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八月的天,说变就变。前一刻,晴空万里;转眼间,倾盆大雨。但是,这丝毫没有阻挡高新区所有语文老师们齐聚云端,共享高新区领军人才的智慧引领与课例示范。</p> <p> 精彩分享从杜卫玮老师的《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关于学期备课的思考》开始。杜老师指出,部编版教材的全面使用,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设计,闭环式作业设计,让我们对新教材都有了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与解读。</p> <p> 对接课程评价标准,杜老师以东明学校五年级学期备课为例,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学期备课分享。</p><p> 杜老师从学期备课的备课目录开始,逐一分析优缺点及建议。</p><p> 1.课标分析,共包括六大方面,以核心素养为统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准确定位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六级梯度,两所学校分析深入,定位准确。</p> <p> 2.内容体系与逻辑结构。杜老师指出,我们需要能够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全面梳理我们的教材内容及学科方法。教材分析内容建构,要有纵向教材内容的前后勾连,注重整体化构建或者以某个主题为核心进行相应单元或章节的整合,并把教材内容与本学期课程目标进行对接分析,形成初步资源建设措施。</p> <p> 3.学情分析。注重学期的不同之处、递进之处做好重点关注。分析已知,明未知;分析未知,明难点;分析难点,明策略。</p> <p> 4.目标定位。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不能割裂开来,表述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要站在学期角度表述三维目标,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p> <p> 5.教学进度安排。我们需要加强整合意识,呈现个性化教学进度安排。</p> <p> 6.作业设计。学期作业需要对接单元目标进行落实,同时学期作业要清晰地把握整册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度。</p> <p> 7.备课使用预设及推进措施。学校对学期备课要注重个性化使用和创新性设计,具体可操作。</p> <p> 杜老师结束发言后,大家积极上麦,畅所欲言。或聊感受,或谈困惑,于金秀科长耐心为我们一一答疑解惑。</p> <p> 第二阶段,同样是高新区领军人才李祎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从“大处”着眼,从“大处”着手——语文单元备课点评》的精彩分享。</p> <p> 李老师首先结合东明学校的单元备课,给我们理清了“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分别对接单元备课的哪些内容,让我们眼前一亮,逻辑清晰,思维缜密。</p> <p> 1.单元教材分析。李老师指出,教材分析,就是要通过对内容的分析,找出教材的结构,也就是要找出构成教材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层级关系。我们需要对本单元内容按照课文(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综合实践活动、快乐读书吧等要素,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分析要涵盖单元所有内容,支撑总目标达成。同时,要注重构建学期间内容和方法的联系,注重知识与方法的整体性构建。李老师还教我们如何构建单元内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其实每一个单元的单元内容都是层层递进,相互配合的,这样才能使单元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p> <p> 2.课标分析。课程标准本身就是核心素养的一个体现。课标分析需要涵盖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p><p> 3.学情分析。从知识经验、策略经验、生活经验、困难障碍、个性化差异和突破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p> <p> 4.单元目标。目标分析要全面到位,分析要有学段、学期、单元目标,还要有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方面,还要包括语文园地。</p> <p> </p> <p> 5.闭环作业设计。这是李老师讲座最精彩的地方,在讲解中,她以“疫情”作为现实世界问题(驱动性任务)引入,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实用且有效。</p><p> 6.单元作业设计。要做到三结合。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课内任务与课外巩固及补救措施相结合,课内阅读方法指导与课外阅读相结合。</p><p> </p> <p> 备课结合案例,分析透彻精细,每一位老师对两位领军人才的分享赞不绝口。于金秀科长对此次空中研讨会给予了充分肯定。</p> <p> 清平小学的语文老师们在会后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在此次培训中的心得与收获,干货慢慢,收获颇丰。</p> <p>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相信,在区教研室和领军人才的精心引领下,在学校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高新区的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一直在努力的路上!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