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庚子已过大半,辛丑指日可待,那个躲也躲不掉的日子终于要来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而这个本来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日子却逢上了百年难遇的特别年代。</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只可惜,我们好像无法等到下一个庚子,去亲自验证是不是真的有“庚子魔咒”这回事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历史从来不会消停,总会上演新的戏码。而2020这个庚子的戏份有点重,重到了让人们回忆起以往的每次庚子年那些个惊心动魄、摧枯拉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中国的古人给历史设定了一个60年的周期,60种不同年号的排列,每60年一个循环,每60年重复一次,周而复始是中国人的一种宇宙观。不知道世界上其他地方使用阳历的洋人们会怎么理解,是一脸茫然,还是莞尔一笑?</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虽然吾辈一代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失联,对天干地支的纪年方式并不熟悉,但是对“庚子”(赔款)、“辛丑”(条约)、“甲午”(海战);还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些满是耻辱、灾难与动荡的年代的称呼还是耳熟能详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人民英雄纪念碑,由周恩来手书的祭文里,上溯到最早的时间是1840年的那个庚子年,鸦片战争、割让香港,距今已经180年。60年之后,1900那个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圆明园被付之一炬。接下来的一个庚子,国家的事不提了,我们这拨同学里已经有人提前一步出生了。说到这儿我自己都吓了一跳,本来以为八国联军是古代的事儿,却原来与我们只有60年的距离。 再到今年这个庚子,全世界都知道了华人庚子年的厉害,经过半年的隔离,中国人已经脱离苦海,而全世界还在水深火热当中。再看我们这伙人,已经把所有的60个天干地支的年号活过了一遍。</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所有人都不怀疑,每一个庚子年的不平凡。难得的是,我们当中有那么几个已经经历了两次,带领着我们这些大部分辛丑年出生的也沾光了一点点的不平凡。</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中国的这180年似乎比起其他地方有更多的战乱和动荡,历史教科书里告诉了我们,这180年都发生了什么,但是好像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直到今天仍然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觉得屈辱、难受的历史。其实也不难理解,记录历史的人也未必懂得历史的缘由,更何况有些历史是被要求必须如何记录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当然有人会说,书里写了,一二三四,因为,所以,云云,而在今天看来,这一二三四已经存疑,还有五六七八呢?没有写。</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今天记录历史可以有影像,而以前的历史就像是手工作画,记录历史的人就像是画家,有可能是工笔,有可能是写意,还有可能是漫画,也许很写实,也有可能离真实相去甚远,这一点连我们这些不研究历史的普通人都能够感觉得到。</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这180年的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中国与外国的斗争,外国是侵略者,是欺辱者,中国被侵略、被欺辱。绝大多数的教科书里都是这样的逻辑,侵略者强大、霸道,中国落后、贫弱,所以就会挨欺负。今天有人说这种逻辑不符合逻辑,中国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厚,而侵略者、征服者们面对的是百倍、千倍,甚至万倍于己的中国军民,而毫无例外的以少胜多,用强和弱的道理说不通啊!如果不是看得见的物质上的强与弱,那就一定是看不见的精神上的强与弱啦!百年历史、百年羞辱,直到今天都还难以启齿,也说明了我们这个泱泱大国,这个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民族在精神上的进步还很有限。</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这180年除了不得不和外国人斗之外,自己人和自己人斗好像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和外国人斗是没办法,被动的,躲不掉,自己内部的斗则是主动的,充满了动力,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勇气。中国人杀中国人的凶狠、残忍的程度绝对不是杀外国人时的胆怯所能够比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接近二百年!历史不断地重复,被教科书写得是非分明的历史,在今天看来又好像是一地鸡毛,我们以为我们与180年前不同了,当然,肯定是不同了,可是,怎么有时候又会觉得义和团与八国联军的故事又再重复上演呢?</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话扯远了,本来是说庚子年、辛丑年,说六十年一个甲子的,怎么扯到了义和团身上呢,一百多年前,中国人没有国家的概念,他们不爱国,只爱(或者不爱)皇帝,义和团只不过是夹在中国皇帝和八国联军之间的蝼蚁。估计有人会骂我,你以为今天的你就不是蝼蚁了吗?我还真的无言以对,只能说,现如今,中国已经是厉害国,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已经深入人心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孔夫子概括了人生的几个阶段: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但是他没有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而立,才能不惑,才能知天命,才能耳顺和随心所欲不逾矩。倒是鲁迅鲁夫子总是站在民族的高度,不遗余力地批评、批判着华夏民族的劣根性,痛心疾首着国人的不觉悟。只是这些年,鲁迅又不吃香了,他的文章慢慢地从中小学的课本里悄悄地消失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回想起来,我们从小学习过的语录,坚信的思想,要誓死捍卫的主义,就像今天不断变换的课本一样,物换星移,我们的精神世界显得有些老无所依,我们的思想已经追赶不上理论的更新了。所以,要回答国家、民族的成长的问题,就交给下一代去完成吧。我们还来得及做的是过好自己,活好自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十年前,同学们五十岁集体过生日,我写了一篇《知非知命,行真行善》的短文,记得当年刘老师全家出席,刘老师90岁的父亲还把这八个字书写下来,裱好送给我们留作纪念,如今,那幅字真的成了纪念,十年间,刘老师一家三位老师相继故去。</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现在回头望去,50岁仿佛还是阳光少年的样子,相信真,相信善,相信未来,相信知行合一就可以修成正果。十年过去,不是不再相信,而是明白了还有很多东西不可信、不能信。</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在耳顺的年纪突然发现,不懂得、不明白的事情太多了。本来四十就该不惑的,到了六十反而是惑越来越多,是世界变化太快,还是孔夫子的概括今天已经不适用了?我觉得也许应该这样理解,孔夫子概括的是人生状态,而我们今天的惑越来越多是一种认知状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现代人的人生比起两千年前至少拉长了20年吧?那个时代,人活70古来稀,如今,90好像都不稀,生命的状态、认知的状态都得重新计算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两千年过去了,历史积累起来的,使人不知道、不明白、不理解、被误导、被忽悠、被欺骗的东西太多,多到了足以抵消掉我们所知道、明白、理解的东西。</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有人把话说得很极端,但不无道理,“ 你眼睛看到的,是有人故意让你看到的,你知道的,是别人想让你知道的,你相信的,是别人让你相信的,所以,眼睛看到的不重要,用智慧看到的才重要。”,仔细想想,是这么回事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50岁之后我曾经去外地生活工作了几年,回头看曾经北京的日子像是躺在井里,水滴的声音会被误认为就是大海的波涛,湿漉漉的井壁就是坚固的长城,头顶井盖大的一块天空就是全世界。视野决定了思想,也决定了立场,其实不是我们愿意呆在井里,是不知道还有其他不一样的地方。</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生活在这个“真实的谎言”的世界里,我们即将迎来一个轮回,用我们历经60年磨砺出的智慧,去寻回内心真实的自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又逢庚子和辛丑,1960年、1961年呱呱坠地的婴儿如今已经是花甲之年,过往的岁月赐予我们很多,教会我们很多,可是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未来的日子,我们依然会收获更多,学到更多。</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据说联合国把人的年龄又重新划分了,65岁之前还算青年,虽然听着很扯,不能当真,但至少说明自认为主流的人相信,当今的人类也许未必是六十耳顺,既然是青年,就仍然需要学习和进步,需要探索未知,需要怀疑值得怀疑的一切。</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年纪,不是年龄的问题,不是生理的问题,而是认知的问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人类在研究世界的同时也在研究自己,研究发现,地球上的物种数以亿计,但只有两种哺乳动物具备这样的特点:组织起来对自己的同类进行种族灭绝。一个是黑猩猩,一个是人类。</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可笑的是,人类是这个星球上最智慧的物种,同时也是最愚蠢的物种。几十万年的人类史,从没有停止自相残杀,人杀人,杀得越多越可能成为人类自己的英雄。在已知的生物链中,人类是最特别的一环,是最凶狠残暴的一个物种,人类没有天然的敌人,反过来,人类却是所有物种的敌人,同时也是人类自己的敌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智慧、愚蠢、残忍,还有爱的基因,上帝赋予我们的天性无法抵抗,但因为有智慧在,就有了判断和选择,我们是选择智慧呢?还是选择愚蠢?</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狄更斯47岁的时候出版了他的《双城记》,他在开场白里是这样说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路,在我们自己脚下,虽然最终,所有的美好与不美好都将失去,关键是,在失去之前,如何能尽早、尽快、尽量多地去创造和享受美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愿智慧之光洒在我们身上,让我们远离愚蠢。</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2020.09.30.庚子深秋</b></p> <p>V 现存最早的二班合影</p> <p>V 1973年三班小学毕业</p> <p>V 1973年一班小学毕业</p> <p>V 短暂的“快班”</p> <p>V 1979年</p> <p>V 2011年</p> <p>V 2013年</p> <p>V 2019.9.26</p> <p>V 2019.9.26</p> <p>V 2020.10.5</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配乐:克莱斯勒的这一首《爱的忧伤》是依照维也纳地区民谣风格的圆舞曲写成,曲调略带烦恼和伤感。在相当清丽的主旋律出现之后,接着是对这一主旋律的变奏形式,乐曲的中段旋律色彩较为明朗,仿佛是忧郁中对幸福和欢乐的憧憬。大提琴演奏:马友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