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龙告子,真名真人。敲下这几个字,我环顾了一下,感觉他无声的站在旁边。</p><p> 龙告子,是西华山钨矿全盛时期,一个永远绕不开的名字和人。他是矿区里真正的树先生。</p><p> 他是真实存在于矿志之外的人物,他不是活在文字里,他活在西华山人口口相传的口语中。甚至,他的名声远远超过历任矿长。凡在西华山山上矿区工作过的人,可能会不知道时任矿长是谁,但绝对听说过“龙告子”这个名字,或者,见过龙告子其人。</p><p> 龙告子,关于他这个名字,有朋友说,是因为他个子矮,人们调侃他,反其意而行之,给他取名“龙高子”,这样说可能对。但我见过他领工资的工资单,签名是“龙告子”。</p><p> 他出生于五十年代初、中期,身高不足一米五,不胖,稍瘦;相貌不堂堂,也不平平,更不是像电影里的外星人一样:椭圆的黑鹅卵石脑袋,骷颅眼,判官耳。他长相很普通,稍呈橄榄头型的小圆脸,下巴略尖,肤色黄白,头发也不黑亮,是浅黑黑,淡黄黄的那种。这些,都不足以成就一个奇特的、声名遐迩的龙告子。他的特别,也是他的致命伤是----他的智力!他不是脑瘫儿,也不是天生的傻儿。但他的智力可能因为某种不可抗拒的原因,永远的停留在了五、六岁。而且,这童孩之智一直伴随着他成长、成年。</p><p> 童年时代的龙告子,人们自然不会注意他,成年后的告子则成了人们心里的弱智者、眼里的傻儿。</p><p> 告子,湘籍。他的父亲解放前就在西华山打零砂了,五十年代初,民窿转公窿的时候,告子的父亲成了西华山钨矿的正式职工。在告子还未成年的时候,告子的父亲就离世了。告子的母亲中年丧夫,终身未改嫁,坚强、艰辛的拉扯孩子们踉踉跄跄的捱度着难以静好的日子。告子是家里的长子,他的一个妹妹两个弟弟还小,家庭重担基本上一下就压在了他身上,但对于一个只有小童之智的孩子来说,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生存的压力达到了恐怖的境地。</p><p> 在赣南的四大矿山,湖南籍矿工们的团结、坚韧、讲义气绝对是矿山的美丽传说,他们演绎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部经典传奇。</p><p> 龙告子父亲的死,因为抚恤金的问题以及未亡人的生存危机,导致山场上的湖南人怒火中烧,他们出于义愤,终于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而又悲壮的“抬棺请愿”、以求公道的大事件!</p><p>后来的结局是:安排了告子的一个弟弟参加工作,以缓其家庭炊薪之急。</p><p> </p><p> 龙告子的工作,则是得益于有着悲悯情怀的“鸡笼”矿长的帮助和鼎力才有的。</p><p><br></p><p>“鸡笼”考虑到:龙告子婴儿般赤纯,智商堪忧。如果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以保证其生活来源,他的后半生是不堪设想的。那时,“鸡笼”为告子工作事奔忙时,还不是矿长,是二坑口的一把手。</p><p> 龙告子参加工作后,分配在二坑总务组,具体工作是饲养肉猪,肥缺不是,脏、苦、累倒是。他老实本分,勤勤恳恳,卖力的做着他份内的事,别人另外支使他,他也乐意。他也喝点小酒,但不多,应该是浅尝辄止吧。我私下以为:那是他人生唯一的小乐趣了 。因为,他每次来我们家,我的老父亲都会用小半拳大的杯子倒一杯酒给他喝,喝酒后,他会很高兴的样子,咧着嘴笑,却不失态。一个劲的喊“哥”、“哥”。我与我的弟弟们一直喊他“告告满满”,叔叔的意思。对于那时还是髫年的我们来说,仅就认知力而言,我们这样称呼他,不是尊敬,不是客气,只是尊循大人的教导,礼貌而已。好奇的是,他一直清晰的记得住我的小名,并一直只喊我的小名,对我的长弟他也能够记住。更奇怪的是,他对我三弟和小弟他们,他却记不住,见了,只是笑。</p><p> 龙告子活在这个世界上时,他的确是个真人。当然,告子永远与远古传说中的得道成仙或装神弄鬼的所谓“真人”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他没有心智,所以就没有心机。他活得干净而彻底。他不必像常人一样刻意为之的去装。他只有体累,没有心累。他永远不懂返璞归真的哲理,更不知道大智若愚的诡异,他只是本性的活着,率真的活着,而且,即使是这样,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出自于本性和率真。浅俗的人倾泄于他身上所有的奚落、嘲笑、鄙夷和耍弄,在他那里,都是钝刀割风,片羽拂空,不痛不痒,不惊不咋。他出现在矿部,出现在坑口机关,出现山上大礼堂,出现在矿部食堂,出现在二坑至三坑的蜿蜒石阶山道上,无任是书记,矿长,科长,坑长,区长,工人,家属,甚至矿区小孩,都会首先高声的喊他“告子”,他一概心无块垒的高声应答着。其实,那些打招呼的声音里有太多复杂的心态,那些声音不管是猥琐也好,戏弄也罢,总之,戳伤的不是龙告子,暴露的,才是人性深处的不可视!想想现在的红尘俗世人,真是可怜可悲也造孽!一句“身心俱疲”就能把你所有的良好感觉给彻底的阉割掉!什么高贵,什么卑鄙,玩这些文辞没有用的,你只要面对龙告子,谁敢说,我有一颗平和之心呢!</p><p> 告子他有时会不高兴,可那是孩子似的生气,他也会笑逐颜开,可那也是孩子似的欢天喜地。他就是那么一个仅有童子之智的单纯的人。</p><p> 告子已经作古多年了。阳寿可能六十不到。他的离去是一次意外事故,听说是饮酒后洗澡时因为缺氧还是气血不足什么的而离世。</p><p> 他咽气时,脑海里是否闪现过假深沉的那句“人间实苦,下辈子不来了”的话。</p><p> 我想,不会的。因为他不懂这些个弯弯绕。虽说,“智不可测”,但告子之智不测也罢。一个有着婴孩之魂、处子之身的卑微小人物,如若再把他扔回人间,恐怕,孟婆那碗汤是不会那么好喝的。</p><p> 题外话:人,还有真人假人之分吗?有的,假人,在这个世界上,有百分之九十多。真人却非常稀有,少之又少。假人,是活着活着就失去了本真,失去了本来面目,戴着或厚或薄的面具辛苦而沉重的活着,这不怪假人,怪此残酷的现实世界。这假面具就是一副盔甲,以此抵御外界的侵扰,不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干扰和侵害。</p><p> 真人呢,是童真,是率性,是永不失赤子之心。</p><p> 龙告子,一个被暗夜之神撞过的弱智真人。</p><p> </p>