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倾听孩子》一书的主旨:爱孩子就应关注其言行,报以倾听,理解其背后的真实感受。大哭大笑都是一种发泄,这对孩子平复情绪、整理思绪、重新振作有大裨益。相反,压抑孩子的负面情绪,甚至在此时进行辩驳、说教,只会导致反弹。所以,家长的要务是在其大哭时守候、陪伴、理解,并创造良机让孩子有大笑忘忧的机会,譬如,让自己显得笨拙。</p><p> 一个被如此对待的孩子,长大后会拥有健康、自信的心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作者简介</b></p> <p> 帕蒂·惠芙乐(Patty Wipfler),1968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奥西丹特学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研究与实践。她认为,为了让孩子在童年和少年期人格和心理健康成长,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为了能很好地倾听孩子,父母们自己也需要得到倾听。1988年,她在加州创办了一家专门为父母服务的机构,为父母们在如何更好地抚育子女方面提供咨询与培训。惠芙乐已为父母们编写了十几种读物,发行二十多万册。这些读物已经或正在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其他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内容精选</b></p><p><br></p> <p> 帕蒂·惠芙乐在《倾听孩子》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倾听孩子哭闹的步骤:</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1.</b>检查孩子身体方面是否受到损伤,或环境是否有危险。如有,立即做出相应措施。</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2.</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不要流露出不安,也不要给以忠告。孩子处于哭闹那么强烈的情绪中根本无法听进你的任何建议,你要做的是不要打断他自我修复的过程,之后他会安静下来,重新注意整个事件,找到解决的办法。</span></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3.</b>靠近孩子,轻轻搂住他,让你们的目光相接,让他敏锐地感受到你的关爱,帮助他自己越来越放松完成情绪清理、自我修复。</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4.</b>和蔼地让孩子把他的烦恼告诉你。哭在前,谈在后,然后是新的认知----这就是一般的规律。</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5.</b>如果你发现孩子害怕某个特定的事物,要向他保证你会保护他,不会让他受到伤害。</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6.</b>不要对孩子情绪做评论。尊重孩子意味着尊重孩子的情绪,他可以拥 有任何情绪,倾听孩子能够让他完成情绪体验、情绪控制整个过程。</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7.</b>允许孩子畅快地哭,不要限制时间。</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8.</b>孩子大哭之后或许需要睡一觉。</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9.</b>倾听过孩子充分哭泣之后,注意发现孩子身上新增长的领悟能力、热情和创造力,以便他更能充满活力地游戏。</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读书有感</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专门时间——专门的亲子共处时间</b></p><p><br></p> <p> 幼小的孩子对亲子共处有巨大的需求。长时间融洽的亲子共处对双方都大有裨益,它能密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加固彼此的感情。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却让父母们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单独处。</p><p> 为了孩子更健康地成长,作者提出了“定期安排专门时间"的策略,以保证亲子共处的时间和质量。父母要定期选出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干扰,它只属于父母和孩子;父母要让孩子有支配他们的权力,而且要全心全意地和孩子在一起,确确实实地去关注他、欣赏他,陪他玩耍,倾听他的心声…时间一长,孩子会越来越信任和依赖父母并且愿意向其袒露内心世界。</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游戏式倾听——加固亲子关系的法宝</b></p> <p> 游戏式倾听是一种新型的倾听方式。这种倾听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游戏要以孩子为主,游戏式倾听是一种新型的倾听方式。这种倾听由孩子来主导。父母则要确保孩子在其中担任强势角色而自己则担任弱势角色。让孩子担任强势角色能有助释放孩子在平时因为身小力薄所承受的压力,让他笑逐颜开。</p><p> 在阵阵的欢笑中,孩子逐渐感到安全,平时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隐藏的问题也会显山露水,这时倾听就开始了。在爱他的父母面前,处于安全之中的孩子会通过大哭、闹大笑或发脾气等方式宣泄掉平时堆积的坏情绪,然后调整到更好的状态去面对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亲子感情也进一步加深。</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允许孩子发脾气——种新的视角</b></p> <p> 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传统的做法是采取斥责的态度,认为这是孩子任性、无理取闹的表现。作者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和大人一样,孩子不会无端发脾气,小事情背后必有大文章。</p><p> 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应去倾听他:首先询问他是怎么回事;当他做出作理性行为时,对他说“不"并捉住他意欲去搞破坏的手和脚;这时孩子就会借机哭闹,父母要耐心让他发泄并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不过不要给他讲道理(因为生气中的孩子是听不进去的,就像大人一样),至多说一些“我永远你”之类的话,让他知道不管怎样父母都会陪在他身边,安慰他,支持他;当孩子平静下来后,父母可以视情况询问孩个脾气的原因,但绝不要猜测和催逼,因为这会破坏孩子对你的信任和友好。</p><p> 父母有能力帮助孩子处理各种负面情绪--你是孩子的最佳盟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中的最佳盟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心情也会因此而郁结,从而导致孩子出现行为常。比如无端发脾气、莫名惧怕某物、愤怒、哭闹等。但若父母懂得倾听,理解孩子,在孩子行为失常时陪在他身边,用简短温暖的语言和有力的臂膀安慰他,与孩子谈心,给予其建议但不强迫其采纳……渐渐地,孩子就会在父母的关爱下大哭一场宣泄郁闷,然后精神抖擞地去迎接新的挑战。</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父母也需要理解和关爱——父母们的互相倾听</b></p> <p> 在孩子哭闹时,父母不但要抑制自己不发脾气反而还要温和以待,这样的做法看似容易,实则很难,尤其对于一些脾气急躁的父母来说更是如此。为人父母者平时要工作养家,又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承受着种种压力。这样一来,面对孩子的哭闹少有父母不心烦意乱的。但是,若你不能发作,还要耐心地让他发作,容忍他做出种种“大逆不道、以下犯上"的行为,这种耐心是需要长久的锻炼才能养成的。</p><p>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需要发泄。为此,作者建议父母间建立倾听伙伴关系,彼此诉说在养育子女和处理个关系时的困难和压力,以帮助父母宣泄而更好地去倾听孩子。</p> <p> 每读一本书,若它能带给我如沐春风、激动不已的感觉,便是我眼中的好书了,正如这本《倾听孩子》。它不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倾听孩子,也告诉我们如何去更好地倾听父母,倾听朋友,倾听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