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山上的五方佛亭

湘沅

<p>清顺治八年(1651年)万岁山改称为景山。</p> <p>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山前修建绮望楼,依山就势在山上建筑五方佛亭。</p> <p>山顶建有万春亭,以万春亭为中心,东侧依次建于观妙亭、周赏亭;西侧依次建有辑芳亭、富览亭。</p> <p>从东侧登山,第一座是周赏亭。它与西侧的富览亭相对而建,其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周赏亭为孔雀蓝琉璃瓦覆顶,紫晶色琉璃瓦剪边,重檐攒尖的圆形古亭。亭内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宝生佛,为铸铜镏金佛像,佛像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劫去。</p> <p>东侧上山第二座亭子是观妙亭。它与西侧的辑芳亭相对而建,其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观妙亭为翡翠绿琉璃瓦覆顶,黄色琉璃瓦剪边,八角、重檐、攒尖的古亭。亭内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阿閤佛,为铸铜镏金佛像,佛像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劫去。</p> <p>景山的山顶,在金、元、明三代,都曾建有辉煌的建筑。古籍记载:明代山上…有五亭称为毓秀亭、寿春亭、集芳亭、长春亭和会景亭。</p> <p>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建万春亭。万春亭高17.4米,内外共32根金柱,三重檐,四角攒尖顶,上覆金色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亭内供奉“毗卢遮那佛”,意译为“光明普照”。</p> <p>毗卢遮那佛高坐于莲花宝座上。</p> <p>景山相对高度45.7米,(海拔94.2米),处在北京的中轴线上,曾是北京的最高点。</p> <p>站在万春亭上,向四面看去,北京城的景观一览无余,美景尽收眼底。</p> <p>向南看,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宏伟的大故宫一览无余。</p> <p>向北看,鼓楼大街、鼓楼、钟楼、奥体中心,清晰可见。</p> <p>北京中轴线已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由万春亭向西下山,就是辑芳亭了,它与山东侧的观妙亭相对而建,其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辑芳亭为翡翠绿琉璃瓦覆顶,黄色琉璃瓦剪边,是重檐八角攒尖古亭。亭内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阿弥陀佛,为铸铜镏金佛像,佛像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劫去。</p> <p>辑芳亭的鸟瞰图。</p> <p>掩映在松林中。</p> <p>西侧最下面的是富览亭,它与山东侧的周赏亭相对而建,其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富览亭为孔雀蓝琉璃瓦覆顶,紫晶色琉璃瓦剪边,是重檐攒尖圆形古亭。亭内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不空成就佛,为铸铜镏金佛像,佛像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劫去。</p> <p>美丽的景山公园,历史却演绎了多少屈辱和真实故事,明崇祯帝在山角下上吊而亡、清末在景山上架炮逼宫,轰赶溥仪出宫、文革时期江青与庄则栋在万春亭打牌的丑闻…</p> <p>改革开放后的景山,已成了老百姓的休闲娱乐地,门票才4元,比起三亚公园门票动辄两、三百,实在是无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