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 水晶之恋 💕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烧锅镇乡中心校 刘春波</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一书是北京大学教授薛兆丰编著的,“我的愿望是,每个中国人都能体验经济学带来的乐趣,具备经济学的思维。”这是薛兆丰老师写这本书的初衷,这是一本“来自超过40万人的经济学课堂”的著作。“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北大,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重返校园学习。感谢薛兆丰老师愿意以更灵活的方式,把原汁原味的北大课程分享出来,呈现在更多人的面前,让大家构建一个经济学的世界观。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欢迎你和我一起学习。”这是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执行官——马化腾读这本书后的感想,其实这也是我利用暑假读此篇著作的原因之一。</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部经济学讲义一共10章,118讲,薛兆丰教授把大众眼中枯燥无味甚至深奥晦涩的经济学原理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案例抛引出来,再深入浅出地进行剖析,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都可以读得懂,又非常喜欢,看上就爱不释手,自然而然地了解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息息相关的……那么作为北大课程的经济学讲义是怎样做到的呢,我就以自己读书的感受来和大家聊一聊。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就拿这本书中的第20讲“社会成本问题”来说一说我的读书感悟。</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 社会成本问题在经济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政策含义。人们只有理解了社会成本问题,才能顺应社会和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律,制定出因势利导的经济政策。”</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最早把社会成本问题讲清楚的,是一位叫罗纳德·科斯的经济学家。可我经常说,科斯之所以厉害,拿了诺贝尔奖,可能并不是因为他特别聪明,而是因为其他人犯了糊涂。”这是薛教授讲述社会成本问题时做的开场白。</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为了说清楚什么是社会成本问题,薛教授先举了一些实际的案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案例1:牛与小麦</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有两块相邻的地,左边的地种小麦。右边的地在养牛,如果牛冲过栅栏,跑到麦地里吃小麦。那是否应该阻止这头牛呢?</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案例3:烟囱与邻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有两户人家相邻,相安无事好多年。左边人家有一个烟囱,烟囱出口就是右边人家的房顶,由于烟囱高过对方的房顶,烟囱冒出来的烟对右边人家并没有影响。但是后来右边的人家把房子盖高了,于是把左边人家的烟囱给挡住了。这样左边人家在生火时产生的烟就会回流到自己的房间里。于是左边的人家就到法院告右边那家人,如果你是法官,会怎么判?</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案例4:火车与亚麻</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从前的火车都是烧煤的,烧煤就会喷出火星。有一辆火车路过一片亚麻地,农夫把700吨亚麻堆在了铁路边自己的农地上。这亚麻是农夫的,铁路边的农地也是农夫的。亚麻放在农地上,没有碍任何人的事儿,但是火车经过时,喷出的火星把700吨亚麻给烧了,铁路公司要不要赔偿?</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案例6:养鸡场与新居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有一家养鸡场,因为知道养鸡会发出恶臭,造成污染。就在选址时,把养鸡场选在了偏远的郊区,这家养鸡场在郊区经营了好多年。但是城市不断发展,不断扩张,扩张到一定程度时,有开发商就在这家养鸡场旁修了居民区。居民住进来以后,才发现养鸡场会发出恶臭。于是居民就去告这家养鸡场,说养鸡场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居民的健康。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判?</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讲述社会成本问题时,薛教授共列举了七个案例,这里我只选了其中四个案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薛教授说,之所以讲这么多案例,是因为这些例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方伤害了另外一方,我们的问题是,是否要判伤害者作出赔偿,对于大众而言,答案是非常明显的。伤害者当然要对被伤害者做出赔偿。</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所有人都这么看,只有一个人不同意这个人就是罗纳德·科斯。</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科斯的看法别具一格,他说,所有的伤害都是相互的。我们得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案例,不是一方在伤害另外一方,而是双方为了不同的用途。在争夺相同的稀缺的资源,牛跟小麦争的是那块地。如果让牛吃小麦,那牛就伤害了小麦,但如果禁止牛吃小麦,小麦就伤害了牛。同样的道理,养鸡场和附近居民争夺的是新鲜空气……</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好多人都感觉科斯的想法有些强词夺理。因而科斯就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后,还是有很多人批评他,有趣的是,要批评科斯就得引用他的文章,因而在后面的30年里,《社会成本问题》就成了被引用最多的经济学文章之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关于科斯理论的争论,法律经济学者、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理查德·爱泼斯坦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他说,如果争夺资源的双方是同一个人,那会发生什么情况?以这样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前面提到的案子可能就会豁然开朗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例如牛跟小麦之争,假设牛跟小麦同属一人,这时牛能不能吃小麦,就取决于牛肉能卖多少钱,小麦能卖多少钱。如果小麦价格高,牛肯定不能随便吃小麦;但如果牛肉价格足够高,牛当然可以吃小麦,不仅可以吃小麦,还要给他听莫扎特的音乐,给他按摩呢。</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养鸡场案中,假如居民区和养鸡场同属一人,或者政府能够妥善的兼顾城市发展和养鸡场主的权益,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那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和这个案件当时的判决不谋而合。这个案件中,法官指出养鸡场当初故意在郊区选址,目的就是避免滋扰居民,现在是居民自己主动靠近污染源的,是居民理亏,但是,法官笔锋一转,城市发展也是难以避免的,也具有重大的价值,也是应该鼓励的。两利相权取其重。法官判养鸡场应该服从大局,迁就城市发展的需要,搬到别处去,但养鸡场主的权益。不能被随意剥夺,所以居民必须承担养机场搬迁的费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火烧亚麻案中,如果铁路公司要负全责,铁路公司就得想尽办法,防止火车喷出的火星烧着亚麻,要么在铁路沿线修筑起高墙;要么跟沿途所有的农夫达成协议,多买他们铁路边上十米的地,好让农夫不把亚麻堆在靠铁路太近的地方;要么干脆让铁路改道等等。但这些做法的成本都极其高昂,而如果铁路公司和农地同属一人。他就会采取最便宜的办法来避免意外,事实上,这个案子在实际判决中也有法官是这么认为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正是基于这个想法,科斯的意思是说,火星烧着了亚麻,但是责任可能在农夫,虽然农夫并未招惹铁路公司,谁付出的成本更低,谁就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那既然农夫避免意外,所要付出的成本比铁路公司避免意外所要付出的成本低得多,那挪开亚麻的责任,就要落到农夫身上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通过这样的责任分摊方式,推而广之,用到各种责权利的分配上。整个社会为了避免意外,所要付出的总成本就会降到最低。</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就是薛教授讲述的“社会成本问题”以及科斯的洞见。科斯在1991年拿到诺贝尔奖,薛教授觉得,这未必是因为科斯特别聪明,而很可能是因为其他人都犯了糊涂。因为在每一个具体的例子里,大家都不自觉的掺入了个人的情感。有了先入为主的判断,而只有科斯看到了纠纷背后与资源征用相关的中性的经济本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这本经济学讲义中,薛教授就是这样用非常浅显,大家易于接受的案例来讲述经济学原理的,让读者从新的角度认识了经济学,并愿意接触经济学,了解经济学,促进自己的经济学意识,用这本书的封面语表述就是: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理解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做复杂世界的明白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书中有很多精髓,这是我一篇读后感远远不能包含的,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来写,与其说是读后感,不如说是好书分享与推荐,正所谓“开卷有益”,读这本书,我觉得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益的,让我们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角度真的是不一样的,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看待这些事,对于我们开拓眼界以及解决问题是很有益处的,一本好书,真的可以使我们终身受益,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薛兆丰教授的这本经济学讲义当之无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