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怒江大峡谷的雨季提前了,到六库之前就一直担心会封路,于是早上起来提心吊胆的上路了。无论是遇到前面修路施工,还是拦路查验身份,都紧张的捏把汗,以为要封路禁行了。就这样一路揪着心,竟然畅通无阻的开到了老姆登,比我们原先设想的开不出六库就直接掉头,幸运太多了!</p><p><br></p><p>放马奔驰在被称为“美丽公路”的219国道上。</p> <p>上午的天气也格外给力,蓝天白云艳阳高照。</p><p>出六库十几公里到登梗,路边就是每年春季傈僳族一年一度澡堂会的地方,一个露天的天然温泉。</p><p>澡堂会,是怒江大峡谷最出名的民俗,每年农历的初一到初三,傈僳族人都会扶老携幼,举行一年一度的澡堂会,他们用圣洁的温泉洗涤自己的灵魂,洗去一年的污秽,迎来吉祥。</p><p>今年因为疫情,年年必有的澡堂会被取消了。</p> <p>温泉池塘紧靠怒江,池内水温高达六十多度,石缝中有汩汩的温泉水不停的流入池中。雨季怒江水涨,有些池子已被淹没。</p><p>池边寂静空无一人,既然来了,总不能辜负这一池温泉,于是脱了鞋袜将双脚伸进热乎乎的池水里,天然的泉水浸过,双脚顿觉异常滑爽。可惜我们惦记着前面的路,没能在这里多待,事后每每回想起来,都觉得是个遗憾。</p> <p>继续沿219国道前行,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一路夹持着翻滚的怒江,两岸山峰巍峨高耸,晴空丽日下,美的似一幅天然的油画。</p><p><br></p> <p>站在怒江西岸的219国道上,正对着滔滔的怒江水面望过去,远处那座山峰被称为“伟人峰”。</p><p>这个大自然的神奇之作,细细品味还真像伟人静卧在群山之上仰望蓝天。(看下图)</p> <p>连日的降雨,怒江水量激增,走过江水沸腾的“金银满滩”、掠过浊浪翻滚的“老虎跳”,眼前的怒江奔腾咆哮,惊涛拍岸,呼啸而下。</p><p>站在老虎跳观景台上俯看脚下的怒江,这里的江面很窄,约在20米左右,两岸峰峦重叠,怪石林立,峭壁如削,江中有一块2米见方的巨石横卧江心,江水从巨石两侧跌落而下,浪花飞溅,轰鸣声震耳欲聋,响彻峡谷。</p> <p>下图是金银满滩: 一直没弄清这里到底叫金满银滩还是金银满滩,两边的牌子写着不同的叫法。滚滚怒江水在此依然桀骜不驯,咆哮如雷,不同于老虎跳的是,江面不再是浊浪奔腾,而是翻卷着细碎的浪花,黄色的水白色的浪,犹如满江金银翻涌,也或者这金银满滩就是由此而得名?(纯属本人揣测,不可当真😂)</p> <p>过了金满银滩,江水就在路左边奔流了。记得应该经过一个叫“飞来石”的地方,但一直看到了去老姆登的牌子,也没发现飞来石,我们就这样与这块从天而降的巨石错过了。</p><p>两天后返回的路上,四个人紧盯着路边,才在江边一个不起眼的小院找到了这个不速之客。</p><p>关于这块巨石有这样的介绍:</p><p>1983年3月19日凌晨2:30左右,一阵天蹦地裂的巨响,一颗巨石从天而降,傲立于福贡县匹河民族中学只有四十平方米的教师宿舍小庭院内,不偏不倚恰在中间,仅损坏了北面房子屋檐一角,岩体紧靠面墙,当时睡在宿舍里的十几位老师却丝毫无损。</p><p>第二天早上,人们到处寻找巨石滚落的地点,但找遍了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岸,均找不到巨石滚落的痕迹。于是,巨石从天而降就一直成为一个谜,至今当地老百姓讲述着种种神奇的传说。</p> <p>再向前行,路边有一不起眼的岔道,开过去就拐上了去老姆登的盘山小路,随着山路盘旋高度上升,向下望去,怒江已如同一丝涓涓细流在我们脚下蜿蜒,高山上的老姆登村,已在不远处等着我们了。</p><p>离开219国道,在曲折迂回的盘山道上走了接近11公里,老姆登终于到了。</p> <p>提起老姆登,想到的就是这座红白相间的基督教堂,旁边的一池绿水映着教堂的倒影,给这个怒族山村平添了一抹美色。</p><p><br></p> <p>村中有座漂亮的小广场,四周鲜花萦绕,怒族雕塑和浮雕展现了怒族人的习俗。</p><p>村里的游客比想象中要多,停车场停了不少的车。找房过程中曾碰到刚从丙中洛过来的一位惊魂未定的女游客,一直在诉说她被困几天的惊慌。然,这种劫后余生的情绪丝毫没有影响我们要进丙中洛的念头。</p> <p>我们入住了一家叫做“猴子树”的客栈,房东也是怒族。今夜,就在这里看山、听雨,遗憾的是夜空里看不到星星。</p> <p>刚出锅的怒族特色的荞麦饼,香喷喷的格外好吃,绿菜配白米的蔬菜粥,再加酸辣的小咸菜,老板娘给我们做了顿简单又非常可口的晚饭。</p> <p>黄昏时又不舍的在村里散步,已经晚上八点多了,天空还有亮色,落日后的老姆登隐藏在暗色里,带着些许的神秘感。</p> <p>看过了黄昏,怎能错过清晨。大清早登上楼顶晒台放眼四顾,晨曦里的老姆登安静的似乎还在沉睡。远山被云雾缠绕着,近处的房舍在晨光里高低错落,静静伫立。鸡鸣声里,老姆登渐渐醒来了。</p> <p>吃完早饭开车沿盘旋山路去知子罗,这是一座居于高山之上,已经废弃了的小城,</p><p>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怒江傈僳族自治区于1954年成立,知子罗成为怒江州委,州政府驻地。</p><p>至1974年怒江州府迁至六库前,知子罗一直是怒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后,知子罗归原碧江县管辖,是县城所在地。</p><p>80年代初因为一场预测中要发生,然而并未发生的地质灾害,小城的建制撤销,自此知子罗的时间被定格在了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p><p><br></p><p>刚进村子就见一座八角楼建筑,据说是曾经的图书馆,现在是怒族博物馆。</p><p>博物馆不开门,我们遂绕外面的回廊转了一圈。同整座小城一样,这座建筑已经老旧,回廊的栏杆到处锈迹斑斑。站在八角楼高处眺望,远山云遮雾绕,近处的小城雾色朦胧。</p> <p>穿过一条小巷子,到达曾经的怒江州府旧址,高大的门楼,一看就是苏式建筑风格,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产物,过去的繁荣热闹的政府大楼如今已人去楼空。</p><p><br></p> <p>八角楼旁广场的一端,是原县民政局,二层的楼房已近坍塌,门窗几乎已都不在,一侧建筑的墙上还保留着那个年代的印记,口号标语和伟人画像,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红色的年代。</p> <p>走在曾经的小城中,残旧无人的老建筑无不在诉说着它昔日的辉煌,武装部、公安局、建设银行、州委住宿区、工人俱乐部…………,然而所有的过往都被留在了往日的记忆里,所以,知子罗被称为“记忆之城”</p> <p>路的尽头是和老姆登教堂风格相同的知子罗基督教堂,此为十九世纪初法国传教士在这里传教时修建的。虽然这里生活着多个民族,但他们大多信仰基督教。每到周日,村民们都会聚集在教堂做礼拜。</p> <p>看罢知子罗,回客栈收拾行李下山,经过老姆登观景台时做最后的眺望,只见面前山峰连绵挺拔,逶迤壮观,峰顶白云萦绕、美不胜收。</p> <p>告别老姆登后沿怒江继续前行,过福贡后,怒江西岸高耸的岩峰上,云缝中时隐时现的出现了一个石洞,远远望去,恰似一轮明月高悬天空,人们称之为“石月亮”。</p><p>因天空云层流动,石月亮不时被流云遮挡,我们等了好久,也没能拍到她清晰的真容,只能遗憾的作罢。</p> <p>再次行驶在怒江边,两侧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依旧隔岸对峙,山上植被茂盛,绿意盎然,窗外不时闪过或宽或窄的索桥和飞流倾泻的瀑布。</p> <p>走过石月亮后,随着离贡山越来越近,路上滚落的砂石越来越多,车行的速度也越来越慢,看到路旁有民房竟然被塌方的泥砂穿房而过,实在让人惊心。一路上清理塌方、维护路面的工人们在不停的忙碌着,真心的敬佩和感谢他们!</p> <p>有惊无险的经过了贡山,又贪心不足的想直奔丙中洛,终于,在过了贡山六公里的地方因前方路况不明,被拦下了。</p><p>与前后车同方向的车友们交流了一下,丙中洛现在没水没电,于是我们决定返回贡山,待明天一早再进丙中洛。</p><p>车掉头进贡山县城,这里也遭遇了泥石流,大街上、店铺里都泥砂淤塞,我们寻找住处时才知道因为不少水管被毁,好多宾馆要么没水,要么没热水,终于找到一家有热水的,结果放了半天还是一盆黄泥汤,闭着眼洗了个澡,好歹水还是热的,知足吧!</p> <p>6月1号,这一天惊魂连连,却又顺利异常!一天里我们的心情大落大起。</p><p>一大早起床,匆匆吃过早饭,不到五点就驱车向丙中洛出发。出贡山县城之前经过通往独龙江的小路口,道路已经封闭,看来这次想进独龙江是没有一丝希望了!</p><p>再次走在昨天经过又返回来的219去丙中洛的路上,心里没底,步步担心,既怕遇到封路,又怕遭遇塌方。</p><p>真是怕啥来啥,走到一段泥泞不堪的路面时,对面一骑摩托过来的村民好心的提醒我们,前面走不通路断了。听闻此消息,我们当即毫不犹豫的掉转车头,此时导航已完全不起作用,凭着直觉和大家的判断分析,我们离开219国道过江,开上了一条比村道还要差的小路。</p><p><br></p><p>此前在路上曾经碰到骑车驮着几匹猪肉的村民,因路面太泥泞,车又负重,猪肉滑下去,车倒在地上扶不起来,有路人上前相助,我们车上的胖子也赶紧下车帮了一把,人间总有温情在!</p> <p>小路崎岖,道路因连日多雨已坑洼泥泞破损不堪,不仅常要趟着泥水拐接近180°的胳膊肘弯,且狭窄的小道会车极为不易,一侧是山崖石壁,另一侧是翻滚的怒江,若稍有不慎,那情景…………😢,估计我也没机会在这里给各位费笔墨描述了。😂😂</p> <p>奇景处处在</p> <p>下图前方我们走过的小道隐约可见,因为太紧张,这段路竟然没留下几张照片。</p> <p>从我们走的小道隔江向对岸看过去,219国道不时被出现的大塌方阻断了,有的地方整片的山体都垮塌了,看上去颇为惊魂。</p> <p>揪心的开了将近10公里,终于拐上了捧当大桥,这一刻真是觉得绷紧的神经彻底的放松了!天哪,欢呼吧!</p> <p>再次回到219国道,这段路与我们19年走德贡线到丙中洛的路重合了。去年经过这里碰到正在修路,也是坑坑洼洼极为难行。今年又遭遇暴雨塌方,沿途仍时不时的看到泥浆覆盖的路面和倾倒的路牌,我们的车基本是在泥泞中前行。</p> <p>车到怒江第一湾,只见昔日可以俯瞰第一湾全貌的观景台已被山上倾泻而下的泥浆灌满,整个观景台消失不见,成了一片废墟。想拍第一湾只能从距观景台几十米的路边一个转弯处探出去,才拍的到。巧遇央视报道组也在拍摄灾情现状,车上下来几个小伙子,在泥浆旁边讲解边拍摄。我们匆匆看了一会儿,继续向丙中洛驶去。</p> <p>昔日的美丽公路,变得满目疮痍</p> <p>于心心念念的期待中,丙中洛──这个被称为“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终于到了。站在高处眺望,虽说塌方、泥石流肆虐,但丙中洛的田园依然静谧、祥和,不失她美丽的容颜。</p> <p>再过石门关,这里壁立千仞,如斧劈刀削一般,隔怒江相向而立,似两扇坚实的大门耸然立于怒江两侧。</p> <p>又见雾里村,她仍静静的卧在怒江的对岸,山峦起伏,田园房舍俨然。雾里村的屋后村前都是成片的农田,一座座如积木般散落的木屋,伴随着阳光的变幻,产生出不同的色彩斑斓,恍如人间仙境。</p><p>桀骜的怒江到了这段峡谷,水流从湍急变成缓缓地流动,寂静的茶马古道在它身旁静静地向远方的西藏延伸。</p> <p>村子一头的古驿道似乎还能追寻到昔日马帮的痕迹,这条在山崖绝壁上开凿的蜿蜒小道一直通往古老的朝红桥,奔涌的怒江就在栈道下流淌。</p><p>古驿道是以前雾里村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现在雾里村的另一头修建了一座新的吊桥,进出村子形成了一个方便的环线。</p><p>只可惜大雨造成的塌方,也阻断了古驿道。这一次时间匆忙,我们没再进村,只在古驿道上走完了上次没走到的那一段,补上了遗憾,也算是个圆满。</p><p>期待在以后的日子里,能依然行走在通畅的古驿道上,去感受茶马古道的沧桑岁月。</p> <p>古驿道的尽头是两座一新一残的吊桥,同为“朝红桥”,一座仍旧通行无阻,另一座老桥则历经岁月的风吹雨打,桥面已然残缺不全,铁索锈迹斑斑,垂落的桥板在风中摇摆,现在作为一道特殊景观保留着。</p><p>据说朝红桥是怒江大峡谷最北端的最后一座铁锁吊桥。</p> <p>因丙中洛北往西藏察瓦龙和东去德钦的德贡线全都因塌方不通车,我们只能原路沿怒江大峡谷再次返回六库,这一路虽说只有不到三百公里,但沿途险情不断,路况难测。所以走完古驿道我们立刻准备开车往回返,争取早些抵达六库。</p><p>与丙中洛历尽艰难再次相遇,又不得已匆匆告别转身离去,愿再见时,这片人神共居之地美景依然,美丽依旧!</p><p><br></p><p>回程没再从捧当大桥过怒江重走来时的那十几公里的惊魂小道,而是一直沿着219走到无路可走时,才在路旁指示牌引导下从一座吊桥过到了对岸,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车也能走吊桥,为安全起见,每次只能一辆车过桥,后面的车候在入桥口,前面下桥,后面上桥。车在桥上行的时候很有点提心吊胆,生怕万一这铁索承重不够…………,呀呀呸!😂😂</p><p>有惊无险的过了桥,又在狭窄难行的小路上走了不太长的几公里,对岸的塌方处已经避过,我们又重复了一遍前面的过程,从另一座吊桥上小心翼翼的返回了219。</p> <p>照片上的前车当时好像不知出了什么故障,一直停在桥口,直到后面车过来了,才被推走了。</p> <p>当日站在丙中洛的山崖上,俯瞰怒江时,那里离梅里只有八十多公里的路程。然而就是这区区八十几公里,对我们来说却如同天堑。</p><p>连日的降雨,丙中洛几乎成了一座孤岛,北往察瓦龙,东至德钦,沿途的塌方阻断了北东两边的通道。</p><p>无奈之下我们从丙中洛重返六库,然后绕道沿S311一路去德钦,这一绕真称得上是山高水长,生生从80多公里绕成了700多公里。</p> <p>大清早驶离六库,时间不长就爬上了一条窄窄的山路,导航显示路名为“天小路”,小路弯弯回旋在山巅之上,真是一条天上的小路。</p><p>爬升到天小路最高处时,远处出现了一汪绿水,在蓝天白云下静静流淌,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三江并流之一的澜沧江。</p><p>在停车拍远处的澜沧江时,遇到了几辆进藏的越野,其中一辆的后窗玻璃在满窗覆盖的泥土上歪歪扭扭的写着:“不到拉萨不洗车”!看了看车牌,俺们鲁B,真格豪爽!😜</p><p>开车再上路,山路蜿蜒盘旋,此后一天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傍着这一江流水,溯流而上。</p><p>澜沧江与怒江只隔了一座高高的碧罗雪山,却一动一静截然不同。怒江波涛汹涌,水流激荡,犹如一个桀骜不驯的少年;而澜沧江恬静安然,波澜不兴,恍若一个安静的少女。</p> <p>太阳快落山时,我们赶到了维西的巴迪乡,一个纳西、傈僳、藏族聚居的地方,江水在这里划了一个弯转身远去。</p><p>我们住处的脚下就是澜沧江,今夜将要伴着无声的江水入眠,跑了九个小时,愿一夜好梦!</p> <p>一夜好睡,第二天吃早饭时,无意中听到饭店老板娘在边忙边唱歌,那优美的歌声立即吸引了我们,拽着正忙着端饭的老板娘让她一定给我们唱一首,老板娘略略推辞了一下,歌声就随口而出,那歌声嘹亮干净,实在是太好听了!</p><p>老板娘是藏族,而且有个非常好听的网名,叫“雪山女儿”。谈话间觉得她的性格爽快而又单纯,有朋友说他们活的简单干净快乐,感觉真的是这样!</p> <p>吃完早饭,听罢饭店老板娘清亮的放歌,随即开车向飞来寺进发,两个多小时后,就站在了飞来寺观景台处。</p><p>抬眼望向对面的梅里诸峰,峰顶一片浓云笼罩,主峰卡瓦格博将自己掩藏在乌云后面,看不到一丝身影。</p> <p>见此情景我们没有多做停留,当即决定去雨崩。</p> <p>去雨崩的一路上</p> <p>在经过一个岔路口时没有听明白导航的指示,直接窜了过去,沿着山路七弯八拐,竟然进了一个叫尼农的村子。村中静悄悄的,除了悠闲自得溜达着的公牛母牛和一头从自家门里探头探脑的看着我们这几个不速之客的小牛外,见不到一个人影。</p><p>随意拍了几张照片,回头重新导航去雨崩,在坑坑洼洼颠颠簸簸的盘山路上绕的已经要怀疑人生的时候,西当停车场终于到了。</p> <p>自此处开始,私家车禁行,必须换乘雨崩村民自己的车才能进去。西当到雨崩只有不算长的5公里,单程车费(敲黑板:单程)竟然收到每人200~260,这还是日常价,节假日还要上浮,而且还是以云岭乡冰湖探险公司车队的名义,堂而皇之公告的。这个收费价格竟然能被来来往往的诸多游客坦然接受,实在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我们被这天价的车费震惊的一刻也没耽误,毫不犹豫的转身开车又爬回了飞来寺。</p><p>其实后面有朋友说过,来都来了价格高些也该进去看看。想想也对,但就是憋了一口气,反正天气也不给力,留待下一次和卡瓦格博的日照金山一起满足愿望吧!</p><p>看看下图把我们震回飞来寺的价目表</p> <p>回到飞来寺已是下午,乌云渐渐消散,东面的天空变得晴朗,观景台处的白塔映着蓝天上飘逸的白云,美得似乎不带一丝世间的尘埃。</p> <p>在飞来寺观景台前面的街头晃来晃去,街边小店、青年旅社都带着浓浓的藏地风情。</p> <p>黄昏来临之际,卡瓦格博峰终于耐不住寂寞,似隐似现的掀起了面纱,可时间不长,涌过来的浓云重又遮掩了那巍峨挺拔的身影。</p> <p>我们住的这家酒店叫做“明珠酒店”,干净又舒适,登上楼顶的观景台(高海拔爬楼过程是相当痛苦的),可以没有任何障碍的观看卡瓦格博,现在房费只有160元。</p><p>邻近黄昏时,自大门外呼啦啦开进来好几辆硬派越野,车上跳下一群俊男靓女,看样是要沿214进藏。</p><p>恕我眼拙见识短,这些车除了能分辨Jeep几个字母外,别的统统一脑门浆糊,唯一记住的就是车身上的“诗和远方”。</p><p>俊逸的靓车、闪光的年龄,生活──或许就是诗,远方──当在这车轮之下。</p><p>抛下诗和远方,临睡前祈愿,明晨的梅里雪山能旭日东升、云消雾散,让我们如愿一睹那千载难逢的“日照金山”。</p><p>明晨,当会如何?</p> <p>第二天清早一睁眼,掀开窗帘向窗外望出去…………呵呵!</p><p>日照金山!理想很丰满,现实极具骨感!大清早看看,别说金山,山都不知在哪😂😂</p><p>窗外的诗在,远方也在,独缺那最最想念的卡瓦格博!</p> <p>收拾行李,又在路上。行不多远,路旁看见飞来寺的大门。从一条窄窄的小路走下去,飞来寺就坐落在214国道下方的半山腰,这里距德钦县城约八公里。</p><p>寺庙随意出入,山门书有对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寺云封”,不由让人浮想联翩。</p><p>飞来寺正对着卡瓦格博峰,站在大殿前的高台上眺望,晨雾缥缈,云中的山峦若隐若现。</p><p>寺内建有“中日梅里雪山登山勇士殉难”纪念碑和一座佛塔,纪念碑是为纪念1991年1月4日梅里雪山登山队的17名遇难登山队员而立的。佛塔则是为了纪念十世班禅视察德钦所建。</p> <p>在德钦吃的一顿早餐,内容在其次,形式非常吸引眼球。藏家的茶壶、藏家的碗,特有仪式感。</p> <p>离开飞来寺,去雾浓顶观赏十三白塔,飞来寺距雾浓顶大约有20公里,都说从雾浓顶看到的梅里雪山更加大气磅礴,这里是拍摄梅里雪山全景的最佳位置,这里的雪山与村庄看起来更和谐。</p><p>只可惜我们到的时候浓雾弥漫,“雾浓顶”把它名字的内涵发挥到了极致,至此与梅里雪山彻底无缘相见!于是,安下心来拍白塔的各种角度。</p><p>从雾浓顶下来,本是想走老路翻越白马雪山垭口,走过的朋友说老路能看到白马雪山全景和万年冰川。只可惜太过依赖导航,而且被它傻里吧唧的带进了白马隧道,最终没能看到这一段奇美的景色,也是这次行程的一个小小的遗憾</p> <p>过白马隧道,山路在214国道上迂回蜿蜒,路边有观景台,走过路过,所有美景不能错过,停车下去赏美色。站在高高的观景台上极目远望:仰看对面群峰巍峨,俯瞰脚下阡陌连绵。</p><p>旁边有一起看景的老藏民,见我们观山望景看的专注,遂热心的指着远处214路边的一处依稀可见的建筑群指点道,那里是个非常不错的寺庙,你们应该去看看,于是我们的行程里,意外相遇了一座尼姑寺。</p> <p>偶然路遇塔巴林寺,进内一番探奇,这里是云南唯一的藏传佛教尼姑寺,活佛赐名塔巴林,意为解脱寺。</p><p>时近中午,寺内静悄悄,很少见僧人走动。转到一处大殿,远远的看到有村民和僧人们一起祈祷叩拜,寺内尼姑们诵经拜佛,安之若然。</p><p>走到一处大约是生活区,栏杆上晾着洗好的僧衣,屋外洗衣机,洗手盆方便齐全,这里的日子让人觉得淡然恬静,超然世外。,</p> <p>在路上最惊奇的,是遇到了一队磕长头朝圣的虔诚藏民,男男女女约10人,几乎是一步一磕,听他们说20多公里的路,整整磕了6天,信仰的力量如此强大!</p> <p>虔诚的藏民挺健谈,起身的空隙告诉我们,下图这位女子是个汉民,非常惊奇的询问,汉民也跟你们一起这么一步一磕的去朝拜?回答是:信仰,缘分!👍</p> <p>下图这座寺庙(已经记不起名字了)就是他们磕长头朝拜的终点。</p> <p>继续向前,与三江并流的第三条江──金沙江乍然相遇,位于奔子栏的这个金沙江大拐弯被称为“第一湾”。</p><p>金沙江第一湾让人震撼,从高处俯瞰,金沙江在峡谷中转了一个“U”形大弯,给大地勾勒出了一条优美的曲线。</p><p><br></p> <p>划了一个大圈,转到了刚刚俯瞰的被金沙江大弯环抱的小山处,从215向上仰望,刚刚站立拍照的第一湾观景台露出了一部分。</p> <p>半天的时间走走停停看看,不觉中从214转到了215国道,这一段与215伴行的金沙江水不知为何变得碧绿,两岸土黄色的山崖,夹持着一江绿意,土黄翠绿交织在一起,美得不可方物!</p><p>乐极总有生悲的时候,陶醉的拍完美景上车,准备继续接下来的行程时,路旁一值守的人告诉我们,前方有塌方正在修路,道路不通。</p> <p>从此时起,开启了我们后半段的悲剧路程:</p><p>导航失灵──按照导航显示,需要绕道乡城,去乡城必须先经过得荣。</p><p>从得知前方堵路,我们就掉头折向得荣,进了得荣县城后导航又提示掉头,以为走过了,于是原路返回出得荣,走了一段感觉不对,因为得荣在一个峡谷中,进出只有215这一条路,于是再次返回得荣。</p><p>不敢再依赖错误百出的导航,直接去找警察叔叔指路,这次总算是被正确的指引着穿过了得荣,踏上了去乡城的曲折道路。</p><p>离开得荣不久,215变成了549国道,这条国道至今提起来还是头皮发麻。说是国道,连村里的乡道都比不上,在遍地乱石,破损失修、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迂回盘旋,海拔高又加一路爬坡,油门轰到最大,真怕这车撑不住,在这荒山上趴了窝。</p><p>误进施工隧道──坐在老牛喘气般的车上,连续翻越了两座四千多米的山,终于下山看见了平路。路平了又是新修的大道,激动之下我们的车撒欢般往前奔,一头扎进了一条黑暗的隧道,正疑惑时后面赶上来一骑着摩托的工作人员,告知这个隧道还在施工,不能通行,让我们马上掉头。就这样眼看着几百米之遥就能通过去的路,又多绕了几十公里的盘山路。</p><p>掉头折返,边走边找路标,最终在几公里外的路旁看见一块不起眼的牌子,写着到乡城,旁边是一条窄窄的上山土路。</p><p>还是噩梦般的549,继续重复前面的路况,再次翻越了海拔四千多的垭口之后,最终在晚上八点才堪堪赶到了离亚丁一百多公里的乡城。</p><p>车累了,司机们累了,我也累了,这篇就此打住!😜😜</p> <p>看看上图,本该直线弓弦的路,硬是绕成了七弯八拐的弓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