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街小学2020暑期晨诵课程(27)《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五年四班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光的日历又掀开了新的一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亲爱的孩子们,</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用你们最动听的声音开启美好的一天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我们调整好呼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带着幸福、欢快的心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来一起晨诵今天的诗歌吧!</p> <p><u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作者简介</u></p><p> 毛泽东(1893年-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军事家,诗人,书法家。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p><p>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p><p>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p> <p><u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译文</u></p><p> 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攻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南京城。</p><p> 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p><p>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p><p>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p> <p><u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创作背景</u></p><p> 1949年4月20日,全面内战已进入尾声,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当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23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欢欣鼓舞,于是写下了这首诗。</p> <p><u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作品赏析</u></p><p>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于1949年创作的一首七律。诗中首联描绘了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雄伟场面;颔联赞颂了南京解放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欢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颈联概括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尾联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全诗的思想做出哲理性的总结。</p><p> 这首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在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一是叙事与议论、诗情与哲理的完美结合,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与诗人的多方智慧相结合的艺术结晶;二是典故运用生动贴切、深刻到位,是历史典故和现实斗争结合得恰到好处。全诗运用了七个典故,这首诗也是毛泽东诗词中运用典故最为绵密的诗作之一。</p><p> 全诗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p> <p>现在,请大家听听同学的作品吧!</p><p>声音来自:三年四班 杨妙可</p> <p>  亲爱的同学们,快用你们美妙的声音读一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