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央红军长征最神秘的军委二局

洪哥警影

<b>△油画《而今迈步从头越》全图 沈尧伊 作(本人翻拍画册)</b> △<b>油画《而今迈步从头越》局部 沈尧伊 作(本人翻拍画册)</b><br><br><b><font color="#ed2308"> 揭秘:中央红军长征最神秘的军委二局</font><br><br> </b><div><b>文章来源:搜狐军事 2015-01<br>油画选辑:洪哥警影 制作</b><b>美篇 2020-08</b><div><br><b>军委二局是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重要的技术侦察情报部门,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江西苏区亲手创建的。</b></div><div><br><b>1935年10月19日,军委二局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12月5日红一、二、四方面军三个技侦部门在陕北保安正式合并,组建成为统一的中央军委二局,1937年1月中央军委二局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由保安移驻延安,1938年11月19日由延安迁至安塞碟子沟和黄崖根两个村庄,在陕北战斗生活了12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b></div><div><br><b>毛主席说如果没有二局,长征是否能顺利到达陕北都很难说。<br><br></b></div><div><b><font color="#ed2308">红军有秘密武器,可是博古、李德不会用</font><br>1932年初,随着中央革命根据地第3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缴获了大量敌人的装备,包括多部无线电台。为此,中革军委决定将总参谋部执行侦听任务的侦察台从通信部门中分离出来,成立军委二局,专门执行无线电侦察任务。二局成立後,在局长曾希圣的领导下,侦听能力迅速提高,通过刻苦努力,多次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多种版本的密电码,为红军反围剿提供了可靠情报。在中央红军长征前,中革军委二局基本上已经具备了破译国民党军队各类密电的能力,成为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秘密武器。</b><br><br></div><div><b>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後,连续突破了3道封锁线,於11月中旬,进入湘南。此时,军委二局破译的敌人军情为:国民党军队忙於追堵红军,湖南中部尚未形成堡垒区,相对空虚,而在西面的湘江地区,几乎已经形成了口袋状的第4道封锁线。针对这种情况,获知情况的毛泽东建议北向湖南中部挺进,彭德怀主张向北进军湘潭、宁乡、益阳,避开敌人的追堵,调动敌人到湖南歼灭之。可是当时的党中央-总负责人博古和负责指挥红军作战的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听不进任何意见,顽固坚持到湘西去和红2、6军团会合的主张,不顾一切地硬往敌人的口袋里钻,结果打了大败仗。红军在11月27日至12月1日突破第4道封锁线的湘江之战中损失5万余人,占总兵力的58%以上。<br></b><br></div><div><b><font color="#ed2308">黎平转兵,秘密武器初显锋芒</font><br>蒋介石得知红军抢渡湘江後,他清楚贵州方向国民党军布防薄弱,於12月2日,蒋介石将其5路追剿军改为两个兵团,企图将红军在诱往湘西的路上聚歼,并命令黔军王家烈部在锦屏、黎平一线阻击红军西进。面对如此严重的敌情,博古、李德仍然固守其事先制订的战略计划,於12月3日命令红军西进龙胜,准备尔後北上湘西,同红2、6军团会合。12月11日,红军占领通道县後,中央政治局委员召开临时会议讨论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毛泽东在会上力主转移,提出西入贵州创造新根据地的建议。虽然会议进行了激烈争论,但博古、李德坚持同2、6军团会合的计划。</b><br><br></div><div><b>12月12日淩晨,军委二局破译了国民党军第1兵团总指挥刘建绪部署截击红军的密电,内容为在通道县以北的绥宁地区构筑封锁线,防止红军北窜。当日19时30分,中革军委根据敌情调整了行军路线,命令全军继续西进。同时,敌情也使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坚定了支援毛泽东转兵贵州的决心。12月15日,中央红军占领黎平。12月16日,军委二局破译的敌人密电证明国民党军的企图仍然是要围歼红军於北上湘西的途中。</b><br><br></div><div><b>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再次讨论红军转移的战略方向问题。毛泽东据理力争,坚决主张转兵贵州。会议再次发生激烈争论。虽然博古等想继续坚持原议,但在铁的事实和准确的情报面前,大多数同志支持并决定采纳毛泽东的意见。</b><br><br></div><div><b><font color="#ed2308">四渡赤水,秘密武器指出敌死穴</font><br></b></div><div><b>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後,中央决定红军向黔西北运动,力图抢在川军尚未部署完善之前强渡长江。1935年1月29日拂晓,中央红军3万余人向西一渡赤水後,毛泽东见长江以北已有敌军重兵防守,决定红军暂缓执行北渡长江计划,令部队西进至扎西(今云南威信)。2月11日,当各路敌军纷纷拥向扎西时,毛泽东见黔北敌兵力薄弱,出敌不意地指挥中央红军向扎西东进,於2月18日从二郎滩、太平渡等地向东二渡赤水河,回师黔北。</b><br><br></div><div><b>这时军委二局及时向军委提供了截获的准确情报,毛泽东等领导人当即决定乘川军和吴奇伟部未赶到遵义前,对娄山关之敌予以打击。2月25日,红3军团等部发起娄山关战斗,将敌6个团击溃。2月26日,毛泽东又依据军委二局提供的吴奇伟部两个师的位置,判断这两个师两日内赶不到遵义城,於是命令红1、红3军团乘由娄山关溃退遵义之敌喘息未定之际,发起攻击。2月28日晨,红军攻占遵义城。当日,吴奇伟率部赶到遵义附近,随即指挥所部和王家烈残部进行反攻。军委二局又及时将破译的敌情和吴奇伟指挥部位置报告军委。毛泽东等军委领导人研究了敌情后认为,川军距红军距离尚远,吴奇伟两个师孤军深入,王家烈残部已成惊弓之鸟,决定围歼吴奇伟部,命红1军团主力直插忠庄铺,首先打乱敌人指挥,然后各个击破。随即,红1、红3军团发起进攻。国民党军溃不成军,吴奇伟仅率一个团残部狼狈逃出红军包围圈。<br></b><br></div><div><b>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後的5天内,以7个团的兵力,歼灭和击溃吴奇伟部2个师、王家烈部8个团,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1000多支(挺)、子弹10万发,取得了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br></b><br></div><div><b>遵义战役后,国民党军不敢再轻易分兵冒进,红军遂於3月16~17日在茅台及附近地区向西第三次渡过赤水河。渡河成功後,毛泽东即命派出一个团,伪装主力,大张旗鼓地向川南前进,造出北渡长江的架势。正当各路追剿大军奔向川南时,毛泽东率红军主力第四次渡赤水河,秘密回师黔北。3月20日,红军主力向南直插,开始於安底附近南渡乌江。当日,二局截获国民党军的动向:周浑元、吴奇伟2个纵队6个师的部队正由安底西北的枫香坝、茅台地区向泮水、新场(今金沙)方向前进。此刻,红1、红3军团及军委纵队正在渡江,红5军团、红9军团则担任着阻击任务。枫香坝、茅台距红军渡江的安底、沙土一带,只有30~50公里的路程,一天就能赶到。同时在乌江南岸20余公里处,也有国民党军3个师的部队。而红军要安全渡江,至少需要三天时间。</b><br><br></div><div><b>深夜,在沙土的红军总指挥部里灯火通明。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刘伯承等和军委1局(作战)局长叶剑英、二局局长曾希圣、3局局长王诤等人在一起研究对策。正当大家苦苦思索时,二局局长曾希圣提出一个妙计,就是利用红军掌握的国民党军的口令和电文格式,冒充正在贵阳的蒋介石给周浑元、吴奇伟发电,命令他们向泮水、新场、三重堰方向前进,从而将敌这两部主力调开。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听後立即拍案叫绝,肯定这个方法可行,但命令又不能太过分,而且只能用一次,以免敌人起疑心。假电报发出後,周浑元、吴奇伟部果然遵命继续向泮水、新场、三重堰方向前进,红军避免了一场不利的血战。3月31日午后,除红9军团外,中央红军红1、红3、红5军团全部南渡乌江。</b><br><br></div><div><b>二局冒充蒋介石发的这封密电,蒋介石至死也不知道。</b><br></div><div><br></div><div><b><font color="#ed2308">抢占战略先机,秘密武器屡建奇功</font><br>南渡乌江后,军委二局继续发挥秘密武器的作用,一再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抢得战略先机。4月8日,中央红军穿插至贵阳东面的贵定、高寨等地。二局又侦得云南方面守备空虚的准确情报。毛泽东等领导人命令红军除留在乌江以北的红9军团外,全部由贵阳、龙里之间南插直入云南,将国民党军围堵红军的40万大军抛在了贵州。<br></b><br></div><div><b>进入云南后,二局发生了一个大的变故,参谋陈仲山不幸掉队被俘,随身所带的情报泄露了二局的破译能力。云南军阀龙云急电蒋介石。报告说:红军已将国民党军各方来往的电报完全翻译成文,无怪红军对国民党军的行动都甚为明了,知所避趋。蒋介石接到报告后,知道所产生的后果严重,立即命令另行编印多种密码,每部电台各发10种秘本,每日调换,每10日再另发10种密码。军委二局的同志则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地进行研究,以致行军中常常被绊倒,或从马上摔下来,仍然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破译了大量有价值的密电。</b><br><br></div><div><b>在转战云南的日子里,二局破译了蒋介石企图在云南围堵红军的命令和部署,使红军抢在追剿军到达前,於5月9日全部顺利地北渡金沙江。蒋介石又重新部署,企图叫中央军、滇军、川军配合,在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围歼红军,结果电报又被二局破译,红军抢先渡过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接着,中央红军又根据二局的情报,攻占川军把守的天全、芦山,保证红军顺利翻越大雪山,与红4方面军胜利会师。</b></div><div><b><br></b></div><div><b>6月,红1、4方面军会师後,制订了松潘战役计划,计划攻占川北的松潘城,然后取道甘南,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7月中旬,中央红军攻下松潘附近的毛尔盖。此时,军委二局从无线电侦察中得知,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主力已在松潘完成集结,薛岳兵团也进至平武地区向胡部靠拢。显然,红军如果再攻打松潘,不但可能打不下来,而且还有被敌围歼的危险。于是,中央决定红军改走草地进入甘南,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重大损失。</b><br></div><div><b><br></b></div><div><b>在艰苦的长征路上,在曾希圣局长的领导和参与下,二局破译科共破译国民党军各类口令860多种,其中曹祥仁破译速度最快,数量最多。曹祥仁回忆,毛主席曾说,二局是黑夜走路的灯笼,我们是打着这个灯笼长征的,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b></div><div><br></div><div><b>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翻过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张国焘知道中央军委二局在战争中是个不可或缺的机构,企图利用他红军总政委的职位挖墙角。为巩固他自己的地位,张国焘在四方面军打击、处决了许多不顺从他的知识分子。军委二局局长曾希圣的哥哥曾中生是四方面军的参谋长,因意见不同被张国焘残忍杀害,曾希圣对张恨之入骨。于是张国焘便在担任破译科长的曹祥仁身上打主意。一日张国焘对曹祥仁说,小曹啊,我看你挺聪明,你到我这边来好不好啊?曹祥仁没有理他,因为曹祥仁对张国焘早有警觉。中央红军西渡湘江之后,被敌军压缩在西延山区,国民党军包围圈越缩越小。在此生死攸关之际,中央军委曾在一日之内连发十封十万火急的电报,向位于川陕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求援。可张国焘竟全然不理,手握十万大军按兵不动。张国焘究竟是何居心,大可怀疑。曹祥仁当时就在总部,对此心知肚明。</b><br><br></div><div><b>1935年9月8日,坐镇左路军的张国焘对右路军原四方面军的部队下达强行南下的秘密命令,并提出要彻底开展党内斗争。随右路军行进的作战科副科长吕黎平收到张的电令,马上交给了叶剑英参谋长,火速向毛主席报告。</b><br><br></div><div><b>毛主席当即决定趁夜脱离张国焘,率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并专门嘱咐叶剑英,二局一定要带上。父亲和胡立教等同志都回忆,毛主席还特别关照叶剑英:告诉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三人先行到三军团驻地。叶剑英匆匆赶到二局驻地,向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三人传达毛主席的指示。9日晚,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三人悄悄离开驻地,先行到达三军团,受到彭德怀军团长的热情欢迎。随后,二局其他同志连夜分批潜行离开宿营地,第二天清晨也到达了三军团,与焦急等待的曹祥仁等三人会合,一同跟随毛主席北上。</b><br></div></div> <b>△油画《湘江·1934》全图 张庆涛 2009年 作</b> △<b>油画《湘江·1934》局部 张庆涛 2009年 作<br></b><b><br></b><div><b><font color="#ed2308">红军在长征中为何从不中埋伏 密电破译成功率百分百</font><br>文章来源:新浪历史 2015-11-26<br>油画选辑:洪哥警影 美篇</b></div><div><br><div><b>红军长征的先头部队中,有一批侦察兵,抓舌头、化装探路立下了大功,不过这类侦察一般只具有战术价值,很难了解到敌军高层计划和整体部署。</b></div><div><b><br>在长征途中不间断地侦破国民党的密码,才是红军侦察工作最出色之处。</b><br><br><div><b>如今,尘封的档案已公之于世,那些隐蔽战线英雄的历史功绩也终于可以大白于天下。<br><br></b><div><b>1976年深秋,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同当时的中央调查部长罗青长谈起了情报工作说:“《长征组歌》中不是有这么一句吗?‘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不错,毛主席用兵确有过人之处,但他也是以情报做基础的。”“红军之所以敢于在云贵川湘几个老军阀的防区内穿插往返,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我们在龙云、王家烈、刘湘、何键的内部安插了我们的人,并且破获了他们的密码。”</b><br><br><div><b>长征期间,红军能在无线电侦察中取得杰出成就,归功于中共中央对电讯工作早有远见。1929年,周恩来便在上海秘密组建无线电人员培训班,并委托苏联帮助训练了一批电台工作人员。苏联的无线电侦破和保密技术,在世界上已处先进之列,中国共产党的无线电通讯工作从建立之初,便体现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本国人员艰苦奋斗相结合的精神。打入国民党高层和特务机关内的中共中央特科人员,也智取了敌核心部门的一些密码本,不仅以此译出许多重要情报,也掌握了其编码规律。</b><br><br><div><b>进入上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在苏联和国内培训的电讯人员被分派到各支主力红军中,他们结合学到的技术和获取的敌情,又结合实践刻苦钻研,终于掌握了破译敌人密电码的独特方式。 </b><br><br><div><b><font color="#ed2308">破译成功率几达百分百 红军多次避过口袋阵</font><br></b><div><b>红军从1931年的第二次反“围剿”开始,便开始截获破译国民党军的电码,使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在指挥反第二、第三次“围剿”时对敌情了如指掌。不过到了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国民党军各部大都在苏区周围相对固定的位置作战,主要靠有线电话指挥,红军便难以全部掌握敌军的指挥和部署情况。</b><br><br><div><b>长征开始后,敌我双方的军队都在时时运动之中。由于当时国内没有建立有线电话网,蒋介石对国民党军各军、各师下达命令主要通过无线电报发送。此刻,红军的电码破译活动达到了最高潮,敌军的电令大多数都能截获,破译成功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例如红四方面军的电台台长宋侃夫,内部外号“本子”,意思是他拿到电台收到的国民党军电码,不用查对密码本,便能心中有数地把它的内容念出来,基本上不会有差错。<br></b><br></div><div><b>在中央红军长征时,负责电讯侦察的军委二局提供的一个个准确情报,帮助中央摆脱了危险。如湘江之战后国民党军在湘西设下口袋阵,一渡赤水后川军以三十多个团在长河南岸准备拦截,过大渡河前敌军在大树堡一带布有重兵等情报,都使毛泽东等领导人下决心迅速改变前进方向。长征结束后,毛泽东高度评价和赞扬曾希圣和他领导的军委二局说,没有二局,红军长征是不可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b></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 △<b>油画《铁流》局部 沈尧伊 作(本人翻拍画册)</b><br> <b><font color="#ed2308">讴歌英勇的红军先烈, <br>弘扬神奇的长征精神!</font></b><br><div><b><br></b></div><div><b>【备注】老红军的后代“洪哥警影”本人,2017-10-27配图编发 新浪博客。2020-8-13 后续 制作美篇。<br></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