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6月份,我们在市教育局教研室岳丽主任的引领下,遇见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崔成林老师,开启了我们的“深度学习”学习之旅。</p> <p> 2020年8月12日,岳丽主任组织晋中市参加深度学习的30位教师,对我们两个多月的学习进行了汇报展示。活动共有四个环节:</p> <p> 首先,市教育局教研室岳丽主任进行了主题为“结缘深度学习,共研教学改革”的讲话。岳老师站在市教育局的角度、站在课题领导人的角度,从学科核心素养到高考命题意图,谈到深度学习的内容,随后汇报了我们这段时间所做的工作、积累的成果以及我们下一阶段要做什么,为晋中市以后深度学习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p> <p> 第二环节是市教研室的四位兼职教研员基于深度学习的四个单元,专项解读一个月学习提炼出的核心成果。</p> <p> 经纬中学张红丽老师的汇报课题是“走进深度学习,优化课堂结构”,从核心理念、基本特征、结构化思维课堂、两大操作法宝几个方面,结合实际案例对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策略框架进行了梳理,让大家对深度学习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p> <p> 榆次一中巩林芝老师以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单元“组成细胞的分子”为例,带领大家了解单元整体设计中单元分析的具体操作,领会单元分析在单元整体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巩老师通过实际案例让大家认识到单元分析实际就是回答“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学会如何在单元分析的基础上确立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单元评价。</p> <p> 太谷中学智联明老师以“教学评一体化是新课改的必经之路”为题,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要进行“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因,然后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为例,为我们分析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模式与流程,着重分析了评价的设计,让大家明确了评价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p> <p> 榆社中学常艳老师从对2020年晋中市生物中考题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试题情境的要求入手,结合实际案例引导我们认识到情境问题设计有利于学生深度思考,实现深度学习。最后常老师还告诉我们教学问题情境设计要注意以下三点:</p><p>(1)对相关问题情境资料要精选优化,务使资料简洁、有针对性,有助于学生运用资料解决实际问题;</p><p>(2)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冲突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寻因问据和刨根求源,在学生观点碰撞中引起批判和创新</p><p>(3)问题的设计必须是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有助于学生开展活动,达成问题的解决</p><p><br></p> <p> 崔成林老师对五位老师的分享进行了点评,崔老师说:“各位老师的感悟、展示、分享,以及对课堂教学的认识,让我大吃一惊,没想到,短短的两个月,大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随后,崔老师逐个点评了每位老师的分享,对岳主任带领的晋中市深度学习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p> <p> 接下来20多位老师围绕自己学习“深度学习”的收获、感悟、困惑,各自做了简短的分享。</p> <p> 最后,我们汇集大家两个多月的学习成果,从分享到作业,进行了汇报展示</p> <p> 这次的“深度学习成果展”不仅得到了崔老师的高度评价,更得到了各地同仁的高度认可</p> <p> 深度学习强调:教师要站在单元的高度设计教学,要遵循“目标为王,评价先行”的逆向设计思路,按照总-分-总的模式设计结构化的课堂,通过产出导向、交互反馈两大法宝,在知识的迁移应用中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但“知易行难”,深度学习的落实、应用,任重而道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