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卷首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道出了学的路径。暑假学校号召学习陶行知文集,我拜读了陶老的文集,了解了陶老先生教育文化的精魂。</p><p> 在书中陶先生就提出了“教学合一”的思想,经过了90多年的考验,此观点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p><p> 陶先生在文章中论起教员、论起学校:“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读到此,我们不禁要羞愧了,90多年以来,我们并没能校正其中的矛盾吧?今天的教师是否仍然重教太过,不知不觉中还在将教与学分离着?先生在书中阐述了三个理由,让我获益匪浅,现在分享如下:</p><p> 第一,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先生说,只懂得教书的老师只能把活波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成为书架子字纸篓的制作家,学校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的制造厂。他认为要把教与学联络起来,教师尽好负责指导的责任,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停当,让学生获得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并能解决相类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探得知识的本源,求得知识的归宿。这是陶先生教学合一的第一个理由。叶圣陶先生的“教师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以及古语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着同样的精髓啊!没错!我们无 法送学生到对岸,只能送他们一叶小舟;我们无法送学生到山顶,只能指给他们上山的路;我们无法送给学生智慧,只能教给他们获取的方法。</p><p> 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p><p>陶先生列举了过去的教书先生教学不合一的流弊,提出“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这第二个理由不正是我们今天倡导的“因材施教”吗?教师的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教学的依据。</p><p>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系起来</p><p>“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陶先生在这里指出,好的先生,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因为时常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使教师教诲丰富,学生多些益处。说孔夫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过来人阅历之谈。“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十分枯燥。”还是须得教学合而为一。</p><p><br></p><p>作者:刘红梅,洛新小学教师。座右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