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之一:兰州~张掖~嘉裕关

KW

<p>2020年8月5日,乘坐南方航空公司CZ3205航班,起飞时间10:15am-13:10pm, 经过约3小时的飞行,开始我梦想多年的丝绸之路。</p> <p>白云机场T2航站</p> <p>集中出发!</p> <p>疫情期间,中国航空业国内复苏,机场内人山人海,非常热闹!</p> <p>机场接驳车,贵人出门招风雨,在大风雨中出行!</p> <p>全程飞机口罩</p> <p>俯视山峰连绵不断的祁连山脉。</p> <p>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就像一条巨龙🐉,守卫着国家的大好江山!</p> <p>到达兰州---中川机场,迎来热烈的阳光,正式开始我的丝绸之路。首站兰州市,简称兰,别称金城,是甘肃省省会,位于黄河上游,是中国陆域的几何中心,有着“西部黄河之都,丝路山水名城”的美誉。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兰州是唯一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省会城市。</p> <p>到达兰州市中心, 漫步在这横跨黄河的第一桥。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p> <p>中山桥的终点是白塔山公园,白塔山公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北部,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该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寺平面呈长方形,白塔居中,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洁白,挺拔秀丽。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于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p> <p>黄河贯串兰州城中,看到不少人乘坐快艇或羊皮筏子在黄河中漂流。</p> <p>黄河漂游</p> <p>水车园位于市滨河路西段,东邻中山桥,西邻"黄河母亲"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园,南近白云观,是滨河路旅游线上的重要一景。水车园是兰州市旅游局为再现水车这一古老的灌溉工具,专门设计仿建的游览参观公园。</p> <p>羊皮筏子(Sheep skin rsft)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兰州羊皮筏子分大、小两种。最大的皮筏用600多个羊皮袋扎成,长12米,宽7米,6把浆,载重量在20至30吨之间。)。这种皮筏一般用于长途水运,从兰州至包头,每天顺流行进200多公里,12天可抵达包头。小皮筏系用10多个羊皮袋扎成,适于短途运输,主要用于由郊区往市区送运瓜果蔬菜,渡送两岸行人等。</p><p>皮筏子古称“革船”,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运载货物这种交通方式,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以兰州一带为最多。</p> <p>“黄河母亲”雕塑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无论南来北往的客人,上到国家领导人、社会名人,下到普通百姓,凡来到甘肃、来到兰州,都会来到黄河岸边观赏“黄河母亲”雕塑。从某种意义上讲,“黄河母亲”雕塑已经成为兰州市的象征。</p> <p>河边是兰州市民唯一的好去处,漫步在黄河边,乘凉、娱乐的好去处。</p> <p>兰州街景,而在中国的西北,晚上九点过后,太阳才开始下山,晚上的夜市依然热闹。</p> <p>入住兰州和平饭店。</p> <p>品尝美食,羊杂碎汤👍烧羊肉串地道,香!味正!多汁!👍这是当地啤酒🍺!黄河牌!有点甜,但麦香还是不错的!凉拌凉粉,这与平常食的和印象中不同,太厚!👎羊头🐑,人民币20大元一只,但因个人爱好!还是难以接受。😰😰😂</p> <p>经过一夜在兰州的调整,第二天早上去兰州高铁站,坐高铁去河西走廊重镇–张掖。张掖,甘肃省省辖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渔米之乡”之美称。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古人有诗曰“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p> <p>旅行线路图✌️迈开步伐,追随古代丝绸之路进发!走起🐫🐫☞☞☞</p> <p>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是中国彩色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张掖丹霞地貌面积达536平方公里以上,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p> <p>第一站观景台</p> <p>进入第二观景台,二号观景台这里是景区最高的观景台,可以看到景区的全貌,丹霞的气势磅礴,壮观场面,奇特的造型,大自然的神奇色彩,在二号观景台尽收眼底。</p> <p>观看拍摄景区视频的记录,才能真实地感悟到大自然的奇幻,把景色留住。</p> <p>进入第三观景台,三号观景台这里可以看到著名的七彩扇,这里的台阶都做成了三种颜色交替的彩色,跟类似颜色的山摆放在一起璀璨靓丽。还有传说中的“五花肉”也在三号观景台。所谓五花肉的来由就是大家觉得,七彩丹霞所呈现的色彩像一片片的五花肉。Tips1、3号观景台在傍晚的斜阳照射下,整座山丘主色调是红橙黄。</p> <p>观看拍摄景区视频的记录,才能留住这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p> <p>进入第四观景台,这是主现景台,一下车你就可以看到“刀山火海”,温亲的红色波浪,那是火海,陡峭突兀的白色山峰,那是刀山,它们相互交错在一起,形成奇异的视觉,这是全区最漂亮的地方,适合观看日出和日落。</p> <p>景观一个比一个漂亮,大自然的神笔!</p> <p>离开七彩丹霞,驱车3.5小时,前往嘉裕关市,入关前,还有检疫人员上车测量体温,并入住酒店。</p> <p>晨曦中的嘉裕关。</p> <p>8月7日早上离开酒店,前住万里长城最西端的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嘉裕关城楼。</p> <p>嘉峪关长城在嘉峪关市西南隅, 因建于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 建于1372年。关城平面呈梯形, 面积33500余平方米, 城墙总长733米, 高11.7米。城楼东、西对称, 面阔三间, 周围有廊, 三层歇山顶高17米, 气势雄伟。现代肖草《长城》诗:“风吹沙漠万山盘,雪舞祁连六月寒。登上墙台评汉楚,长城嘉峪见雄关”较为形象地描绘出了嘉峪关长城的雄伟。关城四隅有角楼, 高两层, 形如碉堡。登关楼远望, 寨外风光尽收眼底。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坐标为东经98°17′、北纬39°47′,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截至2010年,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p> <p>登城,走的是古道!</p> <p>受邀巡城,做了一回巡城官😂😝</p> <p>古时练兵场</p> <p>最西端的出关口</p> <p>关外</p> <p>塞外, 做了一回好汉!💪😄</p> <p>结束游览嘉裕关,骑上骆驼向塞外奔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