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这是一套规格最高的丛书: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书名;朱德委员长为之作序;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笔修改文稿,数百名开国将帅为丛书撰稿。这就是上世纪50年代由解放军出版社(原战士出版社)出版的大型革命史料丛书《星火燎原》。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包括困难时期纸张短缺的因素,从一万余篇选出的优秀稿件入书的不过635篇。50年后,这批革命历史史料中的“黄金”,再次与读者见面。 上至将帅下及战士的手书历史 <br>1956年8月9日,为了迎接建军30周年,经中央军委批准,总政治部发起以“中国人民解放军30年”为题的征文。征稿内容自1927年8月南昌起义到1957年8月30年间,人民军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史实,包括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决策,著名战役和战斗经过,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部队生活纪实等等。共和国的领袖们深知,这支从南昌走来,一路披荆斩棘、屡经战火的人民军队,到1956年尚未有一部系统的军史,这与我们这支享誉世界的英雄部队是不太相称的。趁战争刚刚结束,发动有过战争经历的同志写回忆文章,是做好军史写作的第一步,也为后世留下一批极为珍贵的革命传统教育史料。 征文开始,千千万万从战场上走来的将军和士兵踊跃响应,拿起笔书写自己亲历的无数艰险及精彩故事。据统计,有9位元帅(林彪未撰稿)、431位将军(8位大将、36位上将、84位中将、303位少将)、62位参加过战争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先后为丛书撰稿。全国应征稿件多达3万余份,最后由各地择优选送到北京的有11610份。党中央、中央军委对这项工作极为重视,刘少奇、邓小平亲自参与修改文稿,有篇文章邓小平同志就改了16处之多。元帅们不仅自己写稿,还负责审稿和处理编辑部的各类送审件,彭德怀元帅逐篇审阅了平江起义的文稿。 1958年9月,当丛书第一集上下册出版时,总书名为“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亲笔写了序言。1959年12月,毛泽东主席看了新排出的送审稿清样,兴之所致,挥笔为丛书题名“星火燎原”,从此丛书各集统称为《星火燎原》。直至上世纪80年代,共出版了10集,计635篇文章,360万字,印数达数百万册,用13种文字向全世界公开发行。至于这部丛书的价值,郭沫若同志曾撰文评价,称它是一部记述中国革命战争的“东方史诗”。在这部文稿中,许多篇章如《突破天险乌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翻越夹金山》、《九个炊事员》等都是记述革命历史的经典篇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和进步,数十年来成为我们进行党史、军史教育的最生动的教材。 这样一套史料价值很高的丛书,也留下了些许遗憾,那就是入书的稿件只有635篇,一大批“未刊稿”被藏诸“秘室”。至于原因,据亲历其事、年已90岁高龄的《星火燎原》老编辑黄涛同志回忆:当时必须考虑各方面军、野战军的篇数平衡,有的部队篇数过多,即使文章很好很重要也不得不忍痛割爱。比如因为反映一方面军的稿量大,连刘亚楼这样的名将的稿件也不得不删去了;二是政治因素影响也是重要原因。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一批老同志如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人的文章被列为“暂不刊用”或“后排”。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那就是由于当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用纸紧张,出书规模不得不大大压缩。 “未刊稿”打开尘封50年的英雄史诗 2006年,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即将迎来建军80周年。解放军出版社几经周折,他们终于找到了这批珍贵的历史存稿,至今尚存的比较完整的文稿还有1000余篇,纸张虽已变脆,但从内容看大部分稿件质量极好,且每一篇都附有稿笺,并详细注明了当年未刊用的原因。编辑们看着这些开国将帅们的亲笔手稿,像面对面地聆听他们描述昨天的炮火和硝烟。 阅读“未刊稿”,我们发现,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类似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激荡人心的英雄人物和故事,并非偶然现象和个别行为,几乎在每个部队都有许许多多与此相类似甚至更为感人的故事。 我军建军80年,虽屡经战火却所向披靡,从大刀长矛、小米加步枪,到今天拥有现代化装备的多军种多兵种的强大武装,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我军有着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对这些优良传统,“未刊稿”作了生动而具体的展现。长征时担任红三军团五师师长的李天佑撰写的《把敌人挡在湘江面前》,就是一篇高扬革命英雄主义的优秀篇章,这篇文章记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作战场面。1934年秋天,为掩护党中央渡过湘江,三军团五师在重要方位担负阻击敌军的任务。为保证中央纵队安全渡江,所有团营级指挥员冲在最前面,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内,一批团长政委血洒阵地,仅十五团就接连牺牲了两个团长,后来由师参谋长胡震直接代理该团团长,但没几分钟也牺牲在阵地上,打到最后,营连级指挥员已所剩无几。在“拖不散、打不垮,誓死保卫中央纵队过江”的口号下,指挥员伤亡后立刻就有人自动代理,他们以牺牲500余人的代价,终于把敌人死死地拦在了湘江边的一片山地上,掩护党中央渡过了湘江。类似这样的记述,字里行间渗透着的是革命战士对党、对人民的无比忠诚,表现了我军官兵一往无前、视死如归、面对绝境而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勇气。 当年红三军团十五团团长白志文在《特殊的连队特殊的班》一文中,详尽记述了红军抢渡湘江时,贺子珍为掩护师政委钟赤兵而身负重伤的经过。在部队过北盘江时,突遇敌机扫射,部队已隐蔽进树林,但断腿负伤的钟赤兵躺的担架此时却暴露在湘江边,密集的子弹射向担架。万分危急中,贺子珍毫不犹豫,一个箭步飞身扑在钟赤兵身上。历史留下了这悲壮的一幕,一个女红军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钟赤兵的安全。敌机疯狂扫射之后,贺子珍几乎成了一个血人,她负了重伤,伤口多达17处。毛泽东知道后立即赶来,重伤的贺子珍为了不拖累部队,提出了留在当地的要求,毛泽东态度异常坚决地说:抬也要把你抬走。说完他把自己的担架和一个强壮的警卫员留给了贺子珍。就是这样一个反映部队内部关系的动人故事,因当时碍于江青的特殊因素,在编选时不得不暂时搁置起来。此后关于贺子珍的这段英勇故事的记述,历史也只留下淡淡的一句话:“长征时她曾负过伤”。 在长期的征战中,我军上下之间形成的良好内部关系,是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也是巨大凝聚力的来源。类似贺子珍的故事,在“未刊稿”中有很多篇章,也最为动人。记述红军过草地的《不知姓名的战友》一文,作者为邓仕俊,当时是普通的一名连队文书,因害伤寒病靠4位不知姓名的战友抬着行军。过草地时因饥饿先后牺牲了两名担架员,而在掩埋这两位战友时,竟不知道两位战友叫什么名字,因为4名担架员来自不同的部队。第三位担架员牺牲前,也只留下了一句话:对不起,同志,我不能送你过草地了。3位担架员用生命护送战友过草地,而他们却连名字都来不及留下。他们或许互不相识,但同样的理想和信仰,使他们相互凝结出一种至高无上的战友情感。“同志”的称谓,在那时显得是那样纯洁无瑕。 <div> 无论经验和教训,都是一代先贤用鲜血用生命书写的历史,从他们的足迹中,我们品味咀嚼理想、信念、奉献、牺牲这些字眼时,显得是那样具体、形象和厚重。如今,“未刊稿”的作者们绝大多数已不在人间了,但他们亲笔书写的昨日经历和见闻,已成为先辈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div><div> 解放军出版社 (陈先义)</div> <div>图片均选自</div><div>《星火燎原》<br></div><div>《星火燎原》(未刊稿)</div><div> 解放军出版社 </div> 星火燎原-未刊稿-(07集)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由六百余位亲历战争的开国将士五十年前撰写的巨著,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史实,生动展示了胡锦涛主席高度概括的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br>本书为该丛书的第7集,包括:奇袭官陡门、难忘的上下会战斗、梁山凯歌、七号桥战斗、为了战友的生命、为了孩子、一封绝密信、杀一个回马枪等等。每篇都渗透着革命战士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展现出顽强的革命意志、深厚的战友情谊,以及面临任何困境都充满的必胜信心。 《星火燎原》-未刊稿(07集) 目录 下面摘录《星火燎原》-未刊稿(07集)中的一篇回忆文章 《拉歌》 夏则然 1939年7月初,我从新四军合肥梁园政工队调到五支队十团政工队工作,耳闻目睹安徽淮南新四军主力部队,继承和发扬了红军时代部队文艺工作的优良传统,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开展得很好。 那个时候,大家本着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促进的精神,连队与连队、单位与单位以及连队与单位之间,都积极主动地互相拉歌,并且养成了习惯。特别是在较大的集合场地上,常常歌声四起,汇成一片歌海。有时候,好几个拉拉队捕捉一个目标,有次序、有节奏地互相呼应,场面十分生动。 1940年6月底,组织上调我到老八团任政工队长。我到八团以后,更觉得这个团歌咏活动开展得很好,不仅处处有歌声,而且在营、团集会场地,拉歌也很出色。 1941年1月,八团(皖南事变后)改为十三团。当时,十三团在津浦路西全椒、定远两县交界处的周家岗至徐小集一带驻防。在团政治处统一领导下,政工队员除偶尔有演出任务外,大部分时间则分散到基层帮助连队开展俱乐部活动,辅导连队文娱委员教新歌、识简谱、打拍子以及排戏、出墙报、做游戏、开娱乐(问答)晚会等。连队有些唱得比较熟练的老歌,如《大刀进行曲》、《军民合作》、《保卫黄河》、《我们的岗位在前哨》、《游击乐》等,经过政工队员进一步辅导帮助,一般的都会表演二部轮唱,唱出了一定的水平。当时的营、连文化教员和某些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等,都是拉歌的能手,连俱乐部文娱委员都会拉歌。政工队员每到一个连队,一有机会,都就地参加拉歌活动。 1941年8月的一天下午,十三团除担任警戒的连队外,都在团部驻地集合,进行阶段性的练兵、整训、总结评比。大会没有开始前,先后进入会场的连队,整队放下背包坐下以后,立即引吭高歌。一会儿,这个连队齐唱:“擦好枪,磨亮刀,我们的岗位在前哨……”一会儿,那个连队高歌:“大刀快,大刀亮,握紧大刀快冲上……”远处又传来了某连在唱一首新歌:“新四军,真正强,抗战建国的好榜样,金牛山上又打了大胜仗……”团部机枪连高唱着另一首新歌《路西进行曲》(当时团俱乐部主任周原冰同志作词,我谱曲),歌词是: 淮河长江拥抱着广大的平原,<br>津浦路、淮南路,是这平原两条臂膀。<br>这里是华中抗战的堡垒,<br>这里是敌人的后方。<br>我们要守住这每寸土地,<br>谁也不能让他抢;<br>坚决守住这每寸土地,<br>谁也不能让他抢!<br>军民团结在一起,<br>巩固这抗日民主根据地,<br>坚决地保卫路西。 机枪连唱完这首新歌的一部和二部轮唱以后,顿时,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拉歌高潮。一连打头炮,向机枪连“进攻”:“好不好?(齐声)好!妙不妙?(齐声)妙!再来一个要不要?(齐声)要!”接着,全连热烈鼓掌。 这时四连也不示弱,齐声喊:“唱的好,唱的妙,再来一个呱呱叫!”机枪连回敬一连:“该谁唱啦?”<br>“一连!一连,来一个!老大哥,来一个!”机枪连齐声喊着。<br>“机枪连,不要转移目标!”“目标在哪儿啊?!”这时,机枪连全连伸手指向一连。<br> 稍停了一会儿,机枪连又齐声饶有风趣地喊:“一连、一连你不唱,忸忸怩怩像大姑娘!”场上笑声朗朗,甚为活泼。 这时,场上出现了各个连队都把目标集中到机枪连的场面。<br>在机枪连遭围攻时,场上突然响起了嘹亮的歌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原来是团部特务连高唱《保卫黄河》,打破了场上拉歌的僵局。唱完歌,部队陆续到齐,主持会议的同志站在临时搭起的露天舞台上宣布开会。一场热烈的拉歌,到此结束。 拉歌的动人场面,充分显示出革命大家庭的温暖,人人朝气蓬勃,个个斗志昂扬。在这种团结活泼的气氛中,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当时环境的紧张和生活的艰苦,大家都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在拉歌的推动下,一浪高过一浪的战地歌声,促使战士们精神焕发,浑身是劲,紧密团结,勇往直前。 (作者文中身份为新四军第五支队十三团政工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