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能把婚姻维持一生的,往往是这样的夫妻!

聚贤書斋

<p><b>如今的婚姻,领证容易,过一辈子却很难。</b></p><p><br></p><p>在民政局统计的数据里,单2019年一年,登记结婚的人数为947.1万对,登记离婚的人数为415.4万对。</p><p><br></p><p>一眼看上去,一半的夫妻似乎都会离婚。</p><p><br></p><p>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p><p><br></p><p>说白了,就是对婚姻的认知不足。</p><p><br></p><p>就像有些人,以为婚姻是靠爱情维持的,当荷尔蒙消耗殆尽,没有了“爱”时,便会觉得婚姻处处不如意。</p><p><br></p><p>还有人觉得,结婚是为了“快乐”,当家里的琐事让自己心烦意乱时,就会觉得离婚才是正确选择。</p><p><br></p><p>确实,离婚暂时能解决两个人的矛盾,但无法解决婚姻的矛盾。</p><p><br></p><p>也就是说,哪怕你再结一次婚,遇见再合适的人,曾经的矛盾还是会出现,甚至和之前离婚时的矛盾一模一样。</p><p><br></p><p>所以,总有人重蹈覆辙,因为经营好婚姻,是有前提的,也是有条件的。</p><p><br></p><p><b>到了最后,能把婚姻维持一生的,往往是这样的夫妻。</b></p><p><br></p> <h3>结婚前,就对婚姻有正确认知</h3></br><h3>在去年离婚的大数据里,占比最高的年龄段是80、90后夫妻,主打的婚姻节奏是“闪婚”,“闪离”。</h3></br><h3>就像一位在民政局的朋友说,曾经见过一些小情侣,不管不顾地要结婚,结果没过多久就来民政局闹,要离婚的阵势和要结婚的阵势一样大。</h3></br><h3>而那些要离婚的夫妻,到底有多么了不得的矛盾?</h3></br><h3>其实没有。</h3></br><h3>印象最深的,是朋友口中的一对年轻夫妻,结婚时恋爱三个月,结婚后半年就来闹离婚,原因只是没人洗碗。</h3></br><h3>女生说自己从来没洗过碗,结婚不是当保姆;男生说自己太委屈,娶老婆和找祖宗一样。</h3></br><h3>后来闹了没多久,两个人说着说着不离了,小手一拉就回家了,结果过两天又来闹离婚,这次是衣服没洗。</h3></br><h3>听起来和笑话一样,但这是真真切切发生的事。</h3></br><h3>除此之外,还有一对夫妻,结婚前AA制,结果结了婚还是AA制,刚开始女方不在乎,时间久了就来闹离婚。</h3></br><h3>这一对最后真的离了。</h3></br><h3> <p>《我的前半生》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p><p><br></p><p><b>结婚与恋爱毫无关系,人们老以为恋爱成熟后便自然而然的结婚,却不知结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b></p><p><br></p><p>婚姻到底是什么?</p><p><br></p><p>可以说是爱情的延续,但婚姻最正确的理解,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p><p><br></p><p>所以,维持婚姻的目的,不是维持爱情,而是过好日子。</p><p><br></p><p>当你结婚前,不以“过日子”为基础,以为够爱就能把婚姻维持下去的时候,这段婚姻很容易结束。</p><p><br></p><p>不是因为爱情不可靠,而是因为婚姻里的爱情,真的没那么重要。</p><p><br></p><p>毕竟结婚前的恋爱,是风花雪月,是你侬我侬,是甜言蜜语;结婚后的婚姻,是柴米油盐,是婆媳关系,是生活琐碎。</p><p><br></p><p>知道如何和另一半过下去日子,做好面对婚姻不如意的心理准备,这些才是对婚姻的正确认知。</p><p><br></p><p>也只有形成了这些认知后,才代表你们有结婚的资格。</p><p><br></p> <h3>结婚后,愿意经营婚姻,是过一辈子的保障</h3></br><h3>有句话是这样说的:</h3></br><h3>“少年夫妻老来伴,携手相忆话夕阳。”</h3></br><h3>婚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伴侣到底有多重要,其实到了一定年纪才能明白,在此之前要做的,无非是经营好婚姻这一件事。</h3></br><h3>就像林语堂和妻子廖翠凤结婚的时候,没想过一辈子要怎么过,但他想好了要过好当下,给妻子一个家。</h3></br><h3>所以,哪怕和廖翠凤结婚时,林语堂最爱的不是廖翠凤,他也不在乎。</h3></br><h3>从他结婚开始,他就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只能有廖翠凤这一个妻子,只能有这一个爱人,过去的点点滴滴不再重要。</h3></br><h3>后来,两个人没少产生矛盾,但林语堂是一忍再忍,廖翠凤也是一让再让。</h3></br><h3>每次两个人发生争吵,廖翠凤气鼓鼓地去做饭时,林语堂就在旁边左一句右一句的哄妻子开心。</h3></br><h3>等廖翠凤出言让他出去,林语堂就知道,妻子的气要消了,就因为自己的“厚脸皮”。</h3></br><h3> <h3>而廖翠凤也是如此,她知道林语堂曾经爱过别人,也知道林语堂忘不掉自己的前任陈锦端,但她不在乎。</h3></br><h3>这种不在乎,是相信林语堂,也是相信自己。</h3></br><h3>所以,当陈锦端上门拜访的时候,廖翠凤留给两个人足够的时间,还笑着对孩子说:“爸爸曾经喜欢过锦端阿姨。”</h3></br><h3>“曾经”两个字代表了廖翠凤对林语堂的懂,更代表了廖翠凤对林语堂的信任。</h3></br><h3>这段刚开始不被人看好的感情,一直维持到了最后,两个人的感情是时间越久越浓,越是黏在一起越分不开。</h3></br><h3>金婚时,林语堂更是送给妻子一枚胸针,胸针上刻着一首《老情人》,诗里是这样写的:“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若欲开口笑 ,除非相见时。”</h3></br><h3>他们的故事,才是真正的陪伴一生,爱了一生的完美婚姻。</h3></br><h3>而原因,便是林语堂善于经营婚姻,廖翠凤同样善于经营婚姻,这和结婚前的爱不爱无关,只和结婚后的态度有关。</h3></br><h3> <p>感情里,没经历过婚姻的人,总会把爱情在婚姻里看得太重,以为足够爱的时候,婚姻才能维持下去。</p><p><br></p><p>但是爱对于婚姻而言,无非是锦上添花的存在。</p><p><br></p><p>有时,两个人自然能更幸福,但没有的时候,也不会影响婚姻的走向。</p><p><br></p><p>毕竟婚姻到了最后,看的是彼此的责任心,看的是对婚姻的态度,看的是能不能忍下那些琐碎之事。</p><p><br></p><p>只有你能明白,婚姻和恋爱无关,不是能恋爱就能过好婚姻的时候,这是维持下去婚姻的前提,你能懂得,人无完人,爱情也没有一直完美的爱情,能接受婚姻的不完美,这是开始并且维持下去的婚姻的保障。</p><p><br></p><p><b>因此,最后能把婚姻维持一生的,往往是这样的夫妻——开始婚姻时,对婚姻能有正确认知,维持婚姻时,愿意经营婚姻。</b></p><p><br></p><p><b>愿你,也是如此!</b></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