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些年看盗墓笔记的故事

中年老汉

<p>  晚上翻出了本南派三叔写的《藏海花》看,我很喜欢三叔的作品,读起来顺口、舒坦。这本书是退伍后买的,为什么要强调是退伍后买的呢?因为三叔的成名作《盗墓笔记》我没我买过,所以在退伍后买了好几部三叔的作品,算是弥补了当时的遗憾。</p><p> 《盗墓笔记》是07年出版的,当时还是新兵,不知从哪个老兵手里搞来了一本99书城的宣传册子。上面罗列着各类书籍,以及简介供人们参考。那时的生活相当枯燥,训练、教育之余能捧着本书读读,足以极大地冲淡这份枯燥。</p><p><br></p><p> 我本来是想买《盗墓笔记》的,可另一位徐姓战友也想买,经过一番商讨,书由他购买,以后大家可以相互借着看。</p><p><br></p><p> 那年不知哪位领导搜肠刮肚想出个主意,全团所有的岗哨由一个连队来站。轮到八连时已是夏天了,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岗神,不是在岗上,就是准备上岗的路上。</p><p><br></p><p> 这些岗哨里边,“为人民服务”岗是没人喜欢的,这个岗到底是什么名字我一直没搞清楚,因那里有一面影壁墙,上书毛主席所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而得名,这个岗的可怕之处在于地点有点偏,白天还好点,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到了晚上可就成了另一幅光景了:没有灯,没有人,边上是荒草丛生的野地,不远处还有几个无主的坟头。风吹动着杨树叶沙沙作响,以及叫不上名的动物、昆虫发出的声音。冷不丁的还会有野猫野狗从乱树丛里窜出,惊得你还未搞清状况,这些畜生又刺溜地钻入草丛中不见了踪影。</p><p><br></p><p> 听他们说头一回来这里站岗的一位邓姓战友被吓哭了,是真是假我倒没求证过。</p><p><br></p><p> 终于有天夜里的一班岗轮到我来到这个岗哨上。我自认为胆子还算大,那些风声、响声、叫声并未让我感到异样与不适。反倒夜里气温降下来后,让人觉得舒坦。</p><p><br></p><p> 站岗时间长了便觉着无聊,脑子里想来想去就想到白天看《盗墓笔记》里的内容、情节。这一想不要紧,黑暗之中那些风声、树叶声,各种叫声、响声愈发让我觉得周围开始变得阴森恐怖起来。我便退入到墙角用于为哨兵遮风挡雨仅能容身一人的门洞之中,当然了,不是我害怕,站久了有点累,坐着休息会儿也是人之常情。</p><p><br></p><p> 狭小密闭的空间里,《盗墓笔记》的功效未减,仍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我坐在里边扭头望着上方那个同我一般高、黑洞洞的、可以看到外面乱树坟头的嘹望口,像是一个独眼的怪物在黑暗中凝视着我。</p><p><br></p><p> 我找来砖头把嘹望口堵上了,不是我害怕会有什么东西扒在窗口悄无声息地看着我,或是有什么东西会突然从外面爬进来。单纯是风从窗口吹进来吹得我不舒服。</p><p><br></p><p> 好吧,我承认,我是真害怕了。恐惧一直持续到我远远地看见在黑夜中走起来像一排僵尸般的战友前来接岗。</p><p><br></p><p>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天下霸唱的《鬼吹灯》成为盗墓类小说的巅峰之作。此后我又陆陆续续地看过他们的一些作品,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黄皮子坟》,丁思甜、鬼衙门、日本给水部队。</p><p><br></p><p> 感谢这些书本伴我走过那段时光,回想起来总觉得那时候日子过的轻松、简单,困难与不如意全然不记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