唱响一曲安魂曲</p><p>经过4年多的田野调查和前期筹备,2015年,徐晓光邀请友人纪录片导演良平加入,正式开始拍摄纪录片。</p><p>在拍摄过程中,长阳县高家堰镇青岩村村民李克荣告知一条重要信息,村里还有一个叫谭雄飞的烈士墓,但墓碑下落不明。</p><p>馒头嘴一役,烈士都被集体掩埋,居然还有一个有名有姓的墓,徐晓光团队顿觉欣喜。</p><p>“墓地在青岩村半山腰一块田埂边,掩在杂木丛中。”徐晓光说,如果不是有人指认,很难将这个荒冢野坟与烈士墓联想到一起。</p><p>当年战斗结束后,乡亲们上山“打扫战场”,村民谢孝廉用背篓把谭雄飞的遗体残骸背下山,军队闻讯派人核实身份后雕刻了墓碑。因为此前其他烈士已集体安葬,谢孝廉就把谭雄飞葬在了自家的地里。</p><p>李克荣说,这些年镇政府收集了一些残碑,可以去找找。幸运的是,在当地镇政府仓库中,真的找到了谭雄飞烈士的残碑,“谭雄飞烈士之墓”等碑文清晰可见。</p><p>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刘迎随后发动志愿者团队寻找烈士生平资料。当时正在台北旅游的志愿者暖暖接到信息后,前往台北市忠烈祠,找到了谭雄飞烈士的灵位和资料。谭雄飞,一个广西柳县(现为柳州市)的小伙子,73年前在对日作战中牺牲在长阳大山。</p><p>徐晓光等人决定为谭雄飞烈士重新立碑。2017年3月25日,修坟、复碑、砌平台,一阵鞭炮声中,宣告墓碑复立完工。</p><p>随后,在宜昌、柳州两地关爱老兵志愿者的努力下,柳州媒体发布了寻找谭雄飞亲人的信息,并有志愿者建立烈士寻亲微信群。2018 年8月,徐晓光赴柳州与当地志愿者会合,一边拍摄一边继续寻找。遗憾的是,年代久远,志愿者们虽竭尽全力,但寻亲的线索仍然渺茫。</p><p>在寻亲暂时无望的情况下,2018年10月9日,柳州志愿者决定以家乡人的身份,带着家乡的泥土、酒水等一并祭品,赴长阳谭雄飞墓地,对前辈举行了一次按照广西习俗的祭拜。</p><p>“千里孤坟 咽绝断肠 清江悠魂 柳江情长 祭吾先辈 告慰忠魂 念君英名 千古流芳……”70多年过去了,谭雄飞的墓地上空第一次响起了广西乡音,志愿者含泪吟唱的“桂军招魂曲”和祭文,令在场人士无不动容。</p><p><br></p><p>孤独是常态但一路有光照进来</p><p><br></p><p>夜深人静,徐晓光坐在江边,看江水拍岸,任思绪洞穿时空。遥想当年硝烟弥漫,兵戈铿锵,眼前仿佛一队队秣马厉兵的战士,枪上刺刀在月下闪着冷冷的光……</p><p>几年下来,跋山涉水、荒郊野岭都不怕,却在后期制作上犯了难——费用是个大问题。思前想后,徐晓光找到了在影视公司任职的朋友尹春,并直接告知这是个只有情怀没有报酬的活儿。</p><p>尹春二话没说就接了下来,随后安排公司职员向安宇着手素材剪辑。不仅如此,为了增加片子的可视性,公司直接参与多点的战地航拍,为片子增色不少。</p><p>“跨越大半个世纪的题材,要对素材的历史背景做深入了解,素材之多、难度之大,是个很大挑战。”徐晓光坦言,任谁接这个活,都是个苦差事。</p><p>几年拍摄下来的视频可谓浩如烟海,摘采素材无疑是海中拾贝。向安宇每天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利用休息时间看素材、和拍摄人员反复沟通、参阅其它相关影像资料,硬是一帧一帧地将画面剪辑完成。</p><p>这部纪录片,徐晓光团队取名为《碧血千秋》。中文版完成后,徐晓光和团队希望更多人知道这部片子,又决定翻译成英文。依然是零报酬,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朋友邓天成爽快答应。片子对话中许多词汇是地方方言,为了翻译得更精确,邓天成与摄制团队反复沟通确认,翻译如期完成。</p><p>一路下来,立碑时只肯收成本费的老板、翻山越岭带着摄制团队找遗迹的村民、还有那些为烈士找家的志愿者……五年多的拍摄过程中,孤独是常态,有不解有疑惑,但好在需要的时候,总有一束束温暖的光亮照进来。</p><p>“《碧血千秋》不属于徐晓光一个人,它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前世今生都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 宜昌市原作协主席甘茂华说,这是我们出发的地方,也是我们寄托灵魂的地方。</p><p>徐晓光说,建一座地理意义上的纪念碑很容易,而在人们心中建立一座历史的丰碑,却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无论如何,民族的记忆不能忘却。</p> <p>纪录片《碧血千秋》片花</p><p>而在这无尽漫长的时光里,最容易消磨和遗忘的,却是那些散落在时空中,浓烈而激荡的历史印记。它们横越在一扇被称为“时代”的门那边,又仿佛不堪时代的推动,被缓缓推开一道窄窄的门缝。</p><p>这是一个往遗忘里,寻找记忆的故事。不是遗忘的错,而是在漫长的时间里,记忆总是带着被选择的属性,由时代来决定,消磨或者流传。 </p><p>历史记忆构成一个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共同的历史是民族认同的根基。个体和集体的失忆和记忆如果错位,将是历史的悲剧,历史为我们今天定位,也为未来导航。</p> <p> 1943年5月这场发生在宜昌的20多万人绞杀的战役,虽在世界二战史上以“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彪炳史册,但由于诸多原因一直隐没在中国的历史帷幕之后。</p> <p>三千遗骸------一段尘封的历史</p><p>中新社宜昌2010年9月1日电 (记者 上官纯青)</p><p>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南边村宜巴高速公路工地,近日施工中发现许多遗骨。经当地文史专家考证,遗骨应为抗战时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师将士遗骸,该地埋葬的数量至少有3000余具……</p><p>闻讯,笔者立即赶赴南边村。那个离城2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工地,就是当年的国民军75师战地医院。</p><p>在那里拍下了第一个镜头</p> <p>所距离埋葬着3000烈士遗骸的南边村只有两公里的张家口村,有一个叫屈万荣的农民,。他本住在夷陵区金狮洞方向的一座高山上,30年前为了生计才在张家口开了这家维修店。在开店的这三十年里,他一直就听当地的老人讲述当年抗战的故事。在40多岁的时候萌生了要画下那些听来的故事的念头。</p><p>于是这个没有上过一天美术课的农民靠着自学油画的基础 ,自己开始创作大型油画《最后的国门》。历经近两百个工作日,油画大体完成。</p><p> </p><p><br></p> <p>可贵的是屈万荣笔下的场景画面都是听来的,当地老人指亲自指点位置,凭着对别人记忆的理解力,他用画笔还原了当年南边村原国军75师敌后医院的真实境况。</p><p>屈万荣没有专业素养的束缚,构图用光反而大胆朴实,创作手法极富个性,一幅4*2米的画面里,揉进了很多小故事,且每个故事都有原始的出处 尤其是乡亲们用背篓背伤员的细节,令人叹为观止。</p> <p>在湖北宜昌长阳县高家堰紧邻广318国道的地方,有一个青岩村,村子后面有一个山包,当地人叫它馒头咀。</p> <p>1943年5月的石牌保卫战中,这里曾经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斗,仅在馒头咀一个阵地上,阻击日军的国军士兵就阵亡508人。战后这里曾经树立了一块高大的纪念碑 上书“碧血千秋”,后被毁!</p> <p>焚香一注,迟到的祭奠!</p> <p>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世代生息繁衍着古代巴人的后裔,他们生活在险山恶水之间,自然环境造就了他们豁达开朗,敬天悯人的性格。</p><p>在宜昌会战中,长阳人民节衣缩食,近十万民众为前线送粮食。</p><p><br></p> <p>当年馒头嘴(珠包)战斗结束后,当地乡亲们上山“打扫战场”。村民谢孝廉发现了谭雄飞的遗体,是从军服上的胸牌得知的烈士姓名。</p><p>谢孝廉他用背篓把烈士遗体残骸收拾了背下山,随后报告了中国军队,军队随即派人核实身份后雕刻了墓碑。因为在此之前其他烈士已经集体安葬,谢孝廉就把谭雄飞葬在了自家的地里。</p><p>志愿者前来扫墓祭奠。</p> <p>意外的找到了谭雄飞烈士飘落在外50多年的墓碑。</p> <p>武汉的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在台湾忠烈祠里也顺利找到了谭雄飞烈士的资料。</p> <p>2017年3月5日,谭雄飞烈士飘落在外50多年的墓碑和他漂泊的灵魂,在宜昌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以及各路朋友到帮助下重新回归墓地,</p> <p>在搜狐宜昌和宜昌、柳州两地关爱老兵志愿者的努力下,先后联系上了柳州电视台和柳州晚报的记者,2017年2月接到柳州电视台记者甄寰(网名)的电话,非常详尽的了解谭雄飞的情况,并发送了相关的资料到柳州晚报,随后不多久柳州电视台《摆古》栏目中播出了寻找谭雄飞亲人的节目。</p><p> 5月20日,接到柳州晚报记者莫小珊的电话采访,5月28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谭雄飞的亲人,你们的亲人在哪里?的文章。反响很大。</p><p><br></p> <p>在柳州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的帮助下,寻找谭雄飞烈士的家乡。</p> <p>笔者在柳州接受柳州电视台颇有人气的“摆古”栏目的采访。希望借助现代媒体的传播功能,再一次引起柳州市民的关注,找到谭雄飞的后人。</p> <p> 遗憾的是年代的久远和变迁,志愿者们虽然竭尽全力,虽然多方努力,志愿者通过各种方式在各地查找资料,明月江客(网名)在黄埔军校二分校名册中发现了谭雄飞的名字:谭雄飞 ,广西柳江,黄埔军校二分校十八期十三总队一大队二队。这些资料虽然令人鼓舞,但寻亲的线索仍然渺茫。</p><p>2018年10月9日 ,在对谭雄飞亲人暂时查找无望的情况下,柳州志愿者决定以家乡人的身份,带着柳江水,柳江的酒等一并祭品,远赴湖北长阳谭雄飞墓地,</p><p><br></p> <p>魂去归来兮…在湖北长阳谭前辈墓前举行了一次按照广西习俗的祭拜。70多年过去了,谭雄飞的墓地上空第一次响起了广西的乡音,志愿者含泪吟唱的“桂军招魂曲”和祭文,无不令在场的人唏嘘动容。</p> <p>祭文</p><p>维</p><p>公元二零一八年十月十日之际,广西柳州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梁百里、杨柳萍、邓美萍、黄平、登湖北长阳馒头岭,谒谭君雄飞之居,敬备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祭于抗日英烈谭公雄飞之灵前,而奠曰:</p><p>呜呼!呜呼!</p><p>倭寇铁蹄 践踏中华</p><p>悼君韶华 热血满腔</p><p>投身黄埔 奔赴战场</p><p>喋血鄂西 挥戈石牌</p><p>桂柳男儿 血洒长阳</p><p>幸有百姓 立碑祭亡</p><p>哭君英逝 家人何方</p><p>千里孤坟 咽绝断肠</p><p>清江悠魂 柳江情长</p><p>七十五载 桂人不忘</p><p>祭吾先辈 告慰忠魂</p><p>念君英名 千古流芳</p><p>呜呼哀哉 伏惟尚飨</p><p>广西关爱抗战老兵柳州团队志愿者叩首。</p> <p>柳州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拜谒南边村抗战烈士纪念园。</p> <p>这些已经寥若晨星的抗战老兵是中国抗战史诗中最后的音符,给予他们无论如何的荣誉都不为过!</p> <p>感谢这些谋面和未曾谋面的朋友,这些用自己的力量支撑起对抗战老兵大爱的蓝天,是一个民族的良心!</p><p> 在此借此机会悼念已经仙逝的陈宏灿先生!</p><p> 他为宜昌的抗战史做出的贡献 已经彪炳史册!</p> <p> 湖北宜昌的“记忆抢救”,</p><p> 是一段佳话。如果真诚又认真</p><p>的话,后续还有好多事情要做,</p><p>对于那段历史的深入爬梳,对</p><p>于家属的口述记录,图片和文</p><p>物的寻觅等等,都是把断裂的</p><p>记忆重新接回来可以做的努</p><p>力。</p><p> 这一代人不让上一代人消</p><p>失于黑洞里,那么下代人才不</p><p>会把这一代人也视为尘土。</p><p> 龙应台</p><p> 选自傅克刚先生所赠《黄埔名将傅正模将军传》</p> <p>。</p><p>——推开历史的门缝,让我们拼凑一些残存的个人记忆,或许能为人们心中的丰碑,砌上一块小小的奠基石。</p> <p>碧血千秋 国祚永延!</p> <p>中国远征军 滇西记忆</p> <p>当年血战的长阳偏岩馒头咀现在一片安详</p> <p>1943年,长江西陵峡边到石牌,这座只有十几户渔民的小村,因为那场举世闻名的战役而名扬四海。拍摄于1997年。</p> <p>写在中国抗战胜利七十五周年之际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