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可以说,漫长的阅读之旅,是一段艰苦而欢喜的修行。</p> <p>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的作者常生龙先生曾说:“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读书的美妙。每当我在迷茫的时候,总有一本书在那里等着我,给我启迪,让我豁然开朗。”我亦有同感,书确实像开山的斧头,像涉水的轻舟,像茫茫大海上的灯塔。当你沉下心来安静阅读的时候,总有一些心仪的观点跳出来,令你怦然心动,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当你遇到难题的时候,总有一些突发的灵感迸出来,令你眼前一亮,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p> <p> 回首几天的培训活动中,专家讲师们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海量阅读;淘师湾培训中心专门组织了本期读书分享会,优秀的班委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我们:读书是人生成本最低收入最大的投资!因为读书可以使我们更快的成长,并在工作中更有底气。</p> <p> 曾经读过佐藤学的《教师花传书》,书中强调教师必须是“工匠性”和“专业性”兼备的专家,既要有熟练的技能经验、直觉和秘诀,更要有科学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术和创造性的反思、探究能力。强调21世纪的教师专家形象还应当从“教的专家”转为研究“学的专家”。其实佐藤学的一系列书都特别好,他十几年前提倡的“学习共同体理论”到今天仍然适用。比如,他认为案例研究课不是为了讨论课的好坏、提问技术和教材的优劣,而是根据在教室中观察的事实,重点讨论什么地方学生学习了,什么地方受阻了。教学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优质课,而是为了保障每个人的学习得以实现。是每一个儿童参与课堂学习,展开合作学习的面貌,是每一个教师开放自己的教室,跟同事一起从儿童学习的事实出发开展合作研究的姿态。还有于永正的《我的为师之道》,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杜威的《明日之学校》等等,正是这些书籍的引领让我总在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让我始终认清方向,找准目标。</p> <p>有时也会选择读类如《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心理营养》这样的心理学书籍。因为教育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充满探索性的事情,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不同性格、不同思维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无论面对家长还是学生,同事还是家人,总有一些突发状况令我们猝不及防。没有那么多完全雷同的事例和万能解决办法,但阅读却可以让我们不断获得前人的经验,正确破解对方的行为心理,从而更加睿智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新问题。可以说,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伴随着不断地阅读。尤其身为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养成阅读的习惯更能让我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来思考和策划,让我们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成功。也让我们在阅读中放下很多的焦虑,看懂人世的无常,从而更加从容、坦然地面对人生。</p> <p> 鲁迅先生曾说“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平时虽然定了不少阅读计划,可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被迫中止或搁置,因此常常感到思源枯竭,反应迟钝,腹中无墨,下笔艰难。细细反思,其实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日十曝。读一本书容易,读一批书难,读万卷书更难。但是如果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读再多的书也不是难事而是快事了。</p><p><br></p> <p>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犹如一日三餐,天长日久,终会内化在一个人的精神样貌里,终会助力于一个人的心灵成长。我深信读书就是教师最好的修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