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校园情--青涩岁月 (2010-02-22 18:39:29)

苏.苏

<p>昨夜星辰校园情--青涩岁月 by tang07058</p><p><br></p><p>“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以前可时髦了,现在看来或许就是想忽悠大伙去支内、支边、插队吧。从这个标准来看,上海男人绝大多数都算不上“好男人”。上海男人在很多年以后忽然又被集体认定为“好男人”的原因很多,而真正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染上了一种叫做“气管炎”的慢性传染病。上海男人决不“志在四方”,尤其志不在中国的四方。把范围扩大到全世界,上海男人的觉悟突然又高起来了。他们先于全中国人民横渡日本洗碗、抹地、刷马桶;再后来远赴澳大利亚割草、放牛、剪羊毛。有一阵居然兴起了去波里维亚,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去那儿能干嘛,爬山?是人待的,不是人待的地方他们都敢去,我就奇怪他们为什么就那么不待见祖国的大好河山。</p><p><br></p><p>批判了半天,可我自己也未能免俗,而且从小就被熏陶得俗不可耐。我一直以终生留在上海为第一优先,哪怕是上大学,也决不去上海以外的大学。去北大、清华读书我没多大抵触情绪,再苦也就四年,怕就怕毕业分不回上海。我的高考志愿就是把上海最好的大学按自己的意思排排名,专业全部一样,是当年最热门的,层次或落差根本不予考虑,基本上是个一了百了的格局:</p><p><br></p><p>震旦大学</p><p>交通大学</p><p>同济大学</p><p>华东纺织大学</p><p>浙江大学</p><p><br></p><p>按规定一定要填一个外地大学,不然第五个肯定是“华东师范大学”。我们高中全班只有两个同学出了上海,一个去北航,一个去南航,都被当作英雄、英雌(去南航的是女生)来崇拜。毕业进大学后大家都热衷于写信,他们两个是最热门的通信人选。寄上海的信四分,寄外地的信八分,一套纪念邮票中了不起只有一张四分的,八分的有好几张呢。大家都集邮,为了用掉八分的邮票,有事没事都给他俩写信。</p><p><br></p><p>上海中学复兴得晚一些,在上中重新崛起之前,上海高中以师大二附中、震旦附中、交大附中、师院附中四大附中为首,之下才是育才、格致、南模、控江之畴。一个学校说自己是“四大”,那它基本上是第四,如果是第三的话它就会说自己是“前三”。第一、第二就更不肯自贬身份说自己是“四大”了。这和香港娱乐圈“四大天王”的情况差不多,“四大天王”这称呼来自娱乐记者,四人中气势弱些的听了芳心暗喜,气势足的就老是反对“四大天王”这种叫法。</p><p><br></p><p>对我来说高中的选择相对简单,就是排名前二的震旦附中或师大二附中。师大二附中是上海唯一的全国重点,震旦附中只是上海市重点,无论是名气还是资源,师大二附中肯定占便宜。但两校都有从各自大学下放的老师,这部分就是震旦附中强。更重要的是附中都会推荐前几名学生进自己的大学,我们好多同学都冲这没去师大二附中。我们那届没有保送震旦一说,班主任代中科大向我传过秋波,可以免试保送进科大,去合肥?那我还是情愿高考。北大不能免试,但可以推荐。北京太冷(后来才知道北京的冬天其实比上海好过得太多了),而且天天吃馒头也受不了,所以不得已婉拒了班主任。震旦的优惠就是班上前十名都推荐进震旦,总分低二十分可以照进不误。问题是在班上排前十名的学生谁还会稀罕这个,班主任告我他把我列在推荐名单上时,我还觉得有点多此一举。考试时得生多大一场病――还得门门都重病――才用得着这二十分,只不过是个面子罢了。这绝对是个不讲效率的做法,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没学过博弈论,实惠点他应该推荐后十名的。但这也是震旦下的诱饵,结果前十名只一人进了交大。</p><p><br></p><p>我一进震旦附中就后悔。那宿舍外面看着还结实,里面比圈养生畜的好不了多少。走廊又黑又长,拍恐怖片很合适。房间里倒是木地板,只是那地板恐怕属于文物级的,走重些就能踩出个洞,整条腿就陷下去了。窗是左右拉式的,窗下还有个长方型的洞。过一阵有些熟悉掌故的震旦子弟告我们这些宿舍原先是日本人的兵营,窗户下的那个洞是架机关枪用的,还真是文物古迹。我的寝室在厕所隔壁,我的床靠着的那面墙的后面就是小便池,所以我这面墙上布满了渗透过来的霉花,层层叠叠,色彩斑斓,说不定还包含了日本兵的贡献。几年后波士顿博物馆来上海展出,我看到抽象派波洛克的画,感觉就像见到了久违的亲人。伴随着视觉上的,是嗅觉上经常有的一种硝臊的气息,有嗅幻的人会觉得很开胃。好在住宿学校蚊帐是终年不撤的,起码不用夜夜睡在抽象派的画作里。</p><p><br></p><p>既然宿舍像生畜栏,伙食就一定要与之相配。虽然当时大家都不算富裕,但在家里总还吃得上干净可口的饭菜,所以多少年来同学们都对附中的伙食记忆犹新。说那是狗食有点过分,今天养宠物的高尚人士会跟你急,他们才不舍得让狗吃那样的食物呢,就算他们忍心,他们的狗也不肯吃。菜烂糟糟的看不出里面有什么,饭薄薄的一块上面还有厚厚的一层硬饭糍。如今我自己煮饭了,才明白要几年如一日顿顿把饭菜做得那么难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人要饿了,什么都吃得下,除了那层硬饭糍,大家也没剩下什么。就这样后勤组长小矮子还训我们:“多好的白米饭啊,就被你们糟蹋了。”我有几次饿狠了,把那些硬如沙粒的饭糍吃了下去,结果落下了一口的牙病,幸亏我的食道与肠胃都很坚强,没被硬饭糍划出血。</p><p><br></p><p>小矮子身高一米四,长得蛮匀称的,戴付眼镜,还不难看,就是说话声音又高又尖,肯定哪部分没发育健全。现在想想附中还真不歧视残缺人士,后勤组长在学校里是个重要的官,能让这样一个人担任可不容易,连食堂也归他管。</p><p><br></p><p>吃饭时每桌都有个桌长,具体负责分饭分菜,那非得要找德高望重的才行,我们的桌长凌熊为人忠厚老实,平时分得还算公平,起码连小胖、老靠都没意见。他自己吃饭奇快,小胖观察得仔细,说他饭菜到嘴下肚,牙齿是个摆设。老靠有点不信,小胖与老靠打赌,有次趁凌熊做功课来晚了,把一块带着奶头的肉皮埋到了凌熊的饭里(凌熊来晚了,老靠就是代理桌长),等凌熊吃完了,小胖问他好吃吗?凌熊还说好吃。小胖、老靠总算忍住了没告诉他,不过这两个也不傻,凌熊这外号可不是浪得虚名,小胖与老靠两个加起来也只有吃生活的份。</p><p><br></p><p>持平而论震旦附中虽然宿舍与伙食滥些,教学楼还不错,操场也还象样,就是规矩太多。最古怪的规矩就是不能走出国权路,这就意味着不能去震旦看黑板报--那可是个有名的谣言中心。我们有一次吃完晚饭在国权路上散步,快走到尽头的邯郸路时,见到班主任迎面走来,我们当时还没走出国权路呢,也没想违规。班主任见到我们笑嘻嘻地打了招呼,我们也很识相地掉头往回走,这才发现一直同走的小胖不见了,找半天才看见五十米开外的一棵大树后探出了一颗大脑袋,我们连忙招呼他,等小胖施施然走回来后,老靠说:“下次学校开运动会,派你去跑一百米。”小胖腆着个大肚子,跑那么快确实不容易。</p><p><br></p><p>住宿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家,头几周特别想,感觉度分度秒都如年,老靠忍不住说:“一寸光阴一泡污(大便)”,我心想污都不如。奇怪的是居然有喜欢学校的,我与老靠都是周一早上赶回学校的,能在家多赖一晚是一晚,有几个同学周日晚上就回来了,鑫鑫就是其中之一。老靠偷偷对我说,鑫鑫家大概是苦出身,看那名字起的,想钱都想疯了。鑫鑫其实人挺好,挨了大伙不少冷嘲热讽也没见他发过火。有次他穿了件很花的衬衫走进盥洗室,那是晚自习过后,里面挤满了人,阿果见了学着《铁道卫士》的台词怪叫一声:“海外来人啦。”没把大家笑岔了气,鑫鑫也只是讪讪地赔着笑。</p><p><br></p><p>头一学期我每周去宿舍门房给父亲学校打电话,那时家里还没电话,老靠有时陪我去。老靠自己没那么惨,他实在想家或馋了就溜到震旦他妈妈的实验室去,我们也巴不得他去,他一去他那份饭菜我们就分了,再难吃也是吃食嘛。老靠他妈是个大科学家,学问好成就大不算还和蔼可亲,据老靠说家务也做得一级棒。老靠自己很多年后也讨了个一级棒的老婆,但他老婆有次对我说她这个媳妇做得非常非常累,因为她的婆婆实在太优秀了――也是太要强了,和婆婆比得着嘛。老靠他妈那个实验室被我利用过两回,一次是我的手表表面日子久都磨花了,老靠拿那去用不知什么液体擦了下,回来后表面又像新的一样了。再一次就是高考结束后大家打包回家,我与老靠直接把行李送他妈妈的实验室里去存着了,也免得来回倒腾。</p><p><br></p><p>老靠有次陪我打电话时边上正好有个臂上挂着三条杠的女生,可能是初中部的。我们那时正处于青春燥动期,母猪看着都是双眼皮的,更别说这么个水灵灵的小女生了,两双贼眼不由分说都被吸引得游离不定起来。我与家里人说的是上海普通话,小女生笑说:“噢唷,普通话讲得老好的嘛。” 老靠与我戴过红领巾,但没挂过带杠的臂章,别说我们那时还没有,就算有,兜两圈也轮不到我们。我们经过研究并咨询了胖子与凌熊后得出结论,那女孩是个大队长。从此老靠隔三差五要来向我报告,“我看到你家大队长怎么怎么”,弄得我到后来自己都觉得与大队长像是有过一腿一样,其实最多是眉来眼去,说不定眉不来眼就去了。后来老靠看上了一个酷似李秀明的低年级学生,这下轮到我说你家李秀明如何如何了。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凌熊也看上了李秀明,弄得我不知该把李秀明说给谁好了。好在小胖喜欢的是张金玲,总算没彻底乱套。</p><p><br></p><p>进附中一年后分理科班与文科班,几乎所有理科好的都不愿进文科班,只有语文教研组组长的儿子,是唯一一个文理皆优但进文科班的。所以文科班里的学生文科如何且不论,理科大多不好。我们班虽说是个理科班,但班上同学的文科也出奇的好,每次班主任布置了作文后,大家都雀跃不已,就等着看谁写出了好文章。有五、六次班主任只能给出100或“优上”的成绩,当然,拿到那种分数的作文也就是挑不出多少毛病,未必很好看,我的一篇“优上”作文就是这样。</p><p><br></p><p>班主任是从震旦下来的,教完我们后就去了另一所大学,所以他高中只教过我们这一班。他功力蛮深,但不很会教高中,不过我们也不需要老师把古文讲得像说书一样。震旦中文系下来的老师毕竟大气,临近高考有一阵我晚自习捧着本《贞观政要》,一般高中老师会批评不务正业,他只是说:“怎么,研究起唐史来了。”有一次上课讲到“伦”,他问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组词,阿果自告奋勇走了上去。阿果就是那个嘻笑鑫鑫并去了北航的,他的语文程度在班上肯定进前十,尤其写得一手好钢笔字,班上很多同学拿着他的字当字贴练,有一个练得几可乱真。这次阿果没用心,写下了“伦落”。班主任笑了,说:“沦落的‘沦’是三点水。谁再试试?”我盯着他看,他就说:“你来吧。”</p><p><br></p><p>我一口气写下了“伦理”、“人伦”、“天伦”、“伦比”、“伦类”、“伦常”、“绝伦”。班主任挨个解释,幸亏他没叫我解释,中间有几个“伦”我当时大概不能准确解释。到了最后一个,他说:“能写出这么多‘伦’来,那也是‘绝伦’的。”说得我得意了几十年,一班的高手,谁不是强中强啊。最后一次高考模拟考后,班主任拿着语文考卷进教室说:“全年级包括文科班,最高分九十一在我们班。”等我拿到卷子一看成绩,九十一。</p><p><br></p><p>其实我数理化尤其是数学相对来说好得多,但我只为语文的好成绩得意。我数学曾横扫沪上所有少年俊彦,到了颁奖礼那天,父亲让我躲着苏步青,生怕他拉我进数学系。没想到那之前的几年数学竞赛太热,有舆论说影响了高考,到了我们那年就大大降温,别说苏步青,连谷超豪都没来,刺激得我特想在高考中好好表现一下,以此证明自己并没有偏废。其实高考只要进第一志愿就行了,又不是竞赛,要名次干嘛,那时就知道这纯属虚荣心作怪。</p><p><br></p><p>我在高考前一晚临睡前做战前动员:“不能让总分第一跑出我们寝室”,其实心里想的是不要跑出我的口袋。当然这并不容易,那年上海有二十三万应届考生呢。后来我大失水准,虽不至于改变我直接把行李运进震旦的决定,但别说第一,可能挤进前一百都勉强,让我抱撼多年。</p><p><br></p><p>高考后我去故乡游玩了一整个暑假,祖母问我:“考得好吗?”“不好”我说。祖母有点紧张了:“那考得取大学吗?”“啊?那怎么可能考不取呢?” 祖母松了口气:“那你还说不好?很好了,很好了。”</p><p><br></p><p>我一直在故乡玩,期间老靠给我写来了一封信,说他妈妈的朋友已经看到了我报的系的录取名单,与我同姓的只有一个,名字她不会念,上面是那什么,下面是那什么,那正是我的名字。这下子我连录取通知都不等了,一直玩到开学的前一天才回到上海。反正也不用准备行李,都寄存在震旦呢。</p><p><br></p><p>中间在一远房表姑家小住了几日,一天午饭时,表姑父对我说:“报纸登出上海高考前十名了。”我看看他的脸色,知道这事到底与我无关了。下午我去镇上的图书馆看报纸,整整一大版,介绍高考前十名的事迹。人总是会心存侥幸的,现在真的彻底与我无关了。那个下午的失落与懊丧,清晰得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